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你的科技我來複製》第50章 穩固供應鏈
  王傳富直言到:“此前比雅迪內部已經立項石墨烯電池的研發,但是長期下來毫無進展,只能轉變方向研究石墨烯材料在汽車上的應用。”

  “王總你也知道我們公司現在的情況了吧,咱們也不拐彎抹角,我的想法是聯合一眾國內企業,然後全力反擊!”

  王傳富也嚴肅起來了:“對於貴公司所遭遇的這些事情,早在兩年前我公司戰略規劃人員就提到過,他的理論是只要有兔子的公司發展威脅到北美的利益,他們就會采用一切流氓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於技術封鎖,產業鏈打壓還有政治施壓等等。”

  張逸也點點頭,這些事情沒有人比他更清楚,在後世華威公司被製裁的樣子還歷歷在目,為了隱藏納米蟲的技術他不能放縱,這些限制對於張逸來說毫無影響。

  “這樣我們銀星科技拿技術和資金佔股百分之五十一,你們出資金和工廠佔股百分之四十九,我們銀星科技不參與公司運作。”

  王傳福想都沒想就答應,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百分百穩賺,試想一下電池市場有多大!

  然後又陸續參觀了比雅迪汽車製造,張逸發現比雅迪的電動汽車車型還真不少誒,公交車,大巴,還有一些正在研發的概念車型。

  突然間張逸想到現在製約電動汽車的因素有哪些了,第一充電樁,第二電池續航,第三冬天頻繁拋錨,電池對環境要求較高。

  可是石墨烯電池就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這段時間張逸手頭現金真不多了,不然可以搞一下汽車。

  離開比亞迪又陸續前往其他一些供應鏈公司,包括但不限於微震電容,泰興科技,等一些列公司。

  這些公司都有一個特點在行業處於中上遊但是沒有競爭力,研發投入很大,收獲幾乎為零,張逸找到他們告知想要與對方成立合資子公司,對方便欣然答應了。

  還有一些公司聽到張逸要出錢,說本公司就可以入股,結果張逸拿去建廠的錢買了一個零部件公司的控股權。

  張逸是把所有的手機生產過程中會參與到生產當中的企業都合資又或者控股了,這樣張逸的供應鏈就堅不可摧了,連數據線生產企業張逸都有入股,鍵鼠生產企業也不例外,確保讓對方無縫可入。

  說服這些公司差不多花了張逸三天時間,前後六個團隊到處跑,每隔一兩小時就會有兩三家企業入帳。

  雖然有些零部件落後國際產品兩三代,但是一樣可以用到手機上,這些天銀星電子又上架了一款手機星雲S1,這款手機指明是低配版,目前稍落後同類型旗艦手機。

  星雲S1手機雖然配置較低,但是其價格絕對良心,1999的價格足以讓大部分人用得起手機,這年頭手機都和鑲金了一樣,動不動千把百萬的,一點也不關心老百姓,你看銀星科技多好,還專門為老百姓推出性價比手機。

  外觀和做工全是按照頂配手機來的,但是其內部揚聲器,聽筒,指紋識別,感光元器件,紅外元器件都是國產的,性能比同類型國際大廠差了幾個檔次,但是在屏幕和芯片上都是采用國產的。

  外殼采用的是雅迪最新工藝純色玻璃技術,為美觀的機身錦上添花,雙音響單元經過星雲系統那邊的實驗室之後無比悅耳,各類體驗亦是如此。

  這些供應鏈產品可以提供給國內友商,也可以出口到國外,石墨烯製成品也是如此,這就是張逸的打算,先用這些技術撐十天半個月,

然後等這些企業消化這些石墨烯技術來升級產品線。  所有公司的產品線都升級完成這就意味著整個供應鏈的材料升級完成了,其誕生的成品絕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麽簡單。

  比雅迪公司拿到的外殼設計圖有兩套,第一套就是現在用在星雲S1手機上的外殼設計,第二套設計圖紙包括手機,電腦,音響外殼設計圖紙。

  這就是秋季新品發布會將要發布的產品,並且這次秋季新品發布會不是銀星電子單獨的發布會,是銀星科技,銀星材料,藍星銀行,綠洲科技,還有一眾供應鏈廠商一起參與的發布會。

  為此還準備在發布會開始的時候舉辦電子科技展,展台上全是石墨烯技術產品,又或者是石墨烯技術概念產品,材料領域的高科技就不做限制了。

  回到公司之後挨個打電話問了一下各公司的業務情況,狀況都挺好的,在被封鎖的這半個月內似乎沒有受到什麽影響。

  王潤生告訴張逸後天就是其發布會召開的日子了,發布會現場已經準備完畢, 各類演示產品和請帖已經到位。

  那些收到邀請函的一眾半導體領域的公司也收到邀請函了,因為對方公司集成電路的生產也會產生廢水之類的。

  “潤生淨化魔方第一代完成了嗎?這可是我們第一代智能淨水器,千萬不能在做工上出現疏忽!”

  王潤生笑了笑繼續說道:“老板你就放心吧,那些外殼的材料什麽的都是用我們群星祖傳技術開的模具,你說這能有瑕疵嗎?”(這裡的祖傳技術指的是遇事不決就找納米蟲。)

  張逸也是頗為頭疼,群星的那幫科學家在擁有納米蟲之後就從來不會擔心工具的問題,用納米蟲製造一款高級工具,然後用高級工具設計製造高級工具,然後就是……為什麽基地技術開始小規模達到國際水平的因素了。

  這裡的科技水平是指製造和設計水平,在不依賴納米蟲的情況下可以達到國際水平了。

  群星組織成員通常會用納米蟲複製一台不知道從哪搞來的機器設計圖紙,然後按照這個圖紙成品顯示出來,再通過淼淼的微調就可以製造下一代工具了。

  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工具性能提升連帶著其製成品供應性能提升,終於達到了國際水平。

  但是這只是製造領域的突破,前沿領域目前就只有取巧得到的石墨烯技術,還有石墨烯的衍生產品石墨矩陣。

  說到底還是缺少高精尖領域的人才,但是這些人才都是國寶級人物,一旦消失一段時間就會惹出大麻煩,所以張逸到現在也沒有打算去找這些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