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的古尋則成功的得到了荀子同意見客的答覆。
“我也進去嗎?”站在荀子的小木屋前,焰靈姬雙手抱在胸前,詢問了一下古尋。
“為什麽不進去呢?”古尋停下步子,轉頭看著焰靈姬,反問了一句。
“儒家的人似乎對我們這些……那個詞怎麽說的來著……番邦蠻夷都不是很喜歡,這位荀老先生估計未必願意見我吧?”焰靈姬放下雙手,一手掐腰,一手捋發,漫不經心的回答道。
一旁守門的小書童聽見這話也不敢貿然插嘴反駁,只能露出一個僵硬的假笑,試圖證明什麽——現在你登門是客,就算我儒家再不喜歡番邦蠻夷,也不至於這樣……
“呃……確切的說,所有民族對異族都很排斥,你不也喜歡開地……無差別嘲諷中原人嗎?”古尋伸手一指,糾正道。
就古尋的認知來說,儒家應該算是諸子百家裡對異族人態度比較溫和的一類了,說不上不歧視,也說不上仇視,更多是不太想搭理這些不受教化的蠻夷。
儒家的學術思想核心就是為君王服務,只要君王有需要,儒家的底線……不能說很低,只能說很富有彈性,所以他們對異族人的態度很大程度上是看君上怎麽想,外加上孔子有教無類的口號,整體上是抱以懷柔的政策。
當然,現在七國朝廷的主流思想都不是儒家,他們不管事,有什麽想法也都無所謂了。
“哼!”對於古尋的說法,焰靈姬輕哼了一聲,一副不認同的樣子。
古尋一招手,“走吧,別讓老人家等著。”
焰靈姬想了一下,考慮到說不定能聽到些有意思的事情,還是跟著古尋進去了。
荀子一如之前見伏念一般,端坐在桌案前,身穿著天藍色外袍,紅色裡衣,身上纏有玄色束帶,頭戴高冠,須發皆白,面容清瘦硬朗,神采奕奕,一派仙風道骨之相。
這跟古尋印象裡,動漫中的形象如出一轍。
“古尋,見過荀況先生。”面對身為先秦七子之一的老者,古尋的態度意外的尊敬了許多,較為規矩的見禮招呼道。
焰靈姬在旁邊都有些詫異,她還是第一次見古尋對旁人這種姿態,要是說敬老吧,上次見鬼谷子也沒這樣啊?因為韓非……也不對啊,鬼谷子還是衛莊的師傅呢。
想不通原因,焰靈姬懶得糾結,跟著古尋隨意的點點頭,算是打招呼了。
對於焰靈姬的隨意,古尋也沒說啥,他是因為知道歷史才對荀子禮敬三分,焰靈姬又不知道,至於荀子本人是否會介意……會介意的話也就不值得他尊重了。
荀子也確實不在意,在沒有韓非的小聖賢莊裡,對儒家的繁文縟節最不看重的人就是他了,況且……焰靈姬還是百越人,他更不會對化外蠻夷有什麽禮節上要求。
“兩位請坐吧。”隨意的招呼客人坐下,荀子雖然沒露出笑容,但是神色也並不凌厲,整體看來還是頗為和藹的。
待到古尋二人坐下,荀子先開口說話了,不過他沒有像伏念一樣以官職稱呼古尋,“古小友喜歡喝茶嗎?”
說著指了一下身側的茶爐。
古尋見此,點了點頭,主動將茶壺拿了過來,“我來吧,荀夫子。”
荀子沒有拒絕,捋著長須,眼睜睜看著古尋將還未燒開的水端走,面上依舊掛著淺淡的笑意。
只見古尋空閑的左手自茶壺壺底輕輕拂過,原本還沒燒開的溫水瞬間冒起了滾滾白煙,
壺中也傳出了水開才有的咕嘟聲,然後古尋用這瞬間被燒開的水倒入桌案上的小茶壺中,一股清淡的茶香頓時彌漫開來。 古尋操著完全說不上熟練的手法倒掉了第一泡茶,又衝了一壺,這才給荀子以及自己各倒了一杯茶。
“呼……”荀子全程默然不語,最後端起茶杯輕輕呷了一口,“這碧海青雲的味道最為寡淡,余味倒是悠長,頗得老夫喜愛,不知道古小友喜不喜歡了。”
接著不等古尋接腔,他又非常直言不諱的說道,“不過,茶先不說,小友的泡茶技藝……還有待提高啊。”
事實上,古尋的茶藝不是有待提高,而是根本不懂,只是照貓畫虎而已,得其行,不得其意。
焰靈姬一聽,撲哧一聲樂了,“哈哈。”
她還是頭回見外人這麽拆古尋的台,這個儒家的老頭行事果然跟傳聞的一樣脾氣古怪,說話可夠直接的。
古尋咧咧嘴,只能扯出一個訕笑應對, 好吧,他就不該瞎逞能。
荀子沒有糾結古尋茶藝的意思,見此笑了笑,岔開了話題,“不知道,我那個不成器的學生,在韓國過的怎麽樣?”
“韓非啊……”古尋聞言也趕緊推開茶的事,回答道,“我最近也不是很了解,不過貌似……還不錯吧,司寇的職位乾的順風順水的。”
“是嗎……”荀子蒼老的手掌一遍遍的捋過花白的胡須,眼神有些飄忽,“以他的性子,能夠如此順利,還是要多謝古小友對他的幫助啊。”
“我們是朋友,談不上幫不幫助的。”更何況我和他妹妹還有點不清不楚的。
荀子對此笑了笑,不置可否。
自己的學生自己清楚,韓非的也許足夠機智聰慧,深諳法家學說的他也不乏果決之心,然而有些事情他卻是無法當斷則斷的,這會讓他在韓國朝堂上平生無數的波折,若不是古尋在新鄭的一番胡鬧,此時的韓非絕不會如此輕松。
當然,古尋的作為也埋下了不少禍根,但在荀子看來,這一得一失,還是值得的。
“那麽……李斯呢?”問完了韓非,荀子當然也要問一下另一個學生。
“他啊……我覺得他過的就更順心了,朝堂對於李大人,應該說是如魚得水吧。”古尋沒怎麽想的坦言道。
李斯現在頗受嬴政器重,最近更是鹹陽的風雲人物,備受矚目,至於原因,則是那條耗費了秦國十年之功,秦王政登基之日開始,時至今日才即將修建完成的浩大水利工程——鄭國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