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扯謊為生》32、永動
  1949年,二戰全面告罄,剛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演講結束的愛因斯坦回到家,按照慣例,要為自己因中風而癱瘓在床的妹妹瑪雅念書,這時,仆人遞來一封信件。

  愛因斯坦當時沒有理會,因為每天要處理的信件,足以讓他不吃不喝不睡。

  當他給瑪雅念完一章內容後,便起身準備走出房間。在隨手將那封信一起夾在書裡那一瞬間,看了一眼信封署名,竟然寫著尼古拉·特斯拉。

  沒有人敢這麽大膽用自己已故的好友名字寄信給他,愛因斯坦脾氣一向很糟糕,就在他一念之間將要撕掉信件之時,一種預感阻擋了他的做法。他突然之間倒要看看誰那麽大膽,敢這樣做。

  當他第一眼看到信件內容時,神情僵住了,他不敢相信,信件上的筆跡竟然同特斯拉完全一致,即使是最優秀的模仿者,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照搬特斯拉獨特的筆鋒。

  他認真看完了內容,才完全相信,這竟然是五年前特斯拉生前特意寫給他的。便二話不說,讓仆人去找寄信的人。

  很快,萊西斯和他見了面,並把來意詳細說明。沒想到的是,愛因斯坦竟然當場拒絕了他,因為他對這項研究毫無興趣,完全是為了特斯拉的這份友誼才見了萊西斯。並且告訴他,除非是永動機,否則根本解決不了他的問題。

  最後,在萊西斯苦苦哀求下,愛因斯坦耐心耗盡,為了打發這個人,便隨意給了一個人的名字,讓萊西斯去找他,說這個人正在對物理力學做很深的研究,說不定可以幫上忙。

  而這個人,正是愛因斯坦當天在普林斯頓大學,和他閑聊了一小時的中國籍小迷弟,也是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的——楊政寧。隨後又親筆寫了一封三言兩語的介紹信交給萊西斯。

  對於這個才27歲的年輕中國學者,萊西斯也是僅有耳聞,但既然是愛因斯坦欽點,那自然非常重視。不巧的是,楊政寧當時已經回國,這讓萊西斯頭痛不已。

  幾番周折後,當他終於見到楊振寧,已經是1950年的夏天。萊西斯拿出愛因斯坦的介紹信,楊振寧認真看了幾眼,卻同樣拒絕了他。

  “永動機是不存在的,萊西斯先生,我不能把時間和精力耗費在這種悖論上。能量守恆定律是地球上更古不變的法則,實在抱歉,我幫不了你。”

  聽到這些,萊西斯萬念俱灰,不過他也確實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又不死心,希望楊政寧能夠提供一些可以幫助的線索給他。

  最後,楊振寧也是為了趕走這個粘人的家夥,又給了他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便是當時加州理工學院的教授——錢學森。

  結果還是一樣一波三折,見了面後,錢學森桀驁不馴的性格讓他同樣吃了閉門羹。但是讓萊西斯感到一絲希望的是,他經過多方打聽,得到一個令他振奮的秘密。

  在錢學森研究的空氣力學中,涉及到一項隱秘的動力恆定技術,而這個技術,雖然只是雛形,但是卻很有研究價值,甚至可以幫助萊西斯找到多年尋求的結果。

  萊西斯不著急,他默默等待著時機,他願意花更多的時間,等到錢學森在這項技術上有所突破的時候再來找他。

  然而事與願違,就在事過不久後,錢學森要回國的消息傳進他的耳朵。他很快知道了錢學森回國的原因,便是致力於中國落後的導彈技術。

  正當萊西斯一籌莫展之際,又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同時送來——錢學森被捕了,

罪名是美國安全局懷疑他是共產黨。這對萊西斯來說,倒是一次最寶貴的機會。  萊西斯趕緊回國,和垂瑪見了面,兩人開始一次長達三年之久的計劃……

  1954年8月的一天,驕陽似火。

  美國的一處洋房。

  “親愛地,有些人要見你。”

  蔣英來到錢學森書房,將窗簾拉上,屋內燥熱無比,只有一個老式吊扇有氣無力地在天花板上轉動。

  “又是安全局的人嗎?沒完沒了。”

  “這一次來的人看上去似乎不是安全局的,其中一人看著有些眼熟,你不妨見一見,如果還是他們的人,早點打發走也比耗著好。”

  “讓他們進來吧……”

  錢學森無精打采地伸了個懶腰,將手中報紙隨手扔在一邊,隨後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起來。

  “我們又見面了,錢教授,您最近還好嗎?”

  比起之前來的那些人,這一位說話明顯大有不同,至少這還能能夠稱呼他一聲教授。錢學森立馬轉過身來,望了他一眼。

  來者共兩個人,即使這麽炎熱的天,他們還是穿著十分正式。錢學森站了起來,吩咐他們在沙發上坐下,問道:

  “我們見過面嗎?”

  “我是萊西斯·貝恩哈德·諾貝爾,四年前我在加州工學院和您見過,這一位是我的合夥人,垂瑪·威廉·戈林,他是研究動力學的,和您研究的項目有一些共識。”

  垂瑪立馬站了起來,熱情地伸出手,恭敬地對他說道:

  “您好!錢教授,久聞您地大名,一直想來拜訪您!”

  錢學森出於禮貌,和垂瑪握了手,隨後又看著萊西斯問道:

  “對不起,萊西斯先生,恕我眼拙,我還是沒能認出您來……您能簡單介紹一下嗎?”

  萊西斯和氣地說道:

  “您還記得四年前我給過您一封楊政寧教授地介紹信,是關於我們實驗項目的。”

  “哦——”錢學森突然有了點印象,隨後他沉思了一會,努力回想著當時的情景,隨後皺著眉頭說道,“神經記憶移植項目是吧?”

  萊西斯馬上高興道:

  “正是,正是!錢教授果然還記得那件事情,只是那個時候您比較繁忙,所以和您說話時間比較倉促,可能您沒有太多時間仔細研究過這個項目,所以在當時,您是拒絕我的。”

  “先生,當時我拒絕了您,我想並不是因為時間的問題,而是我真的無能為力。即使是現在,我還是要說聲抱歉,我依然無法答應你的要求。”

  錢學森說完,又坐回椅子上,微笑著看著他。

  萊西斯沒有氣餒,他轉頭對著垂瑪看了一眼。垂瑪從身邊的公文包裡取出一封報紙,遞給了錢學森,說道:

  “錢教授,您可以再考慮一下……”

  錢學森滿腹懷疑地接過報紙,仔細看了一遍,上面有一篇大幅新聞,講述的是王炳南與美方商定自1954年7月22日起,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為了進一步表示中國對中美會談的誠意,中國釋放了4個扣押的美國飛行員,來換取美方釋放錢學森回國的條件。

  錢學森看完,將報紙折起,輕輕哼了一聲:

  “垂瑪先生,您能說的明白一些嗎?”

  垂瑪聞言,依然畢恭畢敬說道:

  “錢教授,您研究的動力恆定技術對我們現在的項目至關重要,我希望您能提個條件,當然,提任何條件我們都能滿足您,只是希望您能在技術方面,給予一些幫助,十分感謝!”

  “垂瑪先生,您也是研究動力學的,您說的那個動力永恆,所指的就是永動機吧。”

  “可以這麽說!”

  “那以你在動力學的造詣,覺得這世上可能有永動機嗎?”

  垂瑪低頭沉思片刻後回道:

  “從能量守恆定律來說,確實不可能。”

  錢學森於是笑道:

  “那您憑什麽覺得我就可以做到呢?”

  垂瑪立馬站了起來,一本正經地回答:

  “因為我們覺得您比任何人都有天賦,您實現了美國空軍超音速飛行器的技術,這個技術在您研究出之前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您卻做到了。所以您在美國,一人的實力可以抵得上五個師。”

  錢學森哈哈大笑,擺了擺手,說道:

  “這些理念,都是有基礎物理奠定的,而不是用魔法變出來的。永動機的概念則是要擺脫這些基礎理論,這兩者不可混為一談。”

  垂瑪歎了口氣,他望了一眼萊西斯,話鋒一轉,說道:

  “中國的***總理不惜釋放四名在押的飛行員作為交換你的籌碼,可是美國絲毫不為所動。我想,錢教授您也一定很想回國看看吧。並且盼著您回去的,可不止***總理一人。”

  “你想說什麽?”

  錢學森不客氣地回道。

  “您別誤會,錢教授。”垂瑪十分冷靜地說,“我並不是在激怒您,我是想說,如果我們能幫助您回國,拿這個作為條件的話,換取您一點點回報,不知道會不會讓您的想法有所改變一下呢?”

  錢學森一愣,隨手嘲笑道:

  “美國海軍次長丹尼·金布爾寧願槍斃我,都不會放我回國,你們又憑什麽能力能夠說服那幫吃了秤砣鐵了心的家夥?”

  垂瑪義正言辭回答:

  “這正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而我們需要您做的,就是給我們一個保證。我們覺得您不是一個輕易食言的優秀人才,也希望能交您這個朋友。”

  錢學森有些狐疑地看著眼前二人,他雖然不認為這兩個是瘋子,但是若真的能夠幫他回國,他也不介意和瘋子多說幾句話。此時他真的是歸心似箭,一刻也不想留在這片失去人心的土地。這裡對他來說猶如地獄,在這裡的每一天都備受煎熬。

  他在屋中來回踱著步,思考著兩人的話。而萊西斯和垂瑪也不去打擾他,因為他們似乎看到了一線希望,他們知道錢學森現在的心情,一定在做著激烈地鬥爭。能夠回國對於錢學森來說,真的是重中之重。

  “給我個具體時間!”

  終於,錢學森站住了腳步,他雙目死死盯著萊西斯和垂瑪,雙拳緊握著。

  垂瑪立馬回復道:

  “錢教授,這個恕我無法做到。因為辦這件事情,可不比研究動力恆定來的簡單。不過您放心,和您的心情比起來,我們比您更著急。相信我們,不會很長。”

  錢學森點點頭,說:

  “我答應你們,如果我收到美國移民局的通知,會第一時間把我研究的項目中,你們需要的東西給你們。但是醜話說在前面,我不保證那些可以完全幫助到各位,你們最好有個思想準備。”

  “就這麽說定了,錢教授,再見!”

  二人語畢,紛紛起身和錢學森緊緊握了握手。錢學森能夠感覺到二人的力度中,充分表現出了誠意和炙熱地期盼,不禁對他們產生了一些感激和肅然起敬。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