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明勳二代》第一百四十章:決定剿匪
“大明勳二代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張忠聽聞糧食被太湖水匪劫持也是一愣,暗道“現在的水匪都如此囂張嗎?”

 “周巡撫這是怎麽回事,你能跟我說道一下嗎?”張忠見周忱怒氣勃發不由趕緊問道。

 周忱聞言吐出了口氣,好半會才平複下來,緩緩坐回圈椅,苦笑道“讓永春伯見笑了。”

 張忠擺了擺手,寬慰道“出了如此膽大包天之徒,周巡撫震怒也是情有可原的。”

 “只是讓我疑惑的事,這太湖水匪怎敢劫持官府的糧船?”張忠疑惑問道。

 “俗話有言‘拔不盡土裡的稗草,捉不完太湖裡的強盜’,太湖浩渺無邊,島嶼棋布,港汊交錯,號稱澤國。”周忱聞言解釋道:

 “偏偏它又在三府交匯之處,相鄰十幾個縣,極其利於水匪藏匿轉移。”

 “往年巡撫衙門聯合蘇州府衙出兵剿過匪,水匪見狀就躲到常州界去,好容易等兩府協調好了,水匪又躲到湖州界去。”

 “湖州可是浙江的,跨省剿匪難度之高,足以讓人冷靜下來。”周忱說道此處歎了口氣繼續道:

 “因此太湖就是滋生盜匪的最佳溫床,多如牛毛、剿之不盡,據說匪患最猖獗時,太湖裡有一百多大大小小的匪幫,加起來有將近一萬水匪。”

 “原來如此。”張忠聽得也是連連稱奇,暗道“佔有地利又擅長打遊擊,這就難怪太湖水匪如此難剿滅了。”

 “太湖水匪固然可惡,但是能在官府打壓下生存下來的,自然都不蠢,平日裡他們多是劫持商船,這是他們第一次將目光對準官府,這背後不簡單。”周忱神色肅然道:

 “定然是有人出了大價錢,讓他們不得不冒險。我動怒便是因為這個原因,鄉紳大戶為了抵抗我推行的平米法,已經不惜與水匪勾結。”

 張忠聞言這才釋然,暗道“這才對嘛!水匪劫持官府糧船前便應該想到,為了維護官府的權威,他們必然會迎來官府的雷霆打擊,但是水匪依舊做了,那必然是利益夠大,大到他們可以容忍此次行動帶來的風險。”

 “怎麽這個時候會運糧到蘇州府了?”張忠收斂思緒繼續問道。

 “汛期快到了,每年汛期,太湖泛濫,蘇州府下總會有縣受災,而因為稅糧過重,蘇州府的百姓經商做工的人多了,種田的人少了,所以糧食無法自給自足,我考慮至此便提前撥了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周忱解釋道。

 “所以那些因為平米法利益受損的鄉紳大戶便動了心思,想給官府使絆子,暗地裡阻難新法的推行。”張忠恍然道。

 “是呀!蘇州知府況鍾十分能乾,此次平米法便是首先在蘇州府開始推行的,如今況鍾正與鄉紳大戶較量的關鍵時刻便出了這樣的事情。”周忱怒道。

 “好陰險呀!想想便是若日後汛期來了,蘇州府遭了災,而因為無糧,況鍾賑災不利,那些狗大戶必然會發動在朝中的勢力,彈劾況鍾,讓朝廷將他調走,這新法便自然無疾而終了。”張忠心中暗想道。

 “那些鄉紳大戶如此肆無忌憚便不怕官府清算嗎?”張忠問道。

 “這勾結太湖水匪乃是我的猜測,而水匪行蹤不定,難以捉住,沒有證據,官府也不好動手,再者這些大戶在朝中都有關系的,比如道衍法師的姚家,如今便是蘇州府的望族,也是此次抵抗新法的領頭羊。”周忱一攤手苦笑道:

 “憑著道衍法師的從龍之功,我等對姚家也要忌憚幾分的。”

 “黑衣宰相姚廣孝嗎?”張忠聞言吃了一驚,暗道“原來他是蘇州人呀!”

 “我記得太宗皇帝登基後讓道衍法師蓄發還俗,被他拒絕,又賜他府邸、宮女,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廟中,上朝時便穿上朝服,退朝後仍換回僧衣,應該無子嗣吧!”張忠遲疑問道。

 “但是道衍法師在蘇州還有族人,正是因為道衍法師無子嗣,朝廷才對姚家格外禮遇,使得這個世代行醫的家族,一躍成為蘇州府的望族。”周忱神色複雜道。

 張忠聽到此處也是無語了,暗道“難怪周巡撫束手束腳,實在是若無鐵一般的證據,的確不好動姚家的。”

 “那周巡撫如今有何打算呢?”張忠收斂思緒問道。

 “太湖水匪這次冒天下之大不韙敢動官府的糧船,為了朝廷的威儀,此次必然是要剿匪的。”周忱說道此處起身拱手道:

 “只可惜我是文臣不通武事,不過正好有永春伯在此,我想請你出面,負責此次剿匪事宜。”

 “不是我推辭,只是我剛到南京,雖然已經精選三千士兵組建勇士營,但是畢竟他們擅長陸地作戰,這水戰非我們所擅長呀!”張忠苦笑道。

 “永春伯莫非忘了南京守備太監鄭公公,他率領下西洋的士兵如今也鎮守在南京了,這些人可是水戰的好手。”周忱失笑道:

 “我想請你出面與鄭公公協調一下,只要這些下過西洋的勇士出戰,要想戰勝太湖水匪十分簡單。”周忱一臉殷切的望著張忠道。

 張忠聞言心中嘀咕道“原來周巡撫打的這個主意,不過趁此機會我也想見識一下大明水師的戰力。”

 想到此處張忠頷首道“既然周巡撫都如此說了,那我便為你走一趟。”

 “多謝永春伯。”周忱見張忠應允了下來不由大喜,連忙拱手笑道。

 “事不宜遲,我便不耽擱了,這就去尋鄭公公。”張忠起身笑道。

 “也好!”周忱連忙起身相送。

 就這樣張忠離開了應天巡撫衙門向南京守備太監衙門而去。

 “鄭公公今日去大報恩寺監工了。”當張忠騎馬來到南京守備太監衙門時被人告知鄭和去了大報恩寺。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這兩句詩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報恩寺,大報恩寺的歷史從孫吳開始,歷經各朝,屢廢屢建。

 明朝永樂六年(1408年)毀於火,永樂十年(1412年)朱棣敕工部於原址重建,以紀念明太祖和馬皇后。

 張忠自然是聽過大報恩寺的,他這才想起鄭和還是大報恩寺的監工官,算算時間大報恩寺也快竣工了,鄭和今日前去視察大報恩寺也就不奇怪了。

 張忠想到此處,隻好歎了口氣,再次上馬直徑向大報恩寺而去。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41章 決定剿匪【求訂閱】)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大明勳二代》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