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我的食客來自歷史》第九十章 超越0年的大膽設想
一聽到這個數字,朱元璋和朱由檢同時倒抽一口涼氣。

 五百萬隻牛羊,何等誇張的數字?

 特別是後備的百萬匹戰馬,能培育出多少能戰之馬?

 能裝備多少騎兵啊!

 在火器並不發達的大秦時代,騎兵就相當於坦克,是絕對重要的戰略資源。

 匈奴能夠逞凶,能夠讓各大王朝頭疼,就是因為他們的騎兵太強太多!

 坐擁千裡牧場,能夠隨心所欲的培養戰馬騎兵!

 李長生聽到這個數字,微笑的點了點頭。

 “匈奴遍布河套地區大大小小幾十個部落,他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便是牛羊,一個部落擁有十幾萬頭幾十萬頭牛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朝廷將人口遷往河套地區之後,要注意一點的自然是他們的生計,六國降卒不是得了很多的軍功嗎?朝廷可以用軍工給他們分耕地,分種子,分牛羊…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一塊耕地數十隻牛羊,是何等的吸引?

 再不願意來河套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的人,都會搶著來,這樣也會有更多的人願意遷往河套地區,大力的發展這個塞外糧倉!”

 “大秦如果想要繼續向外擴張,這可是很重要的一步!糧食儲備是一個王朝人口增多的關鍵!”

 嬴政聽得很認真,他的目標不僅僅是一個河套,以及華夏大地其余他還沒有收復的地方。

 他已經放眼到了整個全世界。

 他要讓世界書同文車同軌,他要讓世界都知道他這個秦始皇!

 李長生知道嬴政的夙願,微笑道:“大秦想要向外擴張,除了糧食和民生之外,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口!”

 “大秦現在的人口滿打滿算只有三千多萬,雖然對比世界同期已經不少了,但是大秦想要征服世界,只有千萬的人口還是太少太少了!”

 “讓一個國家變得強盛的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人口!只要一個國家人口眾多,再弱也弱不到哪去!所以大型的人口必須迎來爆炸式增長,至少朝著億發展過去!”

 一聽這個數字,嬴政倒抽一口涼氣。

 “可即便大秦有糧食,想要發展到如此之多的人口,也需要近百年的時間吧。”扶蘇忍不住的說道。

 近百年,嬴政可等不了那麽久!

 李長生卻是笑道:“不,根本用不了那麽久,我有一計,如果你們三個朝代都實施此法,在未來幾十年內,你們的朝代的人口將迎來爆炸性增長,翻個幾倍不是問題!”

 這下就連朱元璋和朱由檢也坐不住了,身為皇帝,他們可都知道人口的重要性,翻個幾倍人口,國力也要翻上數倍!

 三個皇帝如同聽課的學生一樣紛紛洗耳恭聽。

 “還請仙師此法!”

 “此法很簡單!名為攤丁入畝!”李長生淡淡說道。

 攤丁入畝?這個名詞讓眾人眼中露出疑惑,就連扶蘇和朱標同樣一概如是,不知作何解釋。

 李長生簡單解釋道:“所謂攤丁入畝,就是取消掉自大秦而起,流傳到明末時期至清時期的人丁稅!把人丁稅融入到田間賦稅中!”

 這個大膽的提議,頓時讓幾人眼神一震。

 取消掉人丁稅?

 這可是一個異常需要毅力的舉動啊!

 國家朝政維持運行,大部分需要的就是稅收,人丁稅佔了很大一筆,

只要你身為古代封建王朝的子民,你每年就需要向上面繳納多少錢的人丁稅。 這個收稅方法可是從大秦一直持續到清代,這麽重要的稅收說取消就取消?

 朱標則是立刻陷入沉思,取消人丁稅,融入田間賦稅,那有些少田或者是沒田的人是不是就只需繳很少的稅,或者根本不用繳稅。

 漸漸的朱標眼中一亮,呼吸急促道:“爹!此法可使大明人口暴漲!”

 不愧是歷史上最讓人遺憾的太子,朱標立刻就捕捉到了其中的重要性。

 李長聲笑道:“封建王朝為什麽人口少?是百姓不願意生嗎?他們勞作了一天,晚上不就那點娛樂活動嗎?可為什麽人口還是這麽少?”

 “限制人口的最大原因就是人丁稅!有田的大戶人家還好,生再多他們有田也無所謂,他們都能繳得起人丁稅,但是對於少田或者無田的人來說,這可就是一座大山,每生一個孩子,每年就要額外多一大筆的支出!放眼整個王朝內擁有大量田地的人能有多少?”

 “所以封建王朝的人口永遠都漲不起來!”

 李長生歎息道:“我雖然極其討厭清代這個朝代,但是攤丁入畝,“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這個政策便是清代的康熙提出來的,雖然到雍正時期才開始正式實施,但是卻導致了當時的人口爆炸性的增長!”

 “乾隆六年,華夏人口突破一億到乾隆五十七年,突破三億,再到道光十四年全國人口突破四億,佔到全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也就是全世界的四成人口,都是華夏人!”

 “所以攤丁入畝這個政策的好處相信我不用多說了,從人丁稅融入田稅之中,普通百姓也敢也有能力再生孩子,人口的增長將會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而人口又是奠基一個大國的基礎,所以各位覺得是利大還是弊大?”

 “此乃國策!”扶蘇渾身顫抖的說道。

 朱由檢則是道:“可之前仙師讓我們大力的減免賦稅,如果再沒了人丁稅,可能會對朝廷的收入…”

 “唉,朱由檢這你就眼界狹隘了不是,人丁稅雖然取消,但又不是完全不收,而是增加到田賦之中!有錢的就多繳唄,你覺得那些連田地都沒有的百姓,每年能賺到多少錢來繳這人丁稅?”

 “而且在古代的封建王朝,朝廷只要敢想敢做,賺錢那還不容易?壟斷各項生意,修橋鋪路收過路費,設立中央銀行理念,王朝想有多少錢就有多少錢!少了的稅收完全可以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為什麽非要用稅收去剝削呢?”

 “在民間既落不到一個好名聲,還會抑製王朝的發展,你說說值得嗎?”

 朱由檢頓時露出慚愧神色。

 “仙師教訓的是,朱由檢看的太短了。”

 嬴政仔細的思量了一下李長生話,越想越覺得攤丁入畝這個政策可以,會緩解沒錢的平民很大的壓力,人口肯定也會迎來爆炸性的增長!屬於雙贏的局面!

 看他們陷入思考之中,李長生笑道:“現在再加上你們有了雜交水稻,以雜交水稻的產量,絕對支撐得起大規模的人口上升,而大規模人口上升帶來的效果則是大量的勞動力增加,反之過來說勞動力增加,各種糧食的產量還會上升!”

 這一句話徹底打消了三人的所有顧慮,已經迫不及待的恨不得現在立刻回國官宣這條政策。

 畢竟政策之後帶來的是國力的強盛。

 嬴政,朱元璋,朱由檢三人都是極其滿意,每次來李長生這裡都有額外的收獲,這次攤丁入畝這個政策更是一條國策。

 李長生還特意囑咐道:“最重要的一點,有了足夠的糧食之後,必須在全國上下推行一條政策叫做晚婚晚育!”

 嬴政不解問道:“仙師,不是要增加國家人口嗎?為什麽還要支持晚婚晚育?”

 李長生沒好氣的說道:“我說的晚婚晚育是針對你們!你們現在各自朝代女孩子都是多久結婚生子?十三十四歲都把人家嫁出去了,那時候人家的各項身體還沒有發育完全,生孩子就是活脫脫的在鬼門關上走上一遭!”

 “這也是為什麽古代生孩子是走鬼門關,除了各項技術不行之外,便是人家女孩還並沒有發育完全!之前是因為重男輕女的思想,再加上多養一張嘴,要耗費家中更多的糧食。”

 “但是現在有了雜交水稻,只要推廣到全國,百姓家中人人都會有富足,一個孩子一張嘴而已,多養幾年又能怎麽樣?相反可能這幾年就會救了孩子的命!”

 “你們回去之後至少定下一條鐵律,女性十六歲之前禁止生孩子!這非但不會讓你們各個朝代的出生率下降,還會上升,信不信?”

 十六歲在現代聽起來有些恐怖,但是在古代已經算得上是大齡剩女了。

 畢竟當時的朝代,百姓的平均壽命也就只有三四十歲而已。

 幾個皇帝訕訕一笑,連連點頭,表示回去之後絕對會按李長生所說,告知全國。

 不過朱元璋還捕捉到了李長生話中更多的意思。

 老朱立刻笑呵呵的厚著臉皮問道:“老李,你剛剛所說的更多的賺錢方法,什麽壟斷各項生意,什麽收橋鋪路,沒有設立中央銀行的賺錢方法,都是什麽啊?”

 嬴政和朱由檢又是眼中一亮,眼巴巴的盯著李長生,像是等待著師傅傳授絕技的徒兒。

 李長生喝了一口茶,也大開話茬。

 “最簡單的一項就是壟斷生意,最賺錢的四大壟斷行業,無非鹽鐵茶絲綢!特別是鹽,放眼天下之人,最離不開的東西就是鹽,畢竟你們那時候沒有什麽正兒八經的保鮮技術,想要將食物保存,就必須需要鹽,自古以來鹽都是官家必把控之物,私販是要殺頭的,但是在巨額的利益之下,還是有很多私販商人。”

 “不過我有一個極其簡單的方法,能夠讓百姓瘋狂的購買朝廷的鹽,對鹽販子的鹽完全嗤之以鼻,能讓朝廷的收入翻上幾倍!”

 嬴政等人紛紛恭聽。

 李長生直接起身去到廚房,取了一瓶鹽倒在了桌子上,直接倒出來的鹽顆粒極細,雪白如雪。

 讓嬴政和扶蘇極為吃驚!

 扶蘇驚訝道:“仙師,這是鹽?為何此鹽如此之細,如此之白,根本看不見一絲雜志,比宮中禦用的貢鹽還要來的細膩?”

 李長生沒解答,只是讓他再嘗嘗這鹽。

 扶蘇好奇的用手指蘸了一下鹽,放進嘴中,一股純粹的鹹味在嘴中綻放。

 更讓他覺得不可思議。

 “父皇!這細鹽就只有純粹的鹹味,沒有任何其他的異味!”

 “古代的鹽由於製作工藝不完善,哪怕是進貢給宮裡的細鹽都帶有一股異味,更別提民間百姓食用的粗鹽,苦味更比鹹味更大,更是飽含著人體無法吸收的毒素,這也是為什麽古代人短命的原因之一!”

 “長期食用那種未曾提純過的鹽,身體上下早就被侵蝕,哪怕是沒有戰亂災亂,想要活得長壽也難上加難,但是如果你想,朝廷賣的都是像我這種的細鹽,百姓會何等瘋狂?”

 扶蘇咽著口水道:“百姓將不再會去購買鹽販子的鹽,而是瘋狂購買朝廷的鹽。”

 “對!是多大一筆收益?”

 李長生面帶微笑,扶蘇連忙問道:“仙師,可我們又要怎麽獲得大量的細鹽。”

 “方法極其簡單,只需要通過提純,蒸餾等等工序,方可提煉出大量的細鹽!”

 李長生直接在系統商城買了幾本細鹽的提純方法甩給了他們。

 要實現這些東西並不是難事,扶蘇朱標朱由檢三人如獲至寶的捧著這東西,這可是一座金庫!

 “鐵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資源,一般情況下最好還是不要賣,但是茶葉和絲綢則是華夏的瑰寶,對於海外的其他地方,可是寶貝,特別是大秦一些還未開化的地方,可以用這些東西,給大秦換取大量的物資!”

 僅此一法就讓他們看到了大量的利益。

 三人又迫不及待的向李長生請教其余的兩法。

 “仙師所謂的修路和中央銀行又是什麽意思?”嬴政不解問道。

 “正所謂是要想富,先修路。一國家的經濟要靠什麽帶起來?那肯定就是商人,漢朝時期張騫打通絲綢之路,打開了漢朝的對外貿易,給漢朝帶來了源源不斷的白銀收入,這就是他活生生的修了一條路!”

 “只要你們在王朝各地修起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讓各地商人的往來變得更容易,各地的白銀就會迅速流通,帶來大量的收益!”

 “高速公路?”這個新的名詞讓嬴政很是疑惑問道:“敢問仙師這高速公路又是什麽意思?大秦境內都有官道,平時商人貿易走的都是官道,不過每當大雨過後,官道都會泥濘不堪,需要重新修整。這高速公路能避免此事嗎?”

 李長生拍了拍腦袋。

 “對啊,忘了你們那裡沒有水泥,沒法修水泥路。”

 又是一個新的名詞,更讓眾人好奇。

 “敢問仙師,水泥又是何物?”

 “水泥,你可以把它理解為一種特別強悍的粘合劑,只需要把它和沙子水混合在一起,修築的路面城牆,在乾透了之後都會變得極為堅硬,硬度和質地堪比岩石!雨落也不會塌陷!”

 聽聞世間還有此等神物,嬴政等人倒抽一口涼氣,如果用此物來修路修建城牆,下雨天路不會毀掉,城牆也會更加堅固容易?

 “仙師這水泥又要如何獲取?”

 “簡單,你們各自朝代的技術都能夠製造出水泥,只是沒有方法而已,說白了也就幾個步驟,開采石灰、粉碎材料、熟料煆燒,水泥製成而已。”

 李長生又一人甩了一份水泥的製作方法。

 適合於古代,雖然肯定不如現代的水泥,但是在古代絕對是降維級別的打擊。

 嬴政看著這並不難的製作方法,忍不住的心中忍不住的一片蕩漾。

 “用水泥修建的道路不會塌陷,不會被大雨毀壞,我大秦就能夠修建出連接各地郡縣的新官道!”

 “對!到時候大秦無論是調兵遣將,運送糧草,亦或者是商人通商,速度都會提升數倍!”

 朱元璋朱由檢也是心頭振奮, 大明亦是如此!

 “但是老贏!老朱!你們幾個可千萬別去征徭役,收什麽建路稅啊!你好不容易在民間攢起來的一點名聲,可不要自己玩廢了。”

 此話一出,嬴政尷尬的摸了摸後腦杓,但也有些疑問:“可如果不征收徭役,又要怎麽修路?”

 “聘請啊!又不是每時每刻都是農忙時節,農閑的時候百姓們沒有事,朝廷就可以花錢聘他們來修路!”

 扶蘇算了算,忍不住道:“但是這對於朝廷可是一個巨大開支。”

 “錯,修建高速公路的費用,朝廷幾乎可以完全不出錢!”

 李長生淡淡笑道,此話一出,三個皇帝都是呆呆的看著李長生,這不花錢又要怎麽修?

 “還記得我說的中央銀行的策略嗎?所謂中央銀行,你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巨大的錢莊!由朝廷發行!”

 “現在的百姓呀,和各地的富商手中有了錢,都是藏在家裡的各個角落,很容易被盜,他們也擔心這個問題。”

 “而朝廷只需要在全國上下的各處設立中央銀行,聯合官府給百姓們的身份登記開戶,告訴百姓們可以把他們的錢存到銀行中來!朝廷給他們保管錢財!讓他們存錢都會得到一個戶頭,還有他們親自設下的密碼!”

 “想要取錢,要帶著戶頭和密碼一起前來!”

 這個大膽的想法讓嬴政等人驚歎不已,可又忍不住的問道:“百姓會如此信任朝廷,把自己的錢財存到中央銀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