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收藏系神豪》290.第289章 塵埃落定
  第289章 塵埃落定
  深夜,唐遠所在的總統套房裡面,仍舊是燈火輝煌。

  門外,是西裝革履的精銳保鏢。

  門內,是全副武裝的燕京特警。

  書房裡面,鑒定工作還在繼續著。

  隨著楊建民和黃厚順鑒定出一枚又一枚真品玉璽,有關明代二十四璽露面的消息,終於還是傳了出去。

  盡管時間是越來越晚了,可是唐遠這裡的人,卻是越來越多了起來,先是故宮博物館館長聞訊率先趕來,隨後是燕京保利拍賣行總裁、蘇富比拍賣行的燕京分部經理、佳士得拍賣行的燕京分部經理等人接連趕來。

  最後,就連很多官方的人都被驚動了。

  燕京GA局副長、潮陽區副Q長、文旅部副B長……

  原本看起來蠻大的書房,現在看起來卻是有些擁擠了。

  “這枚大明製誥之寶,根據現有資料來看,也是真品。”

  最後兩枚玉璽,楊建民率先鑒定完手裡的玉璽,他先是將手裡面的玉璽小心放下,隨即摘下老花鏡,長長吐了口氣,整個人肉眼可見地放松了下來。

  長達數個小時的高專注鑒定工作,對於已經年過六十的老人來說,著實是有些辛苦的。

  “楊老師,辛苦了。”

  “喝點茶水,吃些糕點吧。”

  唐遠主動為楊建民搬了個椅子過去,溫聲向著對方說道。

  “謝謝唐總,不礙事的。”

  “我就是有些體力不支,坐著歇會兒就好了。”

  楊建民笑著擺了擺手,雖然臉上的倦色很是明顯,但那雙眼睛卻是格外明亮,顯然對於他來說,能有幸鑒定到明代二十四璽的真品,無疑是非常欣慰開懷的。

  “楊老師,能不能跟我們說說,這些玉璽究竟是怎麽鑒定的,免得日後跟人聊起,我都不知道從何說起。”

  唐遠見楊建民閑了下來,他便找準時機,將存在心裡面許久的疑問,向著楊建民詢問了出來。

  畢竟這些明代玉璽,注定是要成為唐遠的私藏,日後難免會有朋友想要賞鑒,到時候唐遠若是一問三不知,那多少就有些尷尬了,所以提前儲備些專業知識,還是很有必要的。

  伴隨著唐遠的話音落下,書房裡面其他人,也都好奇地投來了目光,對於他們這些外行人來說,他們明知道這些玉璽都是國寶級文物,卻根本不知道如何分辨和欣賞,那種感覺實在是有些不太美妙,現如今有機會能了解一下,他們自然都想聽聽,楊建民兩人究竟是如何鑒定的。

  面對眾人的矚目,楊建民笑了笑,隨即重新站起身來,將他剛剛放下的那枚大明製誥之寶玉璽重新拿了起來。
    “既然你們想要了解一下,那我就給你們簡單說說,倒不是我私藏,只是這種事情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不過聽我說完以後,你們若是能記在心裡,以後再碰見類似的東西,想要看出個大概來,還是沒問題的。”

  楊建民說到這,他輕輕拍了拍手裡面這枚玉璽的背紐道:“玉璽和瓷器其實是有共通之處的,比如說背紐,背紐的形象多種多樣,但皇室玉璽,尤其是皇帝用的玉璽,一般就兩種,龍和虎。”

  “不過這裡面得注意,唐漢這兩個時期的玉璽,是以龍為主。唐漢以前和以後,玉璽還是螭虎為主,一般是皇帝、皇后用螭虎紐,諸侯王用橐駝紐。列侯、丞相、太尉等用龜紐,千石、六百石、四百石至二百石以上用鼻紐。私印就隨意了,只要不僭越,很多圖形都行,也不僅是動物,亭子、橋、瓦都行。””

  “但形象上只能做一個大概的區分,另外就是玉質,這個一時半會說不清楚,真要碰見了,自己去找個懂玉的行家,但就算是行家,也最多只能分辨玉是古玉還是新玉。”

  站在旁邊的趙玉聞言,有些好奇地詢問道:“楊老師,按照您這樣說,是不是只要確定是古玉,就能證明這枚玉璽是真了?”

  “不能。”楊建民搖了搖頭:“瓷器有後上彩的,玉璽也一樣有。關中、洛下、濟南一帶常有古印和古玉出土,很多人買古玉回去作偽。玉本身是老的,作偽後的印章也是老的,伱要怎麽分辨?就是常年玩印章的,也分辨不出來。”

  “想確定真假,真正有效的鑒定方式就兩種,一種就是我剛剛說過的辦法,利用印文進行比對,但前提是歷史上必須有留下來的印文,像這些明代玉璽還好一點,明代留下來的聖旨文書雖然不多,但也不少,直接對照就能看出來,可有些玉璽若是年代久遠,又沒有遺留下來的聖旨文書來進行比對,那就很難了。”

  “另外一種辦法就是看玉璽的雕刻,從背紐的雕刻,到四側紋路,再到印文。古代能製作玉璽的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也沒資格接觸,真玉璽上面的文字,要求既不能刮手,還必須保證紋飾線條的清晰度。別看我說的簡單,可是想要做到,不是浸淫幾十年的雕刻大師根本做不到。這種細膩程度,是仿品無法達到的高度。”

  說著,楊建民將手裡面的玉璽翻過來,指著玉璽下面的印文說道:“印文、浮雕與基底的平面交角有細微的倒角,不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這種做法就是為了防止印泥在器物上有所存留,一旦有存留,就會影響印文的線條規范度。贗品是做不到這個水準的,只是看或許看不出來,但只要印上紅泥,在紙上蓋個印就能發現區別了。”

  “而且皇家工匠不管繪畫還是書法,水平都很高,甚至有一些放在當時都是有名的書法大家,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工藝美術的完美結合,而那些造假的都是純工人,連點書法的底子都沒有,雕刻出來的字也是僵硬無比。”

  “如果一枚玉璽,能在我所說的這些方面都達到以假換真的程度,那即便這枚玉璽是假的,也已經具有一定收藏價值了。”

  眾人聽完楊建民的介紹後,皆是面露些許恍然之色,誰都沒想到就是這樣一枚小小的玉璽之中,卻藏有了如此多的學問和知識。

  就在眾人回味著楊建民所介紹的知識時,剛剛始終專注於鑒定的黃厚順,緩緩放下了他手裡面的玉璽,而這枚玉璽正是這24枚玉璽裡面,最後一枚尚未被鑒定過的玉璽。

  “現在已經可以確定了,滇省那枚南明永歷敕命之寶玉璽是假的了,因為真正的南明永歷敕命之寶玉璽,就是我剛剛鑒定過的那枚玉璽,它的印文跟我們所掌握的聖旨文書,雙方完全吻合,沒有半點差錯。”

  黃厚順目光掃過全場,用著非常認真和嚴謹的態度,向著唐遠等人宣布道。

  伴隨著黃厚順的聲音落下,即便眾人心中已經提前有所準備了,可真當他們聽到黃厚順的宣布後,那顆心臟仍舊是難以避免地跳慢了半拍。

  要知道大明從立國再到滅亡,整整276年的歷史,就僅僅隻鑄造了這二十四枚玉璽,它們見證了整個大明王朝的興衰,其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不言而喻。

  如今,它們就這樣靜靜地躺在那張桌子上面。

  不知不覺間,那張桌子就好像有種神奇的魔力,將書房裡面所有人的目光全部吸引了過去,連帶著讓整個書房都變得安靜了起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