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排的鬼子,睜大了眼睛,看了對面一眼,然後身體就是猛地一抖;一下,兩下,三下。三發機槍子彈射穿了他的身體,被機槍打中主軀乾,是誰他也活不了。身後的鬼子也中彈了,捷克式的威力大,歪把子6.5毫米尖頭彈的穿透力高,噗嗤、噗嗤,二百多名鬼子,在機槍面前被屠殺。
這樣的事情,鬼子乾的可不少,驅趕著老百姓到一個開闊地,然後架起機槍來屠殺。現在,鬼子同樣遭遇到了同樣的對待,只是,鬼子是禽獸,是軍人,他大意了他活該。
女人們想到了屋裡的孩子,丈夫。張戎跳進了帶著血水的鬼子洗澡水,出來看屋子已經陷入了火海之中。“救人,一腳開門,衝進屋了。屋裡已經被濃煙滾滾。戰士們也一個個衝了進去。張戎找到了一個小孩子,“咳咳”忍受不住濃煙開始咳嗽起來。張戎把孩子抱了出來,戰士們也衝進來,拉大人抱孩子。“用手榴彈把側牆炸開。”張戎指揮救人。
很多鬼子在我國北方的農村掃蕩,他們執行慘絕人寰的三光政策,搶不走的就打砸燒光。而這些日本鬼子進了村後,一般會把農民飲水用的水缸留下,他們就在這裡面洗澡,甚至把水缸裝車上拉走,以便下次使用。
當幾支步兵連趕到把零星的鬼子消滅了。此戰我方犧牲二人,被煙熏暈一人。犧牲的一個被三八大蓋擊中,一人被房梁砸中。收拾了鬼子的武器裝備、把銀元留給受難的村民。“長官就是我們的恩人啊,我們給恩人跪下。”張戎扶住村長,“看在犧牲的戰士也要好好的活下去。”把鬼子的頭全砍了,三五百戰士給村民開了一小片地屍體就用來肥田。
二個犧牲的戰士就和死難的戰士埋一起,村裡的老人把壽材都奉獻出來了。村裡沒了四五十個壯勞力要並村了,對於恩人的話村裡沒有不同意的。一個受鬼子襲擊的村子生存艱難了,和另一個同樣的村子並在一起。
就是村子裡的女人比例太高,在安排一些單身的進行相親。一個團,團長只能調到一個連,在多就得先上報上級,得到批準。團有時不滿編,一個連打敗了還能接受。二三個連就傷筋動骨了。一個地方參軍的青壯也是有限,一二年就那麽一批。
張戎看上了中原、四川之外的第二出兵大省,抗戰時災害頻發流民遍地。從流民中招兵和鬼子乾。
這幾天各城牆外,炮樓上被狙擊了二十三個鬼子。張戎給山下奉武送去一份書信,你的手下太殘暴了你約束一下,如果你不服那麽我們就在碰一下。
錫林陶拉蓋,日蒙二軍騎兵在巡邏。巴圖以前是一個王爺的奴才,不過在蘇聯人來後成為一名邊境騎兵。俄國人說解放手裡有了槍在也不怕大人的鞭子,可大人當上了騎兵營長,要是小兵敢頂嘴,把你拖在馬尾巴上。日本人到對面後邊境上越來越不安穩,巴圖把這個月的軍餉加托人給家裡捎了回去,上級的剝削、洋大人和自己喝的酒。,比起過去日子好不了多少。
現在巴圖正在和班裡的弟兄們沿著中蘇邊界巡邏,對面現在已經是小鬼子的地盤了。
他們從小幫家裡放羊眼神和遠視的本領可是數一數二的。現在發現前面好像有騎馬的人,好像不是自已人,提前做好戰鬥的準備,在稍微近了之後發現是日本人的騎兵。
巴圖發現是日本人後把手一擺,一同的兄弟們都散開拿下步槍和馬刀做好了戰鬥準備。
伊藤拓真是日軍獨立騎兵旅團(隸屬於關東軍編制)的小隊長,
蒙古實在是太大了比滿洲都大。馬背上的子孫已經落寞,伊藤拓真不由得深深的鄙夷起來。根本就不配擁有這片廣闊的土地,他一定要圈一個大大的牧場。今天伊藤拓真帶著手下騎兵巡邏班,來到了邊界上巡邏,正在無聊之時發現了前方對面巡邏隊的身影,有事幹了不由得大喜過望。 可惡邪惡的帝國軍人,蘇聯人的狗,不合的二隊人直接開打。
巴圖拔出了馬刀朝前方一指嘴裡發出了命令“衝”騎兵們勇敢的向前方衝了過去。對方的小矮子士兵一定會轉頭就跑,成吉思汗的子孫,對了對了不讓這麽說大汗是打倒的對象。 大汗怎麽不把他們砍翻在馬蹄下,巴圖心裡想。
伊藤拓真他拿槍對準著對面。“我先把領頭的打掉,待會進到二百多米距離後,我們一起開火。機槍手你最後補剩下的。”
“沒問題”歪把子機槍手殘忍的笑了笑。騎兵的速度很快,距離迅速被拉近。東洋大馬就是不錯,自己留下一兩匹。隨著四四式步騎槍那炒豆的槍聲響起,巴圖的額頭上多了一個通透的血洞,兩眼大睜從馬上栽了下來結束了他的思想。
激烈的的槍聲之後只剩下三兩匹戰馬在原地嘶鳴,戰鬥很快就結束了。槍聲傳到了蒙軍營長那裡,一個班怎麽打的過一二百騎兵。營長氣的把鬼子的人頭都給砍了下來,帶走人頭和戰馬也開溜了。
鬼子小隊的其他人發現屍體後,只能無奈的帶著屍體返回去報告了。畢竟對面可是一個騎兵旅武器裝備雖然落後,但也是幾千騎兵。鬼子曹長回到駐地後情況一層層上報了到了旅團部。
在察哈爾省HLBE盟新巴爾虎旗諾門罕布爾德地區及外蒙古省哈拉哈河中下遊兩岸,爆發了一場震驚世界的“滿、蒙“邊界戰爭,即日本、偽滿州國對蘇聯、外蒙古省的大規模軍事衝突。
蒙古軍第24國境警備隊由西岸涉水到哈拉哈河以東地區放牧,偽滿興安北警備軍騎兵哨所的士兵立即開槍阻攔,並騎馬追擊將對方趕回西岸,於是雙方展開激烈衝突。外蒙軍在距海拉爾以南約200千米的諾門坎地區與偽滿軍發生衝突。日滿軍與蒙古軍在錫林陶拉蓋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