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漢永存》第七章 蒼蠅老虎1起拍
第277章 蒼蠅老虎一起拍

劉秀派出手下的大將四處平叛亂,捷報頻傳,也讓天下豪強看到了他的決心,大家都稍稍收斂了,不敢公開造反。

出動軍隊畢竟是要錢的,後世老話說得好,槍炮一響,黃金萬兩,劉秀無奈看著大家老實,只能把軍隊戰士召回來了,然後繼續下令度田。

可這些豪強看著老實,一旦劉秀收起獠牙,他們也就露出了自己的鷹爪,開始收買地方的官吏了。

“恭喜歐陽大人高升,如今是大司徒,戶部尚書了,主管全國財政,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這是歐陽歙的府邸,說話的是汝南最大的豪強東方家的家主東方鵬翼。

歐陽歙,字正思,樂安千乘(今山東省高青縣)人。為人廉恭禮讓,更重要的是他是“伏生尚書”的嫡系傳人、一代儒學大家。

“伏生尚書”是儒學的一個重要學派,到歐陽歙這一代時已整整傳了十一世,歐陽家族連續八世都是“尚書博士”。

漢代的博士含金量可不是現在的博士可以相比的,那個時候的博士是皇帝的參謀,可以決定國家大事,甚至超過後世的院士了,就連劉秀自己也是這個學派的弟子。

王莽時任長社縣宰,後投更始帝劉玄,任原武縣令。東漢建立後任河南尹,封鄱陽侯,出任汝南太守,教書育人,任用賢才,頗有政績。

建武十五年春正月辛醜,大司徒韓歆免職,自殺,以汝南太守歐陽歙為大司徒,兼任六部之一的戶部尚書,主管國家財賦收入機構,身居高位。

如今的歐陽歙50歲上下,胡子花白,看著正氣,其實不然,學術有時候和人品不一定直接相聯。

他一臉的憂國憂民,歎氣說道:“唉…………你只看到老夫一路高升,不知道老夫的擔子之重。

如今陛下要度田,簡直是取亂之道,各地叛亂不斷,老夫也是憂心忡忡呀,何時才能將陛下搬回到正確的道路上?”

東方鵬翼很認同的說著,“就是呀,大人辛苦,陛下得這天下,不是還靠著我們嗎?”

隨即,他進入正題,“這是平輿、陽安、陽城的地契,都是上好的田地,有500傾。”

他說著,把竹簡遞給了歐陽歙,這就是地契了,上面有紅色的手印,有簽字,雖然紙張已經普及和運用了,但他們的地契是多年前的。

在代沒造紙術,只有用竹片書寫,他們將這個技術發揮道極致了,竹簡經過桐油過3次刷漆,乾後,在乾燥的環境下甚至可以保存2000年。

歐陽歙拒絕起來,“這怎麽能行,這可是賄賂呀。”

“這是對您的一點心意,我們東方家仰慕大人的才華,資助您進行教化天下,您的家傳學說伏生尚書應當傳天下。”

“這倒是,那我就收下了。”

“那安成、南頓、朗陵的地?”

“哪裡有你們家的地嗎?”

“沒有!”東方鵬翼搖頭,一臉的認真。

歐陽歙盯著他,“當真沒有?”

東方鵬翼略微沉默,“這個……大人說有就有,大人說沒有就沒有,也可能大人有。”

“那估計確實沒有。”兩人相視一笑,一切在不言中。

汝南可是天下大郡,郡領三十七縣。

自從土地私有製的出現,就意味著土地兼並有苗頭了,而西漢末年的土地兼並尤為嚴重。

其實土地並不是一開始就是私有製的,它是一直在變化的,王朝的覆滅和興起都伴隨著土地制度的變化。

夏商時期土地製是以氏族為單位的土地公有製,那個時候農業往往采取集體勞作的方法,因為當時的科技水平極其的差,大家種地用的都還是石頭,把它磨得極其尖銳。

武王克商以後,采用“分封親戚、以藩屏周”的政策,把他的同姓宗親和功臣謀士分封各地,建立諸侯國。

分封地的主權和產權是周王的,諸侯只有財權和治權。全國的土地與臣民,名義上都屬周王所有,即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當時的土地制度為井田製,所謂井田,就是將土地縱橫兩道大致分為九塊,中心一塊為公田,其余八塊為私田,公田的收入所得要全部上繳領主,私田的一部分收入也要上繳。

看似有私有,其實也是國有製,這些土地的收入雖然是一部分歸領主一部分歸耕者,但歸根結底這些土地並不是地方領主所有的。

有“田裡不鬻”的規矩,土地是不能買賣的,因為他們的主人是周天子,地方諸侯和耕種者,只是享有使用權而已。

但這樣必然造成耕作者或者說農民的積極性很差,反正不是自己的,也不用出那麽大的力。

而伴隨著鐵器和青銅器的出現,就有了剩余的勞動,為了將這些勞動力更好的利用,井田製就面臨了奔潰。

這是歷史的進程,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各受封者常常擅自割讓或交換土地,漸漸將土地變為私有財產。

同時,隨著新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私田的數量也在增加。私田的出現,對以井田製為基礎的土地公有製,起到腐蝕和衝擊的作用。

春秋時期,齊國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據土地多少和田質好壞征收賦稅,魯國的“初稅畝”實行按畝收稅,它們不再區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國有製向私有製轉化。

戰國時秦國的商鞅變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廢除井田製,以法律形式確立土地私有。

秦朝開始實行土地私有製,按畝納稅;當時土地兼並嚴重,農民承擔的徭役繁重、賦稅沉重。

西漢實行編戶制度,正式編入政府戶籍的百姓(編戶齊民)依據資產多少承擔賦稅、徭役、兵役;

漢朝存在三種土地所有製形式:封建國家土地所有製,地主土地所有製,自耕農土地所有製。

然後土地越來越嚴,直到西漢的崩潰,而一個叫王莽的人,準備土地歸國有,回歸到公有制度,但生產力完全不對等,加上豪強反抗太嚴重,所以必然面臨著崩潰。

歷史上劉秀上台後很想解決這個問題,但並沒有完全解決,因為劉秀本身就是靠著豪強地主階級而爭得天下,所以到了東漢末年,土地兼並繼續越來越嚴,以至於農民活不下去了。

隨著張角的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浩浩蕩蕩,名傳青史的黃巾起義開始了。

張角的黃巾起義和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以及後來的黃巢起義,甚至後世的許多農民起義都有著非常本質的不同。

陳勝、吳廣的起義是因為活不下去了,再加上陳勝本身有野心,他早年就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黃巢的起義是基於一種對黑暗社會的報復心裡,他是一個殺到豪強和皇族害怕的人,一路殺殺殺,真正體現了“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後世的許多農民起義也大多是活不下去。

而張角是與眾不同的,他不是活不下去,想想看,連當時漢靈帝劉宏的貼身內侍都有他的信徒,全國上下有幾十萬人都相信他,崇拜他。

他要錢有錢,要地有地,要人有人,如果說當時的漢靈帝是大漢的天子,那他是民間的天,他在民間的威望是超過任何人的。

而他起義之後,沒有稱帝,沒有子嗣,三兄弟都死了。

也許他真的是有野心的,但那野心不是稱皇帝,而是真的想建立一個太平盛世,讓人人都吃得上飯,吃得飽飯,推翻這腐朽的大漢王朝。

對當時已經吃不上飯,在啃樹皮,餓著肚子,吃觀音土,易子而食的大漢那些芸芸眾生而言,張角能不能救他們不重要。

重要的是張角是唯一願意低下頭來看他們的苦難,為他們流淚,願意帶領他們走出去,願意去拯救他們的人……

他像是一道光,照亮他們,所以他們便義無反顧的跟著張角走了,而這一走便是無法控制的,當暴力失去了約束,必然會造成其他的局面。

張角的黃巾起義拉開了三國的序幕,拉開了許多年的戰爭,這些戰爭打下來基本都把人打完,當時的情況是人很少,但地很多,好多都荒著,所以曹操率先實行了屯田製。

所謂屯田就是國家強製農民或士兵耕種國有土地,征收一定數額田租。

其實並非曹操首創,淵源於西漢,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

西漢前元十一年(前 169),漢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農民戍邊屯田,漢武帝調發大批戍卒屯田西域。

但當時屯田主要集中於西、北部邊陲,主要方式為軍屯,且規模不大。

而東漢末年,戰爭連年不斷,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土地荒蕪,人口銳減,糧食短缺,形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些都為屯田早就了條件,建安元年(196),曹操采納棗祗、韓浩的建議,在許都(今河南許昌)附近進行屯田。

屯田的土地是無主和荒蕪的土地。勞動力、耕牛、農具是鎮壓黃巾起義中擄獲的,有一部分勞動力號稱為招募其實是被迫而來的。

據說當年屯田收獲谷物百萬斛,緩解了社會矛盾。

“於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積谷,征伐四方,無運糧之勞,遂兼並群賊,克平天下”

而司馬炎稱帝之後,大概是為了安撫支持他的那些豪強和地主階級,他下令廢除了屯田,土地兼並也越來越嚴重

從東魏到唐朝,出現了均田,均田製其實就是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無地之人耕作,土地為國有,但在耕作一定年限後可以歸耕者所有。

田分露田、麻田、桑田、宅田四種,露田、麻田不許買賣,桑田和宅田則可以傳給後人。

均田製減少了田產糾紛,有利於無主荒田的開墾,適用於當時的社會環境,而且還有助於貧民擺脫豪強大族的控制,轉變為國家編戶。

之後的田製或者說稅法,還有唐朝的租庸調、兩稅法,明朝的一條鞭法,清朝的攤丁入畝。總的來說還是道隨時移,沒有完美的制度,也沒有絕對合理的辦法……

世間的事情總是在變,歐陽歙的事情瞞不過劉秀。

光武帝建武十五年九月,劉秀在進行全國的土地和人口普查中,發現歐陽歙在任汝南太守的時候存在弄虛作假,收受巨額賄賂之事,遂將他下獄問罪。

“他當真是該死,有田2千傾。”

劉秀也沒想到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重臣竟然是一個巨貪,不啻於給了劉秀一記大耳光,劉秀一怒之下準備處死他。

然而,劉秀剛剛給歐陽歙下大獄,意想不到的事情就發生了。

內侍還匯報,“陛下,宮門外聚集了上千儒生,好些是太學學子,至有自剔者。”

劉秀大怒,“什麽?他們要幹什麽,逼宮嗎?”

古代講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只有囚犯才會剃頭,而這千余名儒生就是用剃光頭,替歐陽歙求情。

內侍接著說:“陛下,有學子說願意為歐陽歙替死,此人為平原禮震,年十七,聞獄當斷,馳之京師,行到河內獲嘉縣,自系,上書求代死。這是他的上書,陛下是否要看?”

“朕看看他都寫些什麽,歐陽歙身居高位,不知自愛,依靠權位,貪得無厭,辜負朕之期望,有什麽好說的?他能說出花來?”

劉秀說著,拿過上書一看。

上面寫著:“伏見臣師大司徒歐陽歙,學為儒宗,八世博士,而以臧咎當伏重辜。

歙門單子幼,未能傳學,身死之後,永為廢絕,上令陛下獲殺賢之譏,下使學者喪師資之益。乞殺臣身,以代歙命。”

劉秀氣笑了,“好一個身死之後,永為廢絕,上令陛下獲殺賢之譏,下使學者喪師資之益。”

歐陽歙門生遍布整個東漢王朝,在儒生中影響力太大了。比如他的一個學生曹曾就有三千門徒,被同孔子並稱。

而歐陽歙這一位十七歲的弟子,主動請求代替歐陽歙去死。千余名儒生圍住皇宮,替歐陽歙求情,可見歐陽歙在儒生中的地位。

“好,當真是好呀。”

“太子,你怎麽看?”劉秀是有壓力的,他才弄死了韓歆,一年不到又想弄死他的替代者歐陽歙,這怕是不太好。

劉瀚微微一想,當即說道:“父皇,當殺,殺他可震懾天下,使得人不敢輕易貪腐,度田必須進行,法令就是法令,若是因為一些儒生就隨便更改,那要大漢法令幹什麽?”

“嗯。”劉秀點頭。

同年冬十一月甲戌, www.uukanshu.net 大司徒歐陽歙下獄,死在獄中。

司徒掾陳元上書追訟之,言甚切至,劉秀乃賜棺木,贈印綬,賻縑三千匹。

殺了一個大老虎,三公之一,劉秀立即將屠刀伸向了地方上的中等老虎。

根據《後漢書·光武帝本紀》記載:“十六年……秋九月,河南尹張伋及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實,皆下獄死。”

也就是說,劉秀又連續殺了河南尹張伋以及好幾個郡守,可謂是雷霆手段。

除了被處死的官員以外,還有許多官員被免職、降級。

《後漢書·劉隆傳》:“十一年,守南郡太守……十五年,詔下州郡檢核其事……明年,隆坐征下獄,其疇輩十余人皆死。帝以隆功臣,特免為庶人。”

《後漢書·魄囂傳》:王元“初拜上蔡令,遷東平相,坐墾田不實,下獄死”。

《後漢書·鮑永傳》:“(永)出為東海相,坐度田不實,被征,諸郡守多下獄。永至成皋,詔書逆拜為充州牧,便道之官。”

《後漢書·儒林傳》:牟長“稍遷河內太守,坐墾田不實免”。

《後漢書·酷吏傳》:李章“出為琅邪太守……後坐度人田不實征,以章有功,但司寇論。月余免刑歸。複征,會病卒”。

除此之外,還有趙熹、伏恭、樊曄等人都因為度田不實被罷黜或者誅殺。

一時間,天下噤若寒蟬,人頭滾滾!

這便是劉秀的底氣與霸氣,有了劉瀚的支持與慫恿,他殺得比歷史上更多,更強,更快!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