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環球尋寶:從盲盒倉庫開始》六百零九 南北瓷都
老楊看著眼前兩隻,形態幾乎一模一樣的瓷瓶,笑眯眯的說道。

陳睿撓了撓頭:“南北瓷都?”

“沒錯了,南北兩大瓷都。”

老楊瞥了他一眼,看他滿頭霧水的樣子,然後笑著給他講解到。

“其實這兩個瓷都,一個就是磁州窯,一個就是饒州窯。”

陳睿聽到這,不由更加迷糊了:“饒州窯?”

老楊哈哈一笑:“饒州窯,就是現在的景德鎮啦!”

“哈哈,這你就不懂了吧,其實景德鎮也是從唐代時期,就開始燒製瓷器了。”

“而那會兒,因為名氣還不大,所以就叫做饒州窯。”

陳睿這才算聽明白,於是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嗯,唐朝時候呢,這饒州窯口燒的都是青瓷,到五代十國的時候,又開始燒白瓷。”

“不過那會兒他們出產的瓷器,質地都比較粗糙。”

“所以名氣並不是很大,再後來到了北宋時期。”

“當時的工匠,開始在傳統燒製青瓷和白瓷的基礎上,開始嘗試將兩種瓷器的特點融合在一起。”

“於是大名鼎鼎的青白瓷就誕生了,這也一舉奠定了饒州窯在瓷器界的地位。”

“而且因為饒州窯屬於民窯,燒製的瓷器基本供應給民間。”

“他們的產品,數量大,質量好,更是為饒州窯贏得了偌大的名氣。”

“和當時的磁州窯,是南北交相輝映,到後來更贏得了南北兩大瓷都的美譽!”

陳睿聽著老楊的講解,視線也轉移到了眼前這隻青白瓷的纏枝紋梅瓶上。

他伸手拎起這隻梅瓶,掂了掂,分量很輕。

和旁邊那隻褐彩梅瓶比起來,這隻青白瓷的梅瓶,胎壁就要薄的多。

伸手在瓶身上叩擊,聲音也非常清脆。

在看著瓶身上的纏枝紋,這是刻畫上去的,紋路非常細膩。

看得出,刻畫的人,刀工非常了得。

因為若論起紋路來,這隻梅瓶上的纏枝紋,可要比旁邊那隻褐彩梅瓶上的纏枝紋複雜多了。

“真的是,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啊!好瓷啊好瓷!”

旁邊的老楊,看著陳睿手裡那隻青白瓷的梅瓶,搖頭晃腦的說道。

陳睿看了看,手裡這隻青白瓷的梅瓶。

確實,拿在手裡真的有種溫潤如玉的感覺。

難怪,到宋代的文人,這麽喜歡這種青瓷呢,這東西真的太像玉了。

而當時又是文風大盛的時代,那會兒的知識分子們,往往喜歡用溫潤如玉來自誇。

所以這種和玉器有著類似光澤的瓷器,也就大行其道了。

在看看旁邊那件磁州窯的梅瓶,和這隻青白瓷瓶比起來。

竟然有種黯然失色的感腳。

“這隻瓶子,肯定比那隻磁州窯的梅瓶貴吧!”

陳睿把玩著手裡的青白瓷瓶子,問老楊到。

老楊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哈哈一笑,伸手把旁邊那隻磁州窯的梅瓶拿了起來。

“那還真不一定!”

“哦?為什麽啊?”

陳睿不解的看向老楊。

然後又把視線,轉移到了旁邊那隻褐彩梅瓶上面。

這隻磁州窯的梅瓶,瓷胎顏色略微淡黃。

並不像他手裡那件青白瓷那樣,有著細膩的白胎。

如果細看,還能看到胎面上有很多開片。

而且這褐彩梅瓶上的畫片,特點也非常鮮明,白底黑花,甚至還能看到刻劃花的痕跡。

而黑釉的部分,如果細看,甚至還能看到有些地方閃著彩色,竟然略帶耀變的意思。

雖然這隻磁州窯的瓶子,

也是特點鮮明。但和自己手裡這隻青白瓷的饒州窯瓷,感覺明顯還差很多……

老楊把手裡的梅瓶,往他面前一推。

“那自然是因為這隻梅瓶的上所體現的造詣嘍。”

“你看,這件梅瓶外面外面的化妝土……”

陳睿眉毛都擰到了一起:“化妝土?”

老楊想了想,又給他說道:“嗯,因為磁州附近沒有高嶺土。”

“所以他們燒出來的瓷器,就不能像饒州窯那麽潔白。”

“所以為了讓瓷胎更顯白,他們最後上釉之前,往往會在瓷胎外面鋪撒一層提煉細化的化妝土。”

“然後在這層化妝土上作畫,上釉,這也是磁州窯的瓷器,為啥看起來都呈淡黃色的主要原因。”

陳睿點了點頭:“嗦嘎!”

老楊笑著給了他一個腦瓜崩:“少放鬼子屁!”

“嘿嘿!”

陳睿撓了撓頭,老楊繼續講解。

“不過也正因如此,這磁州窯口的瓷器,保存至今,非常容易出現脫釉的現象。”

對這點,陳睿表示理解。

這一點從這瓷器外面無數細碎的開片就能看得出來,這肯定和瓷器外面敷了化妝土有關。

“也正因如此,傳世的磁州窯雖然數量巨大, 但價值普遍不高。”

“尤其是年代越久的,脫釉現象就越嚴重,這樣的瓷器,價格肯定也高不了。”

“但是咱這隻就不一樣了,你看咱們這隻梅瓶,保存的品相就相當完好。”

“開片雖然多,但卻沒有一個脫釉的地方。”

“另外,你看這白底黑花的鐵繡花技法,特征非常明顯。”

“而且瓶身上的刻劃花,刀法非常簡潔明了,刀工可以說遒勁有力,絕對的一刀畫法。”

“這可比那青白瓷上的刀法難多了。”

這一點陳睿是不否認的,在瓷器上作畫。

老楊口裡的一刀法,就好像元青花的一筆點畫法一樣,講究的就是一個一氣呵成。

這難度可比,反覆描繪的畫法難多了。

“最關鍵是你看這黑釉,你看這地方,是不是有窯變的意思……”

老楊一邊給陳睿講解,一邊指著瓶身底部,一圈黑釉但略顯金黃的地方,給陳睿看到。

早前陳睿就感覺這地方,有點不對勁。

只不過那會兒,他還以為這地方是工匠上釉的時候,做工不嚴謹,釉色沒有上到位呢。

現在聽老楊這麽一說,他在仔細一看。

好麽,這哪裡是釉色沒上到位啊?

這是發生窯變了啊!

再想想,之前他在古墓裡挖出來那隻耀變兔毫束口盞。

陳睿的心跳猛然開始加速。

一隻建盞,都能值幾百個W呢。

那這麽大一隻瓶子呢?

在底部,可有一圈耀變的地方呢……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作者寄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