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成了崇禎的供應商》第二百七十二-二百七十三章:此間樂,不思蜀
最關鍵的是,陳燁有一句話,直接抓住了劉備的心。

 大漢第三十任皇帝。

 這話說進了劉備的心頭,這等於這個擁有神異能力的人,已經認可了他的帝位,那他肯定要以禮相待啊。

 “老劉,你這太客氣了,整的我都快不好意思了。

 我找上你,其實就是因為從歷史信息上,看到了你這個人寬厚仁德,所以來幫你匡扶漢室。

 來,我們坐下聊。”

 雖然系統的本意是賺錢,可當著面怎麽能說的那麽市儈?這造成的心理影響也不一樣啊。

 劉備聽到陳燁的話,心中更是高興,諸葛亮則是一邊觀察,心中也算安定了一些。

 只是兩人都在思索陳燁說出的關鍵詞,‘歷史信息’上面。

 “先生這邊請,備命人設些薄宴,都是些益州才有的東西,先生一定要多喝些酒水。

 來人,快布置三套案幾,再將最近打到的猛禽做了,備要與先生共飲。”

 “客氣客氣。”

 這時候就看出劉老板和崇禎,在能屈能伸上的區別了。

 崇禎經過多年的浸潤,改變一個自稱都千難萬難,而劉備,只是念頭一轉的事情。

 劉備拍了拍掌,幾名侍女聽到呼聲後,趕緊搬了三張案幾過來,並將座席設好。

 諸葛亮則是對著侍女們進行吩咐,這種關鍵時候,也只有他在中間調節了。

 陳燁看著前面侍女布置好的的三個案幾,突然反應過來,三國時期還沒有坐餐的習慣,案幾非常矮。

 “我都忘了,你們這會還沒普及凳子,這樣坐著可不好,容易腿麻,吃東西肚子彎著,對胃也不好。”

 陳燁手一伸,面前的地上出現了三張椅子和三張桌子,這是照顧三國時期的習慣。

 以前氏族時代,為了食物均衡,倒是習慣在宴請賓客的時候,使用分餐製,這樣大家都放心,誰多吃了誰少吃了一目了然。

 “這個東西叫凳子,那個叫桌子,和案幾其實是一樣,來坐來坐。”

 “先生這一手段,當真是世間僅有,鬼神莫測啊。”

 “這個能力,你也有啊,老劉你不知道?”

 “備未曾試過,能得先生過來相助,就已經驚喜萬分了,早已忘了此事。

 先生這麽一說,備亦心癢難耐,且待備試驗一番。”

 劉備按照系統灌輸的方式,對準幾個原本位置上的案幾,心中念頭一想,三張案幾消失,隨後又出現,又在消失,笑了。

 諸葛亮此刻已經麻木了,他就像一個局外人,看著兩個神仙在面前bibiubiu的施展法術,除了瑟瑟發抖,什麽也做不了。

 “哈哈哈,備有先生相助,又有神力傍身,大事定矣,先生,請受備一拜。”

 “謝先生輔佐我主,受亮一拜。”

 劉備躬身向陳燁合手一拜,真誠的說道,隨後三人分坐。

 陳燁手一揮,桌上出現了各種美食。

 “現在你們還沒炒菜的習慣,來嘗嘗,那個瓶子裡的,是米酒味道也很不錯。”

 “當真是美味啊,只是不知道,這炒菜,什麽時候出現的做法?”

 劉備聞著桌上飯菜的香味,感覺到了喉頭湧動,色香味俱全的炒菜,比燉菜衝擊來的強烈得多。

 “大概是幾百年後的唐朝宋朝時期開始流行的吧,那個時候冶鐵工藝開始發達,鐵器才在民間流通起來。”

 “幾百年後的唐朝宋朝?剛才先生就說了句根據歷史信息,如今又說幾百年後得唐宋朝。

 先生可是已經知道了大漢的未來?我大漢國祚……難道只有幾百年了?”

 “幾百年?確切的說,是幾十年。

 老劉,我說出來,你相信嗎?這個歷史信息,恐怕不會如你所願啊。

 不如這樣吧,我把另一個客戶的經歷給你們說說,你們聽了,我再給你們說大漢的歷史。”

 陳燁看劉備忍不住,輕輕一笑說道,隨後講述起了崇禎的故事。

 “從今天開始算的話,一千二百年後,漢民族又一次趕走了外族的奴役,重新組建了一個新的大一統國家,叫做大明……”

 諸葛亮和劉備大腦飛速運轉,聽著陳燁說著崇禎的故事,抓取各種關鍵字。

 比如又一次趕走外族奴役,隨後就一直處於震驚當中,明朝的生產總值,田產,人口,銀錢數量,簡直完爆大漢朝。

 後面開始講到士族變異,皇族佔有天下稿費良多,各家聯手欺瞞皇帝的時候,又感覺憤慨和怒其不爭。

 當聽到最後,崇禎自絕於煤山,留下字條的時候,更是連連歎氣。

 “唉,這明國的最後一任君主,倒也算得上是有氣節,有品德的君主。

 只是可惜啊,做事還是太過稚嫩,且不能識人善用。”

 “德行兼備,然上下分離,宗親腐敗無能,吏治崩潰無束,又無製衡手段,天災人禍,再有外族侵擾可惜可惜啊,若是備在,怎麽也不會讓百姓過的如此。

 此事當訴給嗣子,讓其一定要注意,土地兼並,士族把控晉升通道,圈養皇族,大禍,大禍啊。”

 諸葛亮搖著羽扇評價的比較淺,畢竟明朝的士族似乎和三國也差不多,都是權貴階層。

 而劉備就不一樣了,他拿著酒杯,恨崇禎無能,又可憐他生在那樣一個沒救的年間,說的話自然就露骨了許多。

 對於這個朝代,光是聽來歷就很有好感,自然可惜,他一個編草鞋的出身,以為自己的出身已經是夠卑微的了。

 沒想到明朝這朱元璋更厲害,一個佃戶淪落成了要飯的,居然能有機會驅除異族,重組天下,多勵志啊。

 “只是先生,後來呢?

 您既然這麽說了,是歷史改變了嗎?”

 “當然啊,我出現在的時間節點,是崇禎十四年,說起來你比崇禎運氣好啊。

 崇禎十四年的時候,那局面,已經爛到任何時代得君王都改不了的地步,除了打爛重建,再無他法。”

 陳燁開始給兩人講起了自己出現之後得故事,當聽到陳燁隨手就是幾十萬石糧食支援,隨手就是數百萬白銀,都驚呆了。

 而崇禎為此只是付出了一些原材料,一些蜀國現在同樣能找到的東西,這些,他們也有啊。

 “好了,和第一個客戶發生的事情講完了,怎麽樣?能聽明白吧?”

 “懂了懂了,先生您放心,只要您想要,列個名錄,備這就吩咐人為先生尋找先生所要之物。

 只是黃金需要些許時間,還請先生稍待。

 不知先生,可否先給備說說,大漢國祚是斷在什麽時候,我大漢未來幾年又會發生什麽?”

 劉備再也等不及了,聽完別人知道歷史後,一路開掛的感覺,他也想一樣啊。

 “我這裡有份三國志,是後來人編纂的,裡面有很多小事件,人物都是虛假的,不用過多計較。

 大體的歷史進程是沒問題的,可以信任,那就,做好心理準備吧,這裡面記載的,是會讓你們感到絕望的信息。

 對了,這本書,算你們一百公斤黃金,也就是你們現在的差不多七千二百兩黃金,你們這二兩還沒明朝一兩多。”

 陳燁將兩本三國志拿出來,說出的話,讓劉備和諸葛亮心中一個咯噔,難道說,大漢國是在他劉備的身上滅亡的?

 “先生放心便是,如此泄露天機之信息,莫說數千兩,就是數萬兩,備也會心甘情願的交出。”

 劉備越接書的手都有些哆嗦,這時候他回想起來,陳燁說過,第一個客戶是個亡國之君,還說過,他就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來的。

 諸葛亮反而平淡些,只是握著扇子的手指節已經發白,伸手將三國志的第一頁翻出。

 從鄧太后出生開始記敘,如同陳燁所說,作為時代的經歷者和父輩口耳相傳,這份史記上大情節沒問題,小細節上有些可以接受的出入。

 這些內容讓諸葛亮沒有看的興趣,準備直接向後翻,只是陳燁開口讓兩人停下了繼續看的動作。

 “三國志畢竟還是太長了,你們就簡單看看,有空了再慢慢研究吧,我給你們講講大致的大事發生。”

 “那就麻煩先生了。”

 “亮謝過先生。”

 剛剛翻開看了幾眼的三國志,劉備明白陳燁說的也有道理,於是放下書冊。

 “其實,說漢朝亡在你手上,對,也不對。

 說不對的原因,是因為第一,你沒有正統繼承,第二,你沒有傳國玉璽,第三,天下這麽多州,你就佔領了一個益州,偏安一偶。

 所以從劉協被迫退位後,漢朝應該就算滅亡了,不算在你手上亡的。”

 劉備面色有些不好看,他登基以來,確實就這麽幾點讓他的登基,顯得寒酸可笑,可又沒辦法。

 “但說大漢亡在你手上,對的地方也有。

 第一,你真的是漢室宗親,第二,劉協無子嗣,因此劉家威望高的人繼承,你來即位是對的。

 最重要的第三點就是,你伐吳之戰,這本來從戰略上是沒問題的,可惜,沒打好。

 或者說,因為沒有老牌將領都不支持,你又想磨練年輕人,就單獨帶著年輕人們上,將蜀國所有年輕一代的將領都給打光了。

 以至於後世有句話叫蜀中無將才,廖化當先鋒,就這樣,還北伐個啥?最終不過是困獸之鬥罷了。”

 “什麽!??”

 劉備驚呼出聲,諸葛亮目光中精芒一閃,從陳燁出現代現在,他們都沒主動說過伐吳,可陳燁卻一口道出,甚至說出了劉備準備好的布置。

 “先生,請問具體是何原因?就因為沒有大將?

 可戰陣上,大將終究只是決勝關鍵,並不是一定決勝啊,況且備也親上戰場,又怎麽會……難道,備沒能去戰場?”

 “當然不是,你確實親自去了,主要失敗的原因還是戰線拖的太長,沒有構築防線,也沒有快速構築重要據點。

 長江狹窄,沒有地方給你構築大軍營,只能百裡連營,前後陣線太長。

 ……”

 隨著陳燁的話說出,劉備額頭的冷汗越來越多,這裡面好些步驟,都是他們準備做的。

 “這場號稱夷陵之戰的戰役,全軍大敗,益州精銳失去了至少一半,你獨身逃回了白帝城。

 幸好趙雲及時趕到馳援,讓吳軍不敢冒進,這才守住了益州的門戶白帝城。

 說起來我都有些好奇啊,老劉,你覺得你當時是怎麽獨身跑回白帝城的。”

 陳燁講的同樣很細,正式開放三國時空的時候,他就知道了劉備這邊,現在是剛剛登基的時間點後,就將要講的事情重新進行了規劃。

 劉備聽著陳燁最後的調侃,臉色微微發紅,思考了下給陳燁一個無奈的表情,這個,他真不好說啊。

 可能是賄賂,可能是說好話,還可能是各種丟臉行為,和命比起來,什麽都不重要了。

 陳燁也沒有追問,隨口一提,也就是他不在乎劉備這點小家夥什,要不然多少得高情商一點照顧劉備顏面。

 “之後呢?先生,後面發生了什麽?”

 “後面啊,你回到白帝城後,二月病倒了,緊急傳召孔明,三月孔明至白帝城。

 四月你身體更加弱了,於是將阿鬥,也就是太子托付給了諸葛亮和李嚴。

 你還當著大家的面給孔明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孔明聽到後,大受感動,回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劉備朝諸葛亮看了一眼,眼神轉回,有些尷尬。

 這時候劉備已經不是尷尬於自己兩年後死,獨身逃回了,比死更尷尬的是小心思被人發現。

 白帝城托孤,可以說本意上就是一場道德綁架。

 劉備確實十分信任諸葛亮,可正是因為這樣,為了捆住諸葛亮,他更要將道義強加給諸葛亮。

 劉表當初給劉備說過一樣的話,劉備因為一直以來的仁義,在他死後沒有奪取荊州,這是天下周知的事情。

 所以如今劉備也給諸葛亮說了同樣的話,諸葛亮要是真的自己當了皇帝,那還要不要臉了。

 “再後來嘛,就是阿鬥的時代了,幾年後,孫權稱帝,三國鼎立時代正式開始。

 這期間孔明在丞相之位,事事親為,事權一把抓,甚至到達了軍營刑法,都要親自去處理一遍的程度。

 從荊州突破不了,孔明就計劃從漢中北伐,可惜,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因為大將都老死了。

 新生代還活著,可是他們沒啥機會啊,沒一線經驗,自然難當大用。

 於是北伐缺乏戰略支持,缺乏名將奇兵,孔明親自上陣。

 五次從漢中出兵,以求給大漢開拓新的生存空間,可惜啊。

 五次北伐,都因為後繼無力,後勤無法跟上,導致戰略進攻宣告失敗。

 最終,孔明病死在了第五次北伐的前線,五丈原上,魏延和軍中有人內訌,徹底失敗,至此,蜀國再無機會。

 孔明用自己的做法,履行了他對你的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和劉備聽著講述,心情一陣起伏,劉備目光含淚的看著諸葛亮,合手對諸葛亮一拜說道。

 “唉,丞相,是朕耽誤了你,是朕拖累了你啊!”

 “陛下快快請起,先生剛才也說了,是因為臣過於集中權利,沒有帶好年輕人,以至於無人可用,是臣的過失啊。”

 君臣同樣都是目光含淚,剛才還有些尷尬的氛圍,這會變成了更加融洽。

 諸葛亮的淚水是為自己留得,想不到自己做了那麽多,結果還是沒有改變局勢,聽著歷史上的自己病死,唏噓感歎。

 而劉備的眼淚,就太過複雜了,不過其中真誠的淚水是真的有,他沒有看錯人,諸葛亮當真為了他效忠至死,這等大義當真讓他感動。

 “後面就沒啥說的了,無非就是蜀國越來越垃,你們後面慢慢看三國志就知道,我就不細說了,直接說結局。

 四十二年後,魏國從北入蜀,率先吞掉了蜀國,至此,三國變兩國,三國時代結束。

 然後將阿鬥俘獲,在魏國監禁下,活了八年,最終逝世。

 哦,說起來還有一個流傳千年的典故。

 就是劉禪和蜀官們,被抓到洛陽後,司馬昭在宴會上,當著百官問過阿鬥,問他想不想回蜀國,他說了句,此間樂,不思蜀。

 於是,劉禪又被稱作扶不起的阿鬥。”

 安靜,非常的安靜。

 劉備目光呆滯,諸葛亮同樣一臉的驚異。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後面的情況會是這樣,剛才還在笑人家崇禎,這會一看,劉禪難道就不是那樣的廢柴?

 劉備聽著陳燁最後那句千古名言,更是氣的臉色通紅,恨自己為什麽把他生下來。

 諸葛亮看出了劉備的難堪,知道這時候如果不解圍,就不好繼續交流了。

 “大智慧啊!陛下,少主這才是有大智慧啊。

 司馬昭既然都已經將少主擄到了洛陽,其必然不可能將少主放回,少主若是公然違抗,才是愚蠢至極之事。

 只有讓司馬昭放下戒心, 才能以圖後續,這才是聰慧之人該做之事啊!”

 “丞相你就不用為他開脫了,如此沒有氣節,怎麽當的蜀國的君主?

 朕隻恨之前沒有好好教育他,以至於他連怎麽打仗,怎麽看守家業都不會。

 況且,後世必然不會因為此事,就強加於他扶不起的戲稱,必是他在丞相的教育下,毫無長進。”

 劉備本來還有些不知道怎麽開口,借著諸葛亮的話題才算脫坑。

 由於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網頁版章節內容慢,請下載愛閱app最新內容

 請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愛閱app最新章節。

 新為你提供最快的我成了崇禎的供應商更新,第272-273章:此間樂,不思蜀免費。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