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我,西楚霸王,開局過江》第3章 2個諸葛亮,勝過張子房
  諸葛亮娓娓道來:“為了節省糧食,這幾日掌糧官大幅壓縮了將士們的夥食,很多人只能吃個七分飽甚至半飽。”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項羽一臉無奈,“軍師適才說我軍的存糧只夠二十天了。”

  “十五日。”

  諸葛亮搖頭苦笑一聲,“二十天是按照掌糧官的標準供應夥食,如果讓將士們填飽肚子,現有的糧食最多只能維持十五天。”

  “軍師的意思……”

  【唱籌量沙】

  項羽的腦海中突然浮現了一個詞語,有了一個無比清晰的思路,他知道這就是穿越帶來的好處。

  如果現在的霸王還是昨天的霸王,絕對不可能想到這一個點子,正是因為擁有了穿越的記憶,才讓他的思維活絡了起來。

  雖然有了對策,但項羽不想說出來,而是等待諸葛亮獻計。

  【他是軍師,功勞應該給諸葛亮,盡快樹立他的權威】

  諸葛亮顯然不知道“唱籌量沙”這個詞語,他把羽扇放在沙盤上,用手比劃道:“我軍挖掘壕溝時堆積了許多沙土,可以趁著夜深之際,派遣心腹士卒將沙土裝進麻袋,再跟糧食堆積起來,天亮後故意讓將士們看到。”

  “其次,這幾天非但不能壓縮將士們的夥食,反而要讓他們吃的比以前更多。要鼓舞三軍將士,告訴他們我軍的糧食足夠維持三個月,要跟劉邦在垓下長期對峙。”

  “如此一來,我軍士氣短時間內不會崩潰,等大王攻佔東城後,亮再調遣隊伍,有序向南撤退。東城雖然是個小縣城,但想想辦法,應該能湊出個把月的糧食來。”

  “軍師妙計。”

  項羽由衷的豎起大拇指,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

  聰明人就是聰明人,只要把他逼到絕境,就能想出對策。

  這與項羽從記憶中拿來的【唱籌量沙】不一樣,諸葛亮是自己想出來的,而融合了穿越記憶的項羽是借鑒的。

  但不管怎麽說,作為中國歷史上勇戰派的代表,作為兵形勢的翹楚,西楚霸王正在長腦子,這讓項羽打心底的為自己高興。

  霸王對自己的建議言聽計從,這讓諸葛亮信心陡增,重新摸起羽扇搖了幾下:“倘若大王能夠成功擊潰英布的話,可以走兩步棋,首先攻佔東城,接應大軍撤退。同時派遣一員德高望重的大將渡江,前往江東招募援兵。”

  項羽的目光落在東城這個小縣城上面。

  這是九江郡最東端的一個小縣城,城內有大概兩萬多居民,城牆低矮,想要藉此抵擋六十萬漢聯軍,無異於癡人說夢。

  但如果能夠拿下這座城池作為依靠,肯定要比與漢軍野戰好得多。

  楚軍當前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糧食告罄,而且因為與漢軍鏖戰了三個月,從初秋一直持續到隆冬,將士們到現在還穿著單薄的秋裝,這同樣是個致命的問題。

  如果能夠拿下東城,無疑可以得到一波有效的補給。

  “唉……”

  項羽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這才發現之前的自己竟然如此鼠目寸光。

  垓下之敗,楚軍並非僅僅敗在了戰場,也不只是輸在了謀略上,而是全方位遭到了壓製,從戰略上,到戰術上,再到後勤補給,幾乎遭到了劉邦集團的全面碾壓。

  劉邦之所以有持續不斷的作戰能力,除了韓信的大規模迂回包抄之外,更得益於蕭何源源不斷的向前線輸送士兵、糧草、馬匹等各種物資。

  而西楚有什麽?答案是什麽也沒有!

  項羽治下的西楚,既沒有完整的幕府機構,也沒有戰略縱深,更沒有後勤補給,手下甚至只有范增一個謀士,其他的全都是龍且、季布、鍾離昧這些武夫。

  楚軍東征西討,靠的是三軍對西楚霸王的崇拜,靠著一股戰無不勝的信念,能夠堅持到現在也算是一個奇跡。

  【我收回之前說的話,垓下之戰並非天要亡我,實乃我項籍有勇無謀,或者不屑用謀。】

  【真正的英雄應該有勇有謀,而不是剛愎自用。自今往後,我項羽會改掉所有缺點,唯一保留的就是不服輸的骨氣,永不改變西楚霸王的雄心】

  項羽雙手撫摸著沙盤,內心充滿了悔恨和愧疚,是自己害了虞姬,害了十萬楚軍。

  “漢軍一直高唱楚歌,對我軍士氣造成了極大的動搖,亮一時無法應對。”

  諸葛亮臉上的表情並不比項羽輕松,單手捏著下巴苦思對策,“這楚歌太致命了,甚至比缺糧的影響還要大,有什麽辦法可以化解?如果讓漢軍一直這樣唱下去,或許等不到糧絕,軍心就徹底垮了。”

  項羽目光轉動,心中如有靈犀流淌,瞬間計上心頭:“我有一策,可解楚歌之危。”

  “願聞其詳。”

  諸葛亮一臉驚訝,實在沒想到從來不屑於使用計謀的西楚霸王竟然會有應對之策。

  站在兩人身後的虞姬喜出望外,眸子裡流出期冀的目光,在心底呢喃:“妾身知道你是戰無不勝的王,沒有人能打敗你,你一定有辦法破此危局。”

  “唱歌。”

  項羽緩緩吐出兩個字,“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這句話出自春秋時期的《左傳》,諸葛亮倒是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卻不理解項羽的意思?

  總不能漢軍唱楚歌,我軍唱漢歌吧?再說漢國才建立了短短兩年的時間,又何來漢歌?

  項羽卻篤定自己這個方法能夠化解四面楚歌的危機,蹙眉道:“軍師,有勞你去找三百名嗓音洪亮,善於歌唱的將士過來,籍定有法子解楚歌之危。”

  “子龍將軍就可以。”

  諸葛亮毫不猶豫的推薦了趙雲,“他不僅嗓音洪亮,而且歌聲悠揚,他唱的楚歌極富感染力。”

  【趙雲果然也出現在了這世界,真是太好了,又得一員大將】

  聽到趙雲的名字,項羽心中暗自歡喜,看來這個世界確實受到了遊戲的影響,諸葛亮和趙雲雙雙出世。

  可惜自己為了遊戲的公平性,開局隻給楚國植入了這一文一武。

  早知如此,當初要是把曹操、周瑜、陸遜、司馬懿、關羽、張飛一股腦的全部添加到麾下那就爽了,正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三國的武將拿到漢末依然價值連城,就算他們鬥不過韓信、張良,難道打不過樊噲、周勃?

  【真是可惜啊,自從龍且死後,我手下能用的大將已經只剩下季布、鍾離昧了……】

  至於虞子期,不存在的,虞姬並沒有這樣一個哥哥,甚至連親人都沒有。

  就在項羽感慨萬千的時候,諸葛亮已經帶著趙雲走進了帥帳。

  站在項羽面前的趙雲比他稍微矮了些許,生的劍眉星目,儀表堂堂,魁梧的身軀披掛了一襲銀色的甲胄,配以白色披風,看起來威風凜凜,器宇軒昂。

  “拜見大王。”

  趙雲作揖施禮,眸子裡充滿了敬佩,“軍師說大王要尋找善於唱歌之人,雲略通一二。”

  “好啊,子龍!”

  項羽重重的拍了拍趙雲的肩膀,“你現居何職?”

  “末將現居都尉之職。”趙雲拱手答道。

  項羽頷首:“自今以後,你就是裨將了。你現在去軍中,給我尋找三百個善於唱歌的兵卒過來,要快!”

  “喏!”

  趙雲答應一聲,轉身去了。

  項羽和諸葛亮繼續在軍中研究突圍的細節,首先由項羽率三千精騎夜襲英布大營,最好是在三日之內就發起突擊,宜早不宜晚。

  至於為什麽是三千,而不是更多,因為諸葛亮覺得規模太大了容易暴露行蹤,從而讓英布提前做好防備。

  “八百足矣!”

  項羽毫不猶豫的決定了奇襲的數量,張文遠都能以八百騎大破孫權,難道我西楚霸王不能擊潰英布的叛軍?

  至於南下招募的人選,項羽希望是諸葛亮, 輕輕拍了拍下他的肩膀:“軍師,你隨籍一塊突圍,由你南下招募。”

  項羽之所以想讓諸葛亮隨行,自有他的主意。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像孔明這樣的千古賢相,更是可遇而不可求。

  項羽現在甚至認為,諸葛亮的價值要高於十萬楚軍,只要能成功的帶著他逃到江東,憑自己的驍勇善戰,加上諸葛亮的運籌帷幄,就算不能擊敗劉邦,也能劃江而治。

  十萬楚軍能逃多少算多少,諸葛孔明現在才是自己的青山,才是翻盤的希望。

  諸葛亮自然明白項羽的意思,眼皮微不可察的跳了跳,略作思忖後說道:“大王,還是讓季布將軍去吧,他威望比我高。亮留下來坐鎮大營,大王不在,也許只有我才能穩住局勢。”

  項羽鼻子抽搐了下,想了想緩緩點頭:“好,那就依軍師。”

  項羽知道,諸葛亮這話絕非危言聳聽,沒有大智慧根本玩不轉現在的局面,鍾離昧、季布、趙雲都沒這個能力。上一次就是在自己逃跑之後,八萬大軍不到一天就土崩瓦解。

  而且,項羽也知道,自己之所以輸的這麽慘,人心向背也是致命的原因,全天下除了楚國幾乎所有人都對西楚霸王不滿。在楚漢鏖戰之際,竟然沒有一個諸侯站出來幫助楚軍。

  楚國的人心,已是項羽最後的依仗,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絕不能再丟失人心。

  “大王,雲已經奉命集結了三百善歌的兄弟。”

  就在項羽和諸葛亮推敲細節的時候,門簾一挑,趙雲再次走進來抱拳複命。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