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得華夏寸土者,皆滅國身死!”
這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讓波蘭使者嚇得瑟瑟發抖,無言以對。
最後隻得黯然離場。
二皇子霸氣的回應,使得吳三桂同鄭森等人都露出了欣賞之意。
鄭森氣憤的說道:“這個瓦迪斯瓦夫四世難道是失心瘋了嗎?”
“居然用這麽拙劣的借口向我華夏要地,把我們當成傻子不成?”
李世祖說道:“其實還真有人用這種拙劣的借口得到了大片地盤。”
“洪武年間,朝鮮使者就謊稱朝鮮平安道、鹹鏡道的大片土地為朝鮮故土,請求大明皇帝賜地。”
“其實此前中原王朝同朝鮮一直是以大同江為界的,朝鮮人謊稱的“朝鮮故地”一直是女真人的地盤。結果洪武皇帝當時為了拉攏朝鮮對付北元,也沒有詳查,居然將鴨綠江南邊的建州左衛劃給了朝鮮!”
“朝鮮也得以‘開疆拓土’,將自己同中原王朝的邊界一舉從大同江推進到了鴨綠江!”
“在朝鮮的女真人也因此遷移到了遼東,這才有了之後的建州女真之亂!”
誰能想到,搞得大明頭痛不已的建州女真,居然是源自朝鮮人的一次忽悠。
李世祖說道:“這次波蘭人前來索城,恐怕沒有這麽簡單,情報司務必盡快查清到底是怎麽回事?”
“另外通知前線進入戰備狀態,密切監視波蘭、瑞典以及奧斯曼三國的動向。”
盡管還沒有得到最準確的消息,不過直覺告訴李世祖,波蘭人的反常舉動背後不簡單。
波蘭的首都維爾紐斯,波蘭人的議會瑟姆正在進行一項是否對華夏宣戰的表決。
瓦迪斯瓦夫四世之所以會產生這個想法是因為他覺得本次瓜分沙皇俄國,波蘭同瑞典在正面硬杠沙俄,付出的傷亡最大。
而華夏同奧斯曼人則屬於佔了他們的便宜,並沒有面對多少沙俄的主力。
尤其是華夏軍隊在聯合攻打諾夫哥羅德的時候表現的並不積極。
讓他對華夏的軍力產生了錯誤的估計,認為華夏軍隊的戰鬥意志並不強,只是他們的火槍比較利害。
當然了這些都還不至於讓他做出對華夏開戰的決定。
真正給到他信心的是來自荷蘭同英國法國的軍事援助。
華夏帝國的崛起使得這些老牌的海上強國幾乎被趕出了亞洲,只有荷蘭在荷屬東印度群島還有一地盤。
不過好在目前華夏人並沒有進一步進入非洲的想法,最關鍵的好望角仍然掌握在歐洲人手中。
這使得這些歐洲國家同華夏之間依舊維持著商貿往來,畢竟華夏的商品還是暢銷的,雖然利潤被壓縮了,但仍然有利可圖。
可如今李世祖居然佔領了莫斯科,從陸路進入了歐洲。
這引起了歐洲各國的忌憚。
於是由荷蘭同英國牽頭同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一起組建了一個“反華夏聯盟”,以阻止他們進一步向歐洲滲透。
一方面荷蘭同英國正在抓緊建造更多的風帆戰列艦,試圖在海上擊敗華夏水師。
但他們也明白僅僅依靠兩國的力量短時間也難以抗衡華夏強大的水師,於是他們五國準備組成一支強大的歐洲聯合艦隊遠征印度。
不過相較於海上,來自陸地上的威脅更加直接。
他們擔心李世祖一旦鞏固了在東歐平原的統治後,就會像當初的蒙古人一樣,進一步攻佔歐洲的腹地。
本來一個奧斯曼帝國就已經讓歐洲人十分頭疼了,現在又來了一個華夏帝國,而且這兩個國家居然還結成了同盟。
一盤散沙的神聖羅馬帝國時刻面對著奧斯曼人的威脅,連維也納都朝不保夕,自然不可能再有能力來對付華夏帝國。
此時波蘭就變成了抵抗華夏的前沿陣地了。
於是這個“反華夏聯盟”以半賣半送的方式,向波蘭提供了5萬支最新式遂發槍,以及200多門各式火炮。
而且他們還向波蘭承諾,一旦波蘭遭到了華夏人的進攻,“反華夏聯盟”會直接出兵援助波蘭。
正是有了這些支持,波蘭人才敢向華夏索要維亞茲馬。
當然了瓦迪斯瓦夫四世這是一石二鳥。
如果華夏人能將維亞茲馬交給波蘭最好,即便是拒絕了,這也將成為他說服瑟姆通過對華夏宣戰議案的一個助力。
果然在波蘭使者將二皇子李世祖對波蘭的威脅帶回來之後,不少波蘭人憤怒了。
瓦迪斯瓦夫四世更是提出了“重新奪回莫斯科,讓波蘭立陶宛大公國再次偉大”的煽動性口號。
不少瑟姆的議員也一起高喊:“將東方人趕出歐羅巴!”
在不斷的煽動下,瑟姆的議員們還是逐漸喪失了理智,最終以55%的讚成票通過夏宣戰的提案。
波蘭國內也進行了新一輪的征兵動員,瓦迪斯瓦夫四世這次將征召5萬人入伍,將湊齊十萬大軍發動新一輪的進攻。
當然了新兵的招募和訓練還需要一些時間。
目前瓦迪斯瓦夫四世要做的事情就是將自己的鄰居,“北方雄師”瑞典一同拖下水。
畢竟華夏的國力十分強大,光是在歐洲的華夏部隊以及仆從軍隊就有將近二十萬人,幾乎是一個加強版本的沙皇俄國。
於是瓦迪斯瓦夫四世親自來到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說服瑞典出兵。
瑞典女王目前尚未親政,實際上是首相奧辛斯達拿在執政。
對於瓦迪斯瓦夫四世的提議奧辛斯達拿斷然拒絕。
瑞典此前在攻打沙皇俄國的戰鬥中損失了將近兩萬精銳,新征服的地區也需要大量的駐軍。
繼續對華夏開戰明顯屬於窮兵黷武。
不過為了表示對波蘭此前幫忙的感謝,奧辛斯達拿表示瑞典可以為波蘭提供一些軍需物資。
有了“反華夏聯盟”支援的軍備,波蘭目前並不需要這些。
沒有瑞典一同出兵,波蘭也不敢貿然發兵。
他隻得求助於“反華夏聯盟”。
於是英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法國聯合向瑞典施壓,要求瑞典同華夏宣戰。
這麽大的動作自然不可能逃過情報司的耳目。
很快這些情報就被匯總到了東琉球公司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總部。
鄭芝龍擔憂的說道:“原本以為英國同荷蘭會等到更多的風帆戰列艦下水才會同我們翻臉,現在看來他們是準備提前動手了。”
被李獻忠派往東琉球公司學習的三皇子李興祖說道:“二哥的動作實在太快了,僅僅兩年多的時間就征服了印度、波斯、哈薩克汗國以及沙皇俄國這麽多土地,將華夏的勢力擴展到了歐洲。”
“荷蘭人同英國人是坐不住了!”
其實他們很早就開始針對華夏了,荷蘭人自己嘗試燒製了白瓷,試圖搶奪華夏瓷器在歐洲的市場。
只可惜荷蘭人的白瓷遠不如華夏景德鎮的瓷器精美,最多也只能進入普通百姓的家庭,歐洲的上流社會隻認可華夏的瓷器。
原本英國人嘗試在印度同錫蘭種植茶葉,荷蘭人出錢讓安南人種植桑樹,生產生絲。
雖然這些茶葉同生絲品質上同華夏的商品不是一個檔次,也是他們嘗試打破華夏絲綢茶葉壟斷的一個重要手段。
但是很可惜僅僅數年時間,這些地方相繼被華夏給佔領了。
如今他們不得不繼續進口華夏的商品。
而且華夏的商會直接參與了歐洲的貿易,對於這些商品在歐洲市場上的行情可謂是一清二楚。
他們掌控了定價權,也使得這些歐洲的“二道販子”利潤大減。
華夏除了傳統的絲綢、茶葉、瓷器之外,還向歐洲輸出了大量的玻璃製品。
只有華夏掌握了大塊透明玻璃的製作方法。
這使得原本壟斷玻璃技術的意大利工匠幾乎失業了。
華夏的玻璃如今已經完全佔據了歐洲市場。
除了大塊的玻璃外,華夏的玻璃製品也十分暢銷。
歐洲各國的皇室都流行用華夏製造的玻璃花瓶、酒杯等日用品。
尤其是華夏人的香水,更是風靡歐洲,據說些香水還是華夏皇帝李獻忠為了自己的皇后哈齊婭設計的。
那磨砂的玻璃香水瓶以及鍍金的噴頭更是凸顯出了這些香水的高貴。
如今歐洲市面上的《聖經》十本中有九本是華夏印刷的。
但是除了《聖經》外,華夏人拒絕刊印其他的書籍。
華夏人通過《聖經》建立了同羅馬教廷的聯系。
羅馬教皇更是通過販賣《聖經》賺了一個盆滿缽滿,當他得知華夏主張宗教自由,在華夏同樣有著大量的天主教徒時,更是在公開場合表示華夏人也是上帝的子民,歐洲不得歧視華夏人。
雖然新教脫離了羅馬教廷,同天主教是敵對關系。但是他們的同樣認可《聖經》,那些信仰新教的大主教通過同華夏的合作也賺取了豐厚的利潤。
盡管歐洲人也掌握了活字印刷技術,但是不如華夏的先進。
他們更架不住華夏人賠本以低於成本價半賣半送的為教會提供《聖經》。
羅馬教皇和各地的新教大主教們也不願意看到有廉價的《聖經》流入市場,在歐洲私印《聖經》是要被絞死的。
憑借著和教會的關系,東琉球公司更是在歐洲各國混的風生水起。
鄭芝龍甚至通過教會的關系在阿姆斯特丹郊外買下了一大塊土地,這裡修建了一個巨大的棱堡,並駐扎了三千軍隊。
即便是這個“反華夏聯盟”想同自己來硬的,東琉球公司也絕對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李興祖說道:“這個‘反華夏聯盟’的核心其實就是英國同荷蘭,其他國家都是跟風的。”
“軍事上他們依靠英國,但是經濟上則是更加依賴荷蘭。”
“只要我們搞垮了荷蘭的經濟,那麽財力枯竭的‘反華夏聯盟’也就無力給華夏製造麻煩了。”
這位三皇子雖然年紀不大,眼光確實十分獨到。
鄭芝龍也不得不佩服華夏皇室的教育。
太子李聖祖有著數年監國的經驗,治國理政是一把好手,繼承了陛下政治上的優秀基因。
二皇子李世祖小小年紀更是為華夏開辟了大片疆土,完全繼承了陛下軍事上的天賦,甚至還有青出於藍勢頭。
自己的長子鄭森跟著二皇子將來也是前途不可限量。
在他看來二皇子雖然不會繼承華夏的皇位,但是他有著一個身為莫臥兒女皇的老婆,將來印度早晚是二皇子的封地。
三皇子李興祖則是一個商業奇才,跟隨自己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完全繼承了陛下善於“撈銀子”的特點。
而且同陛下一樣,都不喜歡按套路出牌。
這個虧本同歐洲教會合作賣《聖經》的想法就是他提出的。
每年虧上個幾十萬銀元,卻能夠通過教會的支持,迅速打開歐洲的市場。
這年輕人的腦子就是轉的快,不服不行啊!
就因為這個建議,陛下居然直接賞了三皇子郡王爵位,打破了華夏皇子不滿15歲不得封王的慣例。
畢竟就連為華夏立下了赫赫戰功的二皇子,也是等到了年滿15周歲後才晉封的親王。
原本以為三皇子就已經夠變態了,但是剛得到的消息,剛剛年滿13歲的四皇子李耀祖也被陛下封為了郡王。
四皇子同陛下一樣對那些“奇技淫巧”十分感興趣。
四皇子領銜的遼東大學科研組製造出了華夏第一台“蒸汽機”,這個東西最早是陛下提出的,不過卻困擾了華夏的工程師許多年。
陛下一高興,直接封了他郡王。
不過這幾位皇子都比不上華夏的五皇子,出身在倭國京都的五皇子李奉祖剛滿周歲,就從陛下手中接過了倭國天皇的王位,等同於親王爵。
荷蘭是一個真正的商業帝國,世界上最早的銀行雖然在意大利的威尼斯成立,但是1609年成立的阿姆斯特丹銀行卻是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
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則是直接上第一家股份製公司。
荷蘭人和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交易所,並發行了最早的債券。
其實李獻忠在華夏實行的那些商業措施,此時的荷蘭早就有了。
也正是因為荷蘭有著世界上最商業化的市場,才給了鄭芝龍同李興祖機會。
他們決定出手搞垮荷蘭的商業體系,以掏空“反華夏聯盟”的錢袋子。
感謝各位書友月票,推薦票,追訂支持!!(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