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焦急憤怒,擔心幽州舊部叛亂,領大軍自易京徑直北上,來不及回涿縣,次日便到良鄉境內。
正要過垣水,忽然一軍殺到對岸,擋住橋頭,當先一將白馬白袍,橫槍立馬,威風凜凜。
大將鄒靖剛上橋頭,見到來將大吃一驚,忙呵斥人馬退回,稟告道:“將軍,來的是趙雲!”
公孫瓚早在馬上看見,冷哼一聲打馬到橋頭,厲喝道:“趙子龍,汝兄長病逝,某準你回家奔喪,為何背叛於我?”
趙雲面色冷峻,抱拳道:“某昔日投將軍,乃因將軍威震邊陲,守土護民,為人稱頌,但從仁政所在,為國家效命而已。”
公孫瓚沉聲道:“劉虞父子意圖篡逆,與袁紹密謀稱帝,乃亂臣賊子,汝休要被他花言巧語迷惑,若能迷途知返,某可既往不咎。”
趙雲朗聲道:“某昔日誤認將軍為英雄,今觀汝所為,誣陷忠良,欺君罔上,殘暴害民,所行之事尤甚胡人,某當為民除害,為忠良報仇,與汝勢不兩立!”
公孫瓚氣得咬牙切齒,看到趙雲身後的王門,大喝道:“王門,你這個叛徒,又有何話說?”
王門略顯尷尬,抱拳道:“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將軍所為,大失人望,在下只是棄暗投明而已!”
“氣煞我也!”公孫瓚大怒,喝道:“誰為我斬此二人?”
左右一片沉默,竟無人應答,趙雲之勇,當年在界橋大家都親眼所見,誰敢去找死?
河風吹過旌旗,獵獵作響,場面一度尷尬。
公孫瓚臉色鐵青,正要發作時,身後一將縱馬上橋:“讓我來!”
見出場的是族侄公孫勝,公孫瓚暗自松了一口氣,對身旁劉讖言道:“關鍵時刻,還是自家人靠得住!”
旁邊文則、范方聞言臉色漲紅,低下頭去,他們是公孫瓚麾下四健將,當年戰文醜被殺一人,又補了個騎都尉鄒靖。
公孫勝也知道趙雲厲害,上橋專指王門大喝道:“叛賊王門,速來受死!”
王門催馬上橋,與公孫勝交手,十余合便抵擋不住,撥馬退回,公孫勝追到橋頭,勒馬踟躕不進。
公孫瓚大怒道:“既敗敵將,不趁勝追擊,更待何時?一起上——”
文則、范方正處境難堪,聽到將令一起殺出,鄒靖帶兵到橋頭,只等衝殺。
三將過橋時,趙雲已命王門到後面領兵,準備隨時撤退,催馬出陣敵住三人。
雖說與公孫瓚決裂,但畢竟曾投麾下,趙雲初時還有些顧忌,處處留手,不與死戰。
公孫勝三人圍住趙雲廝殺,見他守多攻少,頓時信心大增,越戰越勇,好幾次險些得手,公孫勝更趁機撥馬到圈外,伺機放暗箭。
公孫瓚見趙雲被圍住,毫無還手之力,不禁大笑道:“趙子龍也不過如此,吾侄此名取的好,自隨某出戰以來,從未敗過,實乃福將耳!”
劉讖幾人也都紛紛附和,大讚三將勇猛,正說話間,忽然趙雲爆喝一聲,長槍舞動,瞬間便逼退二將,縱馬直衝公孫勝。
公孫勝兩箭未中,正彎弓搭箭,忽見趙雲衝到面前,手腳慌亂,朝天放了一箭,急忙取槍招架。
但趙雲馬快槍靈,轉眼便到眼前,才抓住槍柄,便被一槍貫穿胸口,瞪大眼睛倒落馬下。
進入涿郡後,看到遍地荒蕪,又聽良鄉百姓大罵公孫瓚不仁,任人唯親,其親朋好友更仗勢欺人,罪惡滿盈。
趙雲對其親信爪牙早就心生不滿,此時公孫勝又放箭偷襲,再也按捺不住,將其刺殺!
“賢侄——”公孫瓚大驚,怒吼道:“殺,給我衝過去!”
鼓聲響起,鄒靖揮兵掩殺,人馬衝殺過橋,公孫瓚也隨後緊跟,白馬騎兵如水銀瀉地,湧過橋頭。
趙雲掉頭又與三將廝殺,但此時大軍已經過橋,公孫瓚兵分兩路掩殺,騎兵速度極快,往兩翼衝去。
公孫瓚挺槍直取趙雲,四人將其圍住,此時也顧不得以多欺少,一心要手刃叛徒,為族侄報仇。
趙雲敵住四將,一杆槍上下翻飛,如靈蛇舞動,竟是密不透風,反將那幾人逼得不時退出戰圈。
交手十余合,見王門擋不住白馬義從,趙雲一槍往公孫瓚咽喉刺來,大喝道:“看槍!”
公孫瓚正為趙雲槍法震驚,見這一槍快如閃電,帶著破風之聲,殺機竟瞬間籠罩全身,急忙撥馬避讓。
趙雲猛催坐騎,順勢衝出四人包圍,回到軍中連刺數名纏著王門的白馬義從,敗陣而走。
“追!”公孫瓚怒不可遏,舉槍大吼。
鄒靖三將兵分三路,乘勢追趕,公孫瓚也集合白馬義從,準備隨後接應。
劉讖總覺得此事有些蹊蹺,卻說不出哪裡不對,過橋勸道:“大哥, 今早我心頭微動,遂卜了一卦,近日有水火之災,不可追之。”
趙雲帶精兵護送人馬撤退,回頭見公孫瓚並未追來,猛然調轉馬頭,橫槍立於大道之上。
呼啦啦——
追兵頓時一片嘩然,全都像見到猛虎的羊群,紛紛停下,後方人馬不明所以,一頭撞上,頓時人仰馬翻,慘叫馬嘶。
鄒靖焦急大喝道:“為何不追?”
文則努嘴道:“你先上!”
范方想起剛才被公孫瓚嘲諷,心中一橫,舞刀催馬,大吼道:“隨我殺!”
人馬再次大喊向前,趙雲掉頭便走,跑了一裡地,忽然又猛地停下,大喝道:“誰敢與某決一死戰?”
范方此時獨自衝在最前面,心中一驚,勒馬停下,對趕上來的文則大喝道:“該你了!”
三將又停在大道上,人馬一片喧騰,只見塵土飛揚,氣勢洶洶,卻不見有一人殺上前。
公孫瓚正在猶豫,見前方竟被趙雲一人嚇得走走停停,勃然大怒,親自領白馬義從追來。
趙雲望見大軍追來,撥馬又走,鄒靖三人也膽氣大增,高聲怒吼,揮兵掩殺。
良鄉一帶,盡是平闊之地,最利於騎兵衝鋒,公孫瓚軍縱馬疾馳,士氣如虹,前軍距離趙雲人馬越來越近。
前方一片蘆葦蕩,周圍也有不少良田,但都無人耕種,荒草叢生,驚得水鳥野鴨亂飛,盤旋於半空之中。
不知不覺,公孫瓚已領白馬義從追在最前方,三將領兵隨後,浩浩蕩蕩衝入蘆葦蕩中,只見旗幟,不見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