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呂布重生:開局再殺丁原》第二十九章 絕路
  於夫羅大怒:“何事驚慌?”

  “發,發現大股漢軍。”

  於夫羅猛然站起:“漢軍?在哪裡?”

  “在萁陵橋,在萁陵橋頭安營扎寨。”

  “多少人?”

  “至少萬人之多!”

  “這不可能!”

  於夫羅驚慌失措:“呂布怎知我要過萁陵橋走雲中郡?而且並州哪兒來這麽多敢與我們作對的漢軍?”

  這時,左骨都侯小聲道:“剛上任的護匈奴中郎將張遼!”

  於夫羅呆了一呆,緩緩坐下,面如死灰:“完了——”

  黃河乃是天險。

  能過河的地方就那麽幾個。

  這萁陵橋是通往雲中郡的唯一橋梁。

  現在。

  唯一橋梁被張遼堵上了。

  張遼是誰?

  是殺匈奴人最狠的三人之一,比呂布不遑多讓。

  呂布作戰勇猛。

  張遼則是智勇雙全,斬殺的匈奴人比呂布隻多不少,只是張遼低調,名聲不顯而已。

  之前張遼只是一介軍侯,位卑權輕,翻不起大浪。

  可現在的張遼卻貴為護匈奴中郎將,上任之時便帶了兩萬並州精銳,兵力比呂布還多。

  一萬人堵住萁陵橋,就算於夫羅有十倍兵力也很難衝過去。

  所以,亡命奔逃四五天又丟失王庭的於夫羅徹底絕望,一直支撐著他的那口氣也徹底散掉,軟軟癱在馬背上。

  左骨都侯連忙攙扶住於夫羅:“單於,為今之計,只有沿河向北,向西北方向突圍,在黃河與荒乾河交匯處有淺灘可供過河。”

  於夫羅強打精神:“真的?”

  “對,那處淺灘春夏秋三季水量充沛,都無法過河,唯獨九月末到二月中旬這四個月可以通行。”

  “走!”

  於夫羅雖然絕望,但也知道不能等死。

  逃跑還有一線生機。

  放棄就只有死路一條。

  強忍疲憊、悲痛的於夫羅一邊跑一邊給自己和屬下鼓勁:“我們馬快,且熟悉地形,呂布再厲害也追不上。”

  “過了河,就是咱們匈奴人的天下,給呂布一百個膽子也不敢繼續。”

  “撐過這個冬天,開春後養精蓄銳積蓄實力,秋天就能帶領大軍南下,一舉消滅呂布張遼等人。”

  “並州是我們匈奴人的並州,我們在這裡耕耘放牧數百年,早已是並州的主人。”

  “以前是,以後也是。”

  “天神鑒證,我於羅夫一定會帶領匈奴重回並州。”

  “就算死,我於羅夫也要死在並州的土地上。”

  匈奴人聞言,疲憊頓消。

  是啊。

  他們匈奴人什麽時候怕過失敗?

  再怎麽失敗,也不過是流浪草原。

  如果連草原都待不下去,那就向更西更北的方向流浪,天地之大,何處不可容身?

  只要給他們生養休息的機會,他們就一定會重新站起來,重現昔日榮光。

  他們匈奴人,巔峰之時,人口也有數百萬之多,疆域從漢朝西邊延伸到漢朝東邊,更擁有控弦之士好幾十萬,那是何等的榮耀?

  然而,剛轉向不久,前鋒軍大亂。

  傳令兵匯報:“單於,前邊有一萬精騎攔路,攔路者正是張遼!”

  於夫羅一口鮮血噴出,疾呼:“上當了,上當了——”

  “張遼主力不在萁陵橋,萁陵橋頭只是疑兵!”

  “我恨啊!”

  “如果剛才直接朝萁陵橋衝鋒,

還有一線生機,現在——”  話音未落,一頭栽下馬去。

  左骨都侯大驚。

  於夫羅親衛也大驚。

  手忙腳亂地把於夫羅攙扶起來急救。

  一通折騰,於夫羅緩緩睜開眼睛,扭頭四顧,拉住兒子劉豹的手掌放在左骨都侯手中:“帶豹兒藏起來,然後去草原,去左部,撫養豹兒長大,若有機會,送豹兒到洛陽求學,一定要隱姓埋名,等豹兒成年再作打算。”

  剛六歲的劉豹強忍悲痛,握住於夫羅的手掌咬牙道:“父親放心,豹兒一定會重現匈奴之榮光,讓匈奴成為最強大的國家!”

  “好,好,”於夫羅欣慰點頭,然後猛地拍開劉豹的手掌:“快走,快點,帶一千精銳親衛向西走,遁入戈壁藏匿,等過些時日再出來,快點。”

  左骨都侯重重點頭,帶著劉豹和一千精銳親衛向西。

  向西是茫茫的沙漠與戈壁,雖然危險重重,但是常年生活在草原上的匈奴人勉強可以適應,至少在沙漠與戈壁外圍藏匿一些時日不成問題。

  等左骨都侯帶著劉豹離開,於夫羅爬上馬背,吃力地端起馬槊:“我於夫羅,就算死,也要死在馬背之上。”

  “傳我命令,全軍衝鋒!”

  “殺——”

  於夫羅兩萬多匈奴騎兵直衝張遼。

  然而。

  張遼選擇的位置極佳,左邊是滔滔黃河,右邊是一處山崖,中間十余丈寬。

  張遼一萬人馬橫在路口,把匈奴人去路堵得死死的。

  面對於夫羅的兩萬人馬,張遼渾然不懼,只有遺憾。

  遺憾時間太短,根本來不及布置防禦工事。

  哪怕多半天時間,他都能把這裡打造成銅牆鐵壁,只需一千人就能擋下全部匈奴人。

  可惜。

  現在只能分兵,一萬步兵在萁陵橋封鎖,一萬騎兵在這裡堵截。

  一萬對兩萬。

  必然是一場血戰。

  而且為了留住大部分匈奴人,他還不能肆意衝鋒, 只能堵在這裡堅守陣地,很被動。

  希望主公盡快趕來。

  否則,這一萬騎兵要折損一半。

  張遼略帶憂慮。

  然後。

  戰鬥爆發。

  穿皮甲、執輕弓的匈奴人對上穿扎甲使重弓與長槍的漢軍。

  對接。

  互射。

  然後是簡單粗暴地衝撞。

  兩萬匈奴人如洶湧黃河水般咆哮著撞向紅色堤壩一般的漢軍陣營。

  “轟——”

  長槍互刺。

  沒有任何花裡胡哨的技巧和動作。

  瞬間倒下一大片。

  衝鋒中的匈奴騎兵前赴後繼。

  堅守陣地的張遼軍卻巋然不動,前排犧牲,後排立刻補上。

  更後排的弓手不斷射箭。

  這批騎兵有老兵,也有新兵,整體素質比呂布率領的六千並州狼騎差很多,但依然比匈奴人更強,尤其整體軍事素養比匈奴人高一大截。

  匈奴人最為依仗的戰術始終是騎射,硬碰硬的正面對攻不如漢朝廷任何一支正規騎兵。

  所以,哪怕匈奴人爆發出超強的勇氣,輪番衝擊,卻依然沒能破開張遼的防禦。

  雙方死傷無數。

  但張遼更著急,他兵力只有匈奴人一半,以命換命太吃虧,而且遲早被匈奴人衝破。

  主公怎麽還沒到?

  難道半路上出了意外?例如迷路。

  對付匈奴人,需要老天眷顧。

  他的祖先聶壹以及前飛將軍李廣便是前車之鑒。

  主公,你可千萬別迷路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