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過來商量過去,最後各自退了一步。
那就是選一個地方暫時實行!
至於此法可行不可行,等到將來陛下返回京城以後再做定奪!
雖然說這個結果跟朱高煦心中所期望的有些遠。
不過他也明白,這種事情不能著急。
好在現在只是大明之初。
那些通過海上牟取暴利的商人們,現在還屬於少數。
如果要是等到大明中期再想做這件事情,除非是來一場腥風血雨。
楊榮幾個大員心中知道是怎麽回事,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妥協。
只要把這件事情做成了。
不但能夠改善大明的財政狀況,更能夠穩定沿海。
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所以朱高煦並不擔心朱棣會反對此事。
而此時在前方大營。
朱棣也收到了錦衣衛的密報!
看完之後不由得揉著自己的太陽穴,一副頭疼的樣子。
在一旁伺候的朱瞻基看到之後便問到。
“皇爺爺這是潮州又發生了什麽大事?”
朱棣抬頭看了他一眼。
這一段時間朱瞻基在外面建成也是下了心力。
整個人瘦了不少。
這也讓朱棣心中有些欣慰。
自己看中的這個孫子乾一些實事,也能夠加深他對於民間疾苦的認識!
而且他也意識到。
前一段時間自己對於朱高煦的誇讚讓自己這個孫子想多了。
於是心中一軟將密報遞了過去。
“看一看吧,你二叔又準備乾大事了!”
看到朱棣手中的密報。
朱瞻基不由得覺得心頭一酸!
看起來自己這段時間努力沒有白費!
皇爺爺還是當初那個皇爺爺,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
不過好像有些東西已經改變了。
他接過密報之後看了一下就皺了一下眉頭。
“皇爺爺,二叔怎麽會想起來開埠建市?這豈不是違反了太祖當年的規矩?”
朱棣也是因為此事有些頭疼。
他是通過靖難之役才當上皇帝的。
打的旗號就是要恢復祖製!
不過朱棣的心裡面也很清楚。
面臨的情況不同,解決的辦法也會有所改變。
要不然就成刻舟求劍了!
可是想要將朱元璋的禁海令推翻也不是那麽容易的。
首先第一條就是要把開埠建市這件事情給辦成了!
只有見到了具體的好處,下面那些官員才會支持。
要不然的話就會弄成一鍋粥!
朝廷的財政是個什麽情況,朱棣比誰都明白。
可是北面的草原人不能不打。
南邊沿海的倭寇也不能不管。
要是想要把這些問題全部都給處理了,沒錢怎麽能行?
可以說這是一個兩難的決定。
朱高煦現在主動將這層窗戶紙給捅開了!
這萬一將來要是做不成。
他知不知道自己會面臨什麽樣的結局?
於是朱棣便輕聲問道。
“那你覺得你二叔這一次做的是對是錯?”
朱瞻基這次回答的時候就小心許多。
他認真的想了一陣,然後這才說道。
“如今朝廷財政捉襟見肘,二叔因為這樣才會提出開埠建市一事。”
聽到他這麽說,朱棣輕輕點頭表示讚同。
“不是還有然後呢?”
朱瞻基聽到這話臉上就露出一抹笑容來。
“還是皇爺爺神機妙算,了解孫兒!”
“別拍馬屁了,趕緊說。”
這時候朱瞻基臉色一肅,繼續說道。
“可是太祖當年定下禁海令,也是為了防備沿海倭寇愈演愈烈之事!”
“這麽多年下來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完全沒有杜絕倭寇為禍。”
“可見這些倭人乃是窮凶極惡之輩!”
“若是此時朝廷開埠建市,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助長這些倭寇的氣焰!”
很明顯了,這話裡面的意思就是反對。
朱棣聽完之後,微微眯了一下眼睛。
“你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行了,這件事情讓朕仔細想一想吧。”
說完之後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朱瞻基一看十分知趣的行禮告退。
他心裡面也是有一些惴惴不安。
看朱棣這意思。
很明顯是對於自己的回答不很滿意!
這讓朱瞻基的心裡面危機感更加重了!
跟他料想的一樣。
等到朱瞻基離開之後,朱棣的眼睛緩緩睜開。
他看著自己孫子離開的方向,默然良久!
說老實話,從最近一段時間朱高煦的表現來說。
朱棣對於這件事情還是非常期待的。
只要這件事情能夠辦成。
那麽將來朝廷的財政就會有盈余。
接下來這些年,他就可以放心的征戰四方為大明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可問題要是失敗了怎麽辦?
這可是違背朱元璋的政策的!
朱高煦現在主動站出來,要做這件事情。
到時候就要承擔其後果!
這讓朱棣一時間有些難以決斷。
更重要的就是剛才朱瞻基的那番話,讓朱棣意識到一個問題。
朱瞻基自小聰明。
而且在行政態度上跟那些文官極其相似。
他能這麽想,也就代表著朝廷之中不少官員都是這麽想的。
要是這麽一說的話。
恐怕朝廷之中的那些官員,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不是樂見其成,反而是會暗中掣肘。
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
朱棣就只剩下了一個選擇的問題了!
慢慢站起身來,在帳篷裡面來回走了幾圈。
隨後他反身快步回到書桌,從裡面找出來,攤丁入畝以及遼東開發之策!‘
詳細的再讀一遍。
許久之後,朱棣終於下定了決心。
朱高煦最近一段時間的表現,讓人非常的滿意。
不但高瞻遠矚,而且做事情有勇有謀,表現的遊刃有余!
縱觀他之前所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謀定而後動!
如今提出來開埠建市。
恐怕他早就已經是胸有成竹了!
想明白這一點,朱棣就決定作壁上觀,無視此事。
不過他還是提起筆來寫了一封信。
這信可不是寫給朱高煦的。
而是寫給太子朱高熾的!
於是命人八百裡加急,火速送往京城,不得拖延。
身在京城的朱高熾,最近聽說了開埠建市一事。
也是在考慮著要如何去勸朱高煦。
就在這個時候,朱棣的親筆信到了。
他打開一看,臉色一變,馬上便吩咐到。
“來人就說本宮病了,誰都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