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金鑾殿內的這些臣子,雖然都聞聲跪了下去,但卻沒一個慌的。
或許他們早就有所預料,就見嘉定伯周奎跪步移出,以頭磕地道:“陛下,冤枉啊!老臣女兒乃大明朝皇后,外孫乃是大明儲君,如何會不和大明同舟共濟?只是……只是老臣實在沒有余財啊!”
之前的時候,朱慈烺已經看得非常氣憤,沒想到滿朝文武都是這種醜態,他算是第一次看清了。如今看到周奎這番嘴臉,就再也忍不住,當即開口罵道:“呸,你個老東西,你對得起我母后麽……”
所有人沒想到,一向文質彬彬,乖巧聽話的太子,竟然會如此口爆粗言,一下沒反應過來,一個個都是目瞪口呆。就連周奎本人,也是被罵得愣住了。
朱慈烺沒罵完,就被崇禎皇帝伸手攔住了,然後崇禎皇帝開口喝道:“朕再給你們一次機會,出多少銀子買寶鈔?”
周奎被這麽一說,回過神來,猶豫再三,還轉去看了下國公那邊,最終回答道:“老臣出兩千,不,出三千,如果陛下還不滿意的話,老臣回去再賣些家當湊湊!”
朱慈烺一聽,又想爆發。
他今天是真的被氣到了,別人也就算了,他親姥爺啊!他母后把將近二十年的私房錢,甚至連一些金銀首飾都拿出來,給她爹湊了五千兩銀子出來,想著能保住她爹。結果沒想到,哪怕他父皇再逼他,最終竟然還是隻肯拿出三千兩,要昧著良心貪掉兩千兩。
不對,這種人的良心,早就被狗吃了!
這種人,就該五馬分屍,只是可憐了母后,怎麽會有這樣的爹!
他心中憤恨,還沒來得及爆發,就見崇禎皇帝又轉頭看向成國公問道:“你呢,出多少?”
在原本的歷史上,崇禎皇帝在十七年湊集銀子的時候,這些文武官員,皇親勳貴也都不出銀子,最終逼得崇禎皇帝硬性規定,按照衙門進行攤派,又按照官員籍貫,規定在京官員捐錢,如江南八千,江北四千,浙江六千,湖廣五千,陝西四千,山東四千之類。費盡所有心思,才最終湊集了二十萬兩而已。
此時,朱純臣聽問,便有點為難地回答道:“臣真的是有心無力,陛下看這樣可好,給臣寬限幾天時間,臣定然湊個三千兩銀子出來!”
言外之意,就是他要回去變賣家產,才能湊三千銀子出來。
崇禎皇帝不理他,又轉頭看向定國公,結果得到了差不多的答覆,也是要寬限時間去變賣家產,湊個三千兩銀子。
輪到大明首輔陳演的時候,他回奏崇禎皇帝道:“陛下,臣等俸祿不但有折色,且還有拖欠,家中妻兒老少也要養活,實在湊不出錢來了,最多只能拿出一百兩!”
你要說他這個話,其實也是實情。大明朝官員的俸祿和歷朝歷代對比,不但很低,而且還要折色,給寶鈔等等,就類似變著花樣扣俸祿。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大明朝官員有幾個人的收入,真的是依靠俸祿的?
不過此時,陳演這一開口之後,其他人便紛紛以此為理由,哭訴自己實在沒錢了。
崇禎皇帝耐著性子聽他們說完,然後轉頭看向邊上的王承恩道:“都記下了?”
王承恩轉頭看了下後身後的兩名內侍,然後回奏道:“全都記下了!”
看到皇帝沒有暴跳如雷,聽到他們的對話,不知道為什麽,底下的這些臣子感覺有些不妙。
就見崇禎皇帝已經轉頭看向他們,
冷聲喝道:“朕已經給了你們機會,如今朕要看看,你們中有多少人會欺君罔上!” 他一說完這話,李若鏈和王承恩兩人當即向崇禎皇帝一禮,然後大步而出。
看著這一幕,金鑾殿內的這些人,頓時就傻眼了!
皇帝這是什麽意思?
但是,崇禎皇帝並沒有向他們解釋的意思,反而陰沉著臉,對他們喝道:“朕這裡有王之心、駱養性以及王德化的供狀,他們招供你們諸多人等,皆有巧取豪奪他人錢財、田產、商鋪等等,買賣官職,克扣軍餉、勾結內臣等不法之事!”
說完之後,他不等底下這些文武官員喊冤,便下旨給邊上的宦官道:“念給他們聽聽!”
“奴婢領旨!”那宦官聽了,立刻拿出一大疊文書,取了最上面的一份,然後抑揚頓挫地念了起來。
能看出來,那麽厚厚的一疊文書,估計被王之心招出來的人,絕對不少。
底下的文武官員看到這一幕,都沒法子,只能先聽聽看有沒有自己的,又是說了什麽,這樣才能反駁。
於是,金鑾殿上,就只聽到那宦官的聲音在繼續了。
………………
玄武門之外的萬歲山,新組建京營的人馬,已經到七千來人了,大部分都列隊站在寒風中待命。
他們都不知道為什麽這麽一大早就要列隊待命,但這不妨礙他們都是站得筆直,哪怕寒風凜冽也沒法吹彎他們的隊列。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在這新組建京營中,他們才能領到軍餉,還能跟隨皇帝征戰,功必賞,過必罰!
當兵吃糧,這便是最好的了!
隊伍最前面的各路將領,也都站在那不動,唯獨賀珍等軍職最高的幾個,才有走動視察。
他們都知道,今天還有大事要發生,並且和大朝議有關。
因此,他們幾個,不時看看紫禁城那邊,心中也有些猜測,等待著結果的揭曉。
不知道什麽時候,忽然聽到馬蹄聲傳來,聞聲看去,卻見是錦衣衛指揮使李若鏈和司禮監掌印太監兼東廠提督王承恩一起領著廠衛到來。
賀珍幾個人一見之下立刻精神一振,連忙迎了過去。不知道今天會有什麽大事,很快就要揭曉了啊!
王承恩見了他們,並沒有坐在馬上居高臨下說話,而是翻身下馬,然後對賀珍等人說道:“金鑾殿上有人欺君罔上,萬歲爺命我等核實,你們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