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四十四章 如何殺敵
  京師城的動靜,實在有些大,光抄家的,就有好幾家。至於其他的,還有兵丁圍著,也不知道出了什麽事情。

  更不用說,好多人都知道今日突然開了大朝議,有風聲說皇帝要逼捐,又有消息說皇帝要南遷。

  外加四處都有流賊肆虐的消息,如此背景之下,京師其實是有點人心惶惶的。

  而後,當崇禎皇帝一行人出現在安定門大街上時,好多路人都震驚了。

  這裡屬於內城,特別是離皇城近,多是達官貴人以及有錢人家居住的地方。因此,閑人多,喜歡八卦政事的人也多。

  崇禎皇帝雖然穿著一身金盔金甲,非常顯眼,但是沒人認出來是皇帝。當然,這應該是他們根本想不到皇帝會這樣出現在大街上的原因。

  他們更注意到的是,錦衣衛校尉雜在軍隊中,護送著一輛輛的大車,似乎是往安定門外去。

  一時之間,他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測,這該不會是皇帝真要南遷,是先期在轉移物資?

  當然,這種觀點也有被否認的,因為安定門是京師的北門之一,要南遷就不可能走安定門。

  於是,有人就猜測和安定門外剛到的邊軍有關。很多人就起了心思,跟在後面想要看個究竟。

  這些人和隊伍保持著距離,護衛的軍卒也就不會理他們。

  在隊伍中,或者說在崇禎皇帝的身邊,就數唐通心思最是忐忑了。

  這倒不是說他被皇帝的裝束給嚇到了,也不是說皇帝要領兵出征而震驚。

  這些雖然震驚,卻不至於讓他忐忑。他忐忑的是,皇帝竟然親自去結清欠餉,這就有問題了。

  之前的時候,他在金鑾殿上說隻拿到軍餉的一層,其實是沒錯的。但問題是,這軍餉的一層,他根本就沒發下去,而是自個拿了,然後養了家丁。

  這皇帝一到城外,一問之下發現真實情況,他就害怕金鑾殿上跪了那麽多人中,也會有他的一份了。

  雖然他有苦衷,但是,這事也沒法提到門面上來的。

  唐通幾次想說話,但是他在金鑾殿上也看到了,皇帝壓根不聽勸,一定要親自出城。他真的想不出,有什麽理由能讓皇帝把銀子交給他,哪怕交給一個宦官也行,只要不是皇帝,就不大會有事。

  眼看著離安定門越來越近,唐通急了,便開口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打仗非兒戲,風餐露宿更是平常之事,而且刀槍無眼,就算古之名將亦不能保證百戰百勝,陛下乃萬金之軀,還請三思!”

  聽到這話,跟在皇帝身邊的蔣德璟很是讚同,也想開口勸說皇帝。說真的,在他眼裡,當今皇帝竟然要去領兵打仗,真的是太過兒戲了!

  結果,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崇禎皇帝笑著對唐通說道:“無妨,朕得太祖皇帝提點,打仗的事,心中有數!”

  說到這裡,他又露出一些興奮,詢問唐通道:“你是邊鎮老將,朕想聽聽你的建議,朕用什麽兵刃比較好?槍乃百兵之祖,常山趙子龍便是用槍,似乎不錯!但是朕又想著,是否用類似關雲長的偃月刀那樣,利用朕力氣大的長處,一砍一大片,人馬俱碎?”

  說實話,崇禎皇帝還真在空閑時間考慮過這事。

  雖然主帥一般不會直接去廝殺,但是戰場上誰知道會發生什麽,用一件趁手的兵刃,也算是有備無患的。

  他正在轉頭說著呢,眼睛忽然瞄到了唐通身後的親衛中,有一個親衛比較顯眼。

  就見這個親衛的身後,竟然是背著兩個匣子,分左右肩膀,一伸手就能從後面撈到匣子裡面的東西。他這個匣子裡面的東西,看著是一根根長槍頭。

  只是這麽一瞄之後,崇禎皇帝便立刻猜出來,當即用手一指道:“你背後背著的,可是標槍?”

  那親衛被錦衣衛校尉隔離在外面的,聽到動靜,看到皇帝竟然指向他,連忙在馬背上有點激動地回答道:“回陛下,是標槍!小人在軍中,負責用標槍投擲殺敵!”

  崇禎皇帝猜到,頓時就來了興趣了。

  自己身負霸王神力,就相當於只是增加了一股蠻力而已。既然這樣的話,如果在戰場之上,自己有必要的話,比如去增援寧武關,守這種關牆,居高臨下,投擲標槍,該是能最好發揮自己蠻力的吧?

  想想看,人形標槍機器?

  相對射箭來說,這個標槍應該更容易投擲,並且威力也更大!

  這麽想著, 崇禎皇帝便笑著說道:“一會去了城外,你給朕看看如何投擲標槍可好?”

  那唐通的親衛,何曾想到過皇帝竟然如此親切地和他交談,頓時腦海中一片空白,下意識地就說道:“是,是,好,好!”

  跟著的唐通,看得傻眼。他本來開口,是想勸下皇帝,結果沒想到,反而引發了皇帝的興趣,竟然還要投擲標槍?

  怎麽會這樣呢?

  這皇帝,真的太亂來了!

  眼看著安定門越來越近,唐通看著皇帝的背影,知道自己沒法阻止,猶豫片刻之後,想著金鑾殿上的場景,最終還是說道:“陛下,末將死罪。軍中領到的一層軍餉,末將沒有發放,不過末將是有苦衷的……”

  那個首輔陳演死到臨頭,才想著捐家財,卻已是沒用。等到了城外軍中,皇帝必然也會知道軍餉的具體情況,到時候再說,估計會落得和陳演一樣下場。與其這樣,不如早點招了,是真有苦衷的,或許還能減免下罪責。

  他正在解釋著呢,就看到崇禎皇帝轉頭看向他,淡淡地說道:“朕知道軍中什麽情況,朕要怪你的話,早已拿下你了。”

  說完之後,他轉回頭,不過還在說話:“金鑾殿上,又豈是就跪著的那些人有犯不法之事?有些人,有些事,朕能體諒苦衷;但是,有些事就絕對不要碰,否則不管是誰,朕絕不放過!”

  蔣德璟聽到這話,立刻想起了嘉定伯周奎,這就是不能放過的。

  想著皇帝竟然說出這麽一番話,說真的,他心中非常震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