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特殊對待
三國時候有一場非常有名的戰事,叫做火燒連營。這一把火,就把劉備辛苦一輩子創下的家當給燒沒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劉備攻打東吳時候被拖到了夏季,酷暑難當,打仗基本上打不成,又太熱只能把營地移到樹林裡,才為陸遜的火燒創造了條件。
由此可見,氣候條件對戰爭的影響真的非常大。
如果手下都是機器人的話,他不介意繼續追殺流賊,甚至是趁勝追擊,然後把靜海那邊的流賊也乾掉。
可實際上,在炎熱的夏季,要想連續作戰,真的不大可能。
崇禎皇帝的旨意傳下,全軍便停止了追擊,重步兵就開始休整,輕步兵則打掃戰場。這時候,隨軍出動的蘭陵營,並沒有參與進攻的,也有活幹了。尋找傷員,救治傷員。戰場上到處活躍著她們的身影。
投降的大順軍軍卒,自然也是一身的汗,遇到朝廷官軍打掃戰場,他們是非常配合,讓幹嘛就幹嘛,不只是因為不想死,還因為熱得受不了,想要早點結束。
大約一個時辰之後,戰報便出來了。
朝廷官軍這邊,一共戰死了一百五十六個,傷七十八個。之所以戰死的比受傷的還多,其實是因為壓根沒有短兵相接。當朝廷官軍衝到的時候,大順軍的軍卒都選擇了投降或者逃跑。
因此,戰死的將士,基本上都是在衝鋒的時候被火炮或者火銃給打到的,這種基本上不死也救不活的。
而大順軍這邊,一共被殺七百八十多個,受傷三百多人,五萬步軍,基本上都沒逃掉,全部俘虜,另外還有三千騎軍沒逃跑,選擇了投降。
就這戰果來說,無論如何都是大捷中的大捷了。
崇禎皇帝知道,京師那邊肯定非常擔心,便派出了錦衣衛校尉前往報捷。
不過大軍卻沒有凱旋,此時的崇禎皇帝,正在召開軍議。
大順軍軍卒的營帳,就成了朝廷官軍的,這裡還有糧草可用,只是主人換了而已。
在劉宗敏用過的這處中軍帳內,崇禎皇帝正給手下將領說道:“建虜逃跑,差不多可以確定,該是吳三桂、孔有德所部攻打遼東的消息已經傳回關內,因此建虜才會迫不及待地趕回去救老巢。”
剛處於大勝喜悅中的這些將領一聽,頓時非常驚訝。
因為崇禎皇帝安排吳三桂的事情,並沒有幾個人知道。此時聽到,劉九卿就連忙奏道:“陛下,末將也願領兵前往光複遼東!”
換成以前,朝廷官軍去遼東那是絕對地談虎色變,可如今,勝仗打多了,信心有了,這不,就有主動請戰的了。
寧龍聽了,也是立刻請戰,就怕落後於別人一般:“陛下,末將亦願領兵攻打建虜老巢!”
其他人還想表態,崇禎皇帝微笑著擺擺手道:“如今還不是收復遼東的時候,朕也交代過他們,讓他們估摸著關內建虜要得到消息回援的時間就撤回來,這一次,只是收點利息而已。等時機成熟,朕便帶你們一起領兵收復遼東!”
聽到這話,一眾將領都有點遺憾。
不過他們還沒來得及再說話呢,就聽崇禎皇帝又對他們說道:“留在天津衛那邊的建虜,肯定也是要逃回遼東了。朕這次軍議的主要目的,是看怎麽打敗這支建虜,再削弱遼東建虜一分!”
一聽這話,周遇吉便立刻發言道:“陛下,以這支建虜的位置而言,他們從清水明月關出關的可能性最大!末將願領兵立刻趕往清水明月關埋伏!”
清水明月關就是後世的冷口,也就是永平、遷安等地的北方關卡。之前建虜從喜峰口破關,然後橫掃了永平、遷安等地,對他們來說,清水明月關肯定是被他們破壞過的。而且從清水明月關走,也能更大限度地避開京師。
不愧是周遇吉,一下就猜了個和崇禎皇帝一樣的結論。
於是,他看著周遇吉讚許地點點頭,然後才開口說道:“留在關內的建虜,大概是六萬左右,他們不敢在關內多待,肯定也要急著回去救遼東!能盡量把他們留在關內,就盡量留在關內,如此便能沉重打擊遼東建虜的實力。”
賀讚聽到這裡,便出列抱拳奏道:“陛下,在靜海那邊還有李賊大軍,他們會如何,也不得不防啊!”
這個不用崇禎皇帝開口,周遇吉就回答他道:“建虜拔營而走,必然會讓李賊驚疑不定。等到這邊的敗軍逃回去之後,建虜又走了,那李賊絕對不敢再在京畿之地逗留!”
另外一個總兵魏師貞聽了,便出列發表意見道:“陛下,不如柿子撿軟得捏,一如這次一般,我們先滅了李賊再說?”
這一次定下的策略,就是先打實力更弱的李賊大軍,然後再和建虜決戰。雖然說,建虜最終逃跑了,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大捷。這樣的勝利還是很吸引人的。因此,魏師貞便想著再來一回。
不過他這話才說完,周遇吉就搖頭說道:“李賊大軍在靜海一帶,要想圍剿甚為不易,四處都能逃;甚至我軍趕過去時,可能李賊大軍已經逃了。建虜這邊不同,我們就在昌平,可沿長城一線趕路,建虜又要從天津衛那邊北歸,因此要堵住建虜卻是更容易一些。”
說到這裡,他似乎想了下,便又馬上補充道:“如果建虜真的從清水明月關出關的話,距離上應該比我們還要近。不過他們目前並不知曉情況,收到消息需要時間,做出決斷也需要時間,拔營而走也需要時間,因此,我們應該是能來得及的。”
從昌平這邊直接趕過去的話,大概有五六百裡路遠;而從天津衛那帶趕去清水明月關,大概是四百來裡。但是一如周遇吉所說,建虜那邊消息有延誤,還可能耽擱,因此從理論上來說,是完全有可能把剩下這支建虜軍隊堵在關內的。
不過周遇吉皺著眉頭,顯然是還有難題。這不,猶豫片刻之後,他便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為今之計還有這俘虜怎麽辦?五萬多的俘虜可不是小數,必須留下足夠的兵力看守。但建虜的戰力也確實強,如果我們去伏擊建虜,軍隊少了可能傷亡就會很大!”
朝廷官軍出京師時是七萬兩千,經此一戰,大概還有七萬多點,如果留下兵力看守五萬多賊軍的話,至少要一萬,分為兩個五千輪流看押。
而建虜那邊,大概兵力是六萬左右。就這個兵力對比來說,其實是差不多的。周遇吉相信朝廷官軍能贏,但是建虜畢竟是精銳,可能朝廷官軍會損失慘重。
說完之後,他停頓了下又補充說道:“如果陛下按照以往一樣,允許這些賊軍從軍,雖然我們兵力會多,但是時間肯定不會夠。要編到各軍中,需要時間。如果時間不夠,會拖累原有軍隊的戰力,還不如不用!”
這是有經驗的將領才會知道的,他提出來這事,倒也不是說皇帝不懂其中的道理,而是他作為皇帝最信任的手下大將,有必要把他想到的注意點都說明下,這是他的責任。
崇禎皇帝聽到他擔心的是這個,當即微微一笑道:“既然按照原有的編法無法在短期內完成,那就不編了!”
說到這裡,看到他似乎想說話,崇禎皇帝便又補充說道:“也無需派人看守!”
聽到這話,中軍帳內的這些將領頓時就不明白了,既不編進軍隊裡,也不派人看守,難道是放這些流賊回家?這數量也太多了,肯定不能直接放了的,組織去屯田都好過放回去。
看到他們的神態,崇禎皇帝便知道他們誤會了,便又對他們說道:“這支流賊軍隊基本上是成建制投降的,那就讓他們依舊按照原有建制,隨我們一起去打建虜便是!”
周遇吉等人聽了,一個個面面相覷, 臉上的表情,多是詫異。
剛投降,就能原樣幫著去打仗?還是要去和精銳的建虜大軍打仗,不可能吧?
似乎以前的時候可從來沒聽說過這種事情,說不通吧?
一般而言,成建制投降的軍隊,那是士氣低落到了極點,不管是普通軍卒,就連軍官都一樣。這種軍隊,肯定不能馬上打仗。最為穩妥的,就是抽調其中精銳的軍卒,補充到現有軍隊中,且也只能少比例的補充,如此才算是合理利用降卒,也就是以前的做法!
說真的,皇帝說出這個話,沒一個人覺得可以,不過就是沒說話反對而已。
但是,崇禎皇帝這邊,他說這個話,當然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有依據的。
李自成的這個軍隊,是劉宗敏、李過和高一功這些李自成嫡系所領的軍隊,其軍卒的軍事素質肯定是有的,這點不用懷疑。
只是這支軍隊要乾缺德事,不得軍心,士氣就不高,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方面,也是崇禎皇帝對李自成軍隊一直采取的策略影響,更是進一步打擊了這支軍隊的軍心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