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賺大了
  第174章 賺大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洪亮,態度一絲不苟,讓人挑不出一點錯。

  但是,崇禎皇帝卻是冷著臉,掃視底下跪在那裡的文武臣子,並沒有說出“平身”二字。

  於是,南京的文武官員,皆是俯身在那裡,保持不動。

  武英殿內,聽不到人的聲音,有的,只是殿外那呼嘯的北風聲音。

  過了好一會之後,這些趴在地上的文武官員就聽到皇帝的聲音冰冷,在大殿內響了起來:“你們可都是朕的好官員啊,替朕牧守一方,真的是治理有方啊!”

  誰都能聽出來,皇帝說的是反話,他在生氣,於是,一眾人等,更是趴在那裡一動不敢動。

  皇帝的聲音,還在大殿內響著:“來,誰來說說,哪個州,哪個縣沒有賊寇的,可以起來說話,朕核實清楚了給他連升三級,有麽,站起來讓朕看看?”

  崇禎皇帝的這話說完之後,武英殿內壓根沒人站起,所有人趴在這裡,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崇禎皇帝還感覺,自己這話說完之後,似乎有人趴得更低了!
  等了一會之後,他聲音忽然變得嚴厲起來,厲聲喝道:“遍地都是賊寇,你們自己說,你們是幹什麽吃的?嗯?”

  憤怒的聲音,因為有些響亮,在武英殿內回蕩,可除此之外,再無半點動靜了。

  崇禎皇帝掃視他們,繼續厲聲喝道:“朕不得不領兵親征,可誰能料到,接朕過江的戰船竟然能在江心迅速沉沒!這是武備松弛還是有人故意要謀害朕?誰能替朕分析分析?”

  所有文武官員聽到這話,便都知道,皇帝的怒火爆發出來了。

  這個事情,誰敢接話?差點害死皇帝的事情,誰碰誰要遭殃!

  武英殿內,崇禎皇帝的話音落了之後,又只是聽到殿外的寒風呼嘯聲,每個人都感覺到很冷!

  武英殿內的火燭,被風吹動,搖曳之下光線忽明忽暗,更是讓他們感覺殿內氣氛的壓抑。

  崇禎皇帝冷冷地看著他們,冷聲說道:“盧九德和韓讚周都覺此事很有問題,已經領旨前去追查疑點。朕等著看,此事到底如何?”

  一聽這話,殿內的這些文武官員頓時在心中罵娘。

  那兩個沒卵的人,絕對會為了替他們自己開脫而搞出事情來,難不成,一場腥風血雨就難免了麽?

  這事兒也真是,到底是誰膽大包天,竟然敢謀害皇帝了!

  好好的一艘戰船,怎麽可能在江心迅速沉沒,而且還剛好是皇帝坐的船!換了任何人,都會懷疑的!

  人心隔肚皮,伱要謀害就謀害好了,至少不要牽連別人啊!
  他們正在想著時,就聽崇禎皇帝的聲音非常冰冷:“要是查出誰來害得朕,不管是誰,朕都誅他九族!”

  大明朝的免死金牌,對於謀逆是無效的。這殺皇帝的企圖,當然是謀逆了!

  這是應有之義,可被皇帝殺氣騰騰地說出來,讓武英殿內的氣氛更是冷得可怕了。

  崇禎皇帝忽然站了起來,繞過禦案走了下來,然後從文武官員中間踱步,一直到了殿門口。

  在這中間,沒有一個臣子敢動一下,都覺得皇帝這麽走過來,是想就近看看誰更像是那個謀逆臣子吧?

  其實不是,崇禎皇帝走到殿門口之後,看了一會殿外。

  天色已黑,但是白雪皚皚,卻是能看到的,這大雪只是稍微停過一會,就又開始下。估計這南京城內,這麽一夜又會有不少百姓凍死了!
  天災人禍之下,沒錢沒權的百姓,抗災的能力是最差的了!如果要死人,都是他們先死!

  這個世道,人命真的是太不值錢了!
  心中感慨了一會,崇禎皇帝轉身看向殿內,冷聲喝道:“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該是團聚過節,祈禱明年豐收,可以過個好日子的時候。朕卻把你們召來,讓你們餓著肚子開朝議,是不是這個滋味很難受啊?”

  這不是廢話麽?

  但是,又有哪個官員敢說出來,只能繼續趴在那裡,就期待皇帝注意不到自己了!
  崇禎皇帝緩步往回走,一邊走一邊再說道:“朕就讓你們好好記得,餓是什麽滋味?朕一路南來,想著江南乃是我大明朝最為繁華之地,百姓應該是過得好可以吧?但是,朕看到的是什麽?百姓依舊是挖野菜充饑,如今雪災之下,連野菜都挖不到。就只是今夜,就不知道會有多少百姓會餓死,你們身為父母官,讀著聖賢書出來的,百姓如此遭遇,你們的良心會痛麽?”

  雖然依舊是被皇帝訓斥,但是聽到皇帝不再說謀逆之事,大部分官員都在心中松了口氣。聽到皇帝說餓不餓的時候,不少人的肚子便有了反應,雖然他們很不想的,但是沒法控制,肚子“咕嚕咕嚕”地叫了起來。

  不過沒人敢接皇帝的話,依舊趴在那裡不動。

  崇禎皇帝聽著殿內此起彼伏地“咕嚕”聲,當即開口又說道:“想著南京百姓挨餓受凍,想著有百姓可能今晚就會凍死、餓死,朕就痛心,你們懂麽,朕很痛心!”

  說完這話之後,他已經走回禦座,便坐了下去,看著底下的臣子,冷聲喝道:“不要告訴朕,你們也沒吃的。如今百姓都在受苦受難中,你們自己說吧,捐多少出來救濟百姓?一個個來,就從魏國公開始。”

  大明朝最大的勳貴,便是魏國公了。他的身份尊貴,自然是跪在最前面的。

  此時的魏國公,是剛襲爵的徐文爵。聽到皇帝的話時,不由得暗暗叫苦。

  年初時候,發生在京師的一幕,這都過了一年了,自然早已傳到京師這裡了。

  那一次,皇帝也是讓人捐餉,但是所有人都只是意思一下,說沒錢,結果犯下了欺君之罪。

  皇帝不講道理,要抄家核查,結果那三個世襲國公的門生子弟群起而鼓噪,試圖阻止這事又能來個法不責眾。結果沒想到,皇帝卻直接定性為造反,親自鎮壓而致午門樓前血流成河。

  如今,皇帝說到最後,竟然在南京也來這一套了。

  那是要給多少?

  給少了,怕皇帝生氣而發飆,給多了,肉疼!

  徐文爵左右為難,一時之間不知道捐多少好?

  然後,他就聽到崇禎皇帝說話了:“怎麽不說話,是沒錢糧?那就下一個!”

  徐文爵一聽,頓時嚇到了,連忙抬起頭來回奏道:“有有有,陛下,末將有錢糧……”

  說著這話時,他看到皇帝的臉色,在燈光之下很冷,便連忙一咬牙說道:“末將捐銀兩萬兩,糧一萬石!”

  京師那邊,太康伯因為捐得是兩萬兩銀子,最終受到了皇帝的看重,還委派他管理大明皇家錢莊。換句話說,捐兩萬兩應該是可以了的,更何況,還多捐了一萬石糧食,按照如今的市價來算,那大概又是五萬兩銀子以上了。

  雖然說有些肉疼,但是徐文爵卻還是松了口氣。不管如何,就當破財消災了!
  可誰知,崇禎皇帝看著他,卻是一言不發。

  徐文爵一見,剛放下的心,頓時又提了起來,皇帝這意思,這錢糧捐得還不夠多?
  他有些吃不消皇帝的目光,不敢再沉默,便連忙又補充道:“末將再多捐五千兩……”

  說出這話時,徐文爵看到皇帝的目光依舊那麽冰冷的盯著他,就知道皇帝還是不滿意,連忙又改口道:“六千兩……七千兩……八千兩……”

  他一千兩一千兩地往上加,加得他肉疼,可是,皇帝依舊是用冰冷的目光盯著他,盯得他不敢停下來。

  跪在他後面的那些文武官員聽著他在那加,不由得都在心中罵娘了:有這樣加的麽?

  最終,徐文爵自己都知道這樣下去不行了,心一橫,當即提高了聲音說道:“十萬,末將捐銀十萬兩,糧一萬石!”

  從兩萬兩到捐銀十萬兩,等於是五個太康伯,這總該滿意了吧?

  可誰知,崇禎皇帝看著,臉色依舊很冷,只是淡淡地說道:“朕在年初查抄原成國公府,共得現銀一百二十四多萬兩,黃金二十萬七千多兩;原定國公府得現銀九十五多萬兩,黃金十九萬兩;原英國公府中得現銀一百一十多萬兩,黃金十九萬兩。和他們相比,你這魏國公府還真是窮,看來還是我們皇家虧待你這魏國公了啊!”

  徐文爵一聽,頓時傻眼。

  其他臣子聽了,也是傻眼。

  他們這下是真的知道,皇帝這是要他們大出血,不只是割肉,而是割大腿啊!

  這……這……這換了不管是誰都心疼吧?

  徐文爵有點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皇帝的話,滿滿地都是反諷,他怎麽可能聽不出來?

  按照皇帝的意思,捐銀十萬兩,還有糧一萬石是遠遠不夠的,可是,可是……

  正當徐文爵在糾結時,卻聽崇禎皇帝又冷笑道:“或許朕不該冒著生命危險趕來救援,就等著流賊攻破南京城,追贓助餉了,朕再過來剿滅流賊,如此所得財物相信很多,也不用朕說那麽多,看不清局勢!”

  說到這裡,他忽然一拍禦案,發出“啪”地一聲大響,嚇得底下官員,特別是徐文爵一大跳。

  就聽崇禎皇帝震怒道:“如今,天下危急存亡之秋也,皆爾等治理無方,導致賊寇四起,百姓掙扎生死一線,每日皆有凍死,餓死還有遭受兵災而死,爾等可有反思乎?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也!不思反哺百姓,共度患難,反而趁機漲價,一石糧達一萬五千文之多。”

  他掃視底下這些臣子,目光很冷,喝道:“朕給了你們機會,看你們是否有報國之心,護民之意?如今朕已知悉,黃得功、馬科、唐通何在?”

  京營總兵,除了輪值的之外,其他人自然是在大殿內領兵看著的。一聽皇帝的話,三個人當即出列,抱拳齊聲奏道:“末將在!”

  崇禎皇帝看著他們,嚴厲地說道:“連夜查抄南京城所有糧店,米鋪,囤積奇居,趁災提高米價,吃人血饅頭者,一律查封,掌櫃、東家不管是誰,一律抓捕!”

  “末將遵旨!”黃得功等人,眼裡只有皇帝,豈會猶豫,當即大聲回應,然後雷厲風行,帶著盔甲撞擊聲,大步而出。

  武英殿內的這些官員一聽,很大一部分人,頓時大驚失色。

  特別是那些南京府的勳貴,更是如此。這些勳貴世襲,豈會在南京城沒有商鋪店面這些,而糧食更是關系國計民生,是必須之物,沒道理不擁有個幾間糧店米鋪的。

  皇帝這一查,他們就有難了。

  而那些官員則稍微好一些,他們來南京為官,不是那麽容易就置辦這些資產的。皇帝要查這個,那是查不到他們的。

  不過,崇禎皇帝顯然還不止如此,又在那厲聲喝道:“方正化何在?”

  方正化就在崇禎皇帝身邊伺候著的,聽到點名,立刻上前兩步,在崇禎皇帝面前站定,躬身候旨道:“奴婢在!”

  崇禎皇帝看著,聲音很大,道:“按《大明律》,官員貪贓枉法者,一貫錢以下,杖刑五十,每五貫錢加一等罪,八十貫處以絞刑。監守自盜者,不分首從,一貫以下,杖八十,四十貫處斬刑。你來核查,按律法做事,如有應天府官員清廉者,朕要重用!”

  “奴婢領旨!”方正化一聽,立刻大聲領旨。

  聽到這,連剛才松口氣的那些官員,也是大驚失色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千裡為官隻為財,或者說,當官發財!更不用說,如今的官場上,誰傻?

  可此時此刻,他們是真傻眼了!
  對於皇帝的話,他們還沒法反駁。因為這是《大明律》中的規定,皇帝是在按律辦事,能說個啥?
  誰也沒想到,皇帝竟然來這一招!真要這樣的話,武英殿內的絕大部分官員,貪贓枉法超過四十貫的,比比皆是,有一大堆人頭要落地了。

  這一刻,他們忽然恨死了徐文爵。

  要不是他扣扣索索地,不把錢捐些出來,皇帝也不至於雷霆大怒,要按律辦事了!

  別的皇帝就算這麽說,他們估計也會認為,那是雷聲大雨點小。可是,眼前這位皇帝,年初時候可是在京師大開殺戒的,什麽世襲國公,什麽首輔尚書的,都是哢嚓起來毫不手軟,直追大明朝的開國皇帝的!

  這下完蛋了,把皇帝給惹惱了!
  本來皇帝差點死在長江上就是憋了一肚子火氣的,竟然不順著皇帝的意思做事,這下好了吧?人家皇帝手中有五萬精銳,還有管南京城會不會亂?亂得起來麽?

  這一刻,似乎天要塌了。

  等他們回過神來時,發現皇帝已經不見了。就見那個太監臉上掛著笑容,笑得讓人毛骨悚然,在看著他們,似乎是在看一群待宰的羔羊!

  ………………

  夜幕籠罩下的南京城,自然是戒嚴的。

  事實上,就算不戒嚴,這麽冷的天氣,還有下雪,也不會有人在晚上出來晃蕩。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要過年了,但是,整個南京城,極少有過年的氣氛,也就那些豪宅大院的門口,已經掛上了大紅燈籠,或許看出一點喜慶的氣氛而已。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夜,南京城又會安靜地渡過,然後天放亮之後,人煙出現,又有各種悲歡離合。

  可是,這一晚,真得讓非常多的人意外。

  這都是晚上了,大街上忽然響起盔甲撞擊聲,還有齊整的腳步聲,一聽就知道,這是大量軍卒上街了。

  大部分百姓,都是躲在被窩裡,雖然聽到外面傳來的動靜,卻也沒心思去關心。

  沒睡著,在擔心明天的年該怎麽過?明天的吃食,又該怎麽吃?這些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壓在他們的心頭卻成了千斤巨石!
  睡著的,都能在睡夢中感覺到寒冷,一個個的都是縮在被窩裡,恨不得臉腦袋都躲進被窩。

  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關心外面的事情,因為他們的老爺還沒回來。

  皇帝突然駕臨南京城,連夜召開朝議,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能回府呢?
  總之,局勢有些不妙,希望能平安無事吧!

  大街上,確實是京營上街了。

  因為京營是外來的,又是今天趕到,那和哪都不可能知道,因此,有原本南京城的守軍帶路,直接查抄各個糧店米鋪,還有抓捕這些店鋪的掌櫃和東家。

  原本屬於唐通親衛,有幸和皇帝說過不少話,最早進入新編京營的標槍手叫張德強,多次戰事下來,已經積功升為千戶了。這一次,同樣有奉命領著他的千人手下查抄糧店米鋪。

  他是有騎馬的,看到在前頭帶路的南京軍卒都走得磨磨唧唧,跌跌撞撞的,再回頭看看自己的手下,哪怕是在南京城中,也是齊整軍陣,心中很是滿意,便對那幾個南京軍卒喝道:“你們是沒吃飯麽?一點當兵的樣子都沒有!”

  聽到這話,有一個看著壯實的南京軍卒便轉回頭看向張德強回答道:“大人真是英明, www.uukanshu.net 我們一天隻吃一頓稀的,躺在營地還好,這一出來,就是餓得慌!”

  其實,這些軍卒的心中是有些怨氣的,都已經晚上了,還把他們叫來帶路,說找城中糧店米鋪,說真的,他們真不樂意。

  肚子餓得咕咕叫,外面又是天寒地凍的,這種日子真是沒法過!
  他的話剛說了,就被他邊上的一個瘦高個同伴拉了一把,然後那人說道:“大人千萬別怪罪,他說得是實情,我們這就走快點!”

  很明顯,這人是知道皇帝的禦林軍惹不得,就怕那人得罪了禦林軍招惹禍患。

  不過他卻不知道,聽到他的話,張德強便立刻想起了他以前的遭遇。在北地當兵的時候,不也是沒有軍餉,餓得有一頓沒一頓的。好在他後來被選入了唐總兵的親衛,才算能吃飽喝足,但是軍餉卻也是有拖欠的。

  日子真正好過起來,就是進京當了京營的一員!
  回想這些往事,張德強壓根沒有一點惱怒的心思,反而對前面帶路的這些南京軍卒說道:“你們放心,陛下來了,你們便會有好日子過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