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賭
崇禎皇帝南下,並不是只找鄭芝龍這麽一件事情。

 巡查農業,了解地方民情同樣是他要做的事情。因此,他領軍南下之際,夜不收便被大面積撒開,打聽當地民生、賊寇、官吏等的情況。

 另外,他這次南下,還帶了閻應元在身邊。這個目的倒是簡單,因為閻應元是南京水師統領,大勝伯的封賞要等到大勝關之戰全部結束,追擊李自成的朝廷官軍全都返回,也等他從福建回來之後才會論功行賞。

 崇禎皇帝就是要讓閻應元看看,如今最為強大的水師到底是什麽樣的?

 一路南下,隨著朝廷官軍大勝的消息傳開,崇禎皇帝還看到大隊的難民往西走,返回他們的家鄉。

 沒有人願意背井離鄉,只要有了回家的可能,就算逃得再遠,他們也是要回家去的。

 不過和他們逃離家鄉時候的憂心忡忡不同,西返的難民,大都是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知道皇帝領軍路過時,他們甚至還會特意過來拜別。

 不會說什麽話,只是遠遠地望著皇帝的隊伍從官道上過來時,就跪伏在路邊,以此表達他們對皇帝的感激之情。要是純粹是皇恩威嚴,他們怕是有多遠就逃多遠了。

 崇禎皇帝此去的目的,是福建的泉州府,離廣東很近的了。陸地上走,其實是有些辛苦的。最為舒服的,是從南京坐船沿著長江東去入海,然後沿著海岸線到達泉州。

 只是很可惜,有沉船事件之後,除非是朝廷掌握了強大的水師,否則所有人都不建議皇帝這麽做的。包括崇禎皇帝自己,也不想坐船。

 雖然他會水,但是陸地上才是王者。

 走陸地上也好,讓崇禎皇帝見識到了這個時代的江南。

 南直隸,浙江、福建這些繁華的地方,同樣處處都有匪患。但是相對北方來說,南方的匪患大都是佔山為王,而不像北方那樣縱橫劫掠。

 有這個區別,其實也和資源多少有關。

 北方多平原,少資源,南方多山水,多資源,這就是區別了。

 一般而言,北方之亂,可能源自天災,然後人禍,導致百姓活不下去才會造反;而南方之亂,更多的是貪官汙吏橫行,壓榨百姓所引發。

 從崇禎十五年開始,浙閩兩省就爆發了白頭軍之亂,就是造反者以白頭巾裹頭。為首者,名許都。

 不過在崇禎十六年末時,被朝廷官軍鎮壓,走投無路時選擇投降。當時,許都是通過認識的陳子龍為中間人和官府講條件投降的。

 當時承諾:只要許都投降,就赦免其死罪。許都為之大喜,遣散大部分部眾,率兩百多人投降。

 浙江巡按左光先卻認為其是走投無路才投降,不是真心,就下令把他們砍了。這也讓陳子龍失信,很是悲憤了一段時間,所幸得到崇禎皇帝的重用,去晉北和張國維種甘薯去了。

 在許都被殺之後,其部屬許嘉應、丁汝璋等複聚眾與官府相抗,連破金華、湯溪、武義、永康縣城,一再破義烏。這個聲勢也是很大的。

 如果按照原本歷史發展的話,南明的力量都縮在長江以南,安全性至關重要,便集中兵力把這個白頭軍給鎮壓了。而在這個位面上,崇禎皇帝駕臨南京之後,就下旨各州縣剿匪以安民生。因此,浙江這邊也集中了軍力把白頭軍給鎮壓了。

 但是,雖然大規模的白頭軍已經沒了,可還是有不少散落各個地區,繼續和官府為敵。甚至連福建那邊,也有人借白頭軍的名號造反。

 崇禎皇帝一路南下之時,通過夜不收的打探,就能不時聽到有賊寇自稱白頭軍為亂的,不過都沒敢再攻打州縣,一般佔據偏遠山頭,自給自足為主,不用交賦稅,有機會就下山打個劫之類。

 一路南下,也讓崇禎皇帝明白了一個道理,大明要中興,不只是剿滅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就可以了的。他們只是天下亂賊的最大代表而已,全國各地,特別是這種山高路陡的地方,還存在各種各樣的匪患。

 雖然其中有不少人只是逃避官府的苛捐雜稅,可這多少都是影響民生的事情。不把這種現象清理乾淨,就稱不上大明中興,稱不上再創盛世。

 崇禎十八年八月,天氣正炎熱之時,崇禎皇帝終於領軍進入了福建境內,到達建寧府時,遇到了北返的欽差黃道周。

 和地方官一起迎接聖駕的黃道周,在府衙大堂內和皇帝見禮之後,便帶著興奮給崇禎皇帝奏道:“陛下威武,百萬賊軍皆擋不住陛下一擊,從此天下太平,指日可定也!”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後又報喜道:“微臣在泉州府聞知陛下大捷消息之後,終於籌集了十萬石糧食,以平價得之,由福建水師總兵鄭芝龍負責,由海路送往南京。此時,已經在路上了。”

 黃道周原本對崇禎皇帝是相當失望的,因此告兵回鄉,本來是專門做學問了。沒想到當今皇帝竟然親自領兵打跑建虜,然後又領兵南下救援應天府。

 在這樣的背景下,他接到皇帝的旨意,就帶著好奇趕來南京看看情況。然後就撞到了沉船事件,皇帝對勳貴動手,逼南京官員捐款,所行之事,皆有異於以前。

 他有些震驚,這好像換了一個人一般。這種行為,說真的,他也分不清是魄力呢還是失心瘋了?

 當前最大的問題,不是李賊大軍即將兵臨城下麽?

 按照黃道周本人所想,這個時候的皇帝,應該征兵征糧,全力備戰才對。結果沒想到,皇帝就只是從官紳身上榨錢糧,救百姓,重農事上。要不知道的人見了,還以為天下太平著呢!

 他奉旨離開南京,去泉州找鄭芝龍籌集糧食之時,心中其實是非常擔心南京擋不住李賊大軍的兵鋒。如果是那樣的話,他這邊做什麽都是徒勞的。

 結果沒想到,那李賊大軍號稱百萬,卻被皇帝一戰而定。就似乎他一直最為擔心的戰事,其實根本不是問題,皇帝壓根就沒重視過!

 此時此刻,他不得不承認,當今皇帝武德充沛,就連那鄭芝龍聽到消息之後,都是稱讚有加,主動承擔了運糧去南京的事情。

 不過崇禎皇帝聽了他的話之後,卻是眉頭微皺。

 十萬石糧食,對黃道周看來,似乎是很多了。想想也是,這就只是泉州府這邊由一個本不應該負責籌集糧草事宜的水師總兵所給,這已是天大的本事了。

 但是,崇禎皇帝卻知道,鄭芝龍的能力,是遠不止給十萬石糧食的。他以平價賣十萬石糧食給朝廷,也就是能應付不明底細的人而已。

 並且就只是十萬石糧食而已,也支撐不了長江中上遊那麽多剛收復地區的糧食供應。

 他正在想著呢,就聽黃道周又對他奏道:“如今天下即將太平,微臣也籌集到糧食了,陛下可是要返回南京?”

 崇禎皇帝對外宣稱是南下剿匪,而他又知道皇帝關心錢糧,因此就有此一說。

 崇禎皇帝聽到他的話,看向他,微皺眉頭問道:“怎麽,卿以為福建無賊了?”

 黃道周聽了一愣,仔細想想,然後便馬上回奏道:“最多尚有一些小蟊賊而已,交於地方剿滅便是,不至於要陛下親征!”

 崇禎皇帝聽了,表情嚴肅地問道:“一處地方有小蟊賊,和處處地方皆有小蟊賊,卿以為這其中可有不同?朕要是不出來的話,何以知之?”

 一般情況下,就這種情況而言,地方官府能瞞就瞞,只要不鬧出大事就好。可是,必然是會百姓會被影響,也會有百姓去有樣學樣。

 高高在上,身處皇宮大內的皇帝,是不可能知道這些事情的。

 此時,皇帝突然拋出了這個問題,而黃道周屬於清流,又是做學問的,對於咬文嚼字是比較擅長的,這一聽之下頓時就愣了下。

 處處地方皆有小蟊賊,這個事情真要認真起來,其實是嚴重的。這就說明,不是某個地方官的問題,而是整體上出了毛病。

 黃道周聽了,很快就回奏皇帝道:“陛下,此乃吏治腐敗所致,當整頓吏治!”

 說完之後,他當即侃侃而談,就是老生常談那些整頓吏治的方法。不能說錯,但是不少主張都是脫離現實背景。

 崇禎皇帝聽著,心中歎了口氣。後世有人評價他,“守正”而不能達變;敢於犯顏直諫而闊於事理;律己雖嚴而於世無補。

 這個評價,就目前來看,不無道理。

 對黃道周之類的安排,崇禎皇帝已經心裡有數,就是安排他們去都察院,給出具體章程,讓他們監督地方;也可以讓他們去做學問,修正明末這時候奢靡之風氣。

 不過此時,他並沒有說破,等黃道周說完之後,他只是說道:“還必須讓朝廷治下的百姓富起來,比他們逃去山上活得更好。如此,便不會有那麽多的隱戶,不會有那麽多逃去山裡的人了!”

 黃道周聽了,似乎是想說什麽,但是崇禎皇帝卻是失去和他交談的興趣,只是對他說道:“朕已起複解學龍為江西巡撫,負責戰後剿滅散落賊寇,恢復民生之事。卿替朕前往江西等地,巡查地方,當盡速安民為要。”

 解學龍曾當過江西巡撫,有討平都昌、萍鄉諸盜,合閩兵擊破封山妖賊張普薇等功績。最為重要的是,他和黃道周是好友,曾因為舉薦黃道周被崇禎皇帝認為是結黨,被廷杖八十,削其籍,移入詔獄,遣戍貴州。

 後來黃道周起複時,想過救解學龍,但是被崇禎皇帝給否了。也有這個原因,黃道周告病回老家,不陪崇禎皇帝了。

 此時,黃道周沒想到,他還沒來及再提這事,皇帝竟然已經赦免解學龍,並且還任用他為江西巡撫。這一刻,他不由得感激萬分,當即磕頭謝恩,渾然沒有顧及會不會再次被皇帝誤認為他們結黨的嫌疑。

 崇禎皇帝看著他,也不多說什麽了,這個黃道周,該是就這麽一個人,只要認為自己是對的,他敢犯顏直諫,也敢我行我素。

 於是,他便開口,讓黃道周退下。

 結果沒想到,黃道周竟然沒立刻退下,只是問皇帝北返的事情。

 崇禎皇帝聽了,便對他說道:“福建之事未完,朕還必須親自走一趟才行!”

 黃道周聽了,疑惑地奏道:“南京之戰剛定,諸多事宜皆離不開陛下。李自成、左良玉等眾多賊首,尚未緝拿正法。陛下為何執意繼續南下,微臣敢擔保,福建無賊寇大到足以要陛下親自處置!”

 聽到他的話,說真的,崇禎皇帝有點不喜歡他了。

 不過他還是表現出了耐心,對黃道周說道:“十萬石糧食太少,南直隸以西諸地收復,皆是遭受兵災之地,就算再多糧食都不為過。朕南下,還是要籌集糧食,為今年計,亦為以後計!”

 糧食這東西,怎麽樣都不嫌多的!

 這個道理,黃道周也懂。不過他聽了皇帝的話之後,又諫道:“陛下又是去泉州府?微臣已經籌集了十萬石糧食,並且那鄭芝龍也和微臣坦言相告,這已是他竭盡所能了。微臣本是泉州邊上漳州府人氏,自然知道當地情況一二。他能拿出這麽多糧食,已是出乎微臣所料了。”

 崇禎皇帝聽了,忽然一笑道:“黃卿,可敢和朕打一賭否?朕就賭他還有糧食,並且在今年之後,都能源源不斷地向朝廷進獻糧食以及類等其他物資!”

 黃道周聽到這話,立刻嚴肅地說道:“陛下乃天子,豈可言賭?那鄭芝龍確實無糧,再逼怕是會反,可不是朝廷之福也!”

 不管怎麽樣,作為鄭芝龍的領居,隔壁府的人,哪怕他一直是做學問的,卻也聽說過,鄭芝龍是海盜招安的。並且他當海盜的時候,朝廷水師都沒法鎮壓,才不得不招安的。

 崇禎皇帝聽了,忽然一聲冷笑道:“朕親自去見他,要敢還和卿敷衍一樣敷衍朕,那朕就滅了他。”

 黃道周一聽,頓時愣在了那裡。

 皇帝憑什麽說,那鄭芝龍是敷衍他,還說得這麽肯定?

 這不對啊!

 那鄭芝龍一直對他恭敬有加,哪有敷衍的跡象?並且都拿出了這麽多的糧食,還能是敷衍?

 說真的,他實在是難以相信皇帝說的這話。

 回過神來,他便也嚴肅了臉,對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慎言,微臣盡心竭力,那鄭芝龍也一直對朝廷恭敬有加,如何有敷衍一說,還請陛下收回此話!”

 靠,這還跟自己杠上了?

 崇禎皇帝聽了,心中是真不喜歡這個黃道周了,一點都不知道人情世故,於是,他便對黃道周說道:“打賭你又不敢,朕說你又不聽。卿就沒想到,萬一真的是卿錯了呢?”

 有的人,就是那麽的頑固,就覺得自己才是對的。這種人,崇禎皇帝在前世今生都見過。

 這不,黃道周聽了,認真想了下,然後說道:“微臣沒有錯!”

 崇禎皇帝見他這個固執樣,反而是熱了,他就喜歡打這種人的臉,於是,他便說道:“事實勝於雄辯,卿且看著吧。朕累了,莫非卿是想朕累出病來?”

 黃道周其實對當今皇帝也感到非常無奈,此時聽到皇帝的話,他沒辦法,只能告退。

 於是,

 ………………

 左良玉那叫一個累啊!

 大勝關之戰,眼看著朝廷官軍大勝,於是,他二話不說,立刻拔腿開溜。

 要說到逃跑,他也是有經驗的,沒了旗號,只是帶著周邊一群親信跑。還真別說,朝廷官軍壓根沒有注意到他,沒去追他。或者說,朝廷官軍全去追李自成去了,沒人管他。

 等到逃出戰場,左良玉松了口氣。不過他還是不敢歇息,繼續西逃。

 作為打了這麽多年戰事的人,非常清楚大勝關之戰都打不贏朝廷官軍之後,以後他就只能繞著朝廷官軍走了。

 因此,他的目的非常明確,先逃回他原本的大本營南昌。他兒子左夢庚在徽州府取了五十萬兩銀子之後,並沒有來應天府,而是押解了銀子回去南昌那邊的。

 有這麽一大筆銀子,還有留在那裡的軍隊,加上跟隨他逃出來的手下,應該還能去一些偏遠的地方稱王稱霸。

 結果沒想到,他往南昌逃去,李自成那廝竟然也往江西跑。

 只不過李自成是從九江府到南昌府,而他是從饒州府這邊到南昌府的。

 更要命的是,李自成的屁股後面,那些朝廷官軍竟然緊追不舍!

 黃得功、吳三桂、高傑、唐通等等,一個沒落下,全都賽跑一樣追在李自成的身後。

 左良玉很想大罵:你小子把官軍引到這裡來的,是要幹啥?

 他可不想被朝廷官軍追,於是,匯合了他兒子之後,放火燒了南昌,然後看到李自成繼續往西逃的樣子,他就往西南逃了,一口氣跑到湖廣和廣西交接的東安才停下來歇口氣。

 這時候,他清點人馬,大概就只剩下了五千人左右了。好多手下都是在路上逃著,逃著就不見了。

 左良玉看看眼前的這些人,他兒子左夢庚,副將馬士秀,王允成,盧鼎等等,除了叛變的兩個之外,手下主要將領就只剩下這麽一點人了。並且,每個人都很狼狽,這一路上,幾乎是睡了跑,跑了睡,沒一天是安穩的。

 此時,左良玉便開口說道:“諸位,如今我們已經撤退了這麽遠,該是安全了。你們一直跟著我,我也拿你們當兄弟看,以後禍福與共,絕不相負。”

 聽到他的話,王允成便先開口說道:“當初你護著我,我就已經決定了的,不管怎麽樣,我以後都是追隨你的。”

 他原本是總兵鄧玘的部下,崇禎八年在樊城駐守時,說鄧玘克扣軍餉就鬧了兵變,害死了鄧玘後,改為隸屬於左良玉,任副總兵,號稱“鐵騎王”。

 他的本事也是有的,和流賊作戰屢有勝績,但是桀驁不馴。

 崇禎十六年的時候,他竟然攻破建德,掠奪池州,還揚言進攻南京。於是,崇禎帝命令誅殺他,但被左良玉護下。

 他剛才所言,就是指這個事情。

 王允成這麽一說,其他人自然也是表態了。只不過,到底是不是口是心非,至少左良玉還聽不出來。

 在他們表態完了之後,左良玉便吩咐他兒子道:“我也不是什麽大順國的王爺了,都是兄弟,說過禍福與共,那些銀子都拿出來,給兄弟們分了。”

 左夢庚一聽,有些舍不得。

 左良玉見此,頓時一瞪眼,怒了。

 左夢庚怕他爹,隻好說道:“分就分了,我還不想管了呢!”

 馬士秀一見,連忙打圓場道:“殿下……大帥對我們的好,我們都記得的,和銀子不銀子的,並沒有關系。大帥,您說吧,我們接下來怎麽做?只要您說,我們絕無二話!”

 王允成聽了,也是附和道:“是啊,大帥,您說吧!”

 盧鼎嘴唇動動,不過沒說話。

 左良玉聽了,便沒再堅持分銀子的事情,表情也嚴肅起來,看著這幾個手下說道:“大勝關這一戰都能戰敗,以後怕是沒法和朝廷交手,唯有躲遠一些才行……”

 這一戰,兵力相差非常懸殊,按理來說,怎麽打都會贏,耗都能耗死朝廷那點人馬的。結果沒想到,竟然還是被朝廷打敗了!

 以後能有的兵力,也絕對不會超過這一戰,在沒有什麽變化的未來,還能拿什麽和朝廷官軍打?就算桀驁不馴的王允成,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因此,左良玉說著這些,沒人開口反對。

 於是,左良玉便繼續往下說道:“我想過了,朝廷官軍當前的目標是李自成那廝,一直追著他殺,指不定是皇帝有懸賞或者下了死命令。因此,暫時來說,我們相對會安全一些。”

 一聽這話,馬士秀露出了幸災樂禍的表情,這是槍打出頭鳥了,哈哈!

 “這時候,我也才算是明白,為什麽皇帝會先讓人燒了船作為開戰,那是因為他有必勝的把握。如今好了,李自成就只能沿著長江西逃,卻一直沒法過江逃往中原了!”

 左夢庚聽到這裡,便開口說道:“我們當初東進的時候,都是把船隻給搜羅光了的,他沿著長江跑,還能找到船就怪了!”

 左良玉聽到這話,看了他一眼,沒理他,而是看向其他三人繼續說道:“李自成這麽逃,我懷疑他是肯定往雲貴跑的。而朝廷官軍,肯定也會一直追著入雲貴。”

 說到這裡,他提高了點聲音道:“我們也沒法北返,因此,我們到廣西去尋一塊立足之地或許是好事。這裡夠偏的,朝廷肯定一時半會都不會關心這邊。”

 他帶著人逃到了這東安,就是不用說,其他人也能猜出來,肯定是要入廣西的了。

 此時,左夢庚聽到他的話,似乎有些擔心地問道:“那以後朝廷官軍還是會追來的,那怎麽辦?”

 “怎麽辦?”左良玉聽了,當即訓道,“自然是見一步走一步,難不成在這裡束手就擒?這廣西和雲貴差不多,土司眾多,又是多山之地,和土司結盟或者殺了什麽土司佔據一地,憑險而守又不是什麽難事!等到天下再變之時,我們便可卷土重來!”

 盧鼎聽到這裡,心中一緊,連忙問道:“大帥,什麽天下再變?當今皇帝如此武勇蓋世,天下還能再變?”

 他的這個話,有點長他人威風,滅自己士氣。

 不過左良玉知道他是個讀書人,並不是那種文武雙全的,被皇帝嚇到了,也在情理之中。

 於是,他便解釋道:“當今皇帝自領兵以來,常有親自衝鋒陷陣。大勝關之戰,相信你們應該也都看到了。這種事情做多了,遲早會被他的對手暗算,死在戰場上。只要他一死,這天下肯定又亂!”

 盧鼎聽到這話,當即失色道:“不會吧?”

 這天下正是因為有當今皇帝的英明神武,才有了太平的可能。皇帝怎麽可能會死?這要是死了,這天下怎麽辦?

 至於太子,還真沒人去想過。

 左良玉聽了,冷笑一聲道:“有什麽不會的?不說中原和陝西還在李自成的手中,還有那遼東,以當今皇帝的脾氣,肯定也是要親征收回的。在人家地盤上,那些大清兵設下陷阱,只要他不是真得天神下凡,一樣會受傷會死!”

 作為帶兵打仗多年的人來說,對於軍隊打仗是最拿手的了。就算是萬人敵,只要針對了,都是能對付的。

 以前時候,只是不知道皇帝的力氣竟然會大到這種程度!如今知道了,有防備了,采取針對的措施,就左良玉自己來說,都能弄死當今皇帝。

 這一次的大勝關之戰,其實李自成那邊也是有準備的。只是沒想到皇帝會先動手突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已!

 想到這,他不由得又有點遺憾,沒想到當今皇帝竟然還會水,要不然淹死在長江上就沒那麽多事了!

 在回答了盧鼎的問題之後,左良玉又看著他們說道:“你們信我,這天下就是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貪官汙吏之多,你們不是沒見過,天災之多,你們也都親歷過,這不是當今皇帝的武勇能救的。我們先躲起來休整,暗地裡壯大實力,就還有重來的那一天!”

 王允成一聽,當即點頭附和道:“大帥說得對,明刀明槍容易,可要重新治理天下卻是難,不是有力氣就可以的!”

 馬士秀聽了之後,更是冷笑道:“那就等著天災多來一些,然後那些貪官汙吏也多努力下,這天下很快就會大亂,哪怕當今皇帝不死,又能如何?”

 盧鼎聽了很生氣,但是又不敢對他們生氣,只能反駁道:“當今皇帝不是殺了好些貪官汙吏了麽?什麽世襲國公、勳貴、首輔、尚書什麽的,都已經殺了不少了。”

 左良玉聽了呵呵一笑道:“貪官汙吏能殺得光麽?殺一批再來一批。別的不說,明國太祖皇帝那可真是一個殺神,殺了多少貪官汙吏,不照樣一直有貪官汙吏麽?”

 一聽這話,盧鼎不說話了,聽著他們的話,感覺天下又沒希望了!

 只是可惜妻兒都在那左夢庚手中,要不然找機會逃回去給當今皇帝提個醒也行!見不到皇帝,就去敲登聞鼓,總之,不能再讓天下亂起來了!

 左良玉見盧鼎不說話,以為他是被自己說服了,相信天下很快又會大亂,他們只是暫時蟄伏,並不是沒希望了。

 連盧鼎這個讀書人都能說服,那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這麽想著,左良玉便開始進行入廣西之前的部署,然後領著手下逃入了廣西。

 ………………

 李自成這邊,左良玉還真沒猜錯,他一直沿著長江逃啊逃的,就是找不到船渡過長江。甚至有時候連停下來找船的機會都沒有,後面有一群索命鬼不要命地在追他。

 最終他只能沿著長江逃,逃過了江西,逃入了湖廣,然後又逃到了貴州。

 以前李自成不是沒逃過,但是真沒有像這一次一樣這麽狼狽地逃。

 左良玉還是睡了逃,逃了睡;李自成這邊,有時候連睡夢中都在逃跑。

 沒辦法,不這麽逃的話,後面的朝廷官軍就追上來了!

 從南京一直追到貴州,這些人真是要他的命了!

 貴州山地多,有的還很險峻,不少官道都是在半山腰上,下面就是懸崖。

 這種地形有利於逃得這邊,留下一些人阻擊,主力就能和追兵拉開一段距離。

 這一日,傍晚時分,李自成所部佔據了一個山村過夜。

 大約一萬不到的人,躺得到處都是,也虧了是夏天,要不然沒有足夠的房屋,非得凍死一些不可。

 村中最好的一處宅子,也不過是有瓦片蓋起來的泥胚房而已。

 昏暗的油燈照耀下,是幾個疲憊不堪的人臉。

 獨眼的是李自成,這很明顯,就見他看向最矮小的那個人,歎了口氣說道:“這樣下去,如何是個頭啊?”

 宋獻策看到李自成看向自己說話,便安慰道:“殿下,我們如今還有一萬來人,還有中原和陝西,比起以前可好多了,豈能泄氣?”

 一聽這話,李自成不由得一愣。

 是啊,以前的時候,被朝廷官軍追殺到只剩下十八騎,什麽都沒有,躲進山裡才逃過一劫。而如今,至少還有一萬來人,還有中原和陝西,只是沒法渡過長江跑回中原而已。

 想到這,他便明白過來,自己這是被那些瘋狗給追的。

 以前的朝廷官軍雖然也追他,可沒有追得如此喪心病狂,真得幾乎是達到了沒日沒夜追趕的地步,幾輩子結下的仇恨麽?

 他在想著,宋獻策還在安慰他道:“只要我們通過雲貴,過道蜀地,就能回到陝西。潼關之險,天下聞名。守好了潼關,就算丟失了中原,還有八百裡秦川,依舊能成為殿下爭霸天下的本錢!”

 聽到這話,李自成點點頭,不過還是有點愁道:“可是要想如此回到秦地,不說蜀地的八大王,就只是這雲貴,我們的勢力並未及此處,如何能過?被朝廷官軍圍追堵截之下,還能到秦地麽?”

 牛金星也逃出來了,就在身邊,附和李自成的話道:“不說貴州,單是那雲南,可是沐家世襲鎮守雲南,是掌兵事的,肯定是對朝廷忠心耿耿的。我們要經過,沐家必然會領兵攔截啊!”

 劉宗敏當時是領著騎兵對衝,敗了之後,逃得也快,此時也在,聽到牛金星的話,滿不在乎地說道:“那又怎麽樣,世襲的這些勳貴,能有一個是有本事的?殺過去便是,敢攔截的,宰了便是!”

 說到這裡,他下意識地看了下身邊,卻沒看到想看的人影,不由得又有點黯然了。

 李自成看到他這樣子,立刻便明白,劉宗敏這是想起李過了。

 他是有看到,李過領著重甲步兵攔阻朝廷官軍,當時好像就是被那明國皇帝一錘給砸到了。

 想著這個,他便不由得心中也是歎了口氣:我的過兒啊,跟了這麽多年,卻沒想到,死在了當今皇帝的手中。

 他沒有兒子,是把這個侄子當兒子一樣看待的。結果沒想到,他還活著,他侄子已經沒了!

 正在這時,就見房門被人推開,眾人聞聲看去,發現是袁宗

 大部分人對於逃跑都是有經驗的,能逃出來也不奇怪。

 袁宗

 一聽這話,宋獻策也是振奮了一點道:“沒錯,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有些納悶。一開始我還懷疑,是不是我們撤退得太快了,因此地方官軍都來不及反應。如今想想,這似乎也說不過去。該是說,這偏僻之地,怕是有什麽變故!”

 李自成聽了,也是琢磨了起來。

 本來他們還當心沒法通過雲貴的,可要是雲貴之地有什麽變故的話,那他們通過雲貴的機會就大了!

 幾個人商量了一下之後,便準備派人連夜去前頭打聽。

 ………………

 他們還真沒猜錯,雲貴動亂,並沒有因為崇禎皇帝的穿越而改變,這個動亂,史稱沙普之亂!

 就在李自成領大軍去攻打南京的時候,武定土司吾必奎如同原本歷史上一樣造反,連續攻陷多地,引發雲貴大震。

 於是,黔國公沐天波等人急忙下令調集石屏土司龍在田、嶍峨土司王揚祖、蒙自土司沙定洲、寧州土司祿永命、景東土司刁勳等部,鎮壓叛亂。

 這個事情倒是比較順利,也如同歷史上一樣,沐天波擊敗叛軍,吾必奎及其黨羽都被活捉。

 然後,各土司都領兵回自己領地去了,結果呢,蒙自土司沙定洲卻賴在昆明不走。也是沐天波自己倒霉,在這亂世竟然沒有防備之心,結果沙定洲突然發難,攻入黔國公府和雲南巡撫等衙門,佔領了整個昆明。

 由於變生意外,沐天波連老婆、老娘都來不及帶,隻帶了官印、世襲鐵券等物逃出了昆明。於是乎,他的老婆,老娘自殺,他的兩個弟弟被殺,從開國積累下來的財富也都便宜了沙定洲。

 這麽大的事情,比起之前的吾必奎造反還要嚴重多了。

 朝廷那邊,自顧不暇,沐天波一邊逃命一邊傳令各地土司鎮壓沙定洲叛亂。

 可是,沙定洲之所以這麽乾,那是有本錢的。

 他本身是實力強橫的土司了,另外阿迷州土司普名聲死後,其妻萬氏改嫁給他,兩土司合而為一,勢力大增,要遠比其他土司的實力更強。另外又有臨安府生員湯嘉賓為謀主,是蓄謀已久,才發動的這場叛亂。

 因此一時之間, www.uukanshu.net 各地土司要麽畏懼沙定洲的實力不敢與之戰,要麽和沙定洲交戰就被打敗。

 並且,有那湯嘉賓給他出謀劃策,沙定洲還劫持了巡撫吳兆元,要挾他寫信阻止來救援的軍隊,並且追著沐天波打。

 雲南已經大亂,連帶著影響到了隔壁的貴州,而李自成這邊逃入的時候,正好是貴州這邊被雲南之亂給波及到的時候,注意力都在雲南那邊,就讓李自成給輕松逃入了貴州。

 雲貴之地的亂局,因為李自成的加入,自然會變得更為混亂,並且追殺李自成而來的各路總兵,又是新的勢力了。

 雲貴之地,亂就一個字了。

 不過此時的崇禎皇帝,卻是還不知道這邊的事情。

 就算是知道,他肯定也沒法管,因為離得太遠。此時的他,已經領兵進入泉州府,鄭芝龍的老巢!。

 感謝書友121204083244697的400起點幣打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