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五十六章 人心
  文華殿內,一群人已經候在這裡了。

  要是以前,皇帝還沒到的時候,他們可能還會互相溝通會。可這一次,他們就沒一個人說話的。

  低著頭看著自己的官靴,都還能看到血跡。

  午門外面的修羅場景,對他們這些文官來說,實在是太震撼了。特別是三個世襲國公都被皇帝毫不猶豫地斬立決!

  相對其他人來說,他們幾個還好一些,至少皇帝在殺人之後點了他們的名,得太祖皇帝背書是忠臣,那估計不會有事!只是不知道,皇帝又把他們這些都察院的一起召來,是有什麽事情?

  他們正想著呢,忽然就見到殿外傳來動靜,轉頭看去時,發現崇禎皇帝正翻身下馬,然後在幾個內侍和錦衣衛校尉的護衛下,匆匆入殿而來。

  於是,他們便連忙接駕。

  崇禎皇帝一邊說著“平身”,一邊去禦座坐了,然後看著他們說道:“按照太祖皇帝推演,京師城破之時,卿等都以身殉國,因此,朕可以放心用卿等,共度時艱!”

  底下站著的這些人,有左都禦史李邦華,右副都禦史施邦曜,禦史王章,陳純德,趙撰,俞志虞以及給事中吳甘來,他們聽到皇帝又一次強調他們的忠心,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當即齊聲回奏道:“臣等遵旨!”

  崇禎皇帝掃視著他們,接著說道:“只有月余,京師便會淪陷,朕不得已須得親自領軍出戰,留太子監國。卿等在京師須得配合內閣輔佐好太子,守住京師。對此,卿等有何想法,盡可奏來!”

  要說一天前的話,估計這些禦史在他這話一說完就會群起而反對。

  打仗又不是過家家,你一個從未打仗過的皇帝說領兵出征就領兵出征,以為一定會贏麽?萬一敗了,薨了怎麽辦?

  但是,就在今天,他們見識到了皇帝的雷厲風行,更以鐵血風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鎮壓了京師叛亂,這讓他們在崇禎皇帝身上看到了太祖、成祖皇帝之風,也就多了一絲信心。

  不過就算這樣,他們其實還是擔心的。

  既然皇帝讓他們暢所欲言,官職最高的李邦華很快出列,向崇禎皇帝奏道:“陛下,既然如此安排,微臣以為,或安排定王、永王前往南方,以備不測。”

  他本來是主張皇帝鎮守京師以待勤王之軍,太子南下南京以備不測,但是此時知道皇帝已經有了決定,就改了建議。

  從理論上來說,李邦華的這個主張確實是萬全之道,就算京師淪陷,大明朝也不至於因為無主而混亂。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情況看,他這個建議非常合理,能避免南明內亂爭奪皇位。

  不過此時,崇禎皇帝聽了,卻是搖搖頭,毫不猶豫地說道:“京師已是危如累卵,唯有破釜沉舟方有一線生機。如果朕在此時令定王、永王南下,必然會引發人心惶惶,不利於守住京師。”

  越是危急時候,人心就越是重要。稍微一點火星,就可能引爆人心之亂。

  崇禎皇帝打得主意,不成功便成仁,那還管以後的事情,除非他穿越到定王、永王身上,那他肯定百分百讚成李邦華的提議。

  此時,崇禎皇帝說完之後又補充道:“等到京師轉危為安之後,朕會再派定王、永王南下催促物資糧草北運。在此之前,他們也要一起和京師共存亡!”

  感受到皇帝的決心,李邦華最終沒有堅持了。畢竟皇帝所說這個時候要破釜沉舟方有勝算,也是有道理的!

  見他不說話了,

給事中吳甘來出列奏道:“陛下,微臣以為,如今之困局非為糧草物資及軍餉也!微臣憂心的是兵聞賊而逃,民見賊而喜,不怕無餉而怕無民也。微臣以為,民心為要,當立刻減輕賦稅!”  歷史上,他就曾給崇禎皇帝這樣提議,但是崇禎皇帝雖然認同,卻已是來不及。

  此時,崇禎皇帝聽到他的觀點,便立刻回答道:“此事朕亦知之。李賊能成大事,和他得民心有關。朕在出征之前便會宣告天下,取消三餉,等以後穩定了局勢,朕會進一步革新稅制,減輕百姓之負擔。”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又道:“不過軍餉物資同樣重要,朕唯有重建京營,握有精銳之軍,方能破賊穩住局勢。”

  吳甘來見皇帝已有這方面的考慮,不由得很是高興,便退回了隊列,沒有其他說法了。

  但是,他沒有,崇禎皇帝卻有。就見崇禎皇帝看著他說道:“李賊收買人心的一種說法,說均田免賦,闖王來了不納糧,這顯然不切實際,有任何朝代能不需要繳糧納賦的?卿從這點入手, 要用普通百姓、軍卒能理解的話廣而告之,揭李賊之虛偽!”

  在李自成沒有政治主張的時候,就是一夥流賊,沒有根基,才會被官軍攆著追。但是,等他在崇禎十五年再入中原時,便提出了他的政治主張,一下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急劇膨脹,成為能改朝換代的最大勢力。

  為什麽到了後來,李自成幾乎就沒有遇到抵抗的力量,就因為他獲得了民心,大勢已成!

  崇禎皇帝要想扭轉乾坤,不但在戰場上要和李自成一分高下,同樣還要在輿論上和李自成打仗。

  剛好吳甘來有這個認識,他就順手把這個事情交給吳甘來。等到救下寧武關,可以喘口氣的時候,在這輿論戰上,再來好好規劃一下,目前來說,也只有廢了根本收不到手的三餉,算是簡單爭取下民心了。

  此時,就聽崇禎皇帝繼續對吳甘來說道:“吳卿在此事上有什麽需要,盡可以奏於太子,朕亦會交代太子給予卿必要的支持!”

  “微臣遵旨!”吳甘來感受到皇帝的重視,連忙應下。

  隨後,崇禎皇帝看著其他人,便又說道:“卿等乃是禦史,在此非常時刻,其他事情先放一放,以輔佐太子堅守京師為目的監察百官,有力都使到一塊,可好?”

  黨爭中的人,有的不是為了個人利益,是有信念不同,立場不同等等,引發互相攻擊,結果耽擱了正事。

  崇禎皇帝離開京師之前,就要先提醒這些能為國盡忠的禦史,在這非常時期該怎麽去做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