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上吊之前,崇禎掀桌》第六十八章 真得是頭豬
  在他面前,一個武將,不是別人,正是薑瓖,見眼前年輕的代王發怒,便連忙抱拳說道:“殿下,末將這也只是聽到的傳言而已,未經查實,當不得真。只是覺得不該瞞著殿下,因此特來稟告一聲。”

  這一代的代王叫朱傳?,聽到他的話,怒氣不消,依舊恨聲說道:“孤早看他不順眼了,專門為難大明宗室。而他又確實是陝西人,和那李賊同鄉,難保不會勾結在一起!”

  但他卻是不知道,眼前這位告狀的薑瓖,其實也是陝西人。

  此時,薑瓖聽到,再勸道:“還請殿下息怒,要不然末將也是很難做的。他畢竟是大同巡撫,朝廷的封疆大吏,如果只是未經證實的消息,哪怕朝廷知曉了,怕也會怪我們汙蔑朝廷大員的!”

  朱傳?聽了,又拍了桌子對他說道:“你給孤去查,只要核實了,孤定然上奏彈劾他。”

  “末將遵命!”薑瓖聽到,立刻表情嚴肅地回應,然後便告辭而出。

  出了代王府,他騎上馬之後轉頭看向恢宏的代王府,臉上卻是露出了冷笑。

  大明朝的藩王,就是圈養起來的豬而已,受地方官監視,無非是有點錢而已,還敢彈劾朝廷封疆大吏,怕不被朝堂上那些文官群起而攻之。

  沒有一點自知之明,真的是頭豬!

  冷笑完了之後,薑瓖便騎馬離去,隱於黑夜中。

  次日上午,衛景瑗拖著病腿前往代王府求見,結果卻吃了一個閉門羹。人家代王壓根不理他,讓衛景瑗無計可施,只能另外想法湊錢。

  ………………

  與此同時,京師,崇禎皇帝外穿皮甲,騎戰馬,正在檢閱他千辛萬苦湊集起來的騎軍。

  不多也不少,剛好湊了萬騎出來,這將是他踏出征戰天下第一步的本錢。

  站在軍陣最前面的,是總兵賀珍,賀讚和魏師貞。

  其中賀讚是賀虎臣之子,崇禎五年時候林丹汗領軍大舉入侵大明邊疆,賀虎臣戰死,其子賀讚領五十騎從重圍中突圍。崇禎十七年京師城破之時,迎敵作戰被亂箭射死。

  崇禎皇帝新組建的這支騎軍,最重要的是忠心。雖然他覺得經過一系列操作下來,其他將領該也是忠心的。但是,為了以防萬一,他還是把薊鎮軍和保定軍的騎軍將領,沒有歷史記載殉國的那些,調到了步軍營那邊任職。

  這個騎軍營這邊,所有軍官都是原本歷史上殉國的了。如此一來,至少能保證,他起家的這支騎軍,在忠心上是絕對沒問題的了。

  此時,萬余騎軍,打亂分配在三個總兵麾下各三千,而崇禎皇帝自己直領騎兵一千作為親兵營,方正化就站在親兵營前面。

  這些即將出征的將士,親人還沒遷到京師的,軍餉已經全部存入指定錢莊,沒有了後顧之憂。

  騎軍營的著甲率,達到了百分之百,並且大部分都是防護性能良好的皮甲。軍械之類因為優先裝備,也是配備齊全。

  並且每個軍卒都分到了十日份的軍糧和戰馬飼料,後勤方面,也是保障充足。

  每個騎軍將士,皆是士氣高昂,一手握著戰馬韁繩,一邊筆直地站在戰馬脖子左側。雖然有萬余人,卻只能聽到寒風呼嘯聲以及偶爾的戰馬打鼻聲。

  崇禎皇帝掃視一遍,很是滿意。隨後,他便大聲喝道:“午後便會誓師出征,眾將士若有書信要留給妻兒老小,皆可到皇后這邊留書。”

  在他的身後,周皇后帶著一兩百個宮女內侍等著,

就見他們拿著紙墨筆硯,端著案幾,早已等在那邊。  可以說,崇禎皇帝為了他的起家本錢,那是真的花了很大的心思。

  隨後,崇禎皇帝又下旨,參將以上騎軍營將領於壽皇殿議事。

  事實上,到壽皇殿的,還有太子朱慈烺。

  大殿關上大門,除了他們這些參與者之外,沒有任何宮女和內侍。甚至方正化都沒站皇帝身邊,而是站在了殿門內側。

  一看這個架勢,就知道這次的會議內容絕對非常重要。

  果然,在眾將見禮之後,崇禎皇帝便一臉嚴肅地說道:“二月二十前後,李賊大軍便會大舉進攻寧武關,三關總兵周遇吉領三千兵力死守寧武關七天左右,最終彈盡糧絕力戰殉國。朕領兵首戰,便是要救下寧武關,把李賊大軍堵在山西……”

  聽到這話,底下將領不由得都是有點震驚:皇上怎麽知道二月二十前後李賊大軍會大舉進攻寧武關的?

  不過他們很快回過神來,自己就給出了答案,肯定是太祖皇帝提點的了!

  “……此戰之要, 必須要在寧武關破之前趕至!”崇禎皇帝掃視底下,嚴肅地問道,“卿等可知?”

  這次的會議,是屬於臨戰會議了,什麽都不說,就領著軍隊出發而不和這些將領說明,那是很可能會出問題的。

  賀珍聽了,代表其他將領當即回答道:“陛下,如今至少還有十多日,二月二十之前趕至,絕無問題!”

  他們聽明白了情況,心中有疑惑,但是也還是先答覆了皇帝的話。

  崇禎皇帝聽了,表情卻沒有一絲輕松,依舊嚴肅地說道:“另外還有兩件事,宣府和大同軍鎮的領軍將領會降賊,朕要順道斬殺謀逆並控制大同和宣府二鎮,以為寧武關之後援!”

  賀珍剛才其實就想著,為什麽不派人去傳旨,讓大同和宣府救援寧武關,不是更方便麽?此時聽到皇帝的話,他才算是明白怎麽回事。

  這一下,他的臉色也一下嚴峻起來,不但是他,包括其他將領,臉色也同樣嚴峻了。

  不過此時的他們,絲毫沒有懷疑皇帝的話,因為這肯定是太祖皇帝提點的。

  崇禎皇帝看著他們,繼續嚴肅地要求道:“諸卿對於此戰有何提議,該如何行事為好,皆可暢所欲言!如若須京師這邊配合,太子亦在,皆可道來!”

  選擇在京師開這次會議,而不是出城之後再開會,就是為了保證有京師的配合,能有更多的勝算。

  該乾綱獨斷的時候,就要乾綱獨斷,類似這種軍議,崇禎皇帝覺得,還是學習後世那一套會比較好,集思廣益,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