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臥龍崗上小童子》第77章 張松獻西蜀
  建安十六年,漢帝曹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權勢之大,已無人可及。

  這消息播入漢中,早驚動了漢寧太守張魯。

  張魯乃沛國豐人,祖上便是赫赫有名的張道陵。

  張道陵在西川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人號張天師,人皆敬之。

  張道陵死後,其子張衡行之。百姓但有學道者,助米五鬥,這就是五鬥米教。

  張衡死後,張魯又行之。

  比起老爹和爺爺,張魯玩的無疑花了許多:他在漢中自號為“師君”,來學道者皆號為“鬼卒”,為首者號為“祭酒”,領眾多者號為“治頭大祭酒”。

  又蓋義舍:舍內飯米、柴火、肉食齊備,許過往人量食多少,自取而食;多取者受天誅。

  凡是境內有犯法者,必恕三次;不改者,然後施刑。

  所在並無官長,所有事物盡屬祭酒所管,張魯靠著這些手段,雄據漢中之地已三十年。

  當初漢室以為地遠,不能征伐,就命張魯為鎮南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通進貢而已。

  如今張魯聽聞操破西涼之眾,威震天下,擔心曹操有取漢中之意,於是采用了閻圃的計策,與弟弟張衛商議起兵,打算拿下劉璋的西川後稱王抗曹。

  而在襄陽城裡盡觀天下之事的沐風早已知曉了張魯的意圖,他也知曉劉璋昏弱,於是連忙寫了一封書信給正在江陵的劉備以及諸葛亮。

  ……

  “沐風來信,明言張魯定要攻川,劉璋必會派使者尋他人相助,卻讓我多加接觸劉璋之使,以獲取西川之機遇。二位先生對於沐風之言,如何看待?”

  江陵城裡,劉備合上了信紙,對著身前的諸葛亮與龐統問道。

  “璋曾殺張魯母及弟,因此有仇。如今漢中、益州將亂,卻是取西川的時機,然而似沐風小童子所說,劉璋尋援,多半會是曹操,又為何要讓主公多加接觸呢?”

  龐統一張醜臉上滿是不解,縱然他與諸葛亮乃當世大才,也沒法未卜先知,知曉曹操會將劉璋使者張松趕走的事情,自然也就看不透沐風的用意。

  雖然同樣不解,但是諸葛亮比起龐統,對於沐風卻更多幾分熟悉與信任,於是對著劉備說到:

  “沐風此舉,想來定有根據,主公可先派人關注劉璋舉措,若劉璋當真遣使者途徑荊州,亦可前往一觀,若益州之使依附曹操,徑往許都,那取西川之事,還需另取良策。

  一旁的龐統聽著諸葛亮的建議,還想說先什麽,奈何一時間確是沒有更好的法子,隻好點頭讚成。

  於是劉備依照諸葛亮的建議,時刻關注著益州的行動,果然在幾日後,劉璋便派遣了張松為使,前往許都進獻。

  見著張松前往了許都,劉備幾人無疑大為遺憾。

  不過沐風卻比當世所有人都早早料到了一步:大破馬超的曹操日漸膨脹,又因為張松言語過激,竟然將其趕出了許都。

  在許都受辱的張松打著轉,竟然直直的奔著江陵而來。

  聽著探子來報,劉備對於沐風的判斷大感驚奇,而哪怕是諸葛亮與龐統都是驚歎不已。

  連忙派趙雲到郢州界口迎接,這禮賢下士的樣子,倒是絲毫沒有破綻。

  於是乎張松才到了郢州界口,就忽然看見一隊軍馬而來。

  軍馬約有五百余騎,為首一員大將,輕妝軟扮,勒馬向前問道:“來者莫非張別駕乎?”

  張松滿臉愕然,

拱手說道:“然也。”  那將慌忙下馬:“趙雲等候多時。”

  張松也是連忙下馬答禮:“莫非常山趙子龍乎?”

  “然也,某奉主公劉玄德之命,聊奉酒食。”

  見著有軍士奉上了酒食,張松心底暗歎劉備之用心,與趙雲喝了幾杯,見著眼前的白袍大將威風凜凜,忍不住歎道:“聽聞劉使君麾下猛將如雲,今得見將軍,當真名不虛傳!”

  趙雲笑著敬了一杯酒,笑著擺手道:“主公帳下,雲長、翼德皆乃萬人敵,於文則擅統兵,況且又有諸葛孔明、龐士元與沐子雲三位運籌帷幄,趙雲之能,實在是不足掛齒。”

  聽著趙雲的客套,張松倒是輕咦了一聲:“將軍所說沐子雲,可是那寫了《笑傲江湖》一書的沐風沐子雲?”

  “正是。”

  “我聽聞,這位小先生尚未成人,這所寫之物,已然不凡,聽將軍意思,這位小先生莫非還擅長謀略之事?”

  趙雲聽著張松略帶不信的語氣,笑道:“先生莫要小瞧了沐風小先生,其年歲雖小,所立之功,恐為主公麾下之冠。”

  趙雲乃是劉備親衛,深得信賴,所以沐風每一次給劉備出謀劃策,在劉備身側的趙雲皆是知曉, 而越是這般,趙雲愈發佩服沐風這位年歲不大的小童子。

  “不瞞先生,先生此來荊州,沐風小先生於十幾日前便早已料到,故此趙雲才能在此等候啊。”

  聽著趙雲的話,張松暗暗咂舌,十幾日前他尚未出益州,不想便被人猜透了行跡,這般心思,當真是可怕。

  將杯中酒喝光,張松苦笑道:“松自認才智不凡,所讀之書皆能過目不忘,倒背如流,然與此子相比,反倒不足一提了。”

  搖頭感歎道,張松滿臉感慨:“不想天下還有這般少年才俊!”

  趙雲與張松又飲了數杯,上馬同行。

  來到荊州界首,劉備帶著諸葛亮、龐統連忙將張松到府堂上敘事。

  沐風早早知道張松便是取西川之機遇,那是因為他知曉,張松名義上是來合縱連橫,實際上卻是來西川的。

  張松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西川地形圖,這張詳細記錄了益州地形的圖冊讓得劉備三人大喜過望。

  將張松送出荊州,張松告訴劉備,自己在益州以為內應,讓劉備下定決心入蜀,臨走前則是舉薦了自己的好友孟達、法正二人。

  劉備此番得了意外之喜,連忙整點兵馬,打算入蜀,與此同時令人覆信沐風,向他詢問入川事宜。

  雖然龐統與諸葛亮已經有了決斷,但劉備幾人還是打算問一問沐風這位深藏不露的小童子,畢竟他的眼光與計策,準的可怕!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劉備如今等著沐風的回信,目光卻是死死盯著西川:等著張松回西川後,劉璋的反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