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皇長孫!》第二百五十六章:第1次早朝的朱英
在朱元璋面前的,是身穿一身暗紅色的袞服的朱英。

 這深沉的顏色,和朱元璋身上穿著的,是同一款,甚至於看上去比朱元璋身上穿的,還要顯得隆重一點。

 畢竟朱元璋此刻穿的,並非是禮服,只是常服。

 同款的兩個紅站在一起極為惹眼,這跟後世的情侶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按照現在已經定下來的禮製,朱英的龍袍,也應當跟太子朱標的一樣,而是帶點紅又有點發暗的朱黃。

 不過對於朱黃和暗紅,朱英明顯更偏愛暗紅一點。

 在朱元璋的詢問的時候,朱英只是簡單的說了一句,就喜歡爺爺身上的紅。

 朱元璋就直接定下了同款色。

 至於禮製,朱元璋雖然自個定下的規矩是最多的,但他其實從來沒有放在眼裡,禮製的一切,當然是要為皇帝服務,而不是用來束縛皇帝。

 在這一點上,自大秦後三百多位皇帝,還真就沒幾個想通這件事的。

 開國皇帝呀,真就是應了那句話:老子的規矩就是規矩!

 “爺爺,看來從今日起,孫兒每日也要跟著爺爺一同進行早朝了。”朱英感受著老爺子滿是硬繭的大手,笑著說道。

 雖然時刻被朱元璋稱作備懶,但朱英自然不是一個備懶的人。

 真要是懶惰的話,也早就死在西域,而不可能有今日了。

 只是在很多事情上,相對於朱元璋,有著後世經驗的朱英,更喜歡的是團隊合作,充分的挖掘麾下的潛力。

 並不是存在依賴麾下。

 像是劉勝等百位弟子,都是朱英耗費巨大精力,親自培養出來的,也朱英整個群英商會,在西域,大漠,草原,包括大明內進行活動的成員。

 都是由這百位弟子,進行管轄。

 這弟子的排名,並非是一成不變的,嚴格來說,真正能夠算親傳的,只有前五十位。

 授課有兩百多人,後面五十位排序的弟子,基本上根據功勞,或者說所管轄勢力業績的變化,都是會有一定的變動,具有競爭性。

 “你呀你,往後的日子裡,再也沒辦法像從前一般躲懶了。”

 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朱英也隨著笑了起來。

 從乾清宮出發至華蓋殿,不過就幾步路,而這個時候,華蓋殿中官宦們已經為朱元璋還有朱英,準備好了早點。

 “咱是個小老百姓的出身,做過地主的放牛娃,當過和尚,乞丐,咱從來沒有避諱過這樣。”

 “咱很清楚,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是有多麽的難道,打天下呀,一步錯,那就是萬劫不複。”

 “當初這中原大地上,有多少豪傑,如今都化作了黃土,唯有咱留了下來,靠的是什麽,是智慧!”

 朱元璋對於朱英循循教導,也開始為朱英介紹自己的日常。

 “咱每天很多事情要處理,是從來沒有批閱完的奏章,但咱都會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讀書。”

 “多讀書,才會明白更多的道理,只有讀的書夠多了,才有更多的智慧。不讀書的人,再聰明,那都是小聰明,上不得台面。”

 朱元璋感歎著說道。

 縱觀朱元璋的身上,有很多的優點,也正是這樣優點的存在,才造就了如今的大明。

 其中最令人惹眼的,便就是兵法。

 朱元璋用兵如神,從西吳時期的南平紛據,到大明建國之初的北複幽雲,再到徐達、傅友德以及後來的藍玉遠擊蒙古。

 每一次的用兵他都是運籌帷幄,先行制定詳細且正確的軍事計劃,為軍事行動的勝利奠定基礎。

 誠然他是有很高的軍事天賦,但真正接觸到軍事的朱元璋,是在加入起義軍開始。

 而也是在那個時候,他才開始看兵書,學兵法。

 很多人看到的,是朱元璋本身的天賦,卻很少有人知道,那日以繼夜,從不間斷的閱讀。

 天賦決定的是上限,讀書才是能夠達到的高度。

 一邊教導大孫,朱元璋看著華蓋殿書架上有些陳舊的典籍,語氣變得有些感歎。

 在這一刻,他想起了曾經,經常徹夜陪伴自己的大妹子。

 拿出一卷兵書,朱元璋擺放在書案上,對大孫說道:“咱以前呀,愛讀書,每次都是讀到深夜,當時你奶奶呀,不管咱讀書多麽晚,都會在旁邊陪著。”

 “和咱這般窮苦出身不同,你奶奶是正兒八經的大家閨秀,很多的書,都是你奶奶給爺爺送來的。”

 說到馬皇后,朱元璋的嘴角不由開始微微的上翹。

 “咱能懂什麽大道理呢,很多書都讀不明白,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你奶奶在旁邊教導著。她也喜歡讀書,讀的書可是比咱多得多了。”

 “說起來,你奶奶都算是爺爺的老師了。”

 朱元璋說著說著,眼神有些遊離,想起了曾經大妹子陪伴在身邊的美好時光。

 馬皇后祖上曾是歸德府宿州富豪,她的父親馬公,也是有名的地主鄉紳,即便是元朝,也是時代顯貴。

 馬公沒有兒子,視馬皇后為掌上明珠。馬皇后自幼聰明,能詩會畫,尤善史書。

 在這一點上,對於朱元璋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貧苦百姓,哪有什麽讀書可言,在元末,或者說古代所有朝代,書可不是什麽便宜貨,相反是非常昂貴的。

 在遇到馬皇后之前,朱元璋本身跟文盲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唯一得到的讀書機會,也就是當和尚的那段時間。

 朱元璋做和尚才五十天,五十天裡,每天還需要勞作,能夠閱讀經書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連入門都算不上。

 真正的入門,就是在馬皇后這裡。

 “咱那個時候,讀書識字,都是你奶奶每日陪在身邊,一筆一劃的教授,若是沒有你奶奶,咱哪能有機會讀書。”

 “什麽抱負,志向,在那個時候,都是空談。”

 朱元璋語氣唏噓,朱英聽完後才明白,原來馬皇后的存在,竟然是這麽重要。

 若是當初郭子興,沒有把馬皇后許配給朱元璋,怕是這大明,都極其有可能不複存在。

 在早期朱元璋統治勢力中,往來的文書,甚至包括一些調度安排,都是馬皇后在負責。

 而這些,在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導致馬皇后除了皇后之名,其余則名聲不顯。

 這其實是馬皇后自己的意思,甚至后宮不得乾政,也是馬皇后提出來的。

 這是一個真正頂了大明半邊天的女人。

 朱元璋拿出一本典籍,正是兵書:孫子兵法。

 “這就是咱看的第一本書,咱真正開始識字,也就是從這本書開始,從今日起,咱便把這本書,送給你。”

 朱元璋拿著這本白麻紙製作的兵書,遞給大孫。

 朱英接過,麻紙有些粗糙,和如今大明所用的皮紙白棉紙不同,白麻紙的主要製作年代,是在唐宋時期。

 這本泛黃的兵書,想來便是唐宋時期的拓本。

 朱英簡單的翻開,可以看到在這書籍上,還有許多的注釋。

 注釋上,主要有兩種字體,一種娟秀,另一種粗狂。

 注釋很多,密集有序,條理分明,可以很好的幫助後來人閱讀。

 “謝謝爺爺。”

 朱英沉聲的說道。

 這本書,意義大過於書籍本身,更像是一種傳承。

 沒有給長子朱標,也沒有給當時認定的太孫朱允炆,而是留到現在,給了朱英。

 是朱元璋心中清楚,朱英的野望,可比肩曾經剛剛建立大明的自己。

 通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朱元璋知道,這是不可能阻擋大孫的,所幸大孫極為優秀。

 所以朱元璋才把這本自己作為識字的第一本兵書,交給大孫。

 朱英說謝謝,自然也是明白這個道理。

 “時候不早了,想必大臣們也該等急了, 走,大孫,咱帶你上朝去。”

 早點很快就吃完了,不管是朱元璋還是朱英,在吃飯這方面,沒有文人那般慢條斯理的習慣,幾大口下去,就搞定了。

 奉天門外,文武百官聚集。

 只有當皇帝坐到金鑾殿上的龍椅後,門才會打開。

 朱英雖然在皇宮住了一個多月了,但今天還是第一次,到這奉天殿內來。

 獨特的設計,有著很強的回響,緊閉大門的殿內顯得有些昏暗,腳步聲在這裡也是異常的清晰。

 殿內此刻已然有諸多的宦官和侍衛守候。

 朱元璋高坐金台,朱英則站在其左手旁。

 待朱元璋坐好後,劉和也開始吩咐宦官們打開奉天殿門。

 隨著殿門緩緩打開,朱英此刻的心情,也變得有些激動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