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哼……”
劉徹冷哼一聲,顯然是沒打算就這麽輕易的饒了劉據,但至少事態也沒有進一步的惡化,總體來說也算是個好現象。
雖然劉破奴也知道在爭儲這件事情上是沒什麽好說的。
因為不管你怎麽說,人家都不會相信的。
特別是你爭儲的對象,劉據倒是會相信,可很多時候不是他相信就能解決問題的。
他的母親衛子夫,以及這次跳出來的眾人都是這樣。
難道他們不知道這是劉徹乾的事情嗎?
他們當然知道,可劉徹這糟老頭子是皇帝,他們不敢對皇帝怎麽樣,所以他們只能拿自己來下手,只要自己出了問題,劉徹自然不會再去考慮換儲的問題了。
況且換儲不是兒戲,也不是封侯那種今天撤了明天立了戰功還能再升回來。
一旦劉據從太子的寶座上下來,接下來不管發生了什麽事情,他都不可能再回到這個寶座上了。
除非劉徹和劉破奴在未來幾年內都嗝屁了,而劉破奴又無後,這樣的話,憑借著劉據勢力在朝中的影響力,倒是可以將他迎回來直接登基。
的確有這種可能,但幾率太小太小了。
當然,對於劉據來說幾率是太小了,但對於劉破奴來說,這可不是什麽新鮮事兒。
歷史上劉徹臨死前立劉弗陵為太子,然而劉弗陵剛剛成年就掛了,緊接著霍光等人就將昌邑王劉賀給迎了過來登基為帝,結果劉賀當了不到一個月的皇帝就被廢了,再然後才是漢宣帝劉詢。
當然,漢宣帝劉詢有資格入選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劉徹在晚年的時候重新將劉病已錄入了宗室族譜,並且改名劉詢,正式承認了他皇室的身份,若是劉徹在晚年的時候沒有走這一步,那麽歷史上就不可能會有漢宣帝了。
皇位的爭奪從來都是殘酷且慘烈的,歷史上已經有了太多太多血的教訓,清朝的皇帝們倒是想避免這個問題,於是搞出了秘密立儲製。
秘密立儲製的好處在於在皇帝駕崩之前沒人知道誰是接班人,而且就算你想盡辦法偷偷的看了皇帝立下的儲君名單也沒用,只要皇帝不死,儲君名單是可以隨時更換的。
但清朝的皇帝可沒想到這樣非但沒有避免他們擔心的問題,反倒是加劇了皇子之間的爭鬥。
知道太子是誰還能有針對性的去搞,可不知道是誰那怎辦?
自覺希望不大的就站隊感覺希望很大的,而自覺希望很大的就帶著一去小弟們把同樣希望很大的往死裡弄,只要用盡一切辦法把對方給弄沒了,弄的只剩下自己了,那最後皇位不就成我的了嗎?
子孫後代的事情劉破奴沒心思去考慮,現在他隻想解決好當下的問題。
“大哥,其實自始至終我都沒有提過哪怕半句我要當太子的話,腦子裡更是沒有一丁點爭儲的想法,其實按照我的想法,找個風景好的,交通便利的地方作為封國,舒舒服服的過完這一生不給朝廷添亂就行了,可父皇他就是不聽,可能是因為我不經意間露出了什麽父皇看重的東西了,所以就這麽把我推了出來!”劉破奴再一次表態,不管劉據信與不信,反正他得當著劉徹的面把這話給說了。
只要劉徹不跳出來說他沒說過這種話,那就形同於默認了自己的說法。
劉徹微微眯著眼睛瞅了下劉破奴,暗道這小子看來是摸準了自己的脾氣,越來越不要臉了。
事情都成了明面上的事情了,這會還在提是誰提出來的這件事情有什麽意義?
不管出於什麽原因,劉徹都懶的在這個問題上去反駁劉破奴,
他知道那小子肚子裡不知道憋著什麽壞水呢,自己貿然反駁恐怕會壞了他的事兒。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劉破奴說的都是真的,自己沒辦法反駁。
見到劉徹沒有反駁,劉破奴更加來了勁頭,不由接連說道:“其實當我知道父皇的身份之後,也想了很長一段時間,農業的推廣必然會讓大漢變的越來越強大,人口國力也會迅速的恢復,甚至是達到新的高度。”
“可是有一點,朝廷直轄的地方是得到了發展,諸侯國怎麽辦?雖然他們是諸侯國,可百姓還是大漢的百姓,手心手背都是肉,朝廷總不能看著那些諸侯國的百姓餓肚子吧?”
“但是諸侯國的實力一旦上來了,萬一有人不老實了又該怎麽辦?手中有糧,手下有人,很難說會不會有諸侯王會膨脹起來再來一次七國之亂什麽的,到時候朝廷豈不是又要陷入內亂消耗了?”
“大漢就是再強,也經不住不斷的內耗啊,所以糧食和人口問題解決之後,下一個首當其衝的問題便是諸侯國的問題,雖然父皇已經在削藩這件事情上做的很好了,壓給諸侯國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最大限度的削弱了他們的實力,可是對於大漢來說,這還遠遠不夠,為了更長遠的發展,為了能夠長久穩定的發展,朝廷最多在未來十年以後,就必須要進行新一輪的削藩了。”
“可是削藩這種事情又哪有那麽容易?看似削的是藩,可實際上卻是在要他們的命,他們肯老實配合那才叫出了怪了呢。”
“所以啊,我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情,趁著我還沒有去封地,先把大漢發展的計劃給定出來,並且完成一部分讓大家看看效果,之後就去封地靜等著朝廷削藩,到時候只要朝廷的削藩令一下,我就第一個舉手支持,第一個請朝廷來削我的藩,這樣我就能給其他諸侯王起一個引導效果了,雖然不一定能影響到他們,但不管怎麽說,後面他們只要不跟著,那就是有異心,朝廷便是直接出兵討伐也是師出有名!”劉破奴巴拉巴拉的說著,手舞足蹈,似乎那真是自己想的一樣。
“削藩哪是那麽容易的事情?”劉徹沒好氣道。
就說這小子不會安什麽好心,果不其然。
兄友弟恭?
朕能信你的話才特麽出了邪呢!
你特麽幫劉據說了那麽多話,表面上看的確是挺在意你這個大哥的,前提是別說後面這些話。
實際上你小子就是為了給他下個套,為將來的削藩做準備呢。
“削藩是不容易,高祖皇帝告訴我該削的就絕對不能手軟,祖父告訴我凡事不能優柔寡斷,父皇您則告訴我要以彼製彼!”劉破奴微微一笑,一臉澹定的說著。
劉邦對他的那些老部下可沒留什麽手,他知道不收拾他們的話將來遲早會禍害到自己的子孫。
所以不管他們有沒有問題,就是沒問題也要找個問題來把他們乾掉。
就算自己背點罵名又能如何?
最起碼自己的子孫可以坐穩這個江山了,將來子孫不能說自己把問題和麻煩都留給了他們來解決,起碼自己是個合格,並且優秀的老祖宗了。
先帝劉啟也意識到了諸侯王的危害,並且采納了晁錯的建議削藩,可七國聯合起來以清君側的名義來進攻朝廷,劉啟竟然稀裡湖塗的真相信了他們是來清君側的,認為只要殺了晁錯他們就會退兵。
結果優柔寡斷之下殺了晁錯,結果七國看到皇帝竟然慫了,這肯定是朝廷空虛,打不過他們才慫的,這還能忍?
當然,在這件事情上優柔寡斷的劉啟也並不是沒有一丁點亮點的,起碼他在這件事情上陰了梁王一把,直接把梁王推到了前線去跟七國拚命,朝廷的軍隊坐山觀虎鬥,等差不多了直接上去清場,結果七國之亂平了,梁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再也無法威脅朝廷。
劉徹的推恩令就是將削藩的矛盾轉移到諸侯王的內部,你不同意?那就先去問問你兒子乾不乾再說。
劉破奴是認真研究過漢朝這三次削藩活動的,也看出了每一次削藩的手段都在不斷的進步,自己若是繼了位,不削藩自然是不用多說,可若是要削藩的話,那就必須要在前面三次削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不然豈不是顯的自己這個皇帝太沒水平了?
“所以啊,我打算把削藩的手段改進一下,一手飴糖一手大棒,到時候飴糖給我吃,其他人要是聽話的話也可以給他們吃,要是不聽話的話,那就把大棒直接砸上去,這世上就沒有什麽是一棒子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的話,那就再來一棒子……”
劉徹的臉上終於浮現出了笑容,原來這小子打的是削藩的主意啊。
這可是歷朝歷代,每一個皇帝都想乾的事情。
只不過有的皇帝雖然想乾,但條件不成熟,沒辦法乾這種事情。
但毫無疑問的是,每一次削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
雖然劉破奴嘴上說的輕松,但劉徹依然很高興。
起碼這小子在還不是太子的時候就敢想著削藩的事情了,提早了這麽多年準備,加上這小子猴精不肯吃虧的性格,等他動手的時候,那些諸侯王一定是招架不住的。
同樣的,削藩並不能一味的隻去講武力,也得讓人看見點放棄抵抗的好處,不然人家憑啥把自己的權力心甘情願的交給你?
先樹立個典型給別人瞅一瞅,若是按照之前的勢力分布……
劉徹略有深意的看著劉據,朕之前可是說要把整個膠西郡都封給劉據的,劉據接下來會成為大漢最大,實力最強的諸侯王。
若是連劉據能第一個站出來表示支持並且接受,那起到的影響作用的確會很大。
感受著劉徹的目光,劉據可謂是滿心的苦澀,他知道劉破奴比自己想的更遠,該下手的時候也絕對會比自己更狠心。
如果是以前,他會認為這是劉破奴為了救自己而臨時想出來的辦法。
但是現在,他意識到了削藩的事情劉破奴是早就在思考了,現在不過是借助削藩來幫自己。
先別管以後如何,起碼只要自己服個軟,表個態,自己依舊會是膠西王,依舊會是大漢唯一一個擁有一郡作為封地的諸侯王。
雖然還是有落差,但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跟一個平民身份比起來,跟觸怒了皇帝比起來,現在這個結果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好像也沒啥能不能接受的了,對於劉據來說,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平民,或者接受支持未來的削藩。
本來是不用這麽急的,可是誰讓自己稀裡湖塗的就這麽跳出來了呢?
這下好了,直接撞上了槍口,就這麽把自己給送了上去,劉破奴不趁機宰一刀都對不起自己這番辛苦。
“父皇,兒臣願意配合,只是……”劉據忽然頓了一下,看了眼劉破奴。
不管他的目的是什麽,但今天的確是幫自己解了圍,自己雖然魯莽了一些,但初衷卻沒有錯。
劉據深吸了口氣,道:“兒臣希望父皇能夠嚴查此桉,絕不放過一個壞人,也絕不冤枉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