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狂野北美1846》第二百三十九章火熱的天堂島
發生在天使島熱火朝天大乾的場景,是大唐王國10多年來高速發展的縮影,以華人移民為主的大唐國民,在優握寬松的發展環境下,煥發出了極大的建設熱情。

 所有人都明白;他們是在為自己未來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根據《授田法桉》;

 舉凡遷往人煙稀少北方和南方內陸省份墾殖的王國居民,可以免費獲得一塊10英畝的土地,以優惠價格獲得一塊不超過50英畝的土地,可以耕種,放牧,滿8年可以轉讓。

 作為大唐王國的海外領地,天堂島同樣執行《授田法桉》,只要抵達該島的華人移民就可以獲得大唐王國居民身份,獲得每人不超過60英畝的土地,也就是300畝。

 前提條件是做兩年的包身工,沒有薪水,隻負責食宿,要根據安排力所能及的務工。

 最後根據表現分為優、良、中、劣四等,評價越高的移民可以優先選取田地,其分到土地越好,比如臨近溪水和灌既水渠,地勢高不易淹沒,土地平整肥沃等等。

 這樣的移民政策在神州大地造成極大轟動效應,不要說難民,就是無地農民和地主雇農,全都紛紛的報名要求移民,人數以數十萬計。

 土地,對清國人擁有無與倫比的誘惑力,很多殷實的小地主家庭都忍不住誘惑,舉家移民天堂島。

 前往天堂島的船票便宜的多,大統倉26兩白銀起,在神州南部省份單程5天5夜便可抵達,自費購買船票者可免除兩年包身工勞動義務。

 有的地主家庭人口眾多,一次性遷移十幾,二十幾名家族成員是普遍現象,最多的甚至上百口家族成員集體遷徙。他們有能力購買船票,抵達天堂島後,便可以獲得最多數千畝的土地(大部分以優惠價格購買,少數達到數萬畝之巨)。

 這樣的巨大誘惑力,就是地主家庭都擋不住。

 大唐王國和滿清簽署過類似於美方的《望廈條約》,又名《中美五口通商條約》,條約規定唐王國在神洲正常經商,貿易,勞工和其他往來,地方政府不得予以蓄意干擾,必須要給予尊重和協助。

 在外交、通商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權利,並且享有領事裁判權,即唐國公民觸犯刑律,必須要交由唐國公使館處置,滿清官府無權過問,擁有一系列超國民待遇。

 也正是因為外交條約為基礎,沿海省份官府大部分不敢留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批人口外流。

 事實上

 大量人口外流也為當地政府減輕了負擔,兩廣地區向來人多地少,江浙閩地區同樣如此,因為土地和爭奪水源激發的宗族械鬥每年數百起,傷亡超萬人。

 巨大的人口壓力就像洶湧的洪水,適當的分流,也有助於減輕地方官府壓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逃難人群少了,城鎮鄉村乞丐少了,溺嬰惡習不再像早期那麽普遍,甚至宗族間大規模械鬥也少了。

 實在過不下去,讓那些年輕人闖蕩北美去吧,總是一條活路。

 4月27日

 第一批來自神州大陸的移民抵連天堂島(新幾內亞島)東港,這批移民在海上整整走了10天10夜,比移民新西安的華人在海上待了多一倍時間。

 這批移民總數1.63萬人,分乘17艘移民船和貨船抵達,他們的到來,讓東港瞬間便熱鬧了起來,城鎮建設進度陡然提速。

 董傑作為東港建設指揮部主任,對此早有規劃,在他胸有成竹指揮下,先將八千華人移民劃入屯墾隊,2000人劃入伐木隊,500人劃入燒荒隊,選取有木工和泥瓦工手藝的2200余人加入建設隊,3700多名婦女劃入采摘隊,飼養隊,後勤隊,剩余的會看病的看病,會燒磚的燒磚,會編織的編織,會做飯的去做飯,會唱戲的閑暇給大家唱唱戲,輕松下,各有分工。

 肉眼可見改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燒荒繼續在進行中,由於充沛的勞動力抵達,燒荒過後的焦黑樹林迅速被伐倒,無數的大樹根被刨出來拖走,然後手扶拖拉機進場清理場地。

 按照石灰線修建起灌既水渠,一座座高大的水車沿著河邊建立起來,清澈的溪流順著灌既水渠流淌進田地裡,一望無盡剛剛開墾出來的田地冒出綠芽。

 三個多月後

 當這些農田收獲第一茬糧食和蔬菜,將意味著東港具備了自我發展的能力,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莊稼一年三熟,壓根不用擔心吃不飽飯。

 東港上千平方公裡的平緩丘陵地區,一片片樹林被烈火焚燒,然後重複著伐倒大樹,開墾良田的程序,勤勞的華人移民迅速改變著這裡的面貌,令其變成又一個江南水米之鄉。

 在東港城鎮建設中

 深挖的排水渠用磚石砌成,覆蓋泥土壓實後,用石灰和煤渣反覆碾壓,然後鋪上一層碎石再鋪上一層煤灰,最後鋪砌石板,形成寬敞而整潔的道路。

 道路兩邊大量的建築拔地而起,每一天都有數千名工人在修建房屋。

 鑒於本地區處於熱帶潮濕地區,面海背山,所以這裡的房屋采用紅磚鋪地,紅磚砌到一尺半高的位置,然後再用木方修築房屋。

 這樣建造起來的房屋防潮又堅固,由於天堂島木材儲量幾乎是無窮無盡,所以建造木屋的時候非常舍得用料。

 剝去樹皮的原木簡單加工後直接壘砌,真是又堅固又結實,建造起來速度還快。

 短短的三個多月後,東港各種具備濃鬱華夏特色的房屋已經達數千棟之多,飛簷挑鬥,樓閣重重,初步呈現獨具東方特色和韻味的港口城市風貌。

 在城市郊外

 上百座橋梁陸續建立起來,第1座橫跨碧水河的大型鋼筋混凝土橋梁展現出雛形,四座高大的橋墩已經建造到10多米高,再有兩個多月的功夫,差不多就能建造到22米高的設計高度。

 到時候

 從大唐王國萬裡迢迢運輸來的大型鋼構件到位,第一座橫跨碧水河的大橋就將展露出雄姿,推進東港的高速發展。

 在東港海灣裡

 新建成的鋼筋混凝土碼頭和石砌岸坡延伸出4.2公裡長,碼頭上用磚石砌成的倉庫群一座接一座,寬闊的碼頭上停著來自大唐王國的蒸汽貨輪和來自華夏的移民船,城鎮裡到處是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七月下旬

 東港城外麥浪滾滾,最初開辟的十幾萬畝麥田迎來了豐收時刻,這是東港人民最盛大的節日,全城近10萬人全部放下手中的工作,湧入麥田中收割,豐收的喜悅映亮每一個人的面孔。

 從7月下旬起,東港將進入連續10多天的搶收季節,從臨近城市的10多萬畝農田豐收開始,一直向內陸延伸。

 後續播種的麥田也進入到收割時間,所以在東港通往內陸的大路上,每天清晨四點多鍾,滿載著勞動者的馬車就陸續出城,沿著寬闊平整的大路一直深入,長長的馬車隊看不見首尾。

 只要看到麥田,馬車上的勞動者就一躍而下,手持著鐮刀衝進麥田裡開始收割。

 收割的糧食由馬車運回去,滿載糧食的馬車隊晝夜不停地往來於城市和鄉間,中午的時候給勞動者帶來午飯,是由大木桶盛著的菜湯和大餅,沿著田頭一路放過去。

 疲憊的人們一邊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一邊大口大口的吃餅喝湯,聚在一起神情興奮的聊天,暢想著未來美好生活。

 這種火熱的大生產場景,幾乎發生在東港城的每一處田間地頭。

 經過4個多月的大規模建設,東港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繁榮的城市面貌已經呈現,從東港到內地深處開發了數十萬畝土地,由數條寬敞的大路和無數小路聯系在一起。

 灌既水渠縱橫交錯,碧水河邊樹立起了100多座大型灌既水車,形成了別致的田園景色。

 東港這片平緩而廣闊的丘陵地區,整體開發程度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但依然保留著大片的茂密森林。

 這是因為在大唐王國的拓殖土地政策中有一條;

 為了保持本地的水土和林木資源,保持環境協調發展,任何地方開墾土地不得超過四成,這是一條硬性規定。

 低地窪地,旁山臨水土地,容易遭受山洪和泥石流以及其他地質災害影響的土地,周期性水淹地,濕地,沼澤和臨近湖泊土地,原則上不開發,不開墾。

 成片開發的土地上,必須保留一定比率原始森林和灌木綠化,形成阻隔風暴和雨水災害的天然屏障,更有利於開墾良田的豐產豐收。

 燒荒隊持續向內陸推進,築路隊緊隨而至,跟在後面的是手扶拖拉機隊和伐木隊,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的拓荒流程。

 保留森林綠地主要由伐木隊控制,在一望無際焦黑的過火森林中,伐木隊按照圖紙的規劃伐倒大樹,開辟道路,那些森林保留區的樹木就不用伐倒了。

 用不了多長時間,只要幾場濕潤的雨水滋潤,這些經受過烈火焚燒的森林就會重新煥發生機,焦黑的大樹抽出嫩芽,厚厚的森林灰盡帶來了豐富的營養,讓無數的綠草茁壯生長。

 不用管它,幾年後又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森林,完全看不見曾經遭受烈火焚燒的一點兒痕跡。

 至於農耕區那就不客氣了,伐木隊那是見樹伐樹,每個伐木小組由10人組成,一邊伐木,一邊刨樹根。

 每個小組每天的定量是兩根大樹(需要達到一定的直徑標準),達不到直徑標準的也需要伐倒,刨出樹根,但這些勞動量不計入定量,哪個小組任務區內小樹多,哪個小組就算倒霉吧,這個沒辦法。

 基本上每個伐木小組上午一根大樹,下午一根大樹,不但需要伐倒,而且需要砍掉枝杈,鋸成規定長度大木段,刨出樹根,這個工作量並不小。

 尤其是刨樹根這活兒,真的非常累人。

 好在人多力量大,近三千人的伐木隊展開一起乾活,一天就能伐倒600多顆大樹(低於標準的小樹不算在內),優秀的小組最多一天能夠伐倒5顆樹,平均的伐木組也是3顆大樹。

 為什麽大家乾勁兒這麽足?

 一來是因為優秀的伐木組每天都可以有肉吃,這是獎勵的一方面,大約佔10%。

 二來是表現優秀的伐木組,綜合評價很可能拿到優+或優,這就意味著在兩年的包身工期間,總體評價“優等”。

 按照評比規則,這部分優秀者可以優先選取屬於自己的土地,優先入伍,優先招工,優先得到提拔,成為村鎮小組長,民兵班排長,優先招聘村鎮警務人員,獲得勞動模范等榮譽,獲得上級嘉獎等等。

 正是有了一系列的評比獎勵措施,天堂島近10萬勞動大軍乾勁倍增,呈現出你追我趕的喜人局面,這讓勞動效率和拓荒成果極大的提升。

 而這裡面,蘊含著董傑和東港建設指揮部一乾人等的心血,在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上,他們的聰明才智得到了極大發揮。

 而東港拓殖的先進經驗,也第一時間總結並且得到推廣,讓包括新西安在內的新興城鎮獲益匪淺。

 董傑可沒有忘了自己是殖民地部大臣,而不僅僅是東港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無論東港還是新西安,這兩座新興港口城鎮的建設成果,都有他無法抹煞的一份功勞。

 在東港近10萬移民中,有超過1.33萬的自費移民,佔比接近15%。

 這都是一些較有經濟實力的華人移民,來到東港以後,可以不用履行兩年包身工的勞動責任,憑借優惠政策獲得大量土地。

 相應的,這些土地全是未開發的原始森林,需要他們自己拓荒,伐木,刨樹根,平整土地,修建灌既水渠,修建房屋。

 收獲的糧食也好蔬菜也好,放牧的牛羊也好,每年要交納三成土地收益所得稅,這幾乎是農民,牧場主和種植園主的唯一稅收。

 大唐王國的稅收可不容耍滑頭,更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膽敢偷稅漏稅面臨的就是傾家蕩產的嚴懲,這是鐵律。

 所以,整個東港從城市到鄉村到處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大乾場景,不論是包身工還是為自己宗族,這裡幾乎沒有懶漢生存的土壤。

 龍生九子,各個不同。

 在這麽多的華人移民中,確實有一些好吃懶做的,欺善怕惡的,但是來到東港以後迅速的被教育做人,收斂了曾經的壞習慣。

 在進入東港的移民中,有部分包身工好吃懶做,欺壓良善,在評比中得到“劣”字以後,立刻從各種工作隊被抽調出來,被打入“劣字隊”。

 “劣字隊”每個人的衣衫上面都有一個大寫的“劣”字,說明他們是最差的那一部分人,被所有人看不起,臉面全無。

 “劣字隊”夥食中一年到頭看不到肉,吃的是最差的下腳料,例如菜幫子,土豆皮,混雜著碎石過期發霉的麥粒,只能維持餓不死而已。

 除此之外

 “劣字隊”要乾最髒最累的活,比如掏大糞,堆肥,挖溝清淤泥,開山取石,然後用鐵錘將石頭砸碎等等,而且“劣”字隊有手拿皮鞭的凶狠監工,能夠將他們折磨的生不如死。

 不想乾,那就是用皮鞭抽著你乾。

 這與評比“優”等隊伍頓頓大米白面,天天有肉形成鮮明對比,傻子也知道該怎麽選。

 如此一來

 整個移民隊伍中的風氣迅速轉好,好吃懶做的每天也咬著牙乾活,漸漸甩掉了懶病和惰性,從勞動中體會到了快樂。

 欺壓良善的不敢再冒頭,實在是“劣”字隊那些人活得太慘了。

 東港這個地方,壓根兒沒有為非作歹的土壤。想要好好的活下去,那只有乖乖守規矩。

 客觀的說

 墾殖天堂島的經驗不具備可複製性,因為大唐王國投入了大量的金錢,讓身無分文的難民和貧苦人家青少年能夠移民,王室慈善總會承擔了大部分資金。

 相應的,這些華人移民需要履行兩年包身工的義務,用勞動來償還移民船票和其他開支。

 這包括每個移民的兩身衣裳,鍋碗瓢盆生活用品和被褥,這兩年的食宿開支,這部分開支基本上是初期4個多月,後期產出的糧食蔬菜等物資由東港指揮部集體調配,建築房產也同樣如此,屬王國所有,初期免費使用,後期需要者按價購買。

 為了建設這兩座城鎮,王國慈善基金投入了370余萬元,僅移民一項,總計24萬移民中,有21.39萬人都是通過王國慈善基金幫助, 得以移民天堂島。

 以成本價計算,這部分開支就超過248萬元,再加上海量的物資投入,才能形成當前一片光明的開發前景。

 很明顯

 如此大手筆的投入不可能長時間持續下去,按照王國慈善基金規劃,大規模的移民將到10月份為止,持續時間為半年。

 預計到10月底,移民天堂島的人口將達到47~50萬人,主要分布於東港,新西安這兩座城市及周邊城鎮,形成穩定而持續的農牧業生產能力。

 在此基礎上發展漁業生產能力,建立罐頭生產和加工企業,發展甘蔗,林果,煙草,香料,養豬,養羊等產業,彌補大唐王國農牧業生產中的不足。

 初步將這兩座城市建設成為農牧業生產基地,支撐中太平洋移民黃金航線上實力雄厚的中轉港口,為下一步擴大移民打下堅實基礎。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