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軍前線指揮部
國王威廉,首相俾斯麥和普軍一眾高官們站在偌大的沙盤前,看著沙盤上標示敵我雙方態勢的小旗子沉默不語,氛圍顯得很凝重。
在南線戰場上
盟友意大利的軍隊僅僅兩天就被奧軍打垮了,戰前傲氣十足的意大利統帥向普魯士王國發出緊急求援,這讓兵力原本就很緊張的普魯士軍隊左右為難。
到底救還是不救?
“畢竟是軍事盟友,救肯定是要救的……但不是現在。”俾斯麥首相語氣堅定的說道。
他用手指了一下北線戰場形勢,抬頭對威廉國王說道;
“易北河軍團和第一軍團勢如破竹的攻入薩克森和漢諾威等地,掃滅了跟隨奧地利帝國搖旗呐喊的一眾小醜,如今攻擊勢頭正盛。
這是實現德意志民族統一的關鍵一步,任何意外情況都不應該打斷上述兩軍團的軍事行動,而是要再接再厲,一舉掃滅這些分裂德意志民族的邦國。
第二兵團16萬人負責牽製奧地利兵團主力共計6個軍28萬余人,以少擊多,原本肩膀上承擔的壓力就極大,更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抽調掉。
增援意大利南線戰場只能從國內動員兵力想辦法,爭取在兩周內籌建一個人數5~6萬人的新兵團,投入南線戰場,以穩定當地潰爛的局勢。
毛奇將軍閣下,參謀總部方面是什麽意見?”
俾斯麥首相點到了參謀總長毛奇將軍,這位經驗豐富的軍事統帥向前走了一步,從旁邊中校副官手上接過樂隊指揮棒一樣的小木杆,指點偌大沙盤上地形說道;
“尊貴的陛下,首相大人;
若想在北線戰場全面發起進攻,我們必須要繼續增兵,以加強前線攻擊力量。
參謀總部針對第二階段戰爭作出了完善預案,當務之急是利用國內完善的鐵路線向前運送兵力,根據調運計劃;
陸軍參謀總部將與鐵路部門密切配合,調運共計810余列火車,向北方戰場再輸送15~16萬兵力,這包含我們的盟邦士兵,目前這一計劃已經開始執行了。
最遲一周時間
我軍將在前線集結足夠的兵力發起第2階段作戰,以迅猛而不間斷的猛烈攻擊打擊敵人,消滅其有生力量,迫使奧地利帝國承認戰敗,從而退出戰爭。
為了達到這一戰略目標,必須兵行險招。
如今王國三大兵團在突破進入薩克森,漢諾威等地後,易北河兵團和第一兵團將在德累斯頓以北的摩拉維亞地區集中,從而合兵一處,組成一支規模約19~20萬人(算上後續增援兵力)的大兵團。
我的計劃是;
命令易北河軍團和第1軍團則沿厄爾士山脈向山南挺進,
第2軍團25余人(注;後續增援的數字)則翻越蘇台德山脈,向西南推進。
王國三個主力軍團“分進合擊”,全面突入奧地利帝國境內,形成兵力規模達45萬人的聯合大兵團,目的地是在伊欽地區對奧軍主力28~35萬余人(期間可能有數萬人的增援兵力)形成鉗形攻勢,以優勢兵力將奧軍主力包圍並一舉殲滅。
當然,這一軍事計劃的危險性很大。
若奧地利軍團在厄爾士山脈和蘇台德山脈憑借有利地形節節阻擊,我軍可能在承受重大傷亡的同時,延誤了有利戰機,從而導致整個作戰計劃泡湯。
此外這一計劃深入敵境內,會導致陣線過長,主力大軍的後勤補給一定程度的困難。
參謀總部深入研究後認為;
只要能夠在兩周以內時間包圍並重創奧地利主力兵團,那麽後勤補給的困難不會大范圍爆發,從而導致整個軍事計劃的功敗垂成;
風險有,但是收益更大。
奧地利帝國的盟邦軍隊在潰退時,倉惶中並沒有在蘇台德山脈和厄爾士山脈留下阻擊斷後兵力,易北河追擊兵團已經深入山區,這是當前最大的利好。
我們必須在敵人反應過來之前,投入足夠的兵力進入山脈深處,迅速拔除有可能佔據險要地形的少量敵軍城堡,開辟出一條通往勝利的道路。
是否執行這一軍事計劃?
尚請國王陛下禦準,軍隊方面還需要王國政府組織足夠力量的馬車運輸隊,通過山區道路向前線源源不斷的輸送物資,解除後顧之憂。”
是否拍板這個最大的難題送到了威廉國王的面前,他眉頭緊皺的雙手抱在胸前,眼神定定的看著偌大的沙盤,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這一軍事計劃不是風險大,而是風險極大。
普魯士舉國之兵若貿然投入山區中,遭受挫敗將會導致普魯士王國數十年來投入的無數心血付之一炬,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事。
即便衝出了山區,能否如願順利包圍並且重創奧軍兵團主力,還是兩可之間的事情。
毛奇將軍口中所謂的兩周時間,是指的擊敗奧軍兵團主力後,乘勝追擊佔領大片奧地利糧食出產豐饒的地區,就糧於敵。
七月是夏收的季節,其意義不言自明。
真的指望政府組織數10萬民夫向前線運送糧食,崎嶇而危險的山區道路就是無法逾越的巨大障礙。
這年月,山區道路也僅僅是馬車勉強能夠通行的崎嶇小道,指望靠著它供應40多萬大軍作戰後勤所需,純屬異想天開。
更多的是士兵隨身攜帶的彈藥和糧食,以及軍隊輜重馬車運輸過去的物資,撐兩周時間恐怕危險,差不多10天就到頭了。
奧爾登堡公爵是個資深的容克軍事大貴族,他仔細斟酌後說道;“毛奇將軍,您能夠確定潰逃的邦國沒有留守山脈險隘嗎?”
“確實如此,從前線兵團傳來的消息顯示。即便有少數留守兵力,也無法阻止我主力兵團前進的腳步。”
“那也就是說,山區裡確實有殘留的軍隊駐守,雖然數量並不多。”
“尊貴的公爵閣下,截止目前為止;我深信奧軍班尼迪親王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重要性,沒有派遣兵力駐守山脈城堡和險隘。這是我們最大的機會,,一定要牢牢抓住,萬一錯失……會將戰爭拖入更長時間的僵持。”
“但我們不能太過冒險,將整個國家的命運孤注一擲。毛奇將軍,別忘了法國皇帝拿破侖指揮的著名奧斯特裡茲戰役,就是對付分兵進擊的奧地利和沙皇軍隊的經典戰例。”
奧斯特裡茲戰役是1803年,法國皇帝拿破侖針對第3次反法同盟中奧地利和沙俄主力,指揮法軍各個擊破而贏得的一場徹頭徹尾的大勝。
分兵意味著風險極大,若是奧軍抓住了分兵的時機各個擊破,普軍將會陷入極為艱難的處境。
因為山脈阻隔,三大兵團主力不能夠協同作戰,奧軍無論是面對易北河兵團和第一兵團,抑或第二兵團,都將佔據兵力的優勢和地理優勢。
到時候,誰包圍誰那可就是兩說了。
順著山谷出擊的普軍還有一個巨大的劣勢,那就是奧軍一旦察覺普軍的作戰意圖,派出兵團主力堵住山口處,那可就真完蛋了。
普軍局限於狹窄的山谷通道,不能夠集合足夠寬廣的正面迎敵,只能添油戰術的送人頭,那戰鬥力再強悍也無法發揮出來,就真的陷入死局中了。
奧爾登堡公爵說的這些話,也是威廉國王心中的擔憂。
你不可能寄希望於奧地利大軍統帥是個傻子,任憑普軍參謀總部擺布。
在考慮巨大收益的同時,應該要考慮到巨大的風險,一旦戰敗了怎麽辦?
而這正是威廉國王躊躇難決的地方,做決定容易,但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讓他不得不仔細掂量。
秉承著容克軍事貴族的傳統,威廉國王9歲就在軍營裡廝混,在年輕時有“霰彈親王”的稱呼,對於軍事指揮諳熟於心,所以在決定國家命運的重大關節上尤其慎重。
他久久不語,指揮部裡凝重的氣氛讓人窒息。
俾斯麥首相等會兒兒,忍不住插口說道;
“尊貴的陛下;
還記得1859年的時候,我在大唐帝國擔任大使,面對持續數年的美國南北戰爭,大唐帝國已經做好了全面的插手戰爭準備。
隻待時機成熟,便聯合南方悍然發動了對於美利堅合眾國的全面戰爭。
我本人非常欽佩大唐帝國皇帝李察強硬的手腕,宛若野狼般敏銳的戰爭嗅覺,更欽佩他敢於在南方政府面臨全面戰敗危機的當口,毅然決定出手。
您也看到了
大唐帝國因此獲得了美利堅聯盟國永恆的友誼,也因此收獲了巨大的戰爭紅利,真正奠定了北美霸主地位。
在很多時候並不是十拿九穩才投入,風險越大收益就越大,古今皆然。
我不敢說班尼迪親王會不會分兵把守山脈險隘,會不會堵住山谷出口而置我軍於巨大危險之中。
但是我深信普軍強悍的戰鬥力和旺盛鬥志,深信數十年來的苦心經營不會白費,深信法國皇帝拿破侖那樣的軍事天才不是遍地都是,願主保佑德意志!”
威廉國王深深的看了一眼自己的宰相俾斯麥,從他的眼中看到了旺盛的鬥志,這也激起了威廉國王心中的一團火焰,他怎麽能甘心戰爭拖入長期僵持?
現在的情況是普魯士軍隊必須翻越山脈,才能夠深入到奧地利帝國腹地,去打擊秉承著“防禦為首”理念的奧地利帝國軍團主力。
奧地利人這麽做不奇怪,他們是在等待其他歐洲列強參與進來,才會發動全面的大反擊。
俄國人肯定是不能指望了,尼古拉一世就是被他的好兄弟奧皇弗蘭茨-約瑟夫氣得腦血崩裂而死。如今屍骨未寒,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二世怎麽可能派兵救援奧地利帝國?
問題在於;
只要把戰爭拖延下去,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一定會派兵乾預,奧皇弗蘭茨-約瑟夫對此有十成十的把握。
歐洲形勢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是說著玩兒的,法國人絕不會做視普魯士王國覆滅一眾德意志邦國,從而崛起為歐洲強大的統一國家,為法蘭西埋下禍根。
法蘭西第三帝國在北德意志可是有很多邦國追隨者,這也是法國影響力滲透較深的地區,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婚姻親情關系,僅這一點就足以讓法國出手。
從國家戰略利益上看
拿破侖三世好不容易打破了三皇聯盟的枷鎖,可不願意西北歐再崛起一個強勁對手,與法國爭奪大陸霸權。
所以,法國已經在境內進行了軍事動員,源源不斷的軍隊正在匯集到法普邊境,並且從國家層面實施了巨大壓力,這個壓力全都堆積到俾斯麥首相的肩頭。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時間,缺少的也就是時間。
因為普奧戰爭爆發的太突然,法軍調集的速度並不快。
很多休假的法國軍官和士兵正在趕往兵營的路上,而遠在殖民地征戰的法國軍隊一時間無法抽調回來,僅靠本土的法軍兵力不足以發動一場全面戰爭。
法國動員需要時間,工廠轉入戰時體制也需要長時間,這就造就了奧地利帝國軍隊主力“防禦為主”的戰略思想,盡量爭取要將戰爭拉入僵持狀態,等在歐洲大國軍事乾預。
參謀總長毛奇的冒險軍事計劃就是打破奧軍幻想的最有利方案,在最短時間內重創奧地利軍隊主力, 奠定勝利基礎,不給法國人插手留下時間。
“有信心嗎?我的參謀總長閣下。”威廉國王臉色凝重的問出了這一句。
毛奇將軍瞬間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壓力,整個普魯士王國統一德意志地區的希望都壓在他的肩頭,他堅定的點了點頭,回答道;“尊貴的陛下,您可以相信這支普魯士軍隊,他有著全歐洲最好的軍事動員體制和堅定信念,一定會帶給您渴望的勝利。”
“那就這麽決定了,按參謀總部制定的作戰方案去執行吧,越快越好。”
“如您所願,我尊貴的陛下。”
終於拍板定下了“分路合擊”的第2階段總體軍事計劃,在場的所有人如釋重負的呼出了一口氣。
從現在開始
就要進入通宵達旦連軸轉的緊張狀態了,易北河兵團,第一兵團和第二兵團深入山脈中,參謀總部要發出數百份重要命令,關系到戰鬥序列,軍隊調度,物資供給,行軍順序等等方面,每一個方面都要梳理清楚,真是忙得腳打後腦杓兒。
萬一考慮不周,45萬大軍擠在狹窄的山間小道上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可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