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就在大唐帝國皇帝受邀請前往英國議會上院做客並發表“關系兩國間政策”重要演講的同時,新一天出版的《泰晤士報》在報童大街小巷叫賣聲中,迅速被震驚的倫敦市民瘋搶一空。
“賣報啦,賣報了,23名歐洲貴族挑戰大唐皇帝的決鬥,19名貴族當場斃命,三人生死未卜,震驚全歐洲了。”
“公爵閣下當場跪服,數百年家族榮耀戛然而止。”
“倫敦上流社會集體見證;史前猛獸般的東方皇帝,下狠手連斃20余名英倫貴族。”
“泰晤士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在強大的實力面前,任何挑釁神聖王權舉動等於自殺。”
勁爆的新聞讓倫敦轟動了,英吉利轟動了,幾乎整個歐洲都轟動了,消息就像狂風一樣吹遍歐羅巴大陸各個角落,很多目不識丁的歐洲人第1次聽說“魔王查理”的赫赫威名,竟然是如此勁爆的大消息。
決鬥中重傷的三名英倫貴族,第2天死了一個,第3天死了一個,還有一個重傷後勉強撐了十來天,最終依然一命嗚呼。
所以,此次1挑23的決鬥戰績,最後就固定在22死1傷,鼻子被砸塌了的丘吉爾公爵伴有嚴重的腦震蕩,如今躺在床上清醒的時間少,昏迷的時間多。
對了,還有一個摔斷脖子的殖民地部大臣尹格茨-雷茨勳爵,堅持了幾天后終於咽了氣,死得很不安詳。
一周之後
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大本營普利茅斯港,其東北方向310公裡就是倫敦,在環抱型的海灣錨地裡艦船雲集,彰顯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無敵威嚴。
這裡海灣中大多數都是有著高高桅杆的風帆艦船,大約有300余艘,少部分是包裹鐵甲的木質蒸汽雙動力帆船,甲板設計上擁擠不堪。
英國皇家海軍的固執堅持傳統聞名於世,即便知道風帆和蒸汽動力兼顧技術路線既昂貴又不實用,船塢繼續在建造的新艦,依然是這種堆砌設計,頗有種一條道走到黑的勁頭兒。
反正有錢任性,就是這麽壕。
大唐帝國皇家海軍兩艘造型簡潔大氣的“暴風”號和“山風”號鐵甲巡洋艦停在一側的港口,引來了大批英國皇家海軍的軍官觀摩,艦艇甲板上到處都是人,簡直就像節日一般熱鬧。
皇帝李察則在威爾士親王愛德華的陪同下,先後訪問了普利茅斯大學和皇家普利茅斯海軍學院,與一眾英國學子座談,並且為兩所學校分別捐款了2000英鎊和3500英鎊,用於建設東方圖書館。
這兩筆捐款已經不少了,相比較之下,歷時5年餓死上百萬愛爾蘭人的大饑荒,女王陛下也不過就捐了2000英鎊。
據說在愛爾蘭爆發大饑荒之後,奧斯曼帝國的蘇丹邁吉德一世宣布將會向愛爾蘭的災民捐款一萬英鎊,結果被英國政府製止,要求蘇丹只能向災民捐款一千英鎊。
再怎麽地,那也不能蓋過維多利亞女王陛下的風頭啊!
在大唐帝國皇帝李察四處訪問的時候,唐英兩國間扯皮了好幾年的外交談判,終於見到眉目。
在兩國高層中親自過問下,連日來緊張談判的兩國代表終於簽署了一系列諒解備忘錄和合約,各自皆大歡喜。
唐英兩國政府間簽署了《英屬加拿大殖民地民眾代表自決權諒解備忘錄(僅限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附件》《多倫多運河通行費用一攬子解決方案》《中美洲危地馬拉等地區問題諒解備忘錄》《美利堅合眾國金融安排諒解備忘錄》《進一步密切英唐雙邊經貿關系諒解備忘錄》《德意志邦聯問題共同行動方案》《英唐兩國東亞及東南亞地區共同行動方案》等等,解決了一系列懸而未決的政府間合作問題,確定了綱領性政策。
除此之外
大英帝國皇家阿姆斯特朗兵工廠與柯爾特武器公司達成了引進後膛火炮技術相關幾份合同,與柯爾特化學品公司達成了進口五千噸硝酸甘油高爆炸藥,進口20萬份先進觸發引信合約等系列軍工大合作,取得了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英國皇家海軍承諾;
將會陸續進口不少於800套12磅至60磅各種口徑柯爾特先進後膛火炮,阿姆斯特朗皇家兵工廠將得到後膛火炮專利授權,每製造一套後膛火炮,將會支付一筆授權專利費。
該授權協議具有20年獨佔性,在此期間,柯爾特武器公司不得將先進火炮技術授予他國,這是英方代表特意強調並且堅持的條款。
其目的,當然是為了維護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的霸主地位,限制法國和普魯士海軍這些競爭對手。
英國皇家海軍的需求,向來是列在第一位的。
能夠拿到英國人的火炮大訂單,柯爾特武器公司已經笑歪了嘴,當然滿口答應了下來。
作為當今世界最財雄勢大的買家,大英帝國行駛在世界各大海洋的鐵甲戰艦需要裝備數萬門先進火炮,光靠進口肯定不行,那得耗費多少錢啊?
好在雙方達成了專利授權協議,而且英國人為了表示誠意,同意進口800套柯爾特後膛炮現貨,這可是利潤極大的訂單呢。
英國皇家海軍也耍了個花槍,只是說訂單涵蓋12磅至60磅火炮,沒有具體點名各型火炮數量多少?
這就為英國戰艦大量進口主力的60磅主艦炮留了後門,只要預算跟得上,那真是想進口多少就進口多少。
12磅火炮和60磅火炮的價格懸殊極大,前者采購一門只要680多英鎊,後者采購一門動輒1萬多英鎊,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英國皇家海軍喜歡堆集重火力,一艘1862年下水,排水量10812噸級鐵甲戰列艦米諾陶級“阿金考特”號上,主要武備:4門9英寸線膛前裝炮和24門7英寸線膛前裝炮。
這在“阿金考特”號上形成一個裝甲長炮列,密密麻麻的都是粗大的炮口,在陽光的照射下散發著冰冷的光澤,讓人看了都覺得頭皮發麻。
如今“米諾陶”號和”阿金考特”號兩艘萬噸鐵甲戰列艦,全都靜靜的停泊在普利茅斯海灣中,其龐大的艦體令一眾雙桅和三桅風帆戰艦相形見拙,代表著英國皇家海軍最精銳的海上決戰力量。
同樣的,這兩艘新型鐵甲戰艦高大的桅杆和煙囪並列異常顯眼,看起來總讓人不舒服。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出現了一些小插曲,但大唐帝國皇帝李察的國事訪問取得完滿成功,有力的推動了唐英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並且在諸多方面取得很大進步。
大唐帝國在很多方面也做出了善意回應,夏威夷公爵唐-李元殿下(大皇子)將結束在意大利王國的遊學,轉入普利茅斯皇家海軍學院學習。
巴拿馬公爵唐-李庚殿下也將結束巴黎之行,進入英國牛津大學深造,繼續自己的歐洲遊學之旅,也離開上層貴族生活靡爛的法蘭西,在這裡躲躲清靜。
李察親自出手1挑23的立威過後,大唐帝國貴族在英倫三島的地位直線飆升,基本上能夠得到略遜於英倫貴族的待遇,這已經很不錯了。
法國人與英國老鬥了幾百年,如今在倫敦的上流貴族圈裡,法國貴族依然是嘲笑和被排擠的對象,就更別提其他歐洲小國了。
英倫貴族的傲慢源於血脈基因,不時的就會秀一把優越感,這真的沒法改變。
巴拿馬公爵身邊最明顯的變化是文武隨員全部撤換了,已經在幾天前隨著大西洋航班返回帝國,聽說今後將要外派到海外省公乾。
不是夏威夷就是南美,反正仕途肯定完蛋了。
在巴拿馬公爵身邊不曉得的勸戒,不曉得封住那些法國貴婦的嘴,致使公爵殿下的名譽受損,這是無論如何都無法饒恕的罪過。
換到倫敦這樣的環境來,少了一些鶯歌燕舞,多了一份尊重和清淨,對巴拿馬公爵(二皇子)成長來說也許是好事。
6月10日上午
普利茅斯碼頭舉行了一場隆重而又場面宏大的歡送儀式,大唐帝國皇帝李察結束了在英國的10天訪問行程,踏上了訪問荷蘭王室的旅程。
21響禮炮過後,皇帝李察率領眾人與送行的威爾士親王愛德華和眾多英倫貴族要員揮手作別,依依惜別的場面頗為讓人感動。
看著大唐帝國的豪華郵輪離開碼頭,愛德華殿下也長長的舒了口氣。
為了接待大唐帝國皇室一行,他這些天可憋的狠了,需要好好的發泄一番。最起碼要連著開五天五夜的無遮大會才可以,否則就感覺虧了。
兩艘英國護航艦船禮送出境後,帝國一行4艘訪問艦編隊剛進入北海,天空中就出現了幾個黑點,然後急速的落下來。
原來是蓄養在英國偏僻莊園裡的5隻白頭海凋回來了,穩穩的落在最頂層皇室專用奢華艙位外面的橫木上。
為了避免多生枝節,這五隻白頭海凋執行完秘密任務後,就自行離開大隊落在偏僻的莊園裡,度過了無人知曉的十余天。
聽到白頭海凋歡快的鳴叫聲,李察立馬便走了出來,從旁邊皇室侍衛手上端著的大盆裡,拿出切好的肉條扔到空中,引來白頭海凋們的爭搶啄食。
“你們幾個不要搶了,肉條都有的,難道還會餓著你們幾個寶貝蛋不成?”李察笑盈盈的說了一句,抓起肉條又撒了過去,逗弄著這幾隻白頭海凋興致盎然。
這次訪問英倫收獲極大,這幾隻白頭海凋也立了功。
李察心心念念的帝國版圖北美部分,在與英國達成了大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民眾自決的諒解備忘錄之後,上述兩省也能夠享受與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三省同樣的待遇,自主通過民主投票決定獨立還是加入大唐帝國,英方不做干涉。
這樣一來,就為上述兩省加入大唐帝國鋪平了道路。
如今英國人正在推動以英裔移民為主的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成立自治領,名稱為“加拿大”,是英國最早的自治領。
至於加入英國那絕對不可能,英國人在這方面還是有點自私,不願意什麽阿貓阿狗都來享受大英帝國的榮光和財富。
加拿大不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不行,南非更不行,這些殖民地未來的發展方向就是自治領,這是英國殖民政策的一個新變化。
加拿大只能作為英國統治下的一個自治領存在,這是殖民地的最高形式。
自治領享有最大程度的政治和民主自決權利,有權制定獨立的稅收政策,實際上就等於自己管自己,別給大英帝國添麻煩。
大唐帝國則不怕麻煩,李察喜滋滋的盤算當前的帝國版圖,計劃用2~3年,繼續向北方的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移民,然後通過民主自決加入大唐帝國。
時間嘛,以1867年為宜。
因為現在的英屬加拿大正在扯皮,原本獨立的各省對成立與自治領意見不一,尤其是反對聲浪最大的魁北克省法裔白人居民居多,不同意的也居多。
現在加拿大的各自治省直接向大英帝國效忠,相互間沒有什麽隸屬關系,都自由慣了,很多省也不想多出一個弱化版的頭領,那有什麽意義呢?
在原來的歷史上
英國人通過壓製反對聲音,並且將魁北克省排除在外,這才好不容易於1867年將加拿大省,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捏合在一起,成立了所謂的“加拿大”,由此誕生了英國最早的自治領。
而後續加拿大陸陸續續又吸收了其他省份,最後一個阿爾伯塔省直到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形成了後世的加拿大版圖,這距離1867年已經過去了82年。
大唐帝國趁著這個機會,將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和育空地區收入囊中,那麽就形成了從北極圈的阿拉斯加省沿著太平洋一路南下,向南最終抵達海峽省和鎮南省的終極版圖。
在等中美洲三國的內戰混亂幾年後,這三國之地也就瓜熟蒂落,穩穩的成為大唐帝國的囊中之物。
到了那時
大唐帝國的版圖可以一直延續到中美洲的巴拿馬,那該是多麽激動人心的輝煌時刻啊?
一想到這裡,李察嘴角就忍不住的露出喜悅的笑容,太值了,這次英倫訪問的收獲滿滿,讓他怎能不喜笑顏開?
要說這個年代的大英帝國還真是牛到家了,隨便手指縫漏漏,跟在屁股後面就吃穿不盡,這話可沒有丁點兒虛言。
而且英國老向來對自己人比較關照,就說李察即將訪問的第2站荷蘭王國吧,就是受益者。
若非是在1814年擊敗了拿破侖皇帝之後,英國人為了酬功轉手將東印度群島丟給了荷蘭王國,現在的東印度群島哪有荷蘭什麽事兒?
那時候,英國與荷蘭都是東印度群島的主要玩家,但英國人經營以馬來西亞,新加坡,柔佛州和檳榔嶼為主的海峽殖民地就很吃力,更多的地方根本管不過來。
英國人佔的地盤太大了,壓根開發不了,索性就讓跟在身邊的人佔點便宜。
荷蘭王室的這個便宜佔的可大了,從東印度群島殖民地壓榨的巨額利潤,還有每年獨佔的香料貿易幾乎是荷蘭王室收入的一多半,維持著荷蘭歐洲三流國家的地位。
英國人只要不樂意,隨便海峽殖民地一卡,或者印度總督府刻意為難下,荷蘭商船上的那些香料咖啡就徹底完蛋,不管放多少年長了毛也運不出去。
維持與英國人的密切盟友關系,修複兩國間的裂痕,不管是在中美洲還是南美洲亦或是今後向亞洲殖民擴張,對大唐帝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只要英國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大唐帝國完全可以不理睬法國,德國,俄國,奧地利帝國這些列強角色,有了帶頭大哥的掩護,做起事來可就方便多了。
有人說大唐帝國這麽強啊,何必要仰人鼻息呢?
這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看,當實力膨脹到一定程度,確實應該執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自己立起山頭來做大王,豈不是美的鼻涕冒泡?
大唐帝國的強盛僅僅在於陸軍,屬於地區性強國。
若是與歐洲列強國家對抗並沒有必勝的把握,這些歐洲列強國家武器裝備先進,人口規模也不小,而且呼朋喚友的能找到很多同盟國,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都較為強大。
所以,大唐王國的實力只能局限於北美洲,撐死了輻射到南美洲就頂了天,沒有能力輻射到歐洲。
再想向外擴張,例如亞洲遠東和東南亞,中東地區和北非,那就必須得問問英國這個世界霸主同不同意?
另外,需要征求法蘭西的意見,否則人家分分鍾就揍你。
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分化得少少的,無論在社會為人處事還是國際政治上,這都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只要認英國老做大哥,很多事情施行起來就順利多了,法國老也不敢肆無忌憚的乾預,這是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
大唐帝國在經濟實力沒有超越英國,沒有建立起一支強大的皇家海軍之前,繼續蟄伏就是王道。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