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我真的是奸臣》第32章 見解
  龔鼎孳的話語一落,學子們便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大多數學子紛紛委婉的表示不應該去,原因無他,滿漢之別,為一個滿清皇帝效力,已經是他們最後的底線了。為了一個滿清大臣效力,且不說這是結黨營私,就說對方身份是一個幸臣,不值得龔鼎孳這位文壇執鼎者折節。自古幸臣都沒什麽好下場,何況攀附幸臣的人呢?

  龔鼎孳對此微笑不語,說到底這些人還是太年輕,歷朝歷代那些重臣那個不是幸臣?若被冠以幸臣者不過政鬥失敗而已。

  發動神龍政變恢復李唐的張柬之算不算幸臣?六十四歲才得聖恩,一入朝短時間便是秋官侍郎(刑部侍郎)。

  十二歲位列宰相的甘羅算不算幸臣?

  不簡在帝心,任你如何有經天緯地之能,包藏宇宙之志,只能在茅舍中長籲短歎,坐看山河變遷。不說賈誼、馮唐,就算能添為命官,不遇聖恩,到頭來不過一州縣之任,還要受到上司的欺壓,這種情況心中的抱負如何能實現。

  至於攀附滿臣,南北黨爭之時,明面上是南北二黨勢若水火,短兵相接,實際上。那個不是靠著背後的滿人以自固,當真以為憑幾個漢臣能掀起黨爭?

  但龔鼎孳並不準備糾正他們“幼稚”的想法,這些立志上輔君王,下安黎明的理想的確會讓人時不時的冒出一些傻氣。

  可也正是這些傻氣催生出來的氣節與操守是龔鼎孳可望而不可及,是難能可貴的東西,這些東西他曾經有,後來失去了,失節投清是他這輩子永遠也抹不開的汙點。也正是這汙點,讓他對名節,聲譽格外的看重,也正是這羞愧的心理催生了他之後一切行為的動機。

  變節投清的汙點時刻鞭策著他,這也前幾天年,他任職刑部侍郎期間,屢屢以職權回護漢人,且屢次為反清遺民脫罪,從而得罪順治,被以欽差的名義,貶遷粵東,在此期間他並沒有收斂行跡,保護善類,提攜後生,為民請命,與粵東士子主動結交,這才使得他被世人廣泛諒解,並得到廣泛讚譽的原因。

  否則以他身為貳臣的身份,且身處士論苛酷的明清之交,何以能公舉為文壇領袖?

  所以他龔鼎孳如何忍心苛責這些士子冒出的傻氣。

  人群中唐甄遲遲沒有開口,儼然有不同的想法。對於這個青年,龔鼎孳又是愛極,又是歎極。抱著考教心思他把目光投向了唐甄。

  唐甄知道龔鼎孳的用意,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起身打開一扇門窗,這裡可以看到博爾金的人馬。

  “諸位請看,這對人馬來之前,兵丁縱馬行凶,隊列不振,包括那名將軍在內十三名將士只能說凶狠,不能說強軍。現在不過一刻鍾,剛才那名領頭縱馬行凶的兵士已然不再隊中,剩余十一名將士,隊伍肅穆威嚴,令行禁止,儼然是百戰精銳之師。短短一刻鍾,這將軍便能逞凶列隊,讓這些人俯首貼耳,頗有治軍之才!”

  眾人循著他目光,果然看到窗外的兵士老老實實坐在馬上,既不啃聲,也沒半點不耐煩,這不正是兵書上所說的百戰之師嗎?

  而且從聽將軍的口氣說,似乎覺爾察家是以他六弟為尊。能讓一個有名將之風的兄長俯首聽命,這能耐只怕不是什麽尋常幸臣。

  唐甄見龔鼎孳神色有些異動,便繼續開口:“更何況先生志向乃是安撫黎民,整頓朝綱。呆坐於此,於事無補,只要以蒼生百姓為念,管它入身之階為何物?而許多人也需要先生的回護才能周全,

所以學生認為先生應該受邀。”  如果以上帝視角觀之,唐甄這分析可謂笑掉大牙,南轅北轍。但要知道唐甄在後世可是號稱明末清初四大思想家之一的人,學識不凡,思想深邃,政治上最早提出了納稅人的概念。

  他認為天下家國這個概念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百姓相信國家這個概念,正是這個理念在維護和鞏固這個國家。

  國家的財政,軍隊的兵餉是百姓繳納的。

  朝廷也是因為百姓認這個朝廷,朝廷才得以存在,反之則不存在。

  不是當官的在養這百姓,是百姓在養他。

  他主張工商皆本,肯定了商人的社會價值,並認為商人的地位並不比百姓來的低,並開始認真嚴肅的研究了經濟規律。

  他甚至喊出了,自秦漢以來,帝王皆為賊也的口號,可謂這個時空少數的覺醒者之一。

  唐甄之所以得出這個啼笑皆非的答案, 是因為人的認知、經驗、以及所接受的信息是有限的,乃至於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正確的聖人明君,人們以為正確的也只是人們以為的。人們總結的規律也只是人們以為的規律。

  所有規律定理都離真理還有距離。

  而清國這個扭曲怪異的政體能夠自洽的運行兩百多年,是因為沒有聰明人解構這個社會嗎?非也,是人們預先設定了一條顛簸不破的真理。在這天真理之下再多的推演,再多的補充,再多的解構只能是漸行漸遠。

  這條預設的真理便是儒家綱常,皇權天授。

  唐甄的細心觀察,沒有打動龔鼎孳,他大笑道:“鑄萬觀察入微,一肚子經世致用的學問,可惜八股文做的不太好。老夫進來之前已經決定受邀,沒有什麽理由,只是被那將軍直接威脅了,我愛惜自己的小命,不得已答應於他。以後你們進了官場切記,要說服於人,道理是沒用的······我和你們說這些,不是想要你們變得如我這般圓滑。而是要你們知道,要先謀身才能謀事,不要存著書生之見。許多事情可以在曲中求,只要守住心中的操守,能忍之事便忍,不能忍者則遁。以後你們遇到這種事,遭遇阻礙了,不要覺得社觀念崩塌了,便一了百了,要留存有用之身,以待來時。這天下一直如此,世事汙濁,抱著仁愛之心便可了。”

  一番肺腑之言,學子紛紛動容,朝龔鼎孳見禮。

  唐甄不以為然,卻感受於龔鼎孳的情真意切,最終沒有反駁,執手見禮。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