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山野農民稱帝了:我竟然是太子》第四十六章 到嘴的鴨子
  那女子有些狐疑的看了看賈歸年一眼。

  然後拿起了手中的一幅畫像。

  仔細的端詳了半天。

  再看看賈歸年。

  滿臉的驚恐,嘴巴張的幾乎可以塞下一個大雞蛋。

  用那纖纖玉手,不敢置信的捂住嘴巴。

  賈歸年好氣又好笑的搖了搖頭,一把搶過她手中的畫像,暗自想到:

  想不到我賈歸年都已經如此名滿鄉裡了。

  這縣城裡竟然還有人私藏我的畫像,愛不釋手的隨身攜帶。

  就連自己弟弟以前的前女友,也對自己這般的景仰。

  一時間被覺得自己臉上有光。

  拿過那張畫像,便端詳了起來。

  自戀的咧開了嘴唇,笑了笑。

  只是當看到那張畫像旁邊的一行小字,瞬間便勃然大怒。

  只見上面小字寫著,朝廷欽犯賈歸年,罪在不赦,凡擒獲者賞銀五十兩。

  而坐在對面的那女子見著他面色漸漸一副怒容的樣子。

  便慌忙的,轉身逃離而去。

  憤怒的一拍桌子!賈歸年滿臉的怒不可遏。

  究竟是誰?

  這般明目張膽的壞我賈歸年名聲?!

  還稱我是什麽朝廷欽犯!

  這不是無人清白嗎?

  我賈家父子三人,哪個不是一表人才,氣宇軒昂啊。

  兄弟二人更是文質彬彬的讀書人!

  朝廷未來的棟梁……

  民族最後的希望!

  好端端的怎麽會和勞什子的朝廷欽犯掛上鉤?

  不行!

  我斷然不能接受這樣的誹謗和誣蔑。

  我要……

  對對對。

  報官!

  一事不煩二主!

  一定要報官!

  讓這些藏在暗處的齷齪小人,無處遁形。

  還自己一個清白!

  憤怒的將眼前的茶水一飲而盡。

  縣衙並不遠。

  所在縣衙門口的兩個衙役,也非常慵懶的靠在門旁。

  在烈日下蔫噠噠的,滿是無精打采的樣子。

  這兩年賈家經銷書局,一本《三國演義》早已暢銷天下。

  家裡也漸漸殷富起來,在這個縣城也是有些許財富地位的。

  當下賈歸年便財大氣粗的一腳跺了跺地面,向那門口的衙役高聲喊道:

  “縣尊老爺呢!?我要見他!”

  那兩衙役疑惑地抬著抬眼睛,用手揉了揉,其中一個不耐煩的揮了揮手:

  “去去去!一邊去!什麽縣尊老爺!”

  另一個衙役也滿臉不屑的甩了甩手:“別找什麽勞什子縣尊大人了!我們縣尊大人啊!叛國投敵去了!眼下這縣衙裡沒有什麽縣太爺!”

  ……

  腦子裡忽然一陣嗡嗡作響。

  賈歸年說什麽也不能接受這樣的奇葩現實。

  什麽投敵叛國?!

  這裡距離甘陝地帶吳國邊境線還遠著呢,少說也有好幾百裡的路程。

  這西南腹地的縣太爺,那可是,早些年的進士出身。

  好端端的怎麽會投敵叛國?

  他老人家圖什麽呀?

  瞪了瞪眼睛的賈歸年壓根就不相信這兩個衙役所言。

  便直接大拉拉的準備衝進縣衙大堂,口中嚷嚷著:“我要見縣尊大人!實在不行縣丞大人也行啊!”

  惡狠狠的兩衙役,便把那賈歸年一把推翻在地。

  眼睛瞪得圓鼓鼓的大聲罵道:“縣丞大人,

進山去剿滅魏國去了!”  正準備從地上爬起身來準想罵人的賈歸年,頓時一愣。

  什麽進山!?

  什麽剿滅魏國?

  這兩個衙役瞎嘟囔什麽呢?

  莫非是在瞞騙自己?

  不信邪的賈歸年一想到自己老家村子被折騰的一片狼藉。

  周圍大巴山也燒的千瘡百孔。

  更不能忍受的是。

  那群山賊還拆走了自家的祖宗牌位。

  一想到這心中頓時一股怒氣上騰!

  轉身便看見了縣衙門口旁邊的一面大鼓。

  而這一面大鼓也是大有來頭的。

  這面豎立在全國各個衙門旁邊的紅漆白皮的大鼓官方名字叫做“堂鼓”,談到這個“堂鼓”的來歷,它的歷史還比較悠久,早在上古的堯時代就已經出現,不過那時候的“堂鼓”還不叫這個名字,它那時被稱為“敢諫鼓”。堯成為統領天下的君主後,就在處理事務的王宮中庭擺了一面鼓,讓老百姓有什麽事情,有什麽冤屈,有什麽建議就敲響這面鼓向君王進行稟告。

  自漢代以後,“堂鼓”這一制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普及,在魏晉時期,統治者已經在皇宮中設置了“路鼓”的另一形式“登聞鼓”,據《晉書·衛瓘傳》記載,衛瓘被冤殺後,便是通過以敲登聞鼓的方式為衛瓘鳴冤,“於是繇等執黃幡,撾登聞鼓”。這時候的“登聞鼓”不僅大臣可以敲,普通老百姓也可以敲,其作用類似於給老百姓提供一個告禦狀的途徑,在宋代還專門成立了“登聞鼓院”和“鼓司”,負責管理大臣和百姓的上疏文章。

  而在地方上衙門設置的叫做堂鼓!

  也就是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面豎立在衙門口的大鼓,這面鼓的作用分為三個:

  (1)提供給老百姓鳴冤伸屈的工具;

  (2)縣令擊鼓聚眾,集合官差;

  (3)縣令外出辦公回衙門時敲鼓示眾,以便提醒下級及時匯報工作;

  譬如在文學作品《醒世姻緣傳》中第十二回就記載了這樣的情形“巡道不發牌,也不飛票,三不知,帶了二三十名兵快,巡到武成縣來,也不進察院,一直徑進縣堂上坐下,擊了三下堂鼓,那些三班六房衙役漸漸齊攏來”,由於古代通訊設施落後,只能借助“鼓”或者“嗩呐”之類具有高音的樂器進行傳遞某種特定信息,譬如官員外出時,就會打出肅靜牌,有時還會敲鑼驅散不相關的人。

  很多人受到影視劇的誤導,認為老百姓只要有什麽官司和訴訟都可以去敲“堂鼓”,但實際上“堂鼓”和“登聞鼓”一樣都有嚴格的規定,後期由於“登聞鼓”已經淪落為一種形式,所以普通老百姓乃至中下層官員都很難再利用這面鼓去鳴冤。而“堂鼓”作為基層行政部門一種方便實用的工具,其一直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但是衙門卻制定了相應的規定,一般只有以下情況老百姓才能夠去敲“堂鼓”:

  (1)緊急情況,譬如發現強人盜賊出沒,或者出現威脅社會治安的大型犯罪活動;

  (2)重大事務,譬如事關軍國要務、謀反、重大冤情之類;

  當然這個堂鼓,非重大和緊急情況是不能敲的!

  既然是給老百姓鳴冤伸屈用的,那麽為什麽卻又規定不能讓他們隨便敲呢?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古代過於精簡的行政管理制度導致的, 縣令作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員,其“事無大小疏細,具系於一人之決”,相比較於現在分工明確的行政制度,一個管事的縣令在古代絕對是大忙人,其負責一方的經濟、治安、生產、防務,由於過於繁忙的工作,所以讓縣令無暇審理每一個案件,為了防止民眾因為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敲鼓鳴冤,故而規定非重大或緊急情況不能敲鼓。

  這兩個衙役見到賈歸年,竟然堂而皇之的敲起了堂鼓。

  便立即大聲呵斥道:“你究竟是什麽人!?竟然敢敲鼓!”

  一臉正氣地拿出懷中揣好的狀紙,賈歸年大聲的說道:“我乃賈歸年,我們村子被山賊襲擊了!”

  一聽這話,兩個衙役面面相覷,幾乎異口同聲的說道:“賈歸年!?……你竟然是賈歸年?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有些驚恐的看了兩個衙役一眼,賈歸年有些不自然的縮了縮身子:“什麽意思?你們打算做什麽?”

  其中一個衙役撩了撩衣袖,玩味的嘿嘿一聲冷笑:“什麽意思?還能是什麽意思!?你是朝廷欽犯,我們要抓你去領功!”

  一聽這話。

  賈歸年再笨也意識到出問題了,二話不說,拔腿便跑。

  飛到了面前的這麽一個快煮熟的鴨子,怎麽可能讓他眼睜睜的飛掉?!

  緊接著,兩個衙役便在後頭窮追不舍,一邊大聲呼喝道:“前面的是欽犯賈歸年,大家與我捉住!”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