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山野農民稱帝了:我竟然是太子》第三十二章 雖0萬人吾往矣
  賈鶴春一臉鎮定的看了看,圍在自己身邊的眾多大魏文武官員。

  但自己知道這個便宜父親,在落魄秀才傅頂宗的蠱惑之下開始建國稱帝之後。

  可不止一次心裡頭打著私下逃竄,然後找個沒人的地方,隱姓埋名了此殘生的念頭。

  可隨著自己這些天,在腦海裡反覆縝密的推演和論證。

  發現所謂的隱居,壓根就不現實。

  這可是物資極為匱乏的封建社會。

  自己一個現代人,雖然穿越這裡兩年有余已經慢慢習慣。

  可找個大山深處沒人的地方,就此隱居,度過余生的話。

  純粹是異想天開。

  旁的山脈就先不說了。

  就拿眼前的這延綿數百公裡的大巴山脈來說。

  一個人獨自在,深山更深處,隱姓埋名的過日子,那純粹是想當然。

  畢竟為了躲避全國的大肆搜捕,而躲進深山老林避難的行為,嚴格來說並不靠譜,甚至有些天方夜譚,尤其是自己這樣的現代人。

  ……

  雖然一開始聽到自己便宜父親稱帝建國,很快意識到會遭到整個大吳帝國層面的圍剿和打擊!

  早些時候自己也開過這樣的腦洞,即在發生全國海捕時,獨自或帶領家人躲進深山老林中生活,以遠離大吳帝國的官兵和軍隊?

  可自己反覆的掂量了一番,要是打算在交通發達,科技先進的現代社會這麽乾,或許問題還不是很致命!

  可要是打算在古代封建社會這麽乾,那麽除非自己能跑到最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或是沙漠無人區中躲藏,否則你很難躲過大吳帝國的官兵和軍隊。

  當然,這並不是說一定會死於兵災,而是你很難逃過搜捕,反倒是更有可能變成各個勢力的兵員之一。

  畢竟在家天下的封建社會背景下,從各種史書裡都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

  以史為鑒,可以很快分析出為啥躲在深山老林中卻逃不過斬斷和搜捕的原因!

  一、人力有窮

  若是一個人在封建社會獨自躲進深山老林中避難生活,那吃什麽?喝什麽?

  若是普通的糧食、野味、蔬菜或是飲用水這些生存必需品,一個人只要勤快一些,也能在山間獲得,大不了刀耕火種、開荒山間,自己種植糧食和蔬菜,自己去捕獵,甚至在糧食富余的時候還能釀酒,但是鹽、醋和醬油等“調味品”如何獲得?

  但是其中有一樣東西卻非常重要。

  那就是鹽。

  其實醋和醬油都還可以忍一忍,但是沒有鹽怎麽辦?

  避難者除了在躲進深山老林之前就囤積一大堆這些物品外,很難在避難所附近找到鹽井或鹽礦。

  並且如何運輸這些物品到自己的避難所也是一項難題,而當食鹽不夠時,避難者就一定要想辦法從外部商人手裡獲得食鹽或醃製品。

  雖然說在歷朝歷代各地都有,非常成熟而且具有配套體系的鹽井和礦井,以及少量的鹽池。

  因為鹽雖然在現代人眼中並不怎麽起眼。

  但對人體來說卻非常重要,這是人體獲取鈉元素的重要來源!

  人體一旦缺少這種元素,就很容易得低鹽綜合症,而人一旦患上這種病,那輕者低血壓、水腫、身體無力,重者則可能死亡!

  當然,在人類的發展史和生存史上,鹽還是人類保存食物的重要幫手,能醃漬出保質期極長的鹹肉、醬菜、鹹菜等,而封建社會的各個勢力(不管是官府還是山賊,

亦或是北方遊牧民族)為了獲得更多的財富擴充力量,往往會壟斷食鹽和鋼鐵貿易(官壟鹽鐵,禁民煮鑄),懲治私鹽、私鑄,使其價格變貴。  歷朝歷代因為鹽而引發的戰爭和動亂,可以說是罄竹難書。

  許多鹽商以及世家家族為了走私食鹽,在歷史這個大舞台上上經歷起了無數回合崛起和煙消雲散。

  而且一個人為了能在深山中生活下去,必須要乾很多重體力活,勢必會留很多汗,耗費巨大的能量和體力。

  所以必須多攝取食鹽,否則就沒有力氣乾活,並且缺少了食鹽提供的微量碘元素,人還更容易得大脖子病,因此如何獲得並運輸食鹽,將會是避難者面臨的一大難題。

  避難者如果非要在深山老林裡自我生存,按照中國人的古今習慣來說,種植糧食和蔬菜,將會是無可避免的一個操作。

  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還需要用到鐵製農具,而鐵製農具如何獲得?

  購買還是自己打造?若是自己打造農具,就要面臨著技術和原材料難題,若是購買(這樣也容易被人識破),則又免不了跋山涉水的麻煩。

  獲得相應的鐵質農具以及生存鐵具,也會存在較大難度。

  二、人是社會性動物,離群索居的“隱士”向來很少,大多數人需要同類排解孤獨。

  人類是典型的社會性動物,與同類“交流”是大多數人的剛需,否則人類單獨生活時不免會生出孤獨感,而這種孤獨感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摧垮避難者的心智!除非避難者真能達到隱士的程度,徹底不需要與同類進行交流。

  人是社會性動物,與同類交談時剛需。

  ps:現代野外求生挑戰者告訴我們,他們在野外艱難求生的時候,很容易想起親朋好友和富足的生活,一旦無法調節好這些情感,那麽天不怕地不怕的求生者也很可能崩潰。

  更何況在古代封建社會,一個人獨自在山林裡生活,要電沒電,要網沒網,對於一個現代人來說和死了沒啥區別。

  因此,哪怕不考慮避難者的生理和可能遇到的各種危險(如生病、中毒、泥石流、猛獸等),獨自一人的避難者也很難熬過上述的這兩個難題,所以,一個人躲進深山老林中逃避戰亂的方法很不靠譜!

  緊接下來便是在深山老林一個人生活的安全問題,就拿猛獸來說。

  猛獸這種事情,先拿起王者老虎來說吧!

  事實上,正常情況下一個人可打不過老虎!(武松或許有些不正常)

  三、召集一些親朋好友一起躲進深山老林中逃避戰亂和官兵追捕可不可行?

  與單獨一個人躲進深山老林中相比,帶領親朋好友一起躲進深山中生活更為靠譜,但桃花源並不是輕松可以建立的,這種逃避戰亂和官兵追捕的方式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危險。

  一般情況下,五百人以下的中小型避難團體能在深山老林中組成“小社會”較為滋潤的生活下去,從中還可以分出專門的手工業者進行專門的工作。

  比如金屬加工、醫藥、製陶和物資運輸等,而且中小型團體所需的土地還比較少,多勞作辛苦一些,在耕牛的幫助下還是能開辟出足夠團體使用的土地,對付野獸或是外出打獵時也更為安全一些。

  但同時如果要生產物資進行交換和售賣,會很容易招來朝廷的發現和官兵的圍剿。

  那樣的行為純粹是找死。

  而群體性的農業生產,耕牛是生產力提高的關鍵!

  雖然人數增多後,勢必會對鹽類和其他調味品的消耗增大,但人多有人多的好處,可以從中分出專門負責運輸物資的人手對外聯系,通過物物交換或購買到所需物品。

  大團體的群居性聚集也很容易被當地官府和朝廷發現。

  那麽小范圍的小團體聚集呢?

  事實上,小團體生活並不是萬無一失,首先就要考慮到男女比例問題,一旦比例相差太大,就很有可能引發與之相關的爭端,不利於小團體生活的和諧。

  男女比例是“小社會”的大問題,即便是二十一世紀的先進,現代文明也無法完全解決。

  並因此衍生了高房價高彩禮的特有國情。

  其次,小團體紅火的生活和較為頻繁的外出活動,有可能會引起山賊或其它不懷好心之人的覬覦,官府也很容易發現這樣的存在。

  除非小團體能找到一個地勢極好,外人很難進入,且出產銅鐵、鹽礦等物品的地方!

  但這種地方很少,並且很多這樣的地方早已經被人開發成村落了,因此避難小團體如何獲得一個這樣的好地方,就成了一個大難題。

  而且換個角度來講,一旦被山賊和相關村寨發現,那麽,山賊最喜歡人數較少的小團體村莊了,不論是襲擊還是劫掠起來,都會非常的得心應手和毫無風險。

  四、既然團體生活比個人生活更好,那可不可以多聚集一些人一起到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中生活?

  與上述的兩種避難模式相比,千人以上團體的避難模式更困難!但選擇這種避難模式的人數卻也是最多的。

  據三國等朝代史料記載,有很多平民為了躲避重稅和戰亂都紛紛躲進深山老林中生活:

  “數十家幾百家聚居水行而山處,以漁獵、山伐為業,大都未嘗入城邑,白首於林莽,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猿狖之騰木也。”

  大避難團首先會遇到土地問題,因為深山老林中很難開辟出足夠成千上萬人使用的耕地,就算有合適的土地,也早已經形成自然村落了,外來者很難插入,除非采用武力奪取或是在有小平原的山腳下生活,但若不躲進深山老林中,避難團體的避難計劃就失敗了!

  因為各大勢力的收稅官和征兵隊很容易就能找到避難者的聚集地,將其重新納為戰爭機器上的一部分,或者就地剿滅。

  而自己的這種情況一旦讓朝廷得知。便會快速的引發圍剿和覆滅。

  再次,大規模的避難團也會遇到前兩種避難模式的問題,比如物資獲取和安全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避難團體的規模必須增大,必須成長為周邊勢力不可小覷的一股力量,否則山賊、大股的流民、貪婪的豪強和各地政權都會把避難者當軟柿子捏。

  事實上,許多朝代戰亂或者末期的平民為了躲避戰亂,大都以鄉籍或是宗族為紐帶,在易守難攻之地組成大的避難團體,以應對官府和賊人的禍害,而在鬥爭中,這些起初隻想逃避戰亂的老實平民,在那個“家家欲為帝王,人人欲為公侯”的時代,很有可能被有心人利用,成長為各大割據政權口中的“山賊或是賊人”。

  這也是為什麽很多王朝末期,天下大亂時,一度形成了很多“天下鼎沸,群盜滿山”的普遍現象!

  大團體生活的好處和壞處。其實也是有的。

  原先的避難者團體在實力壯大以後,往往會佔據險峻的大山作為根據地,然後以山險為依托,組成武裝軍事集團,獨立或半獨立與割據政權之外,成為各個郡守頭疼的難題,因為這些山民很少或根本不繳納貢賦、服從徭役,還時常作亂!

  東漢末年江東六郡之一的豫章郡太守——華歆就直言自己拿自己轄區內的山民勢力一點辦法都沒有:

  “非籌略才,無他方規,自守而已。又丹陽懂芝自擅廬陵,詐言被詔書為太守。都陽民帥別立宗部,阻兵守界,不受子魚(華歆)所遣長吏……。近自海昏有上繚壁,有五六千家相結聚作宗伍,惟輸粗布於郡耳,發召一人遂不可得,子魚亦睹視之而已。”

  為什麽這些避難者團體敢不服從官府的命令和征召呢?那是因為這些避難者已經升級成武裝集團了!這些避難團體的成員被世道逼的入則為民,出則為兵,往往還佔據礦山,擁有自鑄兵甲的實力,本身還能出產一定的糧食,可以利用山區險峻的地形抵抗官府的圍剿。

  一旦避難團發展到這個地步,就完全脫離了避難者這一身份,轉而變為一股武裝集團勢力,能左右鄰近地區的政局,而這種由避難者聚集而成的勢力在三國時期非常常見,尤其是在各大山區中,其中最為出名的是江東六郡,史書對此的描述有很多,如:

  “賊洪明、洪進、苑禦、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連屯漢興,昊五六千戶別屯大潭,鄒臨六乾戶別屯蓋竹,同出余汗……款賊帥金奇萬戶屯安勒山,毛甘萬戶屯烏聊山,黔帥陳仆、祖山等二萬戶屯林歷山。”

  江東士人按照習慣,將聚集在江東六郡山區中的土人(逃難的漢民、未被漢化的百越人等)稱之為山越或山民。這些武裝山民常常以五萬人為大渠,三萬人為小渠,各渠立渠帥,像與孫策、孫權等江東強人爭鬥多年的太史慈、祖郎、嚴白虎之流都屬於這一類型。

  這些山民武裝並不富裕,所以為了獲得自己不能出產的物品,會不時率兵攻打郡縣,搶劫豪強大戶,成為社會不穩定的一大難題,而各地官府準備派兵攻打這些山民勢力時,就會在茫茫山區中丟失掉目標,因此剿匪的官兵紛紛上言:

  “賊(山民)攻則群至,敗則如鳥獸散。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

  但是,山民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一旦有強大勢力下定決心清剿山民武裝集團,那山民的日子就會非常難過,最終不得不向官府投降,而在如何清剿山民上,三國時期的魏、蜀、吳三個割據政權都是一頂一的好手!

  在這些割據勢力中,以孫吳政權最為積極,因為孫吳佔據的江東地區,在當時還是地廣人稀之所,還未被完全開發,人口很少,所以為了獲得土地、稅賦和人口,孫吳政權開始不斷的攻打山民(山越)聚落,擴大自己的地盤。

  而已經在山林中過慣了不服徭役、不繳納重稅的山民們當然不願意重新服從官府了,據《孫策傳》一書中就記載,江東地區的平民非常畏懼孫吳政權,紛紛躲進山中:“百姓聞孫郎至,皆失魂魄,長吏委城郭,竄伏山草。”

  所以孫吳政權在統治初期的一大政策就是——分部諸將,鎮撫山越(山民),討不從命。

  一旦孫吳政權用武力擊敗山民集團後,就會將俘虜的山民強迫遷移到平地上生活,然後將其編入各個郡縣的縣籍為自己提供稅賦和徭役,並從中挑選強壯的男子充入軍隊,孫吳政權將這一政策叫做“強者為兵,贏(弱)者補戶”。

  事實證明,這些生活在溝壑縱橫,山林茂密,自然環境惡劣地區的山民非常適合當兵打仗,因為這些山民在鑽山越嶺,披荊斬棘的過程中已經鍛煉了強健的體魄,並在與官兵的對抗中磨煉了武藝,所以山民中體質虛弱者甚少,民風剛烈,一旦成軍,其戰鬥力就會暴漲!

  三國時期孫吳政權最能打的一隻軍隊就是由丹陽郡的山民和漢民組成的丹陽兵,其戰鬥力冠絕江東!據相關史料記載,孫權嗣立,先後得山越兵不下十三萬人,而這些山越兵很多都來自人口僅僅只有63萬的丹陽郡!

  正因如此,官府對鎮撫山民集團很上心,就連遷移到江東地區的各地豪強都用了很大的力氣鎮撫山民集團,因為這些豪強也需要部曲、佃客等附屬者為自己服務(耕田、打仗等),所以鎮撫山越成了孫吳政權的“一項大生意”!

  並且不只有孫吳政權喜歡鎮撫山越,曹魏政權也非常喜歡在北方的山區附近鎮撫山民!如《三國志·呂虔傳》中記載:

  “太祖以虔領泰山太守,一郡接山海,世亂,聞民人多藏竄。袁紹所置中郎將郭祖、公孫犢等數十輩,保山為寇,百姓苦之。虔將家兵到郡,開恩信,祖等黨屬皆降服,諸山中亡匿者盡出安土業。簡其強者補戰士,泰山由是遂有精兵,冠名州郡。”

  因此,使用大團體避難模式的避難者就很容易吸引各個勢力的注意,重新卷入戰火之中的可能性很大,極有可能再次變為戰爭的參與者和受害者,再也不能繼續過不服徭役,不納租稅,自給自足的生活了!畢竟官府為了逼迫山民團體出降,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派兵搶收山民種的糧食、破壞農田和斷絕其物資來源了。

  也就是說大團體人員的聚集,反而更容易讓官府和朝廷迅速發現並予以消滅!

  ……

  想到此處關節的賈鶴春。

  便再也沒了僥幸心理。

  不過眼下也並沒有更好的選擇,或者去路。

  能否確切的保存自身,才是當務之急。

  ……

  可是此時賈神京提出的招降巴州府衙門眾多官兵,這些外人眼裡看來,笑話一般的大魏文武百官,愣是沒一個人敢主動站出來挑大梁。

  不過倒也不怪他們。

  眼下外頭的官兵兵強馬壯的,雖說只是一些衙役和鄉勇。

  最多也只是一些民兵。

  連正規軍都算不上。

  可比起自己這一堆才放下鋤頭沒多久的村民來說!

  不管是從人員數量還是質量上,簡直可以說得上是降維打擊。

  更別說那些個官兵一個個隨身乾糧充足,且基本上都是青壯年男子。

  而反觀己方這麽多村民,雖說通過上次的繳獲,基本上可以做到人人持刀。

  但未經訓練,且人數根本沒有優勢。

  而眼下要讓巴州衙門的眾多官兵歸降自己這笑話般的大魏國。

  簡直是天方夜譚。

  若真的一本正經走到前面去招降他們,也不知道會不會讓巴州衙門的眾多官兵笑掉大牙。

  想到這嚴峻的形勢,賈鶴春一臉肅穆。

  深深的看了一眼,眾多村民一眼,言語之間擲地有聲:

  “諸位父老,既然大家肯尊我為太子,招降吳國賊軍一事!本太子當仁不讓,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板蕩見忠臣!

  不管前頭刀山火海,也絕不回頭。

  雖千萬人而吾往矣!”

  有些慚愧得傅頂宗, 深深的看了賈鶴春一眼,頓時整個人有些羞愧的哭泣起來:“太子殿下說的好,疾風知勁草,板蕩見忠臣!什麽都別說了,老臣願隨殿下一同前往!”

  ……

  傅頂宗這般慷慨激昂的話語,頓時讓眾人有些啞口無言,一時間不知該誇些什麽好。

  可這分明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呀!還隨著太子殿下一同前去胡鬧,這不是去送死嗎?

  頓時眾多文武百官便開始紛紛反對起來,像模像樣的跪在了太子賈鶴春面前苦苦勸諫。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些人都是提前準備好了的,戲文裡的劇本。

  “前頭賊兵甚眾!太子殿下萬精之軀,還請三思啊!”

  “是啊!太子殿下乃是我大魏國的希望,豈可輕易涉險!”

  見賈鶴春一臉的決絕與堅定。

  就連那之前還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弱女子馬琴,也施施然的走過來,一臉牽掛而又擔憂的看了看賈鶴春:

  “太子殿下此去招降豈不是送死嗎!”

  鎮定的看了看馬琴,有些絕美的臉龐,賈鶴春堅毅的神色絲毫未改:“苟利囯家生死以,豈因禍福趨避之?!國家需要我,我怎能輕言退避呢!?就算是死,我也要去一趟!”

  有些哀怨的看了看賈鶴春一眼,馬琴點了點頭,側著身子給他讓開了道路:“太子殿下放心!妾身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你去送死的!”

  聽著這話,賈鶴春一臉感動的正準備轉身離去,卻聽得那馬琴斷斷續續的又說出了後半句:

  “……我會閉上眼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