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華夏文明有一條天然的分界線,細分了兩類文明——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前文講過,自北魏時期,一部分遊牧民族入主中原,經過長時間的漢化已經成為了農耕民族的一部分。現在的北周和南陳同屬於農耕文明。北方還有遊牧文明政權——突厥。
突厥是歷史上活躍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民族集團統稱,也是中國西北與北方草原地區繼匈奴、鮮卑、柔然以來又一個重要的遊牧民族。
突厥人驍勇善戰(現如今的車臣人乃是突厥與當地土著的結晶),長期騷擾北周邊境,也給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傷害。為保持良好的關系,北周決定與突厥和親。
和親之事定於宣帝最後一年,雙方是北周的長公主即宣帝的姐姐與突厥可汗。不曾想到北周突發如此之多事情,和親之事一直被耽誤。楊堅假傳聖旨說,長公主將在長安城舉行出嫁儀式,召集五王前來觀禮。
五王陸續來到長安。通過耳目了解到,北周王朝已經風雨飄搖了,宇文氏家族式微,楊堅謀權篡位之心昭然若揭。五王首先達成共識,不能坐以待斃,需奮起反抗,宇文家族在這緊急關頭必須聯合起來,集中力量作戰。
當時長安城內有兩個王爺,一位漢王,一位碧王,但凡智商在線,思維正常的人都會選擇與碧王合謀,漢王是個典型的豬隊友。
自五王進入長安後,一直就處在楊堅的密切監控下,從未離開過視線,五王與碧王密謀之事,當天就被楊堅知曉全部過程,這才有了前面楊堅與楊雄密謀舉報碧王之事。過了沒幾天,碧王落馬處斬。
碧王之事,是楊堅敲山震虎之舉,暗示你這五個老小子安分點,你們的一舉一動我都了如指掌,碧王只是開胃菜,再有小動作,碧王的今天就是你們五王的明天。五王內心也極大震動。
接下來的一件事,加速了五王的滅亡。
這日,楊堅府收到了趙王的請帖。趙王宇文安邀請楊堅晚上前往趙王府上一聚。楊堅與寵臣密議,此次必定是鴻門宴。但是趙王盛情邀約,楊堅沒有拒絕的理由。最終的決定還是應約。
去之前,楊堅也做了兩點準備:一是自備酒肉,擔心趙王下毒謀害於他;二是帶著自己的堂弟和將軍元虎護衛自己的安全。
準時來到趙王府上,趙王這邊安排陪酒的就有三人,他的兩個兒子及一寵臣。從明面的數據來看,楊堅一行人處於弱勢,更何況這是趙王府,暗地裡又不知隱藏了多少人。
雙方客套一番,極盡虛情假意,酒過三巡後。
趙王道:“現正值盛夏,天氣燥熱,今日楊大人光臨敝舍,正好前幾日差人從西域運來新鮮的瓜果,當與共享。”
“大王,您客氣了,我楊堅何德何能讓您如此費心思啊。”楊堅謙遜道。
趙王命人將瓜果擺上之時,拔出佩刀,瞬間用刀尖挑起一塊送到了楊堅的嘴邊,刀離脖子咫尺,楊堅內心恐慌臉上帶著感激的表情張口吃下,趙王又挑起一塊送到嘴邊。
此時楊堅帶來的將軍元虎坐不住了,他的職責就是保護楊堅的安全,率先開口道:“趙王好刀法,伺候楊大人是我們這些下屬的分內之事,怎可讓您屈尊做這些事呢!”言罷,就走過去擋在楊堅的前面。
趙王見狀,不小心將楊堅刺殺的計劃失敗了。此時元虎擋在兩人之間,強行動手,也沒有太大勝算,就考慮如何讓門外埋伏的人員進來,將楊堅一行人拿下,
遂裝出一副喝多欲出去嘔吐的樣子。 剛起身,元虎眼疾手快一把將趙王拉住,按在了椅子上,心道——都是老狐狸,裝什麽裝,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想出去叫人啊,別走了,老實的在這待著吧。趙王不屈不撓,一會又站起來捂著嘴想往外跑,元虎又把他按回去了。如此往複了三次,元虎完全不給趙王跑出去的機會。
趙王一看此計不成,又生一計。遂對元虎講道:“本王很渴,你去幫我倒杯水。”此舉意圖太過於明顯,元虎心知他要調虎離山,並沒有理會,依舊虎視眈眈的站在旁邊。
雖然還在推杯換盞,可氣氛已不負初時輕松,雙方各懷心事,酒桌上彌漫了緊張的氣氛。
此時,仆人來報:“大王,成王到訪,已經在門外。”
眾人聽到消息,楊堅率先起身快步走向門外迎接,按照規矩,楊堅是臣,理應如此。在路上,元虎趕緊走到楊堅身旁,附在耳邊說道:“丞相,此處情況異常,為保安全,還請盡快回府。”
楊堅聽後不為所動,並對元虎講道:“他們雖是王爺,可手中沒有武裝,不需過多擔心。”
元虎聽後,鬱悶之極,講道:“丞相,您怎麽如此糊塗啊,大周都是他們宇文家族的,大周的兵馬不就是他們宇文家的嘛。一旦他們先發製人,一切就都晚了。我現在勸你回府,不是因為我貪生怕死,是擔心,我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能護你周全啊。”
楊堅聽後,還是沒有太大反應,搖了搖頭道:“沒那麽嚴重。”
之後,將成王迎接進來之後,陪同趙王再次入席。元虎見狀,無奈隻好繼續站在楊堅旁邊,保護他的安全。
這時,元虎就突然聽到後院鎧甲碰撞的聲音,不知道具體情況,以為是趙王埋伏的兵士要衝進來,顧不得許多,就一把將楊堅揪起來,說:“丞相府公務那麽繁忙,您作為丞相怎麽能整日在外溜達呢。”言罷,拉著楊堅就往外跑。
趙王不能輕易放楊堅逃脫,站起來追趕。元虎阻止趙王,身材魁梧的他,堵在房屋門口,攔截。元虎估計著時間,楊堅跑的足夠遠了,也轉身跑了出去。
趙王見楊堅一行逃脫,氣急敗壞,埋怨自己窩囊,為何沒有早下手,現放虎歸山,我命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