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繼續壓著!”謝雲初提筆蘸墨,在謝雲芝整理出來的公文上添改,“別著急,整改吏部要快,官員裁撤的人就得多,送禮……是我們能拿住的切實把柄,能多送走一個是一個!也是肅清朝堂風氣,填補國庫的一種方式。”
尤其是那些時代官宦人家,憑借祖蔭為官,成日在衙門無所事實,白拿朝廷俸祿。
可也是這些人送禮送得最重,一來的確族中家中底蘊深厚,二來……也是想要再上一個台階謀一個好官職。
這樣的人建國之初給恩典留下倒也罷了,如今國危,自然是不能留了。
禦史台的人嘴都緊,盡管如此還是有些有門道的人,知道謝雲初將送禮人的名單送到了禦史台,送來謝府的一應重禮也沒有在謝府,故而都不敢來送禮了。
光謝雲初知道的就有幾個。
“雲初這是在釣魚,轉呈給你吏部減輕負擔……”謝雲望笑著說了一聲。
“那也是願者上鉤。”謝雲初唇角也勾起淺淺。
正月初三,剛剛開朝。
數百背插令箭的驛差帶著新政新法,在城門將將打開之時,一路從汴京四門狂奔而出,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的政令送往大鄴各地。
新政所到之日,便是實施新法之始,必要當地上至官員下至裡正傳達百姓。
京中百姓們不知發生了何事,立在長街兩側看著飛馬不絕,議論紛紛。
朝堂之上,謝雲初率百官列班,靜靜聽著陳公公在高聲念吏部改革之法,和大鄴朝堂往後的用人之法。
謝雲初閉眼靜靜站在最前,手指摩挲著笏板。
吏部確定用人之法後,先收拾汴京城內的多余官員,下一步便是安排已經通過考核的守選進士,謝雲初要禦史台的人帶著這些守選進士,前往各地去查貪腐,守選的進士誰查出來哪個地方官有問題,只要證據確鑿,有人下來……他們就上。
這些守選進士之中,不乏已經等了幾年都沒有等到一官半職之人,查起貪腐來絕不會手軟。
貪腐也是大鄴的一大弊端,這是先皇在世時縱容諸位皇子帶來的結果。
就連郭子都這樣的人才,都被逼得貪汙才能為民辦事,李時關以身飼虎放得清明,可見從上至下……少有乾淨的官員。
“命禦史台與吏部率守選進士前往地方,秉公巡查地方貪腐,許禦史台吏部罷免任官之權,一經查實,當即革職,由守選官員補任。”陳公公念完合了聖旨,退回蕭知宴後方。
謝雲初這才睜開眼來。
這,才只是一個開始。
朝中不少收過下面孝敬的官員心中已經開始慌了,瞧著這一次謝雲初是動了真格的要查貪腐。
不少離得較近的官員交頭接耳,說著謝雲初收禮之事,卻沒有人敢做這個出頭鳥出來參謝雲初。
p;“禦史台都沒有動靜,我們做什麽要去得罪謝太傅。”
“禦史台?呵……你瞧瞧那禦史大夫宋紹忠,禦史中丞李安然,哪一個不是謝太傅的人?”有低階官員低聲說著,又往謝大爺和謝雲芝的方向努了努嘴,“中書令是謝太傅的大伯,吏部尚書、工部侍郎、戶部侍郎,都是謝太傅的堂兄,這朝堂……已經成了謝家的朝堂了!你敢去做出頭鳥?反正我不敢!”
太尉王允老神在在與謝雲初、謝瑾元並排而立,全程不發一語。
直到早朝散了之後,王太尉這才請謝雲初留步。
王太尉說:“如今懷之到現在都找不回來,我們都知道是沒有指望了,所以……打算給懷之立一個衣冠塚,
謝太傅一直在找懷之,對懷之情深義重,我琅琊王氏都知道,心領了!立塚的日子定在下月初七,若是謝太傅得空……”謝雲初官袍之下的拳頭攥緊,打斷了王太尉的話,道:“王太尉,師父會回來的,他答應過我!我信師父,他從不食言。”
若是她去了,就是承認阿辭已經沒了,連心底最後一絲掙扎的余地都沒有了,所以她不承認,也不會去。
見謝雲初黑白分明的眸子堅定平靜好似還帶著幾分怒氣,王太尉也不好再說什麽,看著謝雲初行禮告辭的背影,重重歎了一口氣。
謝雲初一回府,便接到謝老太爺的信。
謝老太爺在信中說了三件事,第一是對族人稱謝雲初將來是要招婿入贅的, 第二應天府的雲山書院已經完工,不少學子前往雲山書院求學,第三件事便是要為謝二爺定下龍亢桓氏的嫡女。
謝雲初明白,謝老太爺說她要招婿入贅,是在能給她更多調動陳郡謝氏的余地之下穩住族人。
雲山書院是要好好辦,從雲山書院出來的學生,大多品性受謝老太爺熏陶都有著強烈的氣節和熱血抱負。
至於謝二爺要再娶妻,定下龍亢桓氏的嫡女謝雲初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現在的謝氏與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語,龍亢桓氏嫡女嫁入謝家,將來是陳郡謝氏的宗婦。
自然了,謝雲初相信這其中定然有謝老太爺於全局的綢繆,需要姻親關系來讓龍亢桓氏為謝氏所用,龍亢桓氏也需要再攀附謝氏這棵巨樹而生,各取所需。
幾日後,謝雲芝也從謝大爺這裡得到了一份名單,讓謝雲芝設法將人安排進去,謝雲初思來想去從衙門下值後,將名單拿到了謝雲初這裡,問謝雲初的意思。
謝雲初瞧了眼就看出了門道:“有龍亢桓氏的人,還有咱們雲山書院的學生,問題不大,只要考核過了,都可以,陛下那邊兒……只要是為了新政,都能容忍,不要緊。”
“雲初,我總有種不太踏實的感覺。”謝雲芝趁著這個機會,將自己心中的疑慮講了出來,“如今,咱們陳郡謝氏的風頭太盛,這不是好事!新皇能坐上皇位絕不是憑借運氣,懂得和你提前聯手布局,當是個心思深沉之人,現在要用陳郡謝氏來推行變法將陳郡謝氏推上來,來日改革順利完成,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