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骨傷科的執業范圍也是可以做手術的。
所以大多少數學中醫骨傷科的醫生都把骨傷科當成了跳板。
學會了一兩個骨科手術,再走走關系就可以跳到西醫骨科那邊去了。
西醫骨科那可是醫院裡的重點科室,而骨傷科只是中醫科下的一個小科室罷了。
兩者病源量和收入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且高考的時候中醫的錄取線遠比西醫低很多啊!
所以骨傷科跳骨科早已經成為一條捷徑了。。
當然也是因為中醫被摻雜了太多西醫知識的緣故。
說是學的中醫,結果呢。
中醫考證考的,百分之七十都是西醫的知識點。
說是學中醫的,中醫學生其實把西醫也給學了。
骨科和骨傷科收益差十倍以上,這怎能不叫人想入非非!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醫生也不能餓著肚子給人看病。
而骨傷科副科室主任劉東雷則是骨傷科跳到骨科最成功案例!
劉東雷原本學的也是中醫的,讀研的時候選了骨傷。
可到了醫院後,人家快速掌握幾個骨科術式,直接跳到骨科那邊去了。
在骨科十多年沒有位置,又跳回骨傷科當科室副主任。
現在就等著骨科的老主任退休,下面的人一升上去把位置空出來。
劉大主任便要跳去骨科當科室副主任了。
反覆橫跳之間利益巨大!
不僅醫生如此!
年輕,有後台的護士也是先往骨傷科這邊塞,鍛煉出來後就調去其他科室。
總而言之,骨傷科都快成了整個醫院練兵場了。
也只有像方浩這種,要門路沒門路,要關系沒有關系,要錢沒錢的小住院醫才會想在骨傷科混出個樣子了。
住院醫也稱管床醫生,也就是總是住院醫院裡的醫生。
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治醫師在門診收診患者。
他們這些住院醫在科室內負責管床。
分工明確。
按照道理來講,住院醫師只要有行醫執照就可以去門診坐診了。
但是你一個名不見經傳,出不了專家號的小住院醫,誰去你那裡看診!
人家中醫專家號一天都不一定能排得滿呢。
因此,即便門診處允許住院醫去坐診,有執照的住院醫也不會去坐診。
閑著沒事乾去跟主任醫師和副主任醫師搶患者,那不是很蛋疼的事情嘛。
而且患者也是傻瓜,特別是中醫的信眾,是特別篤信年齡即正義的。
明江醫院,中西醫結合二甲醫院,整個醫院有八百多張床位。
中醫科有不到六十張床位。
中醫學科有,內科,外科,針灸推拿科,骨傷科,婦科,六個科室。
這麽一算,整個中醫科都比不上西醫學科的一個重點科室!
至於設備就更不用提了。
好在中醫診療也不太需要儀器。
“小方,這是去哪?”
方浩剛剛跟劉曉燕走出值班室,迎面走來個油光滿面的小胖子。
那白衣大褂往他身上一套,活像一個又大又白的大圓粽。
袁忠,年齡比方浩還小兩歲,同位住院醫不過從體型上看就知道這家夥家裡條件不錯。
“小圓,劉主任收了兩個患者,有沒有興趣一起去看看?”
上級醫師在門診樓收診患者,
住院醫師在科室裡管床,這也算是醫院裡的規矩了。 好在管床的時候可以拿患者練練看診,而且還是拿著上級醫師給患者出的辯證診斷來對照,不然住院醫就只剩打雜跑腿了。
袁忠搖了搖頭,“管床!賊麻煩,還學不到什麽東西,我就不去了,我得去急診跑一趟,會診!”
會診有診費,袁忠這家夥有路子!
在明江醫院,急診都比骨傷科吃香的,雖然辛苦了些。
“那你忙吧。”
聊了兩句,方浩便跟劉曉燕走向骨傷科的病房區。
中醫科獨享棟五層的小樓,中醫科說是有六個科室。
其實除了人員配置外,許多硬件都是一起使用的,比如病床,診室,值班室,處置室辦公室。
“方浩這家夥可惜了,堂堂一碩士研究生,竟然鑽進死胡同裡了。沒事去急診做做縫合學學骨折複位手術多好,說不定還能轉去骨科呢。”
……
很快方浩他們就來到二樓的住院區,剛走出電梯劉曉燕便在前面帶路,“六號病床和八號病床。”
“嗯。”
有進病房,方浩便看向了靠窗邊的六號病床。
病床上躺著一位50歲來的中年阿姨,旁邊站著一個漂亮的小姑娘。
而八號病床上坐著的則是一位三十歲出頭的大哥,模樣看上去還挺斯文。
而旁邊那面色紅潤,身材姣好的應該是他老婆了。
走進這間病房,方浩便說道,“六號病床和八號病床的患者都在嗎?我是你們的管床醫生,也就是主管醫生,我叫方浩,以後住院期間你們有什麽問題都可以問我。”
“方醫生,你們劉主任什麽時候來給我下藥治療!”
方浩剛剛自我介紹完,躺在病床是的陳桂芳就問道。
說實話她也是頭一次來看中醫,她這腰疼腿麻的毛病已經有一兩年了。
縣醫院市醫院省醫院都跑過了,就反反覆複一直沒有見好。
而且西藥吃多了,這身體反而越來虛,整個人除了疼痛在總是渾渾噩噩的。
聽人說中醫治療慢性疾病還不錯,她才想到來明江醫院中醫科看看。
號還是她女兒給掛的。
聽到她這麽一問,方浩來到六號病床前,拿起了她床頭前的病歷表。
“我們劉住院坐診還沒有結束,晚點會過來的。”
方浩嘴上這麽說,心裡也沒有多大的把握。
劉東雷可是主任醫師,人家晚上會不會來他一個住院醫師怎麽會知道呢。
而劉東雷在骨科那邊也有患者要治療的,可能還有手術。
中醫科這邊的患者他能不能顧得上,還真說不清楚的。
說不定就推給別人了。
“晚上!那還行。”
陳桂芳問了,對面的夫妻二人倒也沒有在問。
【張芸芸,女,52歲。】
【職業:保險推銷員。】
【初診:2020年4月1日。】
……
看完姓名和年齡,患者入院病歷本上病程記錄還沒有及時更新入錄。所以並沒有相關的病史和診斷。
而病歷的更新錄入需要方浩來乾,不過這也給方浩實踐為患者看診的機會。
“陳大姐,我先給你在檢查一遍吧。”
陳桂芳皺了眉頭,生病畢竟不是一件啥光彩高興的事情,“還要檢查!”
方浩微笑點頭,“住院的患者我們管床醫生都要再次做一遍檢查,您放心就把把脈, 看看舌頭,檢查一下身體……不會太複雜的。”
陳桂芳點了點頭,“那來吧。”
照例,望聞問切。
方浩先詢問了下陳大姐的病情和病史,隨後才是看舌把脈。
“陳大姐先坐好,把手放在床上,放平放松。”
把脈也稱切脈,而中醫切脈平時用的則是寸口診法。
寸口分為寸關尺三部,分別對應的是心、肝、腎(左手)
右手寸關尺三部對應的則是肺、脾和命門。
關於寸口診法還有個口訣。
【左寸候心(膻中),左關候肝、膽(膈),左尺候腎(小腹),右寸候肺(胸),右關候脾胃,右尺候腎(小腹)】
這就是方浩第一次接觸切診時,老師所教的口訣!
舌質暗,脈澀細,腰間突出。
一番診斷下來,方浩心裡也有了判斷。
氣虛血瘀之症!
說白了,這位陳大姐就是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阻不通,不通則痛,故而出現腰痛,右下肢麻痛的症狀。
如果讓方浩治療的話,他會用“益氣通陽,溫運血行”的方子,若是輔之以推拿的話,治療效果自然更好。
可惜這不是自己的病人,他隻負責管床,開藥治病還是得讓劉大主任來。
方浩不是傻子,自然不會搶主任的患者。
見方浩檢查完可也不說話,患者的女兒陳今梅憋不住了!
她道,“方醫生,怎麽樣了?你這看了也不說是想把人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