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漢:我為武帝排憂解難》第31章 本王還有奇人相助
  聽到李廣的話,渾邪王也不願與之再行爭辯,當下便是將手搭附在自己的胸口之處,而後躬身行禮,言道:

  “我聽皇帝陛下的意思,是不想同意這和親之事了?”

  劉徹聞言冷哼一聲,轉而道:

  “你還不算太傻。”

  渾邪王點了點頭,而後站直了身子,道:

  “出行之前我家單於對我說,如果漢朝皇帝不願意和親,那他將親率二十萬鐵騎登臨雁門,到時還請皇帝陛下多派遣一些像李將軍這般勇猛的大將前來會陣。”

  此番言語,已經不能夠稱之為挑釁,而是徹頭徹尾的威脅之言了。

  聽到這句話後,不少在座的臣子皆是露出擔憂的神色,四顧悄然相論。

  要知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單於十四萬騎入朝、蕭關,殺北地都尉,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一路之行足可稱之稱之未遇阻力,暢通而行。

  後,單於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可謂是來勢洶洶,似有要一舉攻破漢都之意。

  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兵出五路,大發車騎前往禦敵。

  單於留塞內月餘,見事不可為乃去,漢軍將其逐出塞即還,因其遊擊而戰,且行且退,故不能有所斬殺。遂匈奴日益驕橫,時時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雲中、遼東最甚。因而彼時國力尚弱,又以無為而治,於是故行和親之策,匈奴單於暫且作罷,上述答謝以畢之。

  有此載之先史,更為前車之鑒,因而群臣皆是不願將此般和親小事演變而為國戰,生怕匈奴大軍舉兵南下,殺入宮城之中,則為禍端矣。

  耳聽得匈奴的渾邪王口言此語,眾臣皆是滿目蕭然之色,感極而悲之狀。

  此番言語雖是明言威脅,卻是直擊要害。

  劉徹如此與匈奴特使厲言相向,眾臣實在惶恐匈奴是否還會如法炮製當年之舉,大軍壓境,火燒甘泉行宮。想及此處,四下之臣皆是感覺脖頸之處似有細汗叢生,內心更是失然慌亂。

  不少原本在皇帝和竇老太后之間保持中立的臣子,現在心裡已經暗自決定,若是皇帝執意要與匈奴撕破臉皮,決心要拒絕著和親之事,與匈奴國大肆開戰,他們便要投於竇太后門下,逼得皇帝低頭,以求太平。

  “你們若要戰,朕便奉陪到底!”

  “特使請回吧!朕不遠送了!”

  見劉徹已然是明言請退,渾邪王便是帶著身邊兩個隨從轉身離去,絲毫沒有拖泥帶水之意。

  他對如今漢朝內部的局勢了如指掌,自是知道劉徹一人之言根本難以定論此等大事,所以才會走的這麽乾脆。

  ......

  待行出遠步,已出宮門,渾邪王身旁的兩個隨從便是悄聲走近,言道:

  “王,我看這漢朝的皇帝絲毫沒有想要答應我們的意思,這次是不是娶不回公主了?”

  一旁身著紅衣的隨從貼附上來,低聲言語道。

  方才在那大殿之上,劉徹言語之果決,神態之毅然,可謂是已下決心,任何人都能看得出來他此番是斷然不會同意和親之事的。

  渾邪王聽後冷笑一聲,神色之中更是一臉不屑。

  “如今這漢朝國事,可不是他皇帝做主的,你們且等著看吧。

”  “再者說了,本王可還有奇人相助,料他們漢人也耍不出什麽花樣。”

  兩個隨從聽後點點頭,卻也是有些茫然,不知渾邪王口中所說的奇人究竟是何人。

  雖說他們匈奴在這漢朝京都之中有著一些的暗探細作,他們二人卻也是知道一些的,但顯然不是渾邪王口中所說的奇人。

  不過作為隨屬,他們自然是不會去打探這樣的消息的,聽到之後也只是點了點頭。

  “王,那我們接下來應當如何,等他們自啟爭亂,而後從中漁翁得利嗎?”

  “你還不算太笨,只不過我們既是要等他們禍起蕭牆,自亂陣腳,也要自己去主動把握一些機會。”

  “先找處廄置好好吃喝一頓,而後我們再去蠻夷邸歇息,戌時我們還要見一個人。”

  “是。”

  ......

  等到匈奴使臣離去之後,宮殿之上的臣子中便有人起身而立,站到了劉徹身前。

  自觀其質,即為大臣中少有之輕傲,再觀其衣著服飾,則為位列三公之位的竇嬰,竇王孫。

  竇嬰乃是竇老太后堂兄的兒子, 為其子侄,自幼長於宮中,深得竇太后喜愛。

  自啟武帝即位,竇嬰便全力運作自己的仕途之路,依靠著竇太后的舉薦,便是輕輕松松坐上了丞相之位。

  如今在這大漢朝堂之上,竇嬰可謂是一人之下,於萬千人之上,正處在春風得意之時。

  對於眼前這個尚且年幼,且是自己從小看大的皇帝劉徹,竇嬰絲毫都沒有將其放在眼裡,平日裡更是顯得倨傲。

  面對依靠著竇太后,勢力極其強大的竇氏集團,劉徹現在也對其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待匈奴特使走後不久,殿內眾臣便已開始私語,言語之中多時憂心匈奴如若大軍南下漢朝該當如何。

  聽聞四下之臣所言,其實正中竇嬰下懷。

  皇帝越是這樣行事激進,就越是容易得罪眾臣,不得臣心之後,只會讓他們竇氏一族更加得勢,這可是他樂見其成的。

  待到時機成熟,他便是站起身來,行於劉徹身前,而後言道:

  “陛下,依臣之所見,如今匈奴二十萬大軍橫壓邊關,我邊關之危已然迫在眉睫,此番匈奴國派遣使臣前來和親,未避戰事,為護子民,還望陛下能夠同意這和親之舉。”

  竇嬰之言作罷,四下之臣中多數之人很快便是出聲附和,予表同意。

  劉徹聽聞此言,臉色便是一沉,但竇嬰畢竟貴為國相,而且身後站著的便是太皇太后,他也不敢當即發作,只是言道:

  “莫非丞相覺得,朕答應他們,妥協於此,就能讓邊關永得安寧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