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未來這位江姓朋友,或者叫做後人?通過他的話語,是希望自己可以推進一下當前華夏文明武器方面的進展的。
這自然也很有必要性,畢竟相較大洋彼岸,我們雖然在一些點的方面有突破甚至超越,但總體而言仍然是比較落後的,所以在很多事情上的話語權還需要更大的底氣來保障。
當然,從對方的話語中也能夠感覺到,似乎那邊也面臨著一些東西需要去解決。
所以江凡想著不管從哪個方面考慮,確實有必要出手幫助這一塊做一下提高,可從哪個角度入手呢?總不至於交易個殲星艦出來吧,自己世界當前的技術理解不了這個也仿製不出。
況且從之前和青年人的對話,那邊對於武器等各方面也是有著管制的,也並非是想交易什麽就能輕松交易到的,所以還是得找一個能比較快起效果還容易上手的切入點。
江凡正琢磨著從哪裡切入,手機響了,是張峰打來的,寒暄過後,張峰說出了自己這次的目的。
張峰:“這次找你主要是給你發出一個邀請,蓉城軍區這邊最近有一個演習,其中的一些裝備和你研究的新能源電池有關系,所以想請你蒞臨指導一下其中的問題。
當然,名義上說是指導,其實也就是個說法,不用真費什麽腦子。
最主要是上面看你這陣子太辛苦了,安排你過來參觀參觀放松下,有沒有興趣?”
江凡一聽這個可以有啊,他也是很喜歡軍事的,小時候各種玩具槍什麽的也是買了不少。
而且江凡琢磨著之前那封信希望自己在裝備武器上能夠做一些提升,正愁沒有切入口,看看這次能不能找到什麽靈感。
於是答應道:“行,沒問題。”
......
到了參觀這天,江凡一行來到蓉城軍區演習基地,說是蓉城軍區,其實更準確地說是西部軍區。
2016年就已經從7大軍區調整為5大軍區了,只是有時候當地人說習慣了還是會說蓉城軍區。
江凡一行人通過檢查直接進到演習場地,迎面走來的是一位肩上扛著二毛四的中年指戰員。
“你好啊,你是江凡同志嗎?”星徽指戰員微笑打招呼道,同時主動伸手握手。
“你好,我是江凡。”江凡也笑著回答並握手。
“走,咱們往演習場走。”星徽邊帶著江凡往裡走邊跟他聊天:
“總算把你盼來了,你的幾項發明成果對我們軍隊武器現代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啊,我早就想見見你的,一直沒找到機會,這次終於見到本人了。”
星徽男人顯得也很高興。
“是這樣嗎?”江凡一時倒是沒反應過來。
旁邊另一位戴眼鏡看著像是搞科研的二毛一這時候開口替首長解釋道:
“不錯,江同志你牽頭研發的高端數控機床生產迭代了我們很多設備,尤其讓一些靈敏設備的靈敏度和精準性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另外你之前的新能源電池,也讓我們解決了很多因為電池儲能能力不足帶來的瓶頸,待會兒要帶你看的外骨骼裝甲就是其中的代表。
還有你這次做的高端芯片,雖然還沒有投入使用,但可以預見,也一定能讓我們的很多儀器設備,包括整個網絡的運算能力都出現大幅的提高。
最關鍵自己生產的還安全,你很難想象如果芯片生產控制被植入了一些我們不知道的東西,真到了需要用的時候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後果。
所以江同志你牽頭的這幾項突破,對於我們武器裝備的迭代升級,包括電子化信息化安全性的提升,是有全面而深刻的意義的。”
江凡明白了,他當時隻關注於如何把產品更快更好地做出來,對於其應用,尤其是軍事方面的應用還真是缺乏思考,沒想到不知不覺之間已經極大地幫助了部隊。
兩人邊聊著也到了演習場地的總控室,星徽邀請江凡就坐在他的旁邊,面前是一片模擬的城市地帶,很多樓房林立,應該就是這次演習的主場地。
而他們除了可以透過玻璃窗直接觀看外,總控室四周還掛著很多屏幕,由無人機拍攝可以實時傳送演習場的每一處畫面。
星徽給江凡介紹了這次演習的規則,由一個配備坦克和外骨骼裝甲的連級作戰單位,設定為紅軍,去進攻一個常規化配置的已經佔據城市並依托城市有利地形進行防守阻擊的營級作戰單位,設定為藍軍。
目的就是要測試機甲在實戰環境中的效果以及存在的問題。
江凡感覺很有意思,第一次這麽近距離地貼近真實戰鬥現場。
在導演部的指揮下,演習很快開始,紅軍的坦克在城市外圍就遇到了藍軍設置的路障的干擾,無法前進。
一些士兵到前面想挪開路障,但對手顯然是考慮到這一層的,其重量難以輕易挪動,並且是專門針對坦克的,沒法直接跨越過去,還要趕時間,不能這塊就被卡住。
這時候紅軍指揮官立馬指示下面士兵穿上外骨骼機甲進行挪動,幾個士兵穿上覆蓋了大半身體的外骨骼機甲後,瞬間變身大力士,再次移動路障時,明顯就要輕松很多,並沒有花太長的時間便將坦克前面的障礙清除掉了。
江凡看得出神,雖然這個機甲沒有托尼史塔克的鋼鐵戰甲那麽牛逼炫酷,但在戰場上真的是很實用。
眼鏡那位看到江凡的表情,也給江凡做了講解:“這就是我們一直在研發的有源單兵外骨骼裝甲。”
“有源是什麽意思?”江凡有點不解。
眼鏡介紹道:“機甲分有源和無源,有源就是靠電源來驅動,無源就是不需要消耗電能和外部能源,依靠自身的動力學特性,來驅動活動部件完成的行走方式。
之前因為電池技術還沒完善,我們國家裝備的都是無源的機械式單兵外骨骼。
也就是沒有電機提供動力,機械外骨骼就是依靠機械結構,將手臂承載的重量,轉移到其他能夠承擔更大重量的身體部位,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就好比騎自行車和走路,都是人在做功,但哪個更輕松呢。
負重之所以累,不是因為做功,而是因為肌肉一直要保持收縮狀態,而在使用外骨骼後,站立不動時,負重會通過外骨骼傳導到地面,大概節省70%的體力。
說白了就是費同樣的力氣,能夠增加更多的負重。
而我國的外骨骼因為使用了大量的碳纖維材料,不僅不容易斷裂,而且重量也只有4公斤左右,效果也還算理想,尤其在西南地區大規模列裝,在一些問題上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江凡明白眼鏡指的是什麽,他沒做聲,繼續聽。
眼鏡繼續解釋道:“但這種光靠機械特性的無源外骨骼裝甲上限總歸是比較低的,最大也就是人能使出的全部力氣。
就好像自行車再快,永遠也比不上汽車,更比不上飛機高鐵。
所以如果是使用無源外骨骼來移動剛才的障礙物, 是完全不可能移動的了的。
故而有源外骨骼單兵機甲才是未來,我們其實也早就在研究了,只是一直限於電池的瓶頸,帶電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難以符合戰場上長時間作戰的要求。
按照鷹醬的標準,自備的能源可使用24小時。持續行軍速度至少300米每分鍾,甚至達到400米每分鍾以上才算合格。
而我們的有源機甲顯然是遠遠不達標的,但因為江同志你的發明,讓整個電池的儲能續航時間一下子提高了四五倍。
加之我們也做了一些性能優化,目前我們的有源外骨骼裝甲已經達到了24小時的應用標準,所以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很讓人驚喜的跨越。”
江凡被這麽一講就比較清楚了,而這時,演習中紅軍已經抵達了城市外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