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再造盛唐從召喚玩家開始》第六百七十八章 震動朝野
最新網址: 七月初,長安下了大雨。

 雨水從大明宮的屋簷上匯聚成柱,落在了宮牆腳下的排水溝裡。穆榮正帶領著太監們疏通堵塞的排水溝。

 其實這種粗活已經不需要他這個皇帝身邊的得寵大太監來做了,但是穆榮只是想要離開禦書房那壓抑的氛圍。

 長安百姓對於這場大雨是非常渴望的,從七月長安已經變得熱起來,一場清涼的大雨下下來,總算是驅散了一些暑氣。

 「新鮮出爐的《長安日報》!」

 國子監前的廣場上,小童正在叫賣最新的《長安日報》,這裡是報紙最暢銷的地方,每天早上都會有很多長安孤兒從報社的分發點拿到報紙,然後扛到國子監前販賣。

 而國子監內的監生們,也會在早上出門吃東西的時候隨手買上一份報紙。

 國子監祭酒顏真卿看著這些頭戴兜裡,將報紙小心的藏在蓑衣中的孤兒,心中生出一絲不忍,他掏出幾枚乾元重寶,就要將小童手裡的報紙全部買下。

 這個賣報童先是狂喜,但是很快看到了顏真卿手中的乾元重寶後臉色一變,然後開始狂甩腦袋。

 顏真卿這才反應過來,這些日子乾元重寶又貶值了,這點錢根本不夠買下小童手裡的報紙。

 顏真卿又多給了幾枚,這小童才喜笑顏開起來,將懷裡的報紙全部遞給顏真卿,然後歡快的離開了。

 顏真卿夾著報紙,來到了他在國子監的公署中。

 《長安日報》從一開始只是轉發邸報消息,到現在已經有了成熟的時政、科普、商業、歷史、版塊,已經逐漸成為長安讀書人都會購買的日常用品了。

 不過顏真卿並不喜歡這種喜歡誇大標題的報紙,在他看來報紙只會煽動情緒,對於國家一點益處都沒有。

 放下報紙之後,頭條果然是史思明議和的事情。

 史思明議和的消息傳到長安之後,長安就發生了一場政壇地震。

 隨著郭子儀的奏章送到長安,

這場地震的動蕩就更大了。

 宰相裴冕,苗晉卿,張鎬明確表示朝廷應該拒絕史思明投降,應該聽從前線大將郭子儀的建議,再加一把勁,徹底消滅掉河東的反叛勢力。

 而剩余的宰相崔渙、李麟、李峴則表示朝廷應該接受史思明的投降,盡快結束河東的戰事,朝廷和百姓都需要休養生息。

 三票對三票,崔光遠選擇棄權。

 政事堂無法達成統一的意見,朝廷其他衙門更是吵成了一鍋粥。

 顏真卿所在的國子監從月底到七月初,就發生了超過十場武鬥,都是持有不同觀點的監生,因為政見不同打起來的。

 聽說禦史台也發生了幾場武鬥,但是被禦史中丞壓了下來。朝廷各部也在爭論,到底應該不應該接受史思明的投降。

 前線的兩名重臣,郭子儀堅持要繼續攻打史思明,李輔國則請求朝廷盡快接受史思明投降。

 政事堂也無法達成統一意見,各部爭論不休,而《長安日報》每天頭版都是史思明投降的事情,長安百姓也陷入到了這場話題的爭論中。

 顏真卿當然是堅決反對朝廷接受史思明投降的一派了。

 他的兄長顏杲卿,在安祿山造反之後堅持在河東反抗安祿山,最後被安祿山誅殺。河東藩鎮和顏真卿不僅僅有家族仇恨,顏真卿本人也認為應該徹底平定河東藩鎮,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再造大唐。

 而不是和裱糊匠一樣,修修補補的就糊弄過去。顏真卿翻到第二版,他猛然站了起來。

 這竟然是一則新的消息,而且是顏真卿還不知道的新消息!什麽時候朝廷重臣要從報紙上知道朝廷的新消息了?

 可是看完

 了之後,顏真卿確定這是一條新消息!

 青州將軍南霽雲,兗州團練使章武,違抗了皇帝的聖旨命令,在青州滅了史朝義的殘部,誅殺了史朝義。

 在汴州的太子李俶,向朝廷彈劾南霽雲和章武,請求將他們下獄治罪!

 顏真卿愣住了,在這個節骨眼上?

 他走到窗外,看著落下的雨柱,朝廷的暴風雨又要來了。

 果然,隨著太子的彈劾奏章送到政事堂,十一名禦史一同上書,和太子一起彈劾南霽雲章武。

 緊接著兵部等相關部門的大臣也上奏章,都是支持太子意見,請求嚴懲南霽雲和章武的。

 接下來更多的細節傳到長安,據說東宮使者在史朝義大營招安的時候,南霽雲和章武攻打大營的,使者在陣前宣旨,但是南霽雲和章武拒絕接旨。

 這邊太子上書「請誅國賊」,這時候洛陽留守張巡的奏章送到了長安。

 張巡的奏章非常謙卑,他以南霽雲章武是他的故將,自己管教不嚴將責任安在自己的身上,願意以自己辭官做保,讓朝廷寬恕南霽雲和章武。

 朝廷的氣氛再次微妙起來,之前史思明圍攻洛陽,是張巡堅持守城,這才頂住了洛陽局勢。

 朝廷還沒有給張巡論功,但是如果平定天下,那張巡的功勞僅僅在郭子儀之下。朝臣們發現南霽雲和章武是張巡的故將,朝廷的氣氛更加微妙起來。

 章武南霽雲誅殺史朝義的消息傳到長安不久,史思明再次上了一封降表。

 這一次降表上,史思明提出的條件和上次差不多,但是要求朝廷重懲南霽雲和章武,他才會向大唐朝廷投降!

 史思明更是在降表中表示,如果大唐不同意他的條件,他就親自殺去淄州,給兒子史朝義報仇。

 這下子更是更紛亂的朝局扔下了一個重磅炸彈,朝廷的爭論從要不要接受史思明投降,變成了如何處置南霽雲和章武二人。

 刑部、大理寺和禦史台,都對南章二人到底有沒有觸犯唐律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從法理法條,到軍隊作戰的先例,都從故紙堆中翻出來,這些討論也蔓延到了國子監,顏真卿也聽到不少學生在辯論這件事。

 顏真卿歎了一口氣,朝野的這些辯論,在他看來都不重要。南章二人到底是有功還是有過,那自然要看皇帝的態度。

 而且以顏真卿對史思明的了解,這名當世之梟雄恐怕也沒有這麽在意這個兒子,恐怕還是借題發揮,試探大唐朝廷的態度。

 如果朝廷真的處置了南章二人,那史思明可以得寸進尺提出更多的投降條件。

 要是朝廷沒有處置南章,反而褒獎了他們,那麽史思明可能就不會投降,要和大唐朝廷死戰到底了。

 顏真卿提起筆,在紙上寫上了自己剛勁有力的字,他堅決反對朝廷接受史思明的投降,如果那樣和安史二賊戰鬥犧牲的人又算什麽?

 兩次叛變大唐的史思明還可以身居高位,那些為了大唐拚死反抗二賊的人,豈不是成了史書中的笑話。

 顏真卿奮筆疾書,但是朝廷局勢已經逐漸發生了變化。

 七月十二日,皇帝李亨下旨到政事堂,要求兵部解除南章二人的軍職,返回長安待參。這個消息傳到了政事堂,所有宰相都表示反對。

 皇帝沒有讓南章二人上書自辨,就要先解除他們的軍職,這已經說明了皇帝的態度。

 政事堂沒有宰相肯用印,李亨更是不悅,他直接繞過政事堂,讓翰林學士起草詔書,然後命令太監前往青州宣旨。

 如果是普通的中旨,政事堂自然可以封駁,可這是皇帝處置軍將的中旨,理論上皇帝是天下兵馬的大元帥,皇帝的

 命令就是軍令,這中旨也沒什麽問題。

 就這樣,這道沒有進過政事堂確認,但是也沒有被政事堂封駁退回的中旨,就在滿朝大臣的注視下,用八百裡加急送往了青州。

 朝廷對於皇帝如何處置南章二人這件事陷入到了詭異的寂靜中,這時候政事堂也達成了一致,對於史思明投降的事情先擱置爭論,先派人去和史思明談判。

 如此重要的談判,自然是非宰相不可,政事堂最後決定派遣在史思明投降這件事上態度中立的崔光遠,和皇帝身邊的太監魚朝恩一起,前往相州和史思明談判。

 就在所有朝廷大臣都以為這場爭論要平息的時候。

 都督隴右諸軍事、西北防禦大使,越王李倓向朝廷的上書,通過隴右都督府留後院上呈皇帝。

 越王旗幟鮮明的反對朝廷接受史思明投降,在最後越王甚至寫道:「若父皇接受史賊投降,吾自討之!」

 滿朝震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