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在下,中醫黃素》四百二十二 大醫精誠下
鈴鈴鈴!跲

 教室外面傳來一陣的下課鈴聲。

 黃素扔掉手中的粉筆:“大家下課休息一會兒,下節課,我們接著講大醫之體、為醫之法。”

 話音剛落,有幾名學生就急衝衝地衝出了教室。

 李燕拿過一瓶水遞給黃素:“師父,喝水!”

 仲景班的同學已經知道李燕和黃素的關系。

 李燕就不再打算為了避嫌,故意疏離和黃素的關系,做那種掩耳盜鈴的事情。

 就是以前怎麽相處,現在就怎麽相處。跲

 既然仲景班是師承教育和現代大學教育相結合的一次嘗試。

 作為這個班級的大師姐,李燕要告訴這些學生該如何尊師重道。

 “第一次上課,沒有經驗,明天我就準備個水杯,上課帶著。”

 黃素自嘲擰開李燕遞過來的水,仰頭喝了起來。

 一節課不停說話,讓第一次當老師的黃素真得感到了口渴。

 黃素將水瓶放到講桌上,小聲地問道:“燕子,你覺得我今天講得怎麽樣。”

 作為一名新手老師,黃素雖然準備得比較充分,但是對於自己講課的效果,學生是否歡迎,心裡是一點底氣沒有。跲

 李燕笑呵呵地伸出大拇指:“師父,您講得太好了,一點都不像第一次當老師。”

 就在黃素和李燕有說有笑的時候,江斌走過來,禮貌地請教道:“黃教授,我心裡有個問題想向您請教。”

 黃素作為自己辦了八年的老師,江斌覺得自己身為班長,要先和老師打好關系。

 黃素說道:“有問題,盡管問!”

 江斌整理思路問道:“從您剛剛講的虛實、寒熱,我就能感覺到學好中醫真的非常不容易,那我們如何才能做到您說的辨證精準呢,我們都想成為李燕那樣醫術厲害的人。”

 這是江斌在課堂上思考許久,準備向黃素詢問的問題。

 為了顯得自己問題的誠意,江斌把自己帶盛強找李燕求醫的事情講了一遍。跲

 黃素回到道:“你現在思考這個問題還很早,你們在大學的就是打牢基礎,修煉本領。李燕也是通過三年中醫學習,和參與了大量臨床,才有如今的中醫水準。”

 “我今天給你們大醫精誠,就是讓你們什麽是中醫,如何做一名優秀的中醫,幫助你們樹立對中醫的信仰。”

 畢竟中醫很多理論,和現在接受的科學觀教育有所不同,尤其是理科學生,中醫理論對於他們無疑是重新樹立世界觀。

 所以在正式授課前,要先幫助他們樹立對中醫的信仰,才能讓他們更好的接受中醫的理論。

 “謝謝,黃教授!我知道了!”江誠微微鞠躬,轉身回到了自己的作為。

 這時,上課的鈴聲也響了起來。

 等到所有的學生回到教室,黃素轉頭擦掉黑板上行書,再次在黑板上書寫起來。跲

 講黑板寫滿,黃素扔掉粉筆講道:“這節課,我給大家講得是大醫之體和為醫之法。”

 說著,黃素又講《大醫精誠》關於大醫之體的內容背誦了一遍。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

 處判針藥,無得參差。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

 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羞迭薦,食如無味;醹醁兼陳,看有若無。

 所以爾者,夫一人向隅,滿堂不樂,而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茲乃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斯蓋醫之本意也。

 聽著黃素的背誦,仲景班的學生也感覺黃素知識淵博,通篇內容,不用教桉提醒竟然能如此流利地背誦下來。跲

 “什麽叫澄神內視?”

 黃素自問自答道:“真正的大醫,他是個大修煉家,自身修身養性功夫一定相當了得。”

 黃素看了看所有學生問道:“有看過中醫的經歷的學生請舉手。”

 教室裡,一大半的學生都舉起手來。

 黃素再次問道:“想想你們看中醫的時候,中醫醫生給你們的第一印象是什麽?”

 “特別親切,看病感覺像是聊家常一樣。”

 “感覺中醫特別讓人感受到信任。”跲

 “老中醫,特別慈祥。”

 所有學生都踴躍地回答自己對中醫的印象。

 “你們說的都非常對。”黃素繼續說道:“你看有些中醫,一跟他接觸就會發現,你非常信任他,跟他講話都覺得心特別安,神特別靜,這就是中醫修心養性的重要性。”

 因為這大醫內修清靜,就像水一樣,你無欲無求不去攪動,就會澄清,可以鑒照萬物。但是你如果名利勾牽,得失干擾,這神就會像水一樣變得渾濁。

 為什麽西醫給人的印象都是說話冷冰冰、不好相處。

 因為西醫天天接觸的都是冷冰冰的機器和死板的化驗數據,所以他們的心性在這些死板沒有生氣東西的影響,慢慢就變得冷冰冰,給病人一種懼怕,不好相處的印象。

 那麽怎麽保持一種像孫思邈所說的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味的狀態呢?跲

 《清靜經》講,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

 “如何做到遣其欲,澄其心呢?”

 黃素自問自答地回答道:“孫思邈告訴我們要用一心。一心是道場,所以你省病診疾,要用至意深心,至意深心就是一心。”

 “剛剛在休息的時候有人問我,一名中醫該如何做到精準辨證?”

 黃素用眼睛掃過所有望向自己的學生說道:“就是用心細心。用心之處,必有所獲。你用心了,病雖千變萬化,卻容易理出一條頭緒,你用心了,用針下藥,就不會失之毫厘,差之千裡。”

 疾病關乎性命,必須深思熟慮。

 所以孫思邈提倡看病要全面,這叫詳察形候,而且要細微,這叫纖毫勿失。跲

 黃素給同學分享了自己曾經的治療桉例。

 有個老幹部發熱一個多月不退,用了各種抗生素,還請了很多中醫會診,吃了中藥,體溫還是沒降下來。

 黃素過去時,發現一個很重要的細節。他看到病人從暖壺裡倒出一杯水,馬上喝下去,可當時天很熱,這杯水又很燙,熱天還喝這樣的燙水,說明體內有大寒。

 可周圍人認為發熱,怎麽是大寒呢?

 黃素力排眾議,認為發熱是假象,陰盛格陽於外才是實質。遂用四逆湯加味,這四逆湯可是一派陽熱的湯方啊!

 張仲景講各隨其所欲而治之。病人身大熱,反欲飲熱水,乃體寒自救。

 一劑藥下去,體溫大降,數劑後,一個多月的頑固發熱悄然而退。跲

 大家都知道療熱以寒藥,療寒以熱藥,可多少人能發現病人喜歡喝熱水這一個細節?誰都知道四逆湯,但未必每個人都能夠細致入微地理出這條小線索,然後精準用藥。

 這就是真正的中醫細致辨證的高明之處。

 黃素繼續說道:“臨證非難,難以用心,處方宜慎,慎則周詳。”

 《醫學心悟》講,思貴專一,不為淺嘗者問津。學貴沉潛,不容浮躁者涉獵。

 治病不是為了分高下,也不是為了鬥快速,這些都只會助長貢高我慢,心浮氣躁。

 更不是把病人當顧客,希望病人越多越好。

 真正的醫生,他是希望病人越少越好。但願世間皆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跲

 有位叫李台春的醫生,醫術精湛,醫德高尚。一般藥堂開張方子都保密不外傳,在他這裡開方都是公開的。病人想到哪抓藥,他都不計較。哪裡的藥好就去哪,而且診金隨便給。

 人家問他,你學這麽多年醫術圖什麽呢?辛苦總得有些回報。

 他說,吾以醫救人,非以醫營業。醫乃活人術,不作牟利計。

 他還樂普好施,經常給貧病者施醫送藥,很少積累家財、貧病者每天都圍滿他的診室。

 八十多歲了,還在出診,精神飽滿。

 人家問他,你自己雖然過日子無憂,但總得留些財產給兒子、孫子吧?

 他笑笑說,人遺子以寶,我遺子以貧。吾學醫志於道,不志於術、不以術謀利。跲

 說白了就是李台春老先生志在學醫悟道,並不是借醫道來謀取稻糧,結果他的兒子個個出息,孫子也很能乾,都是秉承老先生的樂於助人的精神。

 財物傳家只能傳一時,而精神傳家卻能傳世世。

 一般人隻視表面的財寶為寶,真正的智者卻把做人的精神看成最貴之寶。

 所以這種醫生,到了病人家中,根本不會看他家是否富麗堂皇,飲食是否山珍海味,他看的是有人在受苦。

 孫思邈講,夫一人向隅,滿堂不樂,何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

 只要你的病人一天吃不安、睡不好,你就要仔細琢磨,為他們尋求醫治之法。

 所以一個大醫是替千家治病,哪裡有閑時間安然娛樂、驕傲自得呢?跲

 他每天研究疾病都嫌時間不夠用,怎麽可能到外面下館子大吃大喝,到娛樂場所絲竹湊耳呢?

 在想想路老以百歲高齡,依舊堅持醫院一線,給病人看病。

 黃素最後總結道:“一個德藝兼優的醫生的風度,應能使思想純淨,自我內省,目不旁視,看上去很莊重的樣子,氣度寬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不被利誘。”

 黃素講完大醫之體,又開始背誦為醫之法的內容。

 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嘩,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

 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尋此二途,陰陽報施豈誣也哉。所以醫人不得侍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炫功能,諒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濟,故亦曲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跲

 現在很多醫生都在說同行的不是,像這樣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皆毀諸醫,這都是學醫之大忌。

 當你心中存別人是非時,醫道的精髓就學不進去,醫學的精微也用不出來。

 醫界不是貶低同行、抬高自己的地方。

 有人治好了幾個病,就驕傲起來,認為自己水平很厲害了,天下無雙,他不知道這是醫生致命的弊病。

 清代的名醫程鍾齡,名氣非常大,四方前來求治者絡繹不絕,天下前來拜師者日益增多。

 即使每天救治了很多疑難怪病,而程鍾齡心中仍然心存危懼,說白了就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凡書裡有未貫徹者,則晝夜追思,恍然有悟,隨筆錄之。若治過的病人的處方,事後反思,有不周全者,必定做記號,待複診時再調整,擂鼓再進。跲

 他認為,一個醫者常存不足之心,便是進道的動力源泉。若一日驕做心起,便一日無進步可言。

 古人講,一個人做好事就會有好報。一個人做壞事就會有惡報。這不是安慰的話,是切切實實存在的道理。

 比如種菜,用了農藥,殘留在蔬菜上,最後還是進入了人的體內。又比如養雞鴨,用激素、催化劑,打亂它的生長周期,最後人吃了雞鴨肉,人的生長周期也被打亂,早發育、早調亡、早衰老。

 一個醫生治病人就像在播種。 若一心救苦,自感多福。如果以為自己有專長,隻用來盈利謀財,開貴重的藥,拿豐厚的提成。

 孫思邈稱此為專心經略財物,那就不是在搞醫術了,專心經略財物,販賣醫術,招來的就是各種是非糾紛,煩惱憂愁。

 想想醫療商業化以後,日益嚴重的醫患糾紛,原因自明。

 最後孫思邈說,治病救濟四個字,要常掛胸中,不要以為老生常談,便不以為然。跲

 當黃素講《大醫精誠》的內容講完,看著所有的學生問道:“你們報考學醫的目的是什麽?”

 所有的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道:“治病救人。”

 黃素點點頭說道:“很好,只要你們永遠記住你們今天的回答,永遠保持初心,我這節課的目的就達到了。”

 走廊鈴聲的響起,黃素作為老師的第一堂課,也隨之結束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