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鄭清之聽了趙昀的話,隻覺得後背發涼,他側過頭,與真德秀交換眼色。
現在官家不信任他,去問李知孝,而李知孝能有多少底線,他卻不清楚,也不敢賭。
雖說剛才在殿外,鄭清之警告了李知孝,但是李知孝多半不會幫他站台。
畢竟,鄭清之倒了,就該他上台。
這李知孝不落井下石,就已經算是有良知,鄭清之對他沒有信心,估計他不會幫自己。
真德秀會意,不待李知孝上前,便一步踏出,把李知孝擋在身後,跪拜於地,「陛下!現在前線確實危機,可若陛下聽信讒言,撤離臨安的話,軍心必然大亂,江防就真守不住了。屆時北兵過江,江南沉淪,陛下有何顏面去見歷代先君?臣以為,當今之計,有進無退,陛下當禦駕親征,前往鎮江坐鎮。如此軍威必振,江防將萬無一失。陛下也會得到天下人的讚譽!」
鄭清之見此,不禁暗暗給真德秀點讚,他先是扣上一頂大帽子,而後又以進為退,立時就改變了被動局面。
此老不是一般大臣,乃是理學大家,文壇領袖,於民間也很有影響力,有能力把人罵死。
趙昀眼睛瞪大,心中破口大罵,後悔當初招回真德秀。
在史彌遠主政時期,真德秀等人被排擠出朝廷,趙昀親政後,為了展示政治清明,開化革新,啟用了一大批被排擠的大臣,是為「端平更化」。
這讓趙昀在親政後,贏來了諸多讚譽之聲,讓他一度以為自己是大宋的中興之主。
趙昀得知蒙軍隨時可能過江後,心中便生出了離開臨安的想法。
有徽欽二帝在金國的悲慘遭遇在前,趙昀自然不想將自己至於危險之中。
「愛卿,你先起來說話!」趙昀看見真德秀,拜服於地,一時間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道:「你且起來說話。」
這邊真德秀還沒起身,鄭清之立時又噗通一下,直接跪在地上,「陛下,揚州重鎮,有趙樞密鎮守,不說擊退蒙軍,要守住城池卻不難。長江上,有我大宋兵船,蒙古縱有百萬,不習水戰,何足懼哉?昔日,前秦百萬,有投鞭斷流之勢,
東晉隻數萬之兵,肥水一戰,天下震撼。今日我大宋兵精糧足,只要陛下抵達鎮江,必然軍心大振,不使蒙兵登上南岸。臣附議真參政之言,請陛下親征!」
趙昀心中沒底,一時無言,李知孝被兩人搶話,嘴角則一陣抽搐,不過隨即心中一陣竊喜。
直臣和女乾臣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直臣不會毫無底線的媚上,做事會從江山社稷的利益出發,為此可以不計各人得失,而女乾臣則會沒有底線的媚上,通過取悅君主,來為自己謀得利益。
鄭清之不是一個絕對的直臣,可此時他逼趙昀親征,無疑是選擇放棄往後的前途,來保證大宋渡過這次難關。
李知孝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順著趙昀的心意,建議他離開臨安。
現在真德秀和鄭清之如此,倒是給了他另一個選擇。
李知孝也不是個純粹的女乾臣,他知道皇帝離開臨安,會導致人心動搖,心裡也在猶豫要不要違背皇帝的心意,去阻止皇帝離開。
現在鄭清之和真德秀讓皇帝禦駕親征,他便只需要阻止親征,讓皇帝待在臨安即可。
「陛下萬金之軀,怎可輕易犯險?」李知孝繞過兩人,走上前來,「臣以為陛下萬不能親征!前線情況不明,為人臣者,豈可讓陛下犯險!萬一戰事不利,你們誰能擔起這個責任?」
趙昀被兩個重臣逼著親征,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聽見李知孝之言,心中頓時大喜。
「李愛卿!」趙昀不禁上前,抓住李知孝的手,目光對視,分明再說,「知我者愛卿,為朕考慮
者愛卿啊!」
李知孝心中竊喜,皇權社會,得到皇帝的寵幸,便代表著一飛衝天,飛黃騰達的機會。
鄭清之知道自己的宰相已經做到頭,他現在隻想幫助大宋渡過這次危機。
在不計較自己的得失後,放下心中執念後,鄭清之忽然覺得沒了什麽顧忌,「陛下親征,可以大振軍心。若是陛下不去鎮江,怎麽禦敵?」
李知孝擋在趙昀身前,轉身面對鄭清之,「笑話!禦敵靠的是前線將帥,還有大臣獻策,豈可讓陛下犯險!難道陛下不親征,將士們就不會打仗呢?朝廷每歲以七成歲入養兵,錢都白花了麽?」
李知孝聲音很大,他怒懟鄭清之,而後轉身作揖,「臣以為陛下只需留著臨安即可!這樣即可安定軍心,萬一戰事不利,向南入閩也來得及!禦敵該由朝廷來想辦法!」
趙昀深以為然,「朕覺得李卿之言有理。」
說完,他有些不悅的看向鄭清之,跺腳埋怨,「鄭相,朕以你為相,你要有擔當!」
鄭清之聽了李知孝的話,心中松了口氣,這廝還算有底線,沒有攛掇皇帝逃離臨安。
「臣知罪!」鄭清之連忙伏地扣首。
趙昀冷哼一聲,拂袖回座,目光省視三人。
這三人都是朝廷重臣, 現在兩個讓他親征,一個讓他待在臨安,沒有一個建議他逃走,他也就暫時打消了逃離臨安的想法。
不過,凡事就怕萬一,要是萬一讓蒙古打過長江,難道他要像徽欽二帝一樣北狩,去做胡虜的階下囚?
趙昀眉頭緊鎖,沉聲道:「眼下時局,還不到朕親征的時候!卿等說江北有趙相,江上有水師,到底有多少把握退敵!」
兵事方面,真德秀沒有發言權,他不禁看向鄭清之。
「陛下,臣以為有長江之險,擋住蒙古不難,可要擊退蒙古,則需要支援!」鄭清之扣首道。
這次蒙古入侵,把趙昀嚇壞了。
他聽說能夠擊退蒙古,當即道:「還要什麽支援,朕都滿足!」
鄭清之道:「一是催促四川和荊湖出兵,圍魏救趙。二是,答應趙國瑞的條件,封其為王,於山東設一大藩,請忠義軍攻蒙古之後!有此二者,必能退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