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萬蒙軍沿著運河而下,兩日後就抵達楚州對岸。
蒙軍的動向,被南宋方面探知,宋軍和金軍都緊張起來。
闊端南下的同時,便打出旗號,聲討南宋增援金國,旗幟鮮明地指出要攻破楚州, 飲馬長江,讓南宋付出代價。
楚州城牆上,趙范登高遠望,只見對岸營帳蔓延,旌旗招展,軍勢頗盛。
在他身後, 製置司的眾多官員, 看見對岸的蒙軍,不禁一陣怎呼,“敵軍如此之眾!”
對岸蒙軍連營十余裡,人嚎馬嘶,看上去聲勢駭人,怕有近十萬人馬。
這些在衙門裡高談闊論的文官,很少能夠見到這樣的場面,不少人隔著淮河,小腿都忍不住打顫。
趙范回頭看了他們一眼,抬手指著寬闊的淮河,“楚州城內重兵雲集,又有淮河天險,蒙軍就是來十萬眾,也休想攻下楚州。”
楚州扼守要衝,就如蜀地之劍閣,只要楚州在手,蒙古軍隊就無法大舉攻宋。
正說話間,對岸衝出數艘蒙軍戰船, 宋軍這邊也不甘示弱, 立時便有艨艟巨艦迎擊上去。
不多時,雙方在中心相遇,宋軍戰船上裝有石砲,遠了用石頭砸,用弩箭射,近了船頭還有拍竿,待靠近敵船便猛捶敵船。
兩軍一交手,蒙古戰船直接就落了下風,沒一會兒就被宋軍擊毀和撞沉多艘,落水者不可計數,剩下的蒙軍見情況不妙,便紛紛掉頭逃回北岸。
宋軍的五牙戰船,一直追到北岸水寨外,向蒙軍水寨丟了幾塊石頭,射了一波箭雨,才耀武揚威得勝而歸。
城上趙范見此,面露微笑,“蒙古有馬,我有艨艟巨艦。蒙古想破楚州, 攻我大宋,無疑癡心妄想。”
城上宋軍見水軍取勝, 忍不住發出陣陣歡呼。
南岸的呼聲傳到北岸,讓蒙軍眾將有些心驚,他們發覺對面宋軍好像不似他們想像中那麽弱小。
闊端站在岸邊,目睹水戰的場景,還沒看明白,戰鬥就已經結束。
這讓闊端有些驚訝,沒想到派出去試探的水軍,這麽快就敗下陣來,讓諸多蒙將心中有些沒底。
不過闊端很快就鎮定下來,他看了眾人一眼,冷笑道:“南人所持不過舟船,一旦我蒙古鐵騎過河,他們便不堪一擊。現在趙范已經被我吸引在楚州,李璮你依計行事!”
李璮連忙抱拳,“末將領命!”
~~~~~~
是夜,蒙古大營內燈火通明,手持火炬的士卒來回巡視,仿佛黑暗中遊走的火蛇。
趙范登上楚州城頭,城上站崗的士卒立刻行禮,“製置相公!”
趙范拍了拍士卒肩膀,便來到城牆邊遠眺對岸,看見營地內遊走巡視的蒙軍,不疑有詐,囑咐道:“打起精神,密切注意對岸動向,防止蒙軍夜間偷渡!”
跟在他身後的軍官立時抱拳,“末將遵命。”
此時在淮河北岸,李璮騎在馬上,看著沿著河岸快速向東挺進的軍隊,內心卻有一絲憂鬱。
闊端調集山東兩路蒙軍南下,大舉進攻宋國,李璮始終覺得有些冒險。
雖說宋國軍隊的戰力比較拉胯,但是能在遼金西夏的進攻下,堅挺到現在,並保有江南半壁之地,顯然也有一定實力。
李璮雖有顧慮,但闊端堅持,他也沒有辦法。
此時,李璮只能期望渡河之後,蒙古人能夠打出威風,迅速使南宋臣服,否則讓南宋水軍斷了歸路,那便得不償失了。
在夜色的掩護下,李璮率領三千精銳,向漣水方向急行。
南宋在淮河沿岸,部署了重兵防守,不過畢竟幾百裡長的河道,不可能處處駐扎重兵,總有薄弱之處。
一般而言,蒙古很難摸清南宋軍隊的防禦情況,不知道哪些河段有重兵防守,便也不敢貿然渡河。
因為不清楚對岸兵力,萬一遇見宋軍重點防禦的河道,那麽強渡的大軍,必然會損失慘重。
這也是南方政權能夠依靠長江、淮河抵擋北方政權進攻的重要原因。
這種情況下,敵軍要過河,要麽是摸清了對岸情況,知道對岸沒有駐兵,沒有陷阱,要麽是自身有強大實力,做好了強渡的準備。
現在蒙古人的情況,無疑是屬於前者,闊端已經摸清南宋的布防情況。
本來蒙古人不可能知道趙范的部署,可是宋朝對軍隊限制很厲害,早年將軍出征在外,行軍打仗都要按著朝廷制定的陣圖來,毫無主動權,現在沒那麽誇張,可趙范如何布置防禦,卻也必須上報朝廷。
這也就是說,朝廷內部一旦有掌握這些機密的官員暗通蒙古,那麽蒙古就可以拿到前線軍隊的布防情況。
有史彌遠的暗中幫助,此次蒙軍等於是開了全圖,關掉了迷霧,對宋軍的布防了如指掌。
根據蒙古人獲得的情報,趙范防守的重點在楚州,扼守蒙軍南下的門戶,闊端便另辟蹊徑,尋找新的渡河之處。
淮河兩岸地形多為平原,行軍道路並不艱難,蒙軍騎兵動作迅速,半夜時間就抵達漣水。
“元帥,渡河點就在前面!”前來接應的蒙軍千戶,見到李璮後,指著前方一處隱秘的河灣,“卑職在那裡藏了不少漁船和舢板!”
這次攻宋,蒙軍準備了一個多月,李璮得到闊端的命令後,便提前派遣軍隊,收集渡船,尋找渡河地點。
李璮微微頷首,詢問道:“搭建浮橋的材料準備好沒有?”
“回稟元帥,卑職已經準備了足夠的繩索、鐵鏈、還有木材和小船!”軍官回道。
南宋水師厲害,順流而下,速度不下於騎兵奔襲。
因此蒙古大軍渡河速度必須要快,而這便要求蒙軍能夠快速在河面上架設多條浮橋,供蒙軍迅速通過。
大軍渡河的浮橋,搭建起來也很簡單,只要準備充足,將小船首尾相連,用繩索和鐵鏈配合木樁固定,上面再搭上木板便可。
李璮遂即道:“傳令下去,士卒先入城隱蔽,你帶本帥前往渡河地點看看!”
當下李璮跟著屬下,奔馳一陣,來到一座丘陵山腳道:“元帥,就是這裡!”
李璮打量了河面,十分寬闊,不過勝在水流比較平緩。
“對岸什麽情況!”李璮一邊遠眺,一邊詢問。
千戶回道:“對岸只有一個墩台,駐扎不到百人,相距二十裡,才有一座河防大營!而且對面是一大塊平原,騎兵一旦過河,宋軍就拿我們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