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香江市場情況後,李博陷入了思考中,想著自己到底把前世那本漫畫搬運來呢?
第一時間,李博想起前世的超熱血漫畫,比如:海賊、火影、七龍珠這種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的漫畫作品。
只是想了想就否決了,一開始用王炸不符合經濟效益,現在香江漫畫都是超血腥和限制級,搞得香江大部分人看的有點壓抑和暴戾,還是選一種老少皆宜的歡快漫畫為好。
“蠟筆小新。”要是反其道而行,弄一點氣氛輕松愉快的漫畫,也許能更快的一炮而紅,李博頓時就想起了這一本作品。
《蠟筆小新》是九二年RB家庭搞笑動畫片,該片畫風簡單,又充滿了大人的童趣,甚至還帶著一點老司機的味道。
而且,《蠟筆小新》這部漫畫的經典程度還要超過海賊和火影,粉絲可謂遍布各個年齡段,甚至火了之後,還可以直接出動畫版。
李博前世就很喜歡這部漫畫,每次看到野原新之助那胖乎乎的小臉,他就感覺心情好很多,而且還很可樂。
只是,這部漫畫人物和場景的畫風實在太簡單了,甚至可以說是簡陋,也最讓人詬病,跟當下香江漫畫畫風完全不同,不知道香江人接不接受這種粗糙的漫畫風格。
“不管了,先試著發行一本,要是銷量不行就停刊,重新選擇新的漫畫。”
李博下定決心,不管《蠟筆小新》如何,他堅信只要是金子就會有發光的一天,最多要是不行的話,還可以出版別的漫畫。
既然已經選定了,李博進入房間,把房門反鎖,然後把藏起來的筆記本和打印機拖了出來。
插好電源,筆記本十秒不到就完全開機,隨後,李博開始把打印機連上電腦。
好在這年代的油墨跟前世一樣,要是打印機油墨要是不同,那這台比當下還要先進十幾年的打印機就浪費了。
在打印之前,李博必須要對《蠟筆小新》做一個手術。
漫畫中那些充斥著RB元素的東西和名字,李博都要改成華夏名字和香江特色。
畢竟李博從沒有去過RB,這要是畫出一本純正的RB漫畫,到時候就不知道如何解釋了。
只是這樣一來,動手術的地方就很多,為此,李博就要花點心思和時間,慢慢的修改。
李博花了一個小時,才把《蠟筆小新》第一話給修正好,把裡面的RB房子換成香江的,人物名字和學校名字也換了,讓動漫更貼近香江,讓人看了也能有代入感。
對於主角名字,小新那就沒有必要,只要把野原新之助的姓改一下就可以。
李博一邊對《蠟筆小新》做整改,一邊則規劃漫畫社的運行。
現今香江漫畫主要還是靠著報紙連載,不過,玉朗國際已然慢慢轉變為專門的雜志類漫畫,也出周刊漫畫。
有著後世記憶的李博,當然知道雜志漫畫運行更加成熟。
動漫想要向世界推廣,如果是雜志類周刊的話就會比較簡單,主要在一個地區辦個出版社,輻射就會很遠。
李博開辦的漫畫社就是這種模式,周刊漫畫,立足香江,然後未來在海外成立門市,完全可以一邊在香江發行,一邊可以把漫畫周刊運往海外去,省去了尋找發行這個中間商。
把發行和製住抓在手中,漫畫社以後也不用看別人臉色,自己想製作什麽漫畫發行都是自己決定。
按照李博對周刊漫畫的規劃,漫畫社一周發行一到兩本,
一個系列每周發行一到兩本,以後公司做大做強,每個漫畫系列出來了都一樣,這樣一來,銷量會越來越高。 李博已經想好了,前期浪漫漫畫社就靠自己搬運前世的經典漫畫,到了中後期他就不想這麽做了,而是大批的招人,然後把前世大火的題材,讓手下去改編,以免自己要是全部拿出來的話,那這事情就不好解釋了。
一個人就算創造漫畫在快,也是有時間限定,次次都是他把漫畫畫出來,肯定會引起別人懷疑。
所以,筆記本裡的那些東西,不定期用一用還是可以,但長期還是需要招人來幫忙。
想好了規劃,李博就做出了計劃書,在省錢的情況下,把《蠟筆小新》推廣出去。
做推廣當然就要打廣告,可李博這些天雖然沒有用到大錢,但一些必要的支出還是需要的,零零散散加起來也用了差不多五千塊。
現在李博口袋裡加上泰隆大樓房東補償的三萬,也就七萬多一點。
要是在無線電視台和麗的電視台打廣告,這七萬塊錢肯定不夠。
所以,要想不花大錢,還要把廣告打響,那只有找明星做宣傳。
一想到明星宣傳,李博第一時間想起趙亞之,自己對她兒子有救命之恩,要是自己找她幫忙宣傳的話,會不會少收有點,或者是友情宣傳呢?
“看來有機會跟趙亞之提一提,反正自己有恩與她。”李博心中暗道。
找明星宣傳是一方面,另外李博還可以讓漫畫社業務人員去各個學校宣傳,貼小廣告,這一點雖然見效不快,但漫畫要是在學校火了,那麽傳開的速度肯定很快。
做兩手準備,一個等過些天去聯絡下趙亞之,另一個可以提前印刷出一本《浪漫》雜志,讓業務人員帶著雜志去學校做宣傳。
作品有了,印刷工廠隨時準備,宣傳也快要開始,那麽就是雜志的價格,李博參考了玉朗國際的漫畫周刊,最終把《浪漫》周刊定為十塊錢一本,這個價格比玉朗國際的周刊貴了一塊錢,但自己製作的漫畫更精良,稍微貴一點應該沒問題。
而且,按照現今的物價,玉朗國際的周刊肯定會提價,自己只是比玉朗國際提前一點而已。
半個月後,一切都準備好了,李博也把自己改的80話《蠟筆小新》拿了出來,這完全可以出四本漫畫周刊了。
“怎麽樣?”
把打印出來的漫畫交給黃遠過目,李博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