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前世姻緣冷如鉤》第66章 彭城王的無奈與痛苦
  劉義康和賀先生又談起了十六年前的事。

  十六年前蕭凌風在虎牢關救駕中一下子榮升為掌管皇城司的主事,是有太皇太后的意思,有王氏家族的支持,但是也少不了文帝陛下的肯定啊。

  文帝陛下為什麽在那次事件後那麽信任蕭凌風,一定是在那件事件之前蕭凌風說了什麽、做了什麽。

  賀先生的猜測是正確的。

  賀先生:“蕭順之,作為太子詹事,在虎牢關事件前,一定猜到了什麽,告知了他的堂弟蕭凌風,蕭凌風也是肯定請了密旨,才拿到了那塊金牌,蕭凌風才能順利接管了江夏。”

  “我的王,您想一想,蕭凌風怎麽會有調動江夏兵馬的金牌?”

  “還有我們那個多疑的主怎麽可能聽了建議一下子就冒這麽大的險,帶著幾個人從北門突圍。”

  “虎牢關北門突圍,自是天意,也是人為,他命不該絕。”

  “至今為止,我就是想不通他們怎麽會發現這個秘密的。”

  劉義康:“不是查了嗎,是司馬家的那個媳婦提醒了冷無痕。”

  賀先生搖搖頭,說道:“冷無痕聽說了妖兵在北門設伏的消息後,誰也沒說,只是飛鴿傳書報給了蕭凌風。”

  “老臣查了,那時蕭凌風正在趕往江夏的路上。蕭凌風接到冷無痕的飛鴿傳書後一邊命人火速趕往虎牢關北門接應,一面拿出皇帝陛下賜給的金牌接管了江夏城防。”

  “我的王,這個當今聖上不是簡單的主子。”

  “那次在巴陵遇險,皇帝陛下得救,完全是因為冷無痕奉蕭凌風的指令跟蹤司馬家,發現了蛛絲馬跡。可是,那次皇帝陛下僅僅是恩賞了冷無痕,對蕭凌風只是升遷遊擊將軍,讓他在皇城司脫離所有人的視線,其計謀之深遠不可不防啊?”

  “再說了,我的王,您還記得當初他剛剛入京的情景嗎?”

  “這都是禍事啊?”

  “咱們不得不早做準備!不然,我們就是下一個謝晦,下一個牛得草……”

  ……

  劉義康閉上眼睛陷入深深的回憶。

  景平二年二月,北魏進犯大宋邊境,洛陽、碻傲、滑台等黃河南岸重鎮先後被魏軍攻陷,劉義康奉少帝之命率二十萬大軍遠征北魏,最後死守虎牢關,在黃河南岸與魏兵展開拉鋸戰。

  大宋軍隊與魏兵一直僵持了三個月。

  五月的一天,少帝在宮中華林園避暑,遊船取樂,盡興玩樂了一天,傍晚時分又乘坐龍舟來到天淵池開心,吃了宵夜,喝了酒,在龍舟上睡去。次日凌晨,檀道濟引兵開路,徐羨之等隨後繼進,從雲龍門入宮,將酣睡中的少帝帶到岸上,收取了他的印璽,以張太后的名義廢其為營陽王,不久又命人將其悄悄殺之。

  按照兄終弟及的祖製,少帝劉義符被廢,應立二皇子劉義真。可是,徐羨之覺得劉義真與劉義符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害怕劉義真繼位後會徇私報復,又派人先趕到新安把劉義真殺死於府中。

  於是,徐羨之等人上表奏請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按照兄終弟及的祖製被迎立三皇子宜都王劉義隆為皇帝。

  對這幫大臣要迎立劉義隆一事,蕭太后的內心自然是十分清楚的。

  劉義隆在朝廷可算是一個孤兒,母親胡道安在他兩歲的時候獲罪被處死,後因三叔劉道規因為沒有兒子被劉道規收養。可是,劉道規也不喜歡劉義隆,又把自己二哥劉道憐的次子劉義慶收為嗣子。

  劉義隆六歲時,劉道規去世,當時劉道規追封南郡公,按規定本應將劉道規的爵位賜給長子劉義隆,但朝廷許多大臣看在劉道憐的面子上提出“禮無二嗣”,應該把爵位賜給劉道規同支的劉義慶。武帝劉裕聽從了大臣們的建議,再次冷落了劉義隆,只是把南郡公的爵位賜給了劉義慶。

  劉義隆在大宋朝廷就是一個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主,既沒有家族門閥的強烈支持,也沒有朝廷錯綜發展的裙帶關系,他只是先皇的兒子,一個微不足道的王。

  劉義隆從小就不受先皇的待見,長大後也只是靠軍功受逐漸得到武帝劉裕認可才封為宜都王。

  劉義隆封王后又身處偏遠之地,遠離朝廷政治中心,母家又是無權無勢,自己在朝廷毫無根基,這些當然是那些大臣們放心的。

  太皇太后蕭太后看了徐羨之等人的上表已經明白了這幫人的狼子野心,選擇三皇子宜都王劉義隆就是為了他們能更好地控制朝局,掌控他們孤兒寡母的命運。

  太皇太后蕭太后遲遲沒有回復徐羨之等人的奏請,檀道濟引兵以保護皇室安全為名一直緊緊地把皇城圍著。

  劉義康得到消息後,立刻命刺史毛德祖率軍三萬堅守,自己親率二十萬迅速鐵騎回援京城。

  可是,太皇太后蕭太后命劉義康母親王太妃的貼身太監龐公公攜帶了太皇太后蕭太后和母親王美人的親筆書函在建康城外攔住了劉義康。

  龐公公流著淚告訴他,他手上的二十萬兵馬乃是劉氏皇族的命根子,選擇攻城就是玉石俱焚,即使攻下建康城,大宋江山已經四分五裂,劉氏皇室也不服存在,劉義康一家大小也將全部葬送,劉義康就是孤家寡人。同意那幫亂臣賊子的請求,至少皇室還是劉氏皇室,天下還是劉家的天下,至少可以贏得時間,圖謀未來。”

  龐公公流著淚告訴劉義康這是太皇太后蕭太后的原話。

  於是,劉義康相信了太皇太后蕭太后的話,上表奏請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說宜都王劉義隆一向有很高的聲望,又多有祥瑞之兆出現,可以迎立為皇帝。

  面對這幫大臣的醜惡嘴臉,蕭太后又能說什麽?

  無奈之下,蕭太后同意了他們的奏請,宜都王劉義隆進京為皇帝。

  ……

  想起當初文帝剛剛入京,外有北魏進犯,內有徐羨之、傅亮、謝晦等圖謀挾天子以令諸侯陰謀奪取劉氏天下。

  為了坐穩寶座,為了對付徐羨之、傅亮、謝晦之流,劉義隆曾經向太皇太后做過承諾不設太子,要與彭城王共治天下。

  太皇太后流著淚勸說劉義康要與文帝劉義隆聯手共同呵護劉室江山:“打仗親兄弟,打仗父子兵。”劉義隆同意了。

  可是,沒過幾年,待文帝劉義隆平定了徐羨之、傅亮、謝晦之流,滅了牛得草,鏟除了妖族,他又煽動劉氏家族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整天在太皇太后面前遊說,大談什麽國本之論,還是勸說太皇太后同意他立了太子……

  ……

  想到這裡,劉義康搖了搖頭,歎了一口氣,看了看賀先生,苦笑著說道:“算了!還是相信太皇太后的話,先要保住劉氏江山。”

  賀先生:“這一次是要保住您的命!”

  劉義康:“好吧。看看如何保命,說說當前的事怎麽應對吧?”

  賀先生:“據報,當今聖上最近身體每況越下,常常夜不能寐,太子府那邊一定有所察覺,朝局時刻都有動蕩,我們必須早做準備。”

  “當務之急有三件事。第一,找到那個敲鼓的,查找線索,制定應對策略;第二,迅速查找太子府豢養妖兵的事實證據,在朝堂上彈劾太子;第三,安排人手排查城防營,徹查酒樓事件,老臣覺得汪家那個大少爺娶親絕不簡單。”

  劉義康:“先生懷疑汪家那個大少爺娶親就是救走敲鼓之人?”

  賀先生點點說道:“老臣覺得,這一點冷無痕一定想到了,他不動聲色可能是在放長線釣大魚,我們要做的是在他們之前找到證據。”

  “還有金虎走了,這次聖上一定會乘機在城防營上做手腳。就像他十多年前借著雷音鼓事件把六個主要都城的守城將軍殺了換了一樣。”

  “殺了您的人,換成他的人,還要讓您背上罵名,然後等待機會,一旦他控制了城防營,掌控了皇城司,我們手中無兵,我們的日子就到了,就只能任他宰割了……”

  劉義康眼中已經噴火,他相信了賀先生的判斷,立刻安排人手按照賀先生的吩咐立刻處理這三件事去了……

  ……

  ————————————————————————————————————————

  筆者的真情告白(二)

  感謝大家的真誠陪伴!

  小說到了今天已經完成六十六章,故事從明天開始又有一個新的起點:男主人公正式出場。

  筆者還是要說,因為有您的支持和陪伴,筆者把寫作當成了快樂的退休生活,一直在堅持,一直在努力!

  再次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陪伴。

  因為您的支持讓我的退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四十四章到六十三章,主要是講述了皇庭的矛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疑惑:

  一、主要的疑惑:

  疑惑一:劉宋王朝與仙人族的血海深仇。

  疑惑二:文帝劉義隆與彭城王劉義康之間的矛盾。

  疑惑三:南宮守道心中的痛苦和仇恨。

  疑惑四:雷音鼓的故事。

  疑惑五:郡主的婚姻。

  二、次要的疑惑:

  1、桃花到是誰?

  2、桃花為什麽要隱瞞身份?

  3、郡主的外公是不是上神?

  4、郡主的外公為什麽要隱瞞身份?

  5、桃花為什麽要來保護郡主?

  6、南宮守道對於轉世妖王的試探怎樣了?

  7、司馬飛月是不是轉世妖王?

  8、郡主為什麽見了司馬飛月有那種奇怪的感覺?

  9、郡主的夢到底是什麽?

  10、敲鼓之人抓到了嗎?他是誰?

  11、城防營的金護衛哪裡去了?找得到嗎?

  ……

  精彩故事即將慢慢展開,期待您的繼續支持……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