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都督,你已經是階下囚了,只要你向天下百姓說明大明皇帝的罪行,便可以免受皮肉之苦,還能官複原職,有何不妥。”
“不必再說了。”被囚禁的駱養性搖頭說道:“皇上固然有不當之處,可我駱家世受皇恩,即便淪為階下囚,也不至於用汙蔑聖上的方式搖尾乞憐。”
“啪~啪~啪~”大順的審訊官冷笑著鼓著掌:“駱都督果然是不二忠臣,你可要想清楚,你不肯譴責你們的皇帝,外面的文官們願意代勞的可大有人在。你們的新任首輔可都是迫不及待的遞交了投名狀。”
“唉!”駱養性歎息道:“新任首輔魏德藻為官不過三四年,皇上便授予他內閣首輔一職,待他不薄,如今他不念皇恩改換門庭也就罷了,居然還說出那麽多大逆不道之言,老天爺總會看不過眼的。”
“駱都督,你也別念著別人了,現在你可是自身難保了。”審訊官有些不耐煩了,問道:“檢舉崇禎皇帝的惡行,你到底是做還是不做?”
“不可能。”
“好,有骨氣。”審訊官揮手示意兩名看守上前,吩咐道:“把他帶下去,用刑。”
“是。”
夏啟一行人在快要到保定府時才和難民隊伍分開了。
“啟奏……黃叔,我們這就快到保定府了。“
為了安全起見,夏啟提議應該與皇上叔侄相稱,以掩人耳目。朱由檢欣然同意,自己暫時化名“黃“姓避一避風頭,皇宮裡的繁文縟節也可以就此作罷。
於是錦衣衛三人稱朱由檢“黃叔“,與兩位公主以兄妹相稱。
“如此甚好,想必大順軍也沒有追過來了。“除了互相之間的稱謂改了,現在在大順的控制區內,也不能再稱“賊軍“了。
幾人一路來到了保定,自從北方戰亂,山西很多百姓被迫背井離鄉,南下躲避戰亂直到聽說大順軍接管了這裡,才陸續返回了家鄉。
行走在保定的街道上,看到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夏啟心中並無國破的陰霾。
而朱由檢行走在這裡,不由得聯想到京城的百姓急匆匆的逃出京城,或許這才能讓他意識到自己這位“君父“當的怎麽樣吧。
路途的勞頓讓眾人都有些饑腸轆轆,得虧了離開皇宮的時候還帶著銀兩,倒不至於為了日常的用度發愁。
夏啟帶著眾人到了路邊的一家客棧,看到一下子來了六位客人,店小二立刻熱情的迎了上來,問道:“幾位客官,請問是打尖還是住店?”
“來幾碟小菜,開兩間上等房,一間中等房。”夏啟答道。
皇上和兩位公主畢竟在皇宮裡生活慣了,幾天的風餐露宿讓他們都有些不適應,到了城裡還是盡量讓他們舒適一些。
“好勒。”
上菜以後,朱由檢悄悄的詢問夏啟:“夏指揮,這一桌菜需要花幾兩銀子。”
“現在大概要三兩銀子。”夏啟答道:“若是在太平的年歲,大約只要一兩銀子。”
在京城的時候,夏啟時不時就會離開皇城,四處了解物價,打聽民生有關的消息,物價自然也不會陌生。
“那住宿花費又是多少?”
“上等房不過五兩銀子,中等房二兩銀子。”夏啟拿手指了指掌櫃頭上的木牌:“這上面都寫著,如果在太平的年歲,花銷還要少一些。”
朱由檢一陣默然,比起朝廷的軍餉,藩王每年的封賞,這樣的數字顯得微不足道,若是在太平一些的南方,
二三兩銀子大約就是一年的花銷。 飯桌上,長平公主好奇的問道:“表哥,你之前說你和駱大人在南京城外發現了祭祀的痕跡,之後呢?之後發生了什麽?”
“之後,我和駱大人前往太祖皇帝的吉壤調查……”
褪去了大明長公主的外衣,長平公主終究還只是一位十五歲的小姑娘,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不過她的世界只有皇宮的一畝三分地,錦衣衛外出的經歷對她而言就是新奇的世界,即便現在他們是流亡在外,但是兩位公主並沒有像朱由檢那樣的悲傷。
朱由檢呵斥道:“出門在外也不要這麽沒有規矩!”
長平公主撒嬌道:“父皇……父親,好不容易離開一次京城,我想聽聽外面的故事。”
“好不容易嗎……”朱由檢喃喃自語道,小姑娘家過了一陣就忘記了之前的種種經歷,“好不容易”離開的京城,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回去了。
吃過晚飯,夏啟三人替皇上以及兩位公主收拾好房間,夏啟出門以後恭敬的請朱由檢進去。
“黃叔,房間收拾好了,出門在外比不得在京城方便,還請黃叔諒解。 ”
朱由檢點頭道:“賢侄有心了。”
回到自己的房間,劉和裕和侯巡二人正襟危坐的坐在桌邊等待,見夏啟進來起身迎來上去。
“夏指揮。”
夏啟擺擺手,說道:“兩位兄弟多禮了,原本我們就是兄弟相稱,出門在外更沒有必要再守著這些宮裡的規矩了。”
“夏兄弟,我們盡量習慣吧。”
夏啟坐下以後端起茶喝了一口,問道:“你們二位這麽正式在這裡登著是有什麽想說的吧。”
“兄弟果然料事如神。”劉和裕笑道。
侯巡開口說道:“咱們自家兄弟就不拐彎抹角了。”
“夏兄弟,之後你打算何去何從,去南京嗎?”
夏啟歎了口氣,說道:“誰知道呢?眼下這個時局未必去的了南京。”
侯巡接著說道:“現在外面都傳言皇上殉國了,依我看錢謙益,史可法那些人會急著擁立新王,這樣他們可就立下了'定策'之功。”
“不如我們休整一段時間回北京吧,錦衣衛有些兄弟或許正被關押著。”
夏啟猶豫片刻後說道:“我覺得這個決定太過冒險了,眼下大順的軍隊都駐扎在京城,若是貿然返回未免時送羊入虎口。”
“我看未必。”侯巡分析道:“現在對京城威脅最大的不是我們大明的軍隊,而是北方的韃靼,依我看韃靼不會錯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攻向中原,到時候大順的軍隊必然要北上禦敵,我們趁虛而入,救出被關押的兄弟和大臣們。”
“好,就按你說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