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魔大化》第30章
  (先複製一下,明天修改)

  拿下漢中後,李青繼續關起門來屯兵屯田,此時天下的局勢雖然還沒有全面動蕩起來,但是時代的風雲在悄無聲息中已經卷起來了。

  大海上,海盜雖然依舊是“戰國混戰”的形式,幾名海盜王的野心促使著大魚吞小魚的遊戲加快了進程,泉州的一名鄭姓青年終於下定決心加入最大的海盜團,好好搏個前程,帶著出人頭地衣錦還鄉的夢想,拜了一個大頭目作為義父。

  無垠的草原上,天與地的界限融合在一起,讓人心生無限的豪情,有資格悠哉地欣賞這個盛景並且還能心生豪情壯志的人不多,剛剛成年的林丹漢了絕對具有這個資格。

  林丹漢自13歲繼承汗位以後就一直在為恢復蒙古統一,重建成吉思汗的偉業奮鬥。在他努力的時候,東邊的鄰居以更快的速度崛起,兩邊的摩擦日益增多,雖然目前兩邊還沒有發生巨大的衝突,但林丹漢已經逐漸意識到了東邊的那個鄰居將是自己重建祖先偉業的最大障礙,比南邊的漢人王朝威脅還要大得多。

  只是目前他連掌控蒙古這個廣闊的汗國都有些無力,更不用說組織人手去消滅潛在的競爭對手了,還是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積蓄力量,只是不知道那時還來不來得及。

  幽州京城,經過一個多月的拉扯,朝廷大臣們終於統一意見,把李青年僅16歲的六弟推上皇位,而當時李青正準備攻打長安,第二年,改年號後的二月末李青開始著手拿下漢中,而此時,朝廷也注意到了西北諸省的亂局,尤其是李青這個身為王侯卻帶頭反抗朝局的刺頭。

  只是大家暫時也沒有辦法處理李青,畢竟除非是皇帝親征,否則其他官員和將領很難名正言順地應對親王造反,沒有皇帝出來抗事,誰都抗不住責任,很容易變成明成祖那起事樣,建文皇帝帶頭做運輸大隊長,逼著前線將領送人頭,還不肯承認是自己賣隊友,硬是送成了史上唯一一例親王造反成功的結果。

  只是帝王親征不是那麽簡單的,《逍遙遊》裡有句話說:“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裡者宿舂糧,適千裡者,三月聚糧。”

  《孫子兵法》裡第一句就是:“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一般而言,古代發動戰爭都是要先廟算一翻,像曹劌論戰一開始問戰一樣,做足準備有了勝利的條件才開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糧草和兵甲準備,要是準備不足,像劉邦一樣被困白登山那還算幸運的了,像叫門天子朱祁鎮一樣直接被敵人俘虜那才叫被釘在恥辱柱上。

  朱祁鎮打土木堡之前,完全就是興致來了就打,隻準備了半個月的糧草,六十萬大軍連鞋子都沒有準備就出去打戰,能打贏才有鬼。

  為什麽自古以來除了開國之君,大部分的君主都是守成之主?

  道理其實很簡單,因為開國之君是從低往高走,所有的地盤基本都是自己打下來的,能接受獲得自然也能接受失去,當然前提是不能失去太多,不然就會像劉備一樣輸了大半輩子前期都輸得起,開創蜀國後一次大敗就受不了了,無奈托孤白帝城。

  而後繼君主地盤和權力是繼承而來的,個人威望樹立和權力凝聚是需要時間和戰績的,更多的二代君主選擇了靠時間凝聚威望和權力,畢竟是真的輸不起,只要丟失了地盤,無論地盤有多小,都難免被冠上敗家子的名頭。

  而這個名頭一旦被掛上就很難被摘下來了,

畢竟不是誰都有臥薪嘗膽的毅力和機會的。  獅子搏兔尚需全力以赴,對外發動戰爭實際上就是一場國運賭博,小國沒得選,為了生存和發展只能拚上身家去毒,大國家大業大雖然小輸一點無傷大雅,可是贏了也很難對大國產生巨大收益,而且真的打起來很多時候贏了也是輸了。

  十八和十九世紀的嚶國就很明白這個道理,經常在歐洲大陸上挑事,但是很少親自下場,琺國經過一戰後也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才會出現二戰前的綏靖政策。

  不管綏靖政策是否因為過度退讓使得**氣焰越來越盛,就隻從結婚來看,嚶國和琺國最終無奈只能親自下場參與二戰,結果就是雖然打贏了,但是世界老大和老二的位置拱手讓人了,這一讓就是近八十年都追不回來了。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中東不是帝國墳墓,但戰爭絕對是,因為你可以決定戰爭什麽時候開始卻決定不了什麽時候結束戰爭,哪個國家都受不了長久戰爭的泥塘。

  一戰前沙俄和奧斯曼基本每隔二十年打一仗,打了幾百年,奧斯曼硬是從世界列強打成了三流小國,逐漸被各大列強瓜分蠶食,而沙俄也沒好到哪裡去,直接把自己稱霸世界的底蘊打沒了。

  要知道沙俄在打克裡米亞戰爭時國內的人口在四千萬左右,更恐怖的是人口出生率是4%-6%,如果不打戰,甚至只要不打大戰,二十年人口就可以翻一倍,苟個四十年人口突破一億後以沙俄的動員能力是真的可以在二十世紀初橫掃世界。要知道琺國本土人口在二十世紀初人口也才一千六百萬到一千八百萬,嚶國更是只有一千萬出頭,而且琺國發明了避孕套,兩個國家的出生率都很低。

  只要苟著發育,競爭對手自己就會落後,可惜誰都沒有重視人口對世界強國的重要性。

  克裡米亞戰爭直接打殘了沙俄一代人,從那時候開始沙俄就開始女多男少了,嚴重影響了沙俄的人口出生率,導致到了二十一世紀,雙頭鷹依舊是地廣人稀。

  大概是所有守成之君都希望苟著發育吧,畢竟國家大了,穩定最重要,一動不如一靜。特別是對中原王朝來說,基本上好種地,好生存的土地都被我們佔領了,這種情況下打別的國家,打贏了,佔領了新地盤還要開發新地區和改造當地的文化習俗,費力不討好,得不償失。打輸了那就更不用說了,皇帝要不下個罪己詔,好好檢討一下自己,也就只能對外討好,對內殘忍,靠陰謀詭計穩住位置。

  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裡的經典反面例子就是叫門天子朱祁鎮。當然,更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慈禧太后。

  大乾朝堂上的官員們雖然不是這麽想的,但也不願意皇帝親征,畢竟好不容易混了個從龍之功才剛剛開始升官發財的好日子,誰也不想破壞自己的美好未來。就好像,好不容易穩住了幫會,控制住了新龍頭,自己做幕後話事人,結果新龍頭想出去浪,不是沒事找事嗎?

  因此,大乾朝堂剛剛穩定下來,暫時管不著李青這邊,不過朝堂大佬們已經開始考慮讓哪些人去西北做總督,好梳理局面,方便朝廷等以後能騰出手的時候,手到擒來地解決問題以及製造問題的人。

  李青這邊依舊在埋頭屯兵屯田囤糧,只有來到這個時代,親眼目睹西北人們的窮苦生活,李青才真正明白了“民以食為天”這句略帶誇張的話是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李青打掉了不事生產的大地主大家族,但是獲得的糧食也就勉強夠用,應付明年的旱災都遠遠不夠,更不必說安然度過未來二十幾年天災人禍了。

  畢竟李青定下規矩,免除民眾的無條件勞役、民役,改為自願報名參加,提供一日三餐,每日還發一點錢,雖然不多,但還是足以讓很多人搶著做了。

  正因此,這大半年下來李青花費了大量的錢糧來推動農田水利建設,修建了許多水庫水池蓄水以防旱災和洪澇。大西北的天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土地開發過度,土地荒漠化加劇,水土流失,容易爆發旱災,但也可能有洪澇,畢竟上游水土流失更嚴重。

  終究是時間太短,地盤也太小來不及進行土地規劃,植樹造林,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李青佔領了漢中以後才發現自己范了個離譜的認知錯誤,關中並不是陝西,雖然歷史上關中大部分都和陝西重合。

  然而狹義上的關中是指四關之內的地區,四關分別是:北蕭關,南武關(藍關),西散關(大震關),東潼關,隻包含陝西和山西兩個省的部分地區。廣義上的關中,即大關中,是加上隴西,川中漢中,以及榆林等地區的。

  李青原先對地理也只是通過初中高中有個大概了解,又是個廣東人,對中原地理還真是一頭霧水。至於原身就是個不學無術的郡王,還是個宅男,基本不出門,大概率是個路癡。

  好在這些無關緊要,只是需要對四關更加上心一點。

  李青除了在埋頭種田,也在組織人手交流修煉功法和心得,並著重開發對種地和生產有益的法術道術。

  集思廣益之下,還真搞出來了不少黑科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