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天魔大化》第一百一十六章人心
  孫承宗率眾投降,大大減少了秦軍收編遼東乾軍的波折,使得遼東其他軍鎮大都放棄抵抗,等待秦軍接收。

  不過,孫承宗的投降只是個引子,哪怕孫承宗不投降,他們也是要投的。

  對於邊軍來說他們真正效忠的不是皇帝而且國家和土地,不管是誰當上了皇帝,只要能支援遼東就能獲得支持。

  而且也別指望邊軍的忠誠有多絕對,日子過不下去的時候,哪怕投靠後金為奴為婢也是可以的。

  這年頭國家可沒有義務教育,養育之恩很單薄,民族觀念還不如實打實的利益靠譜,如果不是兼具國仇家恨的話,估計那些在歷史上綻放光芒的英雄都不會斬頭露角。

  這個年頭,所謂的同胞身份並不能阻止人們的自相殘殺,當兵做匪的劫掠起自己的同胞並不會比異族心慈手軟多少,甚至常常出現一些變態做的惡行比異族更毒更狠,率獸食人不是傳說而是血淋淋的真實歷史!

  所以說也別覺得古時候就民風淳樸,道德高尚,那是都是文人墨客吹出來的。

  自古以來永恆不變的真理就是越是用放大鏡照著的地方道德反而越有底線,越是失去秩序束縛的地方,人性的底線越低,人間就是第十八層地獄。

  本質上來說,人都是利己的生物,在漢人王朝活不下去逃往深山老林甚至是投奔異族也沒什麽心理負擔,畢竟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不直接拿起鋤頭乾翻他娘的都算是好脾氣的了。

  隨著時間推移政治經驗越發豐富,李青越發體會到了強權的重要性。

  西漢皇帝有一個家訓很有意思,做皇帝要一手提劍,一手捧書。

  三國時魏武帝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漢昭烈帝說:“寧可天下人負我,不可我負天下人。”

  兩者的政見或者說政治立場完全對立,作為後世普羅大眾的一份子,從立場上來說,李青似乎應該天生要傾向於劉備才對,但恰恰相反,李青更加傾向於曹操的立場。

  因為他們兩人說的話,如果從字面意思去理解,那肯定是劉備政治正確,而曹操天然就政治不正確。

  但從歷史結果來看,歷史和人民最終選擇了曹操不是沒有原因的。

  李青的理解是,假如兩人所說的“天下人”都指的不是平民百姓,而是士族豪強,那麽,就可以看出曹操更具王者氣象,劉備更似,一求而不得的舔狗。

  假如“天下人”指的是普羅大眾、平民百姓的話,那麽曹操是做了什麽有底氣說只能我負了你們,你們不可以對不起我;而劉備又做了什麽,導致頗具愧意的表達自己對不起天下人呢?

  道理很簡單,曹操雖然是士族豪強扶持起來的,但卻是一個真正的政治家,有安民濟世的政治訴求,所以他不拘一格提拔人才,打破士族壟斷,提拔寒門和平民搞政治平衡,雖然是為了政治利益,但平民百姓確確實實獲了利,拓寬了上升渠道。

  而劉備更像是個政客,政治口號喊的響亮,政治手段卻著實不堪,且如同政客一般見利忘義,底線頗低。且不看劉備說了什麽,就看他做了什麽,就知道如何了,此處“論跡不論心”。

  劉備出道就打造“匡扶漢室”“愛民如子”等人設,但通過鎮壓農民起義混到軍功當上縣令後,做了不久就嫌棄官太小,不辭而別,掛印而去。

  然後,好不容易混到大了點的官,結果處理不了民怨,

被青州兵撕開他偽善的面具,嚇得又一次棄官。  後來投奔劉景升直接奪人父子基業,這也是抹不掉的黑點。

  接著就是無腦舔士族豪強,很容易發現劉備手下基本隻用士族豪強,平民和寒門基本別想在劉備手下混出頭。

  最後就是有負民心所托,民眾本來就是活得艱難才跟著劉備渡河到處跑,好不容易在蜀中安定下來,結果搞了個所謂的錢幣改革,變相劫奪民間財富,還打了個大敗仗直接打水漂。使得蜀中在諸葛亮接手的時候已經是窮困潦倒,掙扎了十幾年也於事無補。

  就好像希臘,上個世紀就財政破產了N多次,沒有領土擴張的話這個窟窿一個世紀了都填不上,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大。

  不過以上也只是現階段李青的看法,也許隨著年齡增長,經歷的世事不同看法又會不一樣。

  眼下李青確實是魏武帝的擁躉者,行政做事也著實應該如履薄冰,做好完全準備,用制度栓住人心和權力,不給予要臣重將反叛的機會,不考驗人心,不將希望寄托於關鍵人道德人品。

  同時也應該做好對意識形態高地的建設,不得讓後人全然不顧先人篳路藍縷的艱辛,將好不容易爭奪來的一縷人道之光踐踏。

  這世人那有什麽忠誠可言,就算是有,也難以保證一代忠誠,代代忠誠。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如不後繼無人,再好的政治成果都要被全盤否定。

  李青靈光一閃,突然想到,也許政治宣言也許要換個思路來理解,要用雙重否定來重新審視。

  曹操那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負我”,潛在意思不就是“如果我不負君,君不可負我”。

  同理,劉備的“寧教天下人負我,不可教我負天下”,潛在意思就是“如果君負我,就不要怪我亦負君”。

  有意思的是這樣理解似乎還真的挺符合兩人性格,曹操雄才大度,對英才猛將絕對是寬宏大量,哪怕張繡弄死了他的兒子和心腹愛將典韋,依然因為愛才而容忍受降;而劉備更加注重“家法”,對待背叛很難容忍,不管是小舅子糜芳叛變還是孫權的背刺都讓他失去理智。

  也能看出曹操更重視“忠誠”的品格,故而雖是大權臣,有逾越卻並未稱帝建制,而劉備更重視利益,雖然滿口道德實際上卻是注重實利的,故而心知人心靠不住,對於背叛尤其痛恨,自己也沒忍住稱帝建制,同時臨終托孤的時候也沒想著諸葛亮能有多忠誠,建議諸葛亮,劉禪靠不住就自行廢立,倒是實在的心腹之言,沒想到諸葛亮竟然真能扛起棟梁還忠貞不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