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248章 風流人物
最新網址:

“哈哈,你終於來了!本汗是該叫你默賢侄,還是‘燕王’殿下啊?”

數年沒見,鐵木真的確顯得有些蒼老了。

算算年齡,鐵木真今年已經六十一歲了,比大宋的官家趙擴,還要大上六歲。

雖然身板依然硬朗,精神頭也十足,郭默卻一眼就看了出來——鐵木真中毒了。

“天下英雄大會”擂台結束後,還沒等眾人離開現場,鐵木真就派人來請郭默。

而且,規格還極其之高,竟然派出了一千名“怯薛軍”!

“怯薛者,猶言番直宿衛也;宿衛者,天子之禁兵也。”

當木華黎來到郭默面前時,陳玄風直接擋在了郭默身前,而擂台之上剛剛結拜完畢的,黃蓉、李莫愁和慕容嫣,也飛身跳下擂台。

“默哥哥,你不能跟他們走——”

黃蓉大聲反對道。

另外兩女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從她們關切的眼神中,也能看出那份勸阻的意味。

“哈哈,蓉兒,二位姑娘,你們有所不知。我六歲那年就已經認識成吉思汗了,而且我跟大汗的四公子拖雷,還是八拜之交的結義安達。”

“在蒙古大漠住的十幾年,我和家人也沒少受到大汗的照顧,連我大嫂還是大汗的華箏公主呢,您說呢木華黎將軍?”

郭默為了安眾人的心,當著這麽多人的面,簡述了自己跟成吉思汗之間的關系。

“哈哈,默賢侄說得不錯,別說現在蒙宋兩國盟好,就算是兵戎相見了,默賢侄又豈能等同於他人?”

“不說別人,我木華黎跟默賢侄的哲別師傅,那也是過命的交情,有我麾下的‘怯薛軍’在,即便是千軍萬馬,也想傷他分毫。”

見到三女還是一副擔心的樣子,郭默索性直接找上陳玄風。

“大師兄,你先帶她們三個回客棧去,如果沒有變故就在客棧裡等我;如果有什麽變故,你們就先行離開中都城,我自有脫身之法。”

然後頭也不回,跟著木華黎離去了。

臨走前,倒是從黃蓉手裡接過了“赤霄”劍,也算是讓她安心一點兒。

陳玄風帶著三女,回“雲來客棧”暫且不停。

單說郭默,上了木華黎準備的戰馬,在一眾“怯薛軍”的簇擁下,往宮城趕去。

“幾位前輩,‘天下英雄大會’結束了,看來父汗現在也有事要忙,幾位如果不介意的話,請隨窩闊台回府上品茶如何?”

正主都離開了,“西毒”歐陽鋒等人,也不好總留在擂台之上,當再次回歸東看台的時候,窩闊台提出了請求。

日已過午,就算再著急,今日注定是無法離開中都城了。

何況真正要離開的,也許只有全真教的“長春子”丘處機,和少林藏經閣首座無妄禪師。

見窩闊台盛意拳拳的邀請,幾位也不好駁他面子,遂紛紛上馬,往窩闊台的府上行去。

郭默到過大理的皇宮,對大宋的皇宮更是輕車熟路,今日竟又進了大金的中都皇宮。

中都皇宮建造前,曾派畫工到汴梁模寫北宋宮殿,所以中都宮殿與汴梁宮殿十分相似,只是規模要小上一些。

宮前廣場平面呈丁字形,自皇城正門——宣陽門起,向北過鴨子橋分為三條大道。

中間為禦道,兩旁隔水溝和岸柳分為左右道。

大道東西為長廊,長廊南起鴨子橋北的文、武二樓,向北伸延。

東西各立三門通衙署和太廟,至應天門前向東、西轉折過宮城的左、右掖門止。

宮城在皇城後部,位於中都中心,正門即應天門,是凹字形平面宮闕。

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過大安門為大安殿、仁政殿兩組殿庭。

中都宮殿仍按前朝後寢規製布局,“大安殿”是前朝主殿,“仁政殿”則是後寢主殿。

成吉思汗居然在“仁政殿”接待了郭默,看來在鐵木真眼裡,郭默依然先是子侄,然後才是大宋的“燕王”殿下。

“大汗說笑了,在成吉思汗面前,郭默只是一個晚輩罷了,如何稱呼大汗隨意即可。”

郭默還是想不通,成吉思汗怎麽會中毒的,而且看他所中的毒似乎已經有一年之久。

當然不會是什麽烈性毒藥,只是日積月累的,慢慢地耗損人的精氣神而已。

“哈哈,本汗還是叫你默賢侄的好。既然來了中都,怎麽不到皇宮裡來見見本汗?”

“咱們也有好幾年沒見面了,昔日的大漠稚子,不想已經長成了威震天下的大宋‘燕王’——”

雖然口口聲聲叫著“默賢侄”,但是,還是改變不了一個是蒙古的成吉思汗,一個已經是大宋的“燕王”殿下。

“在大汗面前,何人敢用‘威震天下’四個字?您若如此說,就折煞晚輩了。”

兩人互相恭維著,郭默倒不擔心鐵木真加害於他,只是每次面對此人,總有一些天然的壓力。

“默賢侄,本汗很好奇,大宋的官家為何會有如此魄力,竟然封一外姓人為王,而且托以舉國之兵權?”

“如此奇事,亙古未有,本汗自忖也算心量宏達之人,卻也不能做到他這般豁達。”

“如果大宋官家真是雄才偉略之人,先前那麽多年卻又為何能忍受金國人的欺辱?反倒是默賢侄這幾年的崛起,才讓大宋揚眉吐氣。”

成吉思汗的疑問,很多人都會有,郭默卻不打算將實情告知,也沒答話,只是端起桉上的馬奶酒一飲而盡。

有幾年沒喝這東西了,當年喝著總覺得味道怪怪的,現在再次喝到,卻別有一份懷念在裡邊。

見郭默無心回答他的問題,成吉思汗倒也知趣,隨即又換了話題。

他派出“怯薛軍”,那麽高規格地將郭默請來,似乎真的只是為了找他聊聊天、敘敘舊?

“入主中都這幾個月,本汗閑來無事,倒是看了不少漢人的書籍。可惜本汗是個粗人,即便請了幾位漢人先生講解,對一些事情還是一知半解的。”

這時,郭默才發現,眼前的鐵木真居然穿了一身儒生的打扮。

這身儒生的袍服,穿在鐵木真那魁梧的身材上,總顯得有些別扭,而他的書桉上,還真的擺放著幾本書。

“聽人說,南朝文采風流,不知默賢侄可認識什麽大儒,不妨給本汗推薦一二,也好讓本人留在身側,早晚請益。”

乖乖,這鐵木真難道真轉了性子嗎?

郭默有些好奇。

在這個時空裡,有了郭默的亂入,歷史的車輪早已偏離了它的軌道,成吉思汗鐵木真,提前幾年開啟西征西夏。

卻因為準備不足,又有金國十幾萬兵力從中作梗,導致西夏現在依然保有三分之二的疆土,而且蒙古鐵騎在西夏,也並未佔到絕對的優勢。

反倒是金國的主動出擊,雖然造成了蒙古鐵騎不小的損失,卻也引火燒身,現在連自己的都城中都也給弄丟了,金國朝廷不得不南遷到了汴梁。

而成吉思汗鐵木真,也沒有像歷史上那樣,死在西征西夏的途中,反而住進了中都的金國皇宮。

現如今,鐵木真竟然邀請大儒,來學習漢家文化。

這還是隻識彎弓射大凋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嗎?

或者說任其成長,真有一天文武兼備了,那又是怎樣一個恐怖的存在呢?

“這個......郭默也不過是個江湖人出身,在大宋雖然忝為‘燕王’,卻多在軍隊裡勾當,又是個不務正業的性子。”

“這不,聽到大汗在中都舉行‘天下英雄大會’,就千裡迢迢趕過來,也算是湊個熱鬧。”

委婉地拒絕了,別說郭默不熟悉什麽大儒,就算是熟悉,那也不能推薦給成吉思汗啊。

那樣一來,豈不是赤裸裸地在資敵嗎?

“哈哈,看來你也和本汗一樣,不過有機會還是要多讀些書的,本汗最近正在讀司馬君實的‘資治通鑒’,受益匪淺啊。”

郭默還是沒接茬,他總覺得讀了書的成吉思汗怪怪的。

“聽下邊的人說,最終奪得‘承影’劍的,竟然是默賢侄的王妃,這真是應了你們漢人那句話‘巾幗不讓須眉’啊。”

“本汗舉行一次‘天下英雄大會’,沒想到,最後的三強居然都是紅顏少女,哈哈,這也算是天下一大奇聞了。”

成吉思汗也是豁達之人,並沒有因為女子奪魁而覺得失意。

他舉行“天下英雄大會”的目的,就是向天下宣告蒙古對中都的主權,同時招攬自己需要的人才。

既然目的已經達到,至於誰拿走“承影”劍,那就只是細枝末節了。

“華箏......她還好嗎?”

成吉思汗一口喝幹了面前的馬奶酒,悠悠地問了一句。

華箏,曾經是鐵木真最寵愛的小公主,甚至比他那些兒子都要受寵,現在卻天隔兩地。

而且,華箏是“逃離”了蒙古大漠,還是在兩千名蒙古鐵騎的追殺之下。

“大嫂一切都好!雖然她失去了蒙古公主的尊位,但是,只要她想要,在大宋依然可以給到她同樣的封號。”

提到華箏,郭默就不自覺想起娘親李萍,被蒙古鐵騎一路追殺、轉戰千裡。

“此事,也怨不得窩闊台......”

成吉思汗想替自己的三兒子解釋一番,卻又不知道該怎樣開口。

“大汗,關於此事,總會有一個結果,我和大哥會親自向窩闊台討回這個公道的。”

成吉思汗不知道該怎麽說,郭默也不願在這個話題上多費唇舌,兩人竟沉默了下來。

“默賢侄,你如何看待本汗這些年建立的功業?”

還是成吉思汗率先打破了沉默,問出了他從未向任何人提起過的問題。

“大汗既然在讀史,當知中華歷代先賢。不知大汗覺得,自比秦皇如何?”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秦皇滅六國一統華夏,書同文、車同軌,修長城以禦外侮,設郡縣以治國疆,為帝皇之始,本汗不如也!”

成吉思汗說完,又倒了一碗馬奶酒,竟對著西南方遙敬一碗,一飲而盡。

郭默也陪了一碗,繼續道。

“秦施暴政,二世而亡,實不可取也。再問大汗,自比漢武又如何?”

威強睿德號奇皇,

事易時移改舊章。

千古評君無定論,

神龍魔鬼一人當。

“漢武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對外開疆擴土,功在千秋,鐵木真當不讓其專美於前!”

然後,成吉思汗又是一碗馬奶酒,一飲而盡。

這話倒也不算過分,鐵木真當有與劉徹爭雄之力!

“窮兵黷武,連年征戰,耗費無數,將‘文景之治’數十年的積累,揮霍一空。”

“漢武之後,大漢已千瘡百孔、日薄西山。三問大汗,自比唐宗、宋祖又如何?”

嗚呼房魏不複見,

尚憶先皇容直臣。

......

席間杯酒銷王氣,

汴水流年咽露盤。

郭默接連枚舉了兩位漢人極為推崇的帝王,自己評價之後,仿佛又都被他一一否認了?

成吉思汗雖然有些不解,但當郭默再次提及唐宗宋祖時,也隻好繼續依照本心答道。

“唐宗宋祖,皆不世出之英雄,一代人傑,結束多年戰亂紛爭,重新歸天下於一統,我輩當效彷之。”

這次郭默倒沒有再加以點評,不是他評不了,畢竟這裡邊有他的“祖宗”在,說深說淺了都不太合適,索性閉口不言。

“默賢侄列舉此四位帝王,難道也有問鼎九五之志?”

在那個年代,可不像後世,言論相對自由的年代,你自比誰都可以。

看到郭默不再言語,成吉思汗反問道,眼神中透漏著一絲狡黠。

“哈哈,我豈敢有非分之想?惟願天下早日結束戰亂,山河重歸一統,百姓不再遭受戰亂之苦罷了。”

能說的可以說,不能說的,那是絕對不能透露出去的。

郭默跟成吉思汗,在“仁政殿”裡,馬奶酒下論帝王之時,窩闊台的府邸,也在坐而論道。

自然也少不了觥籌交錯,只是在座幾位都是有身份的人,其中尚有兩位出家的僧人,在酒的選擇上,隻好葷素各半。

原始佛教,對於飲酒這一行為非常的敏感。

“阿含經”明確規定了,佛教的“五戒”,其中飲酒與殺生、偷盜、淫邪、妄語並列為佛門五大罪行。

並指出飲酒的六大危害,分別涉及了人的財富、健康、人際、聲望、性格、智慧六個方面。

他們認為,飲酒會嚴重影響到佛教徒的開悟和修行,因而佛門中人是萬萬不可飲酒的。

佛教傳入中土之後,不能飲酒的戒律也被保留了下來,卻又有了特殊的規定,可以飲用“素酒”。

“素酒”當然也是酒,只是沒有那麽嚴格的規定,因此喝“素酒”還達不到破戒的程度。

菜肴倒是好說,大家分餐製,一人一桌,倒也互不影響。

“諸位前輩,窩闊台先敬諸位一杯,感謝此次‘天下英雄大會’的鼎力相助,希望今後跟蒙古朝廷多多合作,請滿飲此杯——”

窩闊台先乾為敬,其他四人也相繼喝了下去。

在座這五人,無妄禪師、“西毒”歐陽鋒和渾壽羅,都不是健談之人,除非窩闊台舉杯敬酒,幾乎都是守著自己的桌桉,互不交流。

掌燈時間剛到,幾人就各有借口離開了。

窩闊台也不喜歡這種氛圍,也就沒多挽留,眾人紛紛離去,唯獨“西毒”歐陽鋒留了下來。

“歐陽先生,父汗把郭默請進了皇宮,你怎麽看這件事?”

別的人都離開了,窩闊台反而放松了很多。

這一年多來,窩闊台跟“西毒”歐陽鋒相處的很是融洽,或者說,這二人合作的很順利。

“窩闊台汗,以老夫之見,大汗將郭默叫去,敘舊的成分更多一些。”

“畢竟現在的蒙古鐵騎,幾乎是四面樹敵。西征西夏、南征大金、東征高麗,總共也就投入了十幾萬鐵騎,卻被分為三個戰場,難免捉襟見肘。”

“西夏戰場,已經一年多毫無進展,反而折了速不台將軍,和兩三萬蒙古鐵騎。”

“高麗戰場,倒是高歌猛進,尤其是大汗又派了赤老溫將軍增兵之後,後方更為穩定,現在拖雷已經佔領了一半的高麗領土。”

“南征大金的戰場,反而因為舉行‘天下英雄大會’,停滯了幾個月時間。看大汗的意思,最快也要到明年開春之後,才有可能南下。”

“百足之蟲,尚且死而不僵,更何況大金還未死,輕輕松松就能召集十幾萬的人馬。老夫以為,窩闊台汗還是花點兒功夫,好好訓練一下那五萬名高麗軍吧。”

幾個月前,高麗三番五次來向鐵木真求和,最終鐵木真還是答應的他們。

但是也提出一系列條件,其中一項,就是要高麗國派出五萬名軍隊,協同對金作戰。

高麗國主的夢想還挺豐滿,覺得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自己的軍隊也可以到中原的花花世界裡,好好地橫行無忌一回。

卻不曾想到,五萬的高麗軍,一到中都附近,就被蒙古鐵騎團團圍住。

將高麗軍中,所有百夫長及以上的將領,一一找出,並當著五萬高麗軍的面,全部梟首示眾。

失去所有指揮將領的高麗軍,頓時就成了一盤散沙,且又被蒙古人嚇破了膽兒,毫無反抗可言。

蒙古人又將這些高麗軍打散,重新編隊。

從蒙古鐵騎中,抽調優秀且忠誠的將士,擔任其中的百夫長、千夫長,徹底控制了這五萬人。

可以說,現在的窩闊台才是蒙古高級將領中,直接掌控軍隊最多的人。

除了忌憚成吉思汗手中那五千多“怯薛軍”外,窩闊台已經完全無視,其他影響他登上大汗寶座的勢力。

“父汗的身體?”

窩闊台壓低了聲音問道。

“正常發展,還有三年左右的時間,如果沉迷女色,少則半年、多則一載。”

歐陽鋒回答道。

“那我這個做兒子的,還是盡點兒孝心,多給父汗搜羅一些美女吧,聽說高麗的美女就很不錯......”

已經過了定更天,中都城內燈紅酒綠的地方,比比皆是。

實話來講,蒙古人入主中都這幾個月,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大肆鼓勵商貿。

商人的眼光何等敏銳?

南來的、北往的,都能看到蒙古鐵騎的強大。

而且,中都城又是成吉思汗駐蹕的地方,窩闊台更是調集了無數匠人,大興土木,擴建了中都的皇宮。

這是要在中都城建都的節奏啊?

捕捉到這絲信息,更多的商人雲集而來,買房子購地,生怕買得晚了,價格就會高上去了。

“天下英雄大會”,不僅僅吸引了各國愛武術、愛看熱鬧的人。

同樣,也吸引了一些附近的小商小販,連做無本買賣的,和梁上君子都來了不少。

而“天下英雄大會”一結束,中都城內外,緊張了幾天的蒙古軍隊,也放松了下來。

之前生怕有人來借機搗亂,恨不得一天十二個時辰,全城進行巡防。

現在倒好,直接來了個大放松,連起碼的宵禁都沒有了。

快到二更天的時候,城南某處私宅後院,牆角處地上的土突然動了起來。

緊接著一塊圓形的木蓋,從下向上被頂了起來,地上竟然出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

今夜八月十七,正常來講,月色也該照亮著大地。

可惜,入夜時分,開始刮起了北風,大片的雲朵從北邊飄了過來,籠罩著中都城的上空。

木蓋被頂開之後,大約過了盞茶的功夫,許是下邊的人感覺到沒有什麽異常出現,才謹慎地露出一個頭來。

那是一個戴著頭盔的軍士?

看頭盔的樣式,竟然是幾個月前,從中都城退走的大金軍士。

這名軍士向四周看了看,隱隱約約有些亮光,院子裡卻一點兒動靜都沒有。

【推薦下,野果閱讀追書真的好用,這裡下載.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他雙手按住洞口的地面,一使勁從地下跳了上來,一擺手中的彎刀,警惕地看著周圍。

緊接著,一個、兩個、三個......

一頓飯的功夫,這個私宅的前院、後院就密密麻麻站滿了人,至少也有兩三百金國軍士。

與此同時,在中都城的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四面八方十幾處院子裡,都在上演著方才的一幕。

只是有些院子,已經有了新的主人,不小心驚擾之後,多了幾條彎刀下的亡魂而已。

“金校尉,咱們的人都上來了,二百八十人全部到位。”

一名傳令兵模樣的軍士,來到一名校尉面前,低聲的報告。

“讓大家都小心點兒,二更天一到,大家隨我殺奔南城門,匯合別的兄弟,一舉拿下南門,迎接王爺的大軍。”

原來,這些人是大金國趙王完顏洪烈的人。

完顏洪烈,對大金國的忠貞母庸置疑,而他本身也算是一個志向遠大的人,只是能力和心性差了點兒。

中都城的丟失,成了完顏洪烈心中無法磨滅的恥辱。

他的傷勢才剛剛好,就在秘密調集人馬,企圖重新奪回中都城。

中都城裡的地道,是在幾年前就挖好的。

當時的構想,倒不是為了哪一天重新奪回中都城使用,而是為了應對外敵入侵時,可以將城裡的軍隊悄悄派出去,來個裡應外合。

沒想到,蒙古軍攻的太猛,還沒來的及啟用這一招,就直接破城了。

然後是激烈的巷戰,然後完顏洪烈重傷,金兵也無力抵抗,隻好撤離了中都城。

沒想到,時隔幾個月,在完顏洪烈反奪中都的時候,這些地道派上了用場。

地道總共有十六處之多,每沒一處能容納下兩三百人不等。

主要集中在城南和城北兩個方向,而城東和城西,只是象征性地布置了兩處。

金軍此次偷城的關鍵,就是利用潛入城中的三四千人,在製造混亂的同時,要及時打開中都城的南城門。

完顏洪烈親率三萬大軍,就在離南城門二十裡處,他會提前一刻鍾率軍向中都城衝來。

而在完顏洪烈身後再有二十裡,還有後續的五萬大軍,也會在完顏洪烈發動進攻的同時,迅速向中都城靠攏。

完顏洪烈事先已經做過詳細地探查,中都城內除了鐵木真的幾千親兵衛隊,只有窩闊台和木華黎各自率領的一萬多人馬。

而被收編的五萬高麗軍,早被大將博爾術帶著,正在昌平南口一帶訓練。

中都城內的蒙古兵,總共加起來也不過三萬出頭。

完顏洪烈相信自己這八萬多人馬,在打開中都城門的前提下,一定能夠將蒙古人趕出中都城。

如果運氣好的話,也許能夠留下鐵木真,或者窩闊台的性命。

“二更天已到,動手——”

金校尉一聲令下,早有金兵打開這處私宅的大門,辨別方向後,向南城門殺去。

這一幕,同時也在其他十五處上演。

只不過,其中一部分人負責在四城製造混亂,而靠近南城門這些金兵,大約不到兩千人,正急匆匆向南城門趕去。

路上碰到喝酒後夜行的人,或小隊的巡邏兵,也都被金兵老實不客氣地收割了。

......

“大汗,時辰不早了,在下也該告辭了。”

郭默再一次提出告辭。

之前郭默已經提出過兩次了,都被鐵木真以這樣那樣的理由,給硬生生地留了下來。

認識郭默這麽多年,還是第一次跟他單獨聊這麽長時間。

越聊得深入,鐵木真越發覺得此子不簡單,至少在此子身上,看到一種在其他任何人身上從來沒見到過的東西。

你要真讓他說看到了什麽,鐵木真卻又說不清楚,只是覺得跟此子聊天,總有太多新的感想和領悟。

仿佛就沒有什麽事情,是郭默不清楚的,無論是各處的風土人情,還是數十、數百年前的歷史人物或事件。

甚至在遙遠歐羅巴洲的事情,或者在大海之外島國的事情,這個郭默都說的有鼻子有眼兒,宛如親見。

事實上,今天這兩人也是聊得興起,不自覺就都喝多了。

面對成吉思汗鐵木真,郭默也懶得運功抵抗,難得實打實的,憑借自身的酒量在喝。

都有些暈乎乎的,要不然郭默能“口無遮攔”地,天南地北地神侃嗎?

“哈哈,是不早了。默賢侄,既然過去那麽多先賢,都入不得你的法眼,那麽你覺得,什麽樣的作為才配得上‘人物’二字?”

看來,郭默對那幾位古代帝王的評價,還是給成吉思汗造成了很深的印象啊。

“哈哈,大汗既然自稱‘成吉思汗’,又何必非要與他人論個短長呢?”

“如果非要讓我說的話,我只有一句話奉告——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嗝——”

郭默站了起來,大大地打了一個酒嗝。

“大汗,大汗,不好了——中都城內突然出現許多出混亂, 現在還有人在搶奪南城門。”

正在這時,一名親兵的百夫長跑進了“仁政殿”。

親兵的一句話,郭默和鐵木真的酒就醒了大半。

“去,派人傳令窩闊台務必帶人守住南城門,再派人通知木華黎讓他帶人肅清城裡的混亂,者勒蔑呢?讓他集合所有的‘怯薛軍’,在宮城外候命。”

頃刻之間,成吉思汗連續下了三道命令。

似乎根本不在乎你來的是誰,來的有多少兵馬,只要我自己做好了準備,就能滅殺一切來犯之敵。

“默賢侄,讓你見笑了,估計是金國的那些散兵遊勇,趁著‘天下英雄大會’之機來搞點破壞,可有興趣陪本汗一同觀戰?”

郭默也想知道,到底是誰有這麽大的魄力,敢直接攻打鐵木真親自駐守的中都城?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既然大汗有如此雅興,在下就陪大汗走上一遭。”

說是走上一遭,其實暫時還是待在皇宮裡,只是已經從后宮的“仁政殿”,來到了前邊的“大安殿”。

“報大汗,木華黎將軍已經肅清城北的混亂,正在分兵前往城東、城西。”

“報大汗,窩闊台汗已經率軍前往南城門,只是沿途不斷受到小股軍隊的騷擾,看裝備是金國的軍隊,其中也有一些武林人氏。”

“報大汗,南城門已經失守,城外有數萬金國軍隊殺來,為首之人正是金國趙王完顏洪烈——”

“哦,完顏洪烈啊?好,待本汗親自去會會他......”

https://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書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