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291章 雙城故事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愛筆樓]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什麽?燕王殿下,你......」

 郭默慢條斯理的話,驚得金國來使再次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一臉不可思議地看著眼前的大宋燕王。

 沒錯,大金國出使洛陽燕王府的人,正是耶律楚材。

 在真實的歷史中,耶律楚材是蒙古帝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是遼朝東丹王耶律倍八世孫、金朝尚書右丞耶律履之子。

 在金仕至左右司員外郎,蒙古軍攻佔金中都時,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為臣,耶律楚材先後輔弼成吉思汗父子三十余年,擔任中書令十四年之久。

 耶律楚材,提出以儒家治國之道,並制定了各種施政方略,為蒙古帝國的發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乃馬真後稱製時,耶律楚材遭到排擠,漸失信任,他因此抑鬱而死。後贈經國議製寅亮佐運功臣、太師、上柱國,追封廣寧王,諡號「文正」。

 一個從大金國半路歸降之人,能在關系錯綜複雜的蒙古帝國取得這樣的政績和殊榮,此人無疑算是當時的異數。

 沒想到,在這個時空裡,大金國的朝廷提前退到了汴梁,耶律楚材也隨之跟了過來,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晉卿啊,你是一個有遠大抱負之人,無論從軍從政,還是律法術數,甚至歷法文學,諸法皆通,可謂難得的全才。」

 「本王知道,一個許州知州還是小了,不過你初來乍到,本王也不好貿然將你放到高位,就在許州知州的位置上,先把這次天災扛過去。」

 「一年半載之後,或許會有更大的舞台等著你,就再掛一個燕王府「記室參軍」的名頭吧,有些事情操作起來也方便一些。」

 郭默沒有理會耶律楚材的驚訝和疑問,自顧自地在那裡說著,旁邊的趙汝述和老程珌也傻眼了。

 還能這麽操作?

 殿下今日不是魔怔了吧?

 「那個......殿下,耶律使者是大金國派來求助的使者,不是咱們大宋的官員。



 趙汝述眼望著郭默,好心地提醒道。

 「哎,趙長史,你的眼光不能這樣的死板,現在是大宋、大金、西夏、蒙古等諸國並立,說不定再過些年,華夏就重歸一統了。」

 「我們都要在心理上做好萬全的準備,要不然就會被歷史給淘汰掉的。」

 「程尚書,方才本王所說那幾個條件,你以大宋禮部和燕王府的雙重名義,向金國的完顏守緒提出交涉。」

 「如果他同意這麽做,你們就馬上著手安排許州的官員組織搭建,並讓嶽翱親自率領兩萬「嶽家軍」駐扎過去。」

 「如果完顏守緒不同意,也沒有關系,咱們就費點兒事,再等兩個月,或許還能把籌碼再增加一些。」

 說這些話的時候,完全就沒避著耶律楚材,讓這位滿腹韜略之人,竟找不出一言來為自己辯駁,眼睜睜看著老程珌出去辦事了。

 「燕王殿下,你要強留在下嗎?」

 對於郭默這樣粗暴的舉措,耶律楚材一時難以適應,但是卻也不願意束手待斃。

 「晉卿何出此言?你來出使,所求之事無非是解決金國目前的困境,面對饑荒,糧食不足吧?」

 「那只能買糧,或者遣散民眾了吧?現在你們汴梁的糧價漲到了多少?解決這些饑民的溫飽問題,需要付出多少糧食?」

 「本王不知道,大金國是不是有那麽多錢來購買糧食,就算是有錢,完顏守緒又願不願意拿來購糧濟民?」

 「我這四州府之地,同樣也遭了旱災,雖然提前做了些措施,最多也只是能自保而已。」

 「你若是本王,你願意讓幾十萬饑民直接衝擊這四州之地嗎?所

 以要一個許州,也只不過是為了給大金國的饑民一個安身之所罷了。」

 「即便是本王接收了這些饑民,但金國的軍隊呢?總不能也過來吧?因此,本王才願意再送金國三十萬石糧食。」

 「用三十萬石糧食換晉卿過來,我相信你們的國主會願意的。至於晉卿的自由,沒有人限制你,腿長在你腳上你完全可以來去自如。」

 「只不過,本王建議你先在河南府和汝州,走一走看一看,以便於今後在許州更好地開展當地的政務。」

 好嘛,這還是一副將對方吃的死死的樣子。

 「你......你......」

 耶律楚材「你」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

 這時,武南天已經讓人送來了飯食。

 三葷三素六個菜,這在現在大饑荒將要到來的時候,已經算是超高的標準了。

 「殿下啊,您這是打算過年啊?已經有段時間沒吃過這樣豐盛的酒席了,哈哈,老朽就不客氣了啊——」

 一旁的趙汝述先說話道,他想吃席是假,說給耶律楚材聽才是真。

 既然自家殿下想招攬此人,作為燕王府的長史,他又怎能不盡力去周旋?

 之所以這樣說,趙汝述既想告訴耶律楚材,燕王殿下對他的重視,又要告訴耶律楚材,平時燕王殿下可是節儉的很。

 不能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外面都要鬧糧荒了,你燕王府裡還大魚大肉,這樣一來成何體統?

 「哈哈,晉卿來的不巧,要是早來幾個月,絕對要更豐盛一些,現在這樣已經算是奢侈了。」

 「不過,美食雖然差點兒意思,美酒卻還不錯,「英雄醉」和「美人淚」,晉卿選一個吧——」

 又是一頓熱情地招待,郭默、趙汝述和耶律楚材三人入席,沒多久老程珌也風風火火地跑了回來。

 「殿下,您這可不厚道啊,把老程安排出去幹活,自己卻在這裡大口喝酒、大碗吃肉,老程要動本參你「虐待老臣之罪」——」

 老程珌都不用人招呼,很自覺地在旁邊坐下,還順帶把桌子上的「英雄醉」拍開了。

 看著眼前這對君臣相處的方式,即便是博聞強記、經多見廣的耶律楚材也愣住了,又想起方才在後宅裡聽書的場面,耶律楚材陷入了沉思。

 這種種一切無不表明,眼前的燕王郭默,完全是一副開國明君的架勢啊?

 可是,他只是一個藩王而已,雖然被大宋官家賜予了「趙昊」的名字,本身卻是姓郭的,這樣的人能最終登頂嗎?

 想到這裡,耶律楚材再看向郭默的時候,眼神中居然露出了「同情」的目光,內心裡更是有「同病相憐」的感覺。

 「來,燕王殿下雄才大略,在下是說不過您了,就借花獻佛敬您一杯,這「英雄醉」在汴梁可是賣到兩百兩銀子一壇,還是有價無市的。」

 既然暫時想不到應對之策,耶律楚材索性暫時不去考慮。

 燕王殿下不是已經讓程尚書給汴梁開出條件了?

 那自己就索性在洛陽城多等上幾日,耶律楚材也想看看,在現在這種情況下,自己在大金皇帝的心目中,到底有多大的分量?

 不過,耶律楚材的心裡卻完全沒有底。

 不說現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即便是在常年,三十萬石糧食,那也不是個小數目啊。

 從洛陽到汴梁,四百來裡的路程,又是一路官道,真騎上快馬那是旦夕可至。

 即便是禮部的官員,也是在一日之後,就到了汴梁城。

 一聽洛陽來了使者,大金國的皇帝完顏守緒急忙在龍德宮裡,召集了文武重臣,商議應當如何應對此事

 。

 大金國從建國之日起,無論文臣還是武將,朝中最頂尖那一批官員,大多數都是姓完顏的。

 就像現在,能站在龍德宮裡的,諸如完顏賽不、完顏白撒、完顏世魯等。

 「諸卿,聽說大宋燕王派的使者,已經住進了驛館,不知各位是一個什麽章程?」

 耶律楚材不在,完顏守緒正好還有一個集思廣益的機會,師安石無疑是這幾人中,智謀比較出眾之人。

 「陛下,耶律晉卿才出使洛陽四天,對方的使者就到了汴梁城,可見我等的謀劃早在對方的預料之中。」

 「可惜,大勢不在我等,以老臣之見,大宋的燕王殿下,必然又是一個獅子大開口的機會。」

 「早見晚見都是見,還不如直接招進宮來,當著眾臣的面就此事談論清楚。如果拖延下去,反而對我大金不利。」

 這師安石所言,絕對是老成謀國之言。

 多拖延幾天,大金國的旱情就嚴重幾天,再跟大宋談交易的時候,就更處於被動的地步。

 其他幾人也沒有反對的意見,完顏守緒就下詔,將洛陽來的使者,請到了龍德宮。

 因為郭默給出的條件非常明確,與其說是派了一名使者,不如說就是派了個信使,都沒有談判的任務。

 同意,雙方就開始交易,不同意,那就再等等。

 使者遞交的禮部條文,是老程珌親自書寫的,完全就是郭默的意思,落款加蓋了禮部和燕王府的印章。

 「燕王殿下的意思,朕已經明白了,還請貴使在驛館稍待,朕同眾臣商量之後,再給予燕王答覆。」

 看到對方來使的模樣,完顏守緒就知道自己是想多了,還想著怎樣去應對對方的使者,沒想到完全就是一個送信的。

 「眾卿,大宋燕王已經開出條件了,諸位以為如何啊?」

 條文中的內容很簡單,大宋願意接納金國所有的饑民,並免費送出三十萬石糧食,要想購買則另算。

 金國割讓整個許州,並將耶律楚材送給大宋,在燕王帳下為臣,出任許州知州。

 這個條件,嚴格意義上來講,不算什麽獅子大開口。

 許州,現在是宋金交界的地方,由於「嶽家軍」主力駐扎在汝州城,許州的金國百姓大多東遷,本來也沒剩下多少人。

 金國想解決問題的方法,無非是得到糧食,和遣散饑民,在這個條文裡都包含了,而且是兩者都達成了。

 真這樣實施了,金國不僅甩掉了饑民的包袱,避免了動蕩產生的隱患,又得到了三十萬石糧食。

 一石糧食省點兒吃,夠一個成年人吃三個月的,這三十萬石糧食,夠他的十萬金軍大半年的消耗,這確實解決了燃眉之急。

 可是,得到這些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代價就是整個許州和耶律楚材。

 許州還好說,現在看來那個地方也就是個雞肋,反正沒有了許州,無非是防禦的陣線再向東移一些。

 可是,沒想到對方卻要用耶律楚材去交換,更刺眼的是,在條文中明確寫著「用三十萬石糧食換取耶律楚材!」

 多麽大氣,多麽豪邁,多麽不容拒絕!

 不僅是完顏守緒,就連龍德宮中其他幾位金國重臣看了,一個個牙根都癢癢,不是恨的,是酸的。

 大臣們恨不得把耶律楚材的名字換成自己,不是想背叛大金,那是赤裸裸的羨慕啊。

 完顏守緒也羨慕,羨慕郭默的財大氣粗,羨慕郭默的豪邁大氣。

 同樣是當首領的,對方還只是一個王爺而已,自己卻是堂堂的大金皇帝呢,這差別也太大了吧?

 完顏守緒甚至在想,如果他

 和郭默易地而處,自己是否願意在糧價飛漲的今天,拿出三十萬石糧食,去換一個耶律楚材呢?

 完顏白撒看了一眼眾人,見大家都低眉不語,就上前一步開口道。

 「陛下,末將以為可以答應對方,其實咱們就是用了一個沒用的許州,換了對方三十萬石糧食,還能甩掉那些饑民。」

 「這是多麽劃算的買賣啊,末將都覺得對方的燕王是不是得了失心瘋了,怎麽會提出這樣的交易條件?」

 完顏白撒是從關中撤回來的,在他這樣的宗室武將眼裡,耶律楚材那樣的人,只不過是一個多讀了幾本書的文人而已。

 除了會整天在陛下面前搖舌鼓唇,完全沒什麽實際用處,真等敵軍來了,還得是他們這些戰將出馬。

 因此,完顏白撒很自然地,就忽略掉了耶律楚材的問題。

 旁邊站著的師安石,眉毛就是一皺,看了看龍德宮裡大多是金國的皇室宗親,老頭子又把想說的話咽了下去。

 完顏賽不同樣皺著眉,他也是金朝宗室,還是金始祖完顏函普的弟弟完顏保活裡的後代。

 相貌偉岸,為人深沉忠厚且很有謀略,完顏賽不是親衛軍出身,到了金章宗時,被選為護衛。

 歷任寧化州刺史、胡裡改路節度使、武衛軍都指揮使、殿前左副都點檢、同簽樞密院事、知臨洮府事、陝西路副統軍等職。

 現在是大金國的樞密院使,可謂是位高權重,只是上了點兒年紀,近幾年身體又不太好,在朝中就少有建言。

 「陛下,老臣覺得我們可以按照大宋燕王這個條件來,不過咱們要有自己的主張,不能完全被對方牽著鼻子走。」

 「首先,我們不能馬上答應對方的條件,就算是局勢再緊急,都不能馬上答應,還是要再緩上幾日。」

 「其次,將耶律楚材召回,隨便抓他個一招之錯,貶出汴梁,念在多年效力大金的份上,給他一個許州知州的位置。」

 「這時候,陛下再派出使節,去答應大宋燕王的條件,割讓許州換得三十萬石糧食,並在大金國發布告示許州有糧,缺糧之人可遷到許州居住。」

 「割讓許州之時,我們撤回駐軍,至於官員撤退與否,全憑自願。既然對方提出了要這個耶律楚材,我想他們或許已經暗中達成交易了吧。」

 完顏賽不還是有兩下子的,算是一個能出將入相的人物,關鍵時刻還是想著維護大金國的顏面和利益,淡化了是用耶律楚材換來的三十萬石糧食。

 「什麽?您說耶律楚材那小子,已經暗中投降了大宋?等他回來,老子一定把他腦袋給擰下來——」

 旁邊的完顏白撒聽完,頓時氣就不打一處來,嗷嗷直叫。

 「住口!從今日開始,你就給老夫在家裡閉門思過,沒有我的允許膽敢踏出府門半步,老夫打斷你的狗腿!」

 方才完顏白撒的話,就已經讓完顏賽不有些氣憤,他更是看到了師安石欲言又止的樣子。

 聽到完顏白撒再次大放厥詞,完顏賽不再也忍不住了,不顧大金皇帝在場,當眾嚴厲斥責了完顏白撒。

 從官職上講,完顏賽不是大金國的樞密院使,位高權重;

 從輩分上講,完顏賽不更是完顏白撒的父輩,就連完顏白撒的老爹見了完顏賽不,都得叫一聲老大哥的。

 「好了,就按樞密院使所說的做吧,以我大金大局為重,朕隻好對不起晉卿了,讓他先回來吧。」

 ......

 郭默繼續著每日正常的生活,而耶律楚材竟然安心地在燕王府裡住了下來,每日還和趙汝述、程珌一道,去聽郭默的「封神演義」。

 三日之後,派往汴梁城的使

 者回來了,並沒有帶回金國皇帝的回信,而是說對方要認真商議一番。

 再過兩日,汴梁城又來人了,卻是來召耶律楚材回去的,說是陛下有要事相商,讓其見詔速回。

 沒辦法,耶律楚材隻好向郭默提出了告辭。

 郭默也沒挽留,只是說了句:本王就在洛陽城等你!

 耶律楚材還是離開了,帶著滿滿的不解。

 他不明白,為什麽陛下還不盡快做決定,難道不知道多拖延一日,就多一天的風險嗎?

 「殿下,你怎麽不告訴耶律楚材,他已經被金國的皇帝拋棄了啊?」

 耶律楚材走後,老程珌不解地問道。

 「哈哈,老程啊,你也不想想,像耶律楚材這樣心高氣傲之人,如果不讓他回去親身遭受一番打擊,日後如何死心塌地為殿下做事?」

 郭默還沒說話,旁邊的趙汝述就給出了他解釋。

 「哎,我說老趙,我的好六叔,本王有你想的那麽陰險嗎?你怎麽總是把我往邪惡的路子上想?本王這是在助力耶律楚材的成長啊——」

 郭默的手裡,正拿著這幾天,陸陸續續從汴梁城發回來的密信,都是安插在汴梁城的「聽風」發回來的。

 汴梁城,作為金國的國都,又離著洛陽城這麽近,這幾年下來潛伏在汴梁的「聽風」成員可不少。

 遍布到各行各業,甚至大金的皇宮裡,都有「聽風」收買的線人。

 因此,當日發生在金皇宮龍德宮裡的事情,第三天一早,密報就放在了郭默的案頭。

 對於完顏賽不那點兒小伎倆,郭默明白的透透的,卻也不打算揭穿他,事後自有法子對付他。

 大金國舍棄的饑民和耶律楚材,在郭默的眼裡,可比三十萬石糧食和整個許州城重要多了。

 人口和人才,是決定國與國之間角力最終勝負的基礎,當然你需要先填飽肚子再說。

 這一來二去的,又過去了六七天的時間。

 「封神演義」也已經過半,眾人的情緒卻依然高漲,甚至河南經略安撫使兼任河南知府的杜杲,在偶然聽過一次之後,都有意無意地,又製造了幾次「偶然」。

 黃蓉也出了月子,他們家老四,這位「雷震子」卻格外的能吃,為此燕王府還特意找了兩位奶媽。

 短短一個月,郭默都覺得這小子長大了不少,難道這家夥不是「雷震子」,而是「哪吒」?

 好吧,最近總在說「封神演義」,連郭默自己都有些魔怔了。

 燕王府裡,練武的氛圍卻出奇的更濃了。

 郭默講得完全是神話傳說,這幫人卻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別的地方去。

 江湖中,武功是分著等級的,大多數的人都屬於不入流。

 練到一定程度,夠看上一眼的,就是三流境界,這樣的人就可以稱得上是高手,不過只是「三流高手」罷了。

 江湖中很多小門小派的幫主或長老,也就是這個級別的水準。

 再練上幾十年,或者有些傳承的大中門派,他們的優秀內門弟子,派主、長老,是有機會晉升到二流境界的。

 二流高手,那就已經是江湖中的中流砥柱了,但凡能夠名震一方的,能夠被江湖人稱道的,大多數還真是二流高手。

 至於說一流高手,卻很少有固定待在哪個地方的。

 要麽就是隱居了起來,要麽就是終年遊歷天下,要麽就是依附在一方大勢力中,甚至直接為皇室服務。

 而宗師級別,就是武學上分出的「絕頂高手」,此時公認的就是二十多年前,華山論劍之後,名傳天下的「五絕」。

 「絕頂高手」之後的

 境界,早就已經有了,卻是在更小的范圍內流傳,那個級別的人物,對很多人來講,更多的只是一個傳說罷了。

 諸如「半步先天」,或者「先天高手」,至於說「先天高手」之上是不是還有境界,卻沒人知道。

 就算是郭默,一時也說不清楚。

 畢竟,他得到的「歸元劍法」,還沒完全參悟明白呢。

 但是,現在燕王府裡這幾位,卻盲目地覺得,「先天高手」之上一定還有更高的境界!

 這算是聽了「封神演義」的後遺症嗎?

 郭默聽說了此事,只是苦澀地笑笑,也沒去給眾人解惑,畢竟他自己也沒整明白。

 既然這些小子們願意這樣相信,那就隨他們去吧,只要能變相地督促他們練武,郭默也懶得去理論。

 郭默這樣的態度,在那些人眼裡,竟然當成了「默認」,練功的熱情更是高漲。

 郭默的境界眾人是知道的,那就是傳說中的「先天高手」,他們可不會相信,郭默從此之後就再也不會晉級了。

 那麽,自己呢?

 還是先升到一流境界再說吧。

 八月節快來的時候,「封神演義」終於收官了。

 為了講好後邊,郭默還有意壓了一下節奏,每日三回改成了每日兩回。

 第九十九回: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周天子分封列國

 天潢分派足承祧,

 繼述訐謨更自饒。

 豈獨簪纓資啟沃,

 還從劍履涉宗朝。

 和邦協佐能戡亂,

 典禮威稱善補貂。

 總為周家多福蔭,

 大土十亂始同謂。

 汴梁城裡也送來了最新的情報,耶律楚材被貶出汴梁,名義是「收受賄賂」。

 原來,耶律楚材的夫人剛沒多久生了一個女兒,前邊已經有兩個兒子了,夫妻二人早就盼著能生一個女兒,沒想到真的就得償所願了。

 因此,從洛陽城回去的耶律楚材,在女兒滿月的時候,就邀請了朝中幾位自己要好的同僚,來家中聚一聚。

 另外,耶律楚材回去的時候,郭默也沒讓他空手回去,五斤裝的「英雄醉」,讓他帶了兩壇。

 不是郭默小氣,實在是最近停產了,他的存量也不多,再說真帶多了回去,也許會給耶律楚材帶去不必要的麻煩。

 正好借著女兒滿月酒的機會,耶律楚材也好讓幾位好友嘗嘗這難得的「英雄醉」。

 說是幾位同僚,其實就來了四人,其中兩位還是他同父異母的哥哥,大哥耶律辯才,二哥耶律善才,都在朝中為官。

 兩位哥哥大了耶律楚材很多,都已經五十來歲了。

 他們的先父耶律履,在耶律楚材一歲多時,就已經去世了,累拜參知政事,官終尚書右丞。

 這樣小范圍的聚會,更像是家庭聚會多一些,卻同樣遭到了禦史的彈劾。

 畢竟耶律楚材請眾人來吃酒,還是他女兒的滿月酒,都是要帶著禮物來的,這就是禦史彈劾的把柄和證據。

 彈劾他「收受賄賂」,也算是師出有名,證據確鑿。

 即便有朝臣出班為耶律楚材求情,還是沒有避免被貶的結局。

 但是,完顏守緒似乎顧念舊情,也照顧當朝求情眾臣的面子,沒有將耶律楚材一擼到底,而是被貶去了許州任知州。

 要知道,現在金國的許州,那也算是「邊州」了。

 完顏守緒更是將寬宏大量做到極致,允許自己這位曾經的寵臣,帶著他所有的家眷上任。

 於是,在耶律楚材出

 汴梁的車隊裡,就多了一輛馬車,裡邊坐著剛剛出滿月的夫人和他們的兩個孩子。

 長子耶律鑄已經十六歲了,騎在一匹馬上陪著自己的爹爹,一身文生公子打扮,讀得一肚子好書,本來打算參加明年秋闈的。

 二兒子才五歲,跟郭逸、郭襄同齡,而剛剛出生的小女兒,卻比郭遙小了幾天。

 送行的同僚,一直在安慰著耶律楚材。

 有的人還信誓旦旦地保證,等過些時日陛下消氣了,再動本上書,讓陛下招他回來。

 耶律楚材卻只是笑笑,當他聽到自己被貶到許州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的陛下還是準備答應燕王殿下的條件了。

 換句話說,在三十萬石糧食和他耶律楚材之間,大金的皇帝陛下選擇了前者,而他耶律楚材,被人無情地拋棄了。

 耶律楚材心知肚明,卻誰也沒有告訴,連同他的結發妻子和已經成年的長子。

 最後回頭再看一眼汴梁的城門,耶律楚材默默地在心中說道。

 「我耶律楚材,會再次回來的——」

 沒過兩天,大金國皇帝完顏守緒,為了整個大金百姓的福祉,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洛陽城「交涉」。

 終於,雙方經過友好協商之後,達成了一筆皆大歡喜的政治交易。

 大金用整個許州,換來了三十萬石糧食,金國境內所有饑民,都可以到許州就糧。

 這是大金國朝廷貼出的告示上這樣講的,頓時,完顏守緒贏得了全***民的稱讚。

 等郭默派出官員和「嶽家軍」,完全收復了許州之後,燕王府也貼出了告示,而且告示本身的內容,就是宋金雙方簽訂盟約的所有條款。

 那句「用三十萬石糧食,換取耶律楚材」,赫然在列!

 並通過「聽風」組織,向四面八方擴散。

 頓時,耶律楚材的大名,響徹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洛陽城,東城門。

 燕王郭默帶著燕王府左長史趙汝述,和燕王府左司馬程珌,以及幾位在燕王府練功的小子,一起在東門口迎候。

 「燕王殿下——」

 還離著老遠呢,耶律楚材就看到了等在城門口的郭默。

 急忙從馬上跳下來,牽著馬馱著他的次子向前走去。

 耶律楚材收到了郭默的私人信件,邀請他到洛陽城來,並且要求他帶上自己的二兒子。

 這個要求,一時讓耶律楚材有些摸不著頭腦。

 「夫君,這個燕王殿下難道是想讓二小子去做人質嗎?」

 耶律楚材想不明白,他的夫人卻胡亂猜測道。

 耶律楚材沒有回答,他也不知道答案。

 隻好先安頓好了家裡,隻身匹馬帶著五歲的二兒子上路了。

 「哈哈,晉卿,終於把你給盼來了——」

 見耶律楚材向城門走來,郭默也帶著人向前迎了上去。

 「殿下,楚材來晚了——」

 一句「來晚了」,耶律楚材竟然激動得掉下了眼淚。

 郭默也沒多說什麽,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就是你的次子吧?果然長得虎頭虎腦的,這雙眼睛夠亮的啊——」

 一見面,郭默的眼睛,卻始終盯著坐在馬背上,耶律楚材五歲多的二兒子。

 「殿下,這就是在下的二兒子,今年五歲多,他叫......殿下——」

 耶律楚材正在介紹自己二兒子呢,突然看到郭默竟然將馬背上,自己的二兒子給抱了下來。

 「哈哈,晉卿,本王已經收了五個徒弟,你這個二小子,就給我做一個關

 門弟子吧——」

 「啊——」

 耶律楚材懵了,為什麽會這樣?

 「殿下,您是當真的?您可以告訴我,為什麽會如此禮遇我一個外臣嗎?」

 「哈哈,禮遇你,是因為你是一個有才,且有大才之人,本王定鼎天下,需要你的輔佐。」

 「至於收這個小子為關門弟子,卻跟你沒什麽關系。」

 耶律楚材又懵了,跟我沒關系?

 「哈哈,那是因為,他的名字叫做耶律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