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305章 1燈尋路
“一燈大師,您怎麽來了?”

聽“虎賁軍”來報,皇宮外來了一位莊嚴肅穆的老和尚,郭默還很是納悶,猜測著是哪位高僧到訪,沒想到居然是一燈大師到了。

“阿彌陀佛,一別經年,不想殿下一變再變,如今飛天之勢已成,一統宇內、指日可待,更是成就了‘先天之境’,可喜可賀啊!”

七八年沒見,一燈卻依然不顯老態,看著一身便服的郭默,眼裡都是滿意的神色。

“朱兄,你也來了?”

跟在一燈身後的,就是有“書生”之稱的朱子柳。

他是一燈大師最小的弟子,今年不過三十六七歲,難得的是文武全才。

“師傅——”

朱子柳還沒說話,從他背後探出一個小腦袋,笑嘻嘻地看著郭默。

“過兒?是你嗎?你怎麽來了?你怎麽跟一燈大師在一起了?”

郭默先是衝著一燈大師拱拱手,緊走了兩步,來到楊過面前,一把將這小子給抱了起來。

三年多沒見面了,現在的楊過已經八歲,常年練武又營養充足,站在那裡都是半大小子了。

小楊過一眼就認出了郭默,要不是聽到對方叫“師傅”,又看到這雙熟悉的大眼睛,郭默都未必敢主動去認眼前的楊過。

“太子殿下......”

這時,朱子柳也過來跟郭默打招呼。

“哎,咱們相交於微末,一燈大師更是有道高僧,朱兄就不要用那些俗稱來汙彼此的耳朵了,還是叫我一聲‘郭賢弟’吧。”

郭默急忙製止了朱子柳,他倒是很欣賞段家一貫處理朝廷和江湖的關系,因此,在江湖人面前,他更喜歡以“郭默”自居。

汴梁之戰,已經過去了一個月。

程珌和耶律楚材也先後趕到了汴梁城,這兩人有明確的分工。

耶律楚材就任開封府知府,而老程珌則履行他禮部尚書的職責,為明年官家趙擴北上祭祖打前站。

金國原有的其他州府,全部劃到河南經略安撫使杜杲的治下,治所依然設在洛陽城。

除了潁州由臨安的胡榘出兵拿下之外,其他的州府,嶽翱也只是各派去了兩千“嶽家軍”,與其說是攻佔,不如說是接收更加貼切。

首先要解決的自然是糧食問題,好在今年也算是風調雨順,以整個大宋之力,解決這兩百來萬人的溫飽,還是綽綽有余的。

郭默還是在汴梁城待了一個多月,並親自主持了完顏賽不和師安石的葬禮,對於忠君愛國之人,郭默總是會讓他們得到該有的哀榮。

厚葬完顏賽不和師安石之舉,極大地安撫了金國降臣之心,這些人雖然大多數都不會留用,但是他們及其背後的力量,同樣不容忽視。

崔立也得到了厚葬,其子崔勉經過郭默親自“面試”之後,發現此子也是一個可造之才,就隨手丟給了耶律楚材調教。

“哈哈,我早就聽說了‘黑子校尉’的豐功偉績,沒想到居然是你啊。”

收降了崔立的幾千人馬,自然也就見到了那位黑子校尉,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被“聽風”從“靖難軍”征調過來的陸平生。

當初,“聽風”需要派出打入崔立軍內部的人,卻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領頭之人,既要武功不錯,又要懂行伍之事。

因為是針對衛州的崔立軍開展行動,陸乘風特意派人征詢了郭靖的意見,最終,郭靖將自己的得力助手,“鐵掌無情”陸平生給派了過去。

“有些事情,是屬下擅自做主,差點兒壞了殿下的大事,屬下......”

陸平生跟郭默結識的也早,隨著郭默身份的轉變,

這位“鐵掌無情”不自覺也有些“生疏”了起來。“哈哈,我可沒有怪罪於你,從結果來看,一切都剛剛好。下一步你是怎麽打算的?想繼續留在聽風,還是回到‘靖難軍’中去?”

陸平生出身綠林,還是“鐵掌幫”的三當家,追隨郭默加入了“敦武軍”,累積軍功後來升任為“靖難軍”郭靖的副將。

“殿下,屬下......屬下能加入‘錦衣’嗎?屬下是江湖出身,更想學功夫。”

陸平生師從“鐵掌水上漂”裘千仞,掌上的功夫很是不錯,這麽多年下來,也妥妥地二流境界的好手。

“哈哈,好,這次你也算立了大功,既然你有這個要求,我也索性成全了你。不過,進了‘錦衣’就不能再叫我殿下了,而是要叫‘老師’。”

“是,多謝殿......多謝老師——”

陸平生三十三歲,境界突破到二流之後,已經有幾年沒有寸進了。

像他這樣的年齡和境界,到哪裡能找到合適的師傅啊?

當他聽說郭默在洛陽城組建“錦衣”的時候,陸平生就動了這個心思,可惜他畢竟有職責在身,豈能輕易擅離職守?

借著這次郭默接見他的機會,陸平生還是鼓起勇氣提了出來,沒想到,郭默竟然一下子就答應了。

郭默也很高興,這樣一來“錦衣”的實力算是再次加強,除了陸冠英那個一流高手,同時又擁有了武南天、李志常和陸平生三名二流好手。

郭默本打算過幾日就回洛陽去。

汴梁的一切都已經上了正軌,他留在這裡的實際作用並不大,沒想到居然等到了一燈大師、朱子柳,和三年未見的小楊過。

有一肚子的疑問,總不能一直在宮外站著,郭默一手拉著小楊過,趕忙將眾人往裡請。

“延福宮”,成為了郭默的臨時居所,其他宮殿已經開始接受程珌的改造。

知道郭默不會將國都放在汴梁,因此,大宋也沒有在汴梁城大興土木的必要。

不過,金國佔據了汴梁皇宮這麽久,很多地方還是透露著女真人特有的風格,這些“礙眼”的地方,老程珌還是要一一改掉的。

“一燈大師,您這是從何而來?”

分賓主落座之後,自有“虎賁軍”獻茶。

郭默還用不慣那些宮女或內侍,索性全部遣散回家,也算是積德行善了。

“阿彌陀佛,老僧是從‘桃花島’而來——”

果然如此,見到楊過跟一燈他們在一起,郭默就想到了他們的來處。

原來,借著護送孫子、大理國最後一位皇帝段祥興到臨安,一燈大師也一路北來。

不過,快到臨安之時,一燈就帶著朱子柳離開了。

他已經是出家之人,不會再參與遞交降書的事情,就繼續東行到了桃花島。

“一燈大師?真是稀客啊——”

接到消息的黃藥師,親自迎出了“桃花陣”,兩位老友也多年沒見了,自然是有很多別情相訴。

但是,說來說去,卻始終繞不開一個人,那就是當今大宋的太子郭默。

“藥兄正是好福氣啊,有那麽一位聰明伶俐的女兒,卻又找了個天下第一等的女婿,羨煞旁人啊——”

“哈哈,你說那小子啊,別的不敢說,那小子在學武一途上,絕對是幾百年一遇的奇才啊——”

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二十多歲的“先天高手”,黃藥師別說是見過,連聽都沒有聽過。

“不過,那小子突破到‘先天境界’之後,老夫還沒有見到他,也不知道‘先天境界’會是什麽樣的存在?”

按理說,黃藥師是見過先天高手的,當年慕容世家的老家主,給黃藥師的感覺就是深不可測。

可是,郭默卻說慕容老家主的“先天境界”,是打了折扣的。

雖然,現在的黃藥師也是“半步先天”的境界,但是,他隱隱約約覺得自己今生恐怕是突破無望了。

“呵呵,藥兄已經在期望先天了?老僧現在還是停留在‘絕頂之境’,此次北來,就是想尋找自己的突破之機的,但願藥兄能有教我。”

越是在武學頂尖的人,越是渴望更進一步,即便是一燈大師這樣出家的高僧也不能免俗。

“好,飲了這杯茶,黃某就陪大師走上幾招。”

“東邪”對“南帝”。

雖然,黃藥師在境界上高了一燈大師半階,當一燈大師使出“六脈神劍”的時候,二人一連鬥了三百多招,卻難分輸贏。

“六脈神劍?昔日天下第一劍的名頭,果然非同凡響啊!”

黃藥師先撤了招式,二人只是多年未見,相互印證一下武功,又不是在生死相搏,當然沒有竭盡全力。

“看來,藥兄已經走在了老僧的前邊,可惜,這‘六脈神劍’老僧用的也是虛有其表,如果是默賢侄在此,他使起來恐怕就是另一番情景了。”

直到現在,一燈大師依然沒能做到六脈齊使,自身的內力還是不夠。

一燈大師覺得,如果自己能夠將“先天功”練到大成,也許就能真正貫通“六脈神劍”了。

可惜,他接觸“先天功”太晚,年齡和天賦上的限制,苦修多年也只是將“先天功”練至小成而已。

“哈哈,黃某也是拜老毒物所賜,又佔了默兒的光,否則也未必能到‘半步先天’的境界。”

黃藥師也沒有隱瞞,就把當年“西毒”歐陽鋒,如何對他下毒的事情講了一遍。

“阿彌陀佛,歐陽施主還是如此的......即便他功深似海,亦非正道也。”

當世五絕,存世的四人中,“西毒”歐陽鋒算是最不受人待見的,即便是一燈大師這樣的出家之人,對他行徑也頗有微詞。

“藥兄,這些年來,你可有七兄的消息?”

一燈大師被稱為“南帝”,而洪七公則號“北丐”,這一南一北的,自打上次“華山論劍”之後,就已經有二十多年沒見面了。

“哈哈,你這是問對人了,黃某還真知道那老叫花的消息,他收了一位徒弟叫郭靖,正是默兒義母的兒子。”

“跟默兒同歲,現在早已是一流境界中的強者,一套‘降龍十八掌’不在洪老叫花之下。”

“那小子也是一個練功的怪胎,精通全真教的內功、輕功和掌法,現在又學會了‘九陰真經’和‘朝陽落日掌’,恐怕遲早都會超過我們這些老家夥的。”

“不過,老叫花的消息,那也是兩年以前的,現在要想知道他具體在什麽位置,估計還得讓默小子幫忙去找找。”

黃藥師就把郭默在天山見到洪七公的事情說了一遍,當然,連同遇到的那兩位“先天高手”,黃藥師也一一做了介紹。

饒是一燈大師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又是心如止水的出家之人,也被黃藥師的描述給驚呆了。

“阿彌陀佛,不曾想世間還有如此多的高人存在,我等居然還號稱‘天下五絕’,實在是汗顏啊。”

“說起來,那位丐幫的前輩高人,老僧還要叫上一聲‘祖父’的,他正是老僧親祖父的結義兄長,不想還在人世,恨不能見上一面啊。”

一燈小的時候,跟自己的祖父最是親近,除了隨祖父習武,也一並隨祖父研習佛法。

他也偶爾聽到祖父提起年輕時候的事情,說道自己的結義大哥如何義薄雲天,是世間第一等的奇男子。

直到現在,一燈也無法忘記祖父提及義兄時,那樣崇拜的眼神。

可惜,沒聽到祖父那位義兄的結局,一燈也曾問過,祖父張了張嘴,最終還是沒有說出來。

後來慢慢長大後,一燈預感到那應當是一個不愉快的結局,就在崇敬的同時,莫名地多了一份惋惜。

“那一定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可惜我們晚生了幾十年......”

對於那個時代的了解,黃藥師顯然要比一燈知道的更多,畢竟有郭默這個“說書人”的存在,而黃藥師又算是局中之人。

自此,一燈大師跟朱子柳,就住在了桃花島,日常除了跟“東邪”黃藥師切磋武藝,閑暇之時竟也關注起那幾個孩子。

都是可造之才啊,尤其是已經八歲的小楊過。

所有的孩子,幾乎是前後腳開始修煉的“大漠八法”,兩年多下來,練到第三層“白日黃沙”的就有兩人。

八歲的楊過和九歲的郭平,郭平的進度算是優秀的,這孩子從小就踏實、勤奮,雖然天賦不如楊過,卻勝在肯下苦功。

小楊過卻不一樣,這是一個有著七竅玲瓏心的人,又有郭默作弊似的打的基礎,要不是黃藥師有意要磨一磨這孩子的性子,恐怕現在連第四層“秋來如雪”都能達成了。

八歲的孩子,真的內力達到了三流境界,那會是多駭人的一件事情?

內功的進境上,走穩當一些是應該的,但是武學卻沒做限制。

“南山掌法”幾個孩子已經都練得有模有樣的,黃藥師今年又傳授了眾小“蘭花拂穴手”。

葉瞿按照郭默的吩咐,先將“朝陽掌”傳給了這些孩子。

果然,一學新的功夫,差別還是很明顯的。

楊過學的當然是最快的,排在第二名的,居然是初來乍到的耶律齊。

學武的幾個孩子中,耶律齊算是年齡最小的,今年只有六歲,跟郭逸同歲,天賦卻僅次於楊過,只是接觸武學比其他人晚一些而已。

“阿彌陀佛,藥兄,默賢侄從哪裡尋來這些根骨上佳的孩子,這個小楊過和那邊的耶律齊,都是上上之選,怪不得會被他收為弟子。”

另外幾個孩子,也就是在楊過和耶律齊的對比下,顯得有些平庸,其實就算是放在各大門派中,也算是難得的天賦。

“哈哈,一燈大師,這幾個孩子確實不錯,不過老夫還有一個外孫女,現在在洛陽待著,那才是一個天賦爆棚的存在。”

“上次蓉兒來信說,那小丫頭的輕功,竟然已經登堂入室了,學的還是‘古墓派’的輕功,‘蘭花拂穴手’更是耍的好,現在又開始練習劍法了。”

“也許我們真的是老了,連傳授孩子們武功都有些畏手畏腳的,不如默兒、蓉兒他們放得開啊。”

黃藥師看著場中練功的七個小子,還有被穆念慈帶在旁邊的三子郭逍,這小子才三歲,看著場中一群大哥哥在那裡折騰,咯咯直笑。

再過十幾年,等這幫孩子都二十多歲之後,默兒又能多出這麽多的好幫手啊。

一燈大師在桃花島住了兩個多月,直到聽說金國已被郭默親率“嶽家軍”攻滅的消息,突然又想到汴梁城去看看,就向黃藥師提出了辭行。

當問明白一燈大師的去向時,“東邪”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一燈大師,這兩個多月來,你也親眼目睹了這幾個孩子學武的進度,以老夫看來,楊過這小子恐怕不適合在這裡繼續待著了。”

七個孩子一起練武,楊過學的太快,剛開始五六歲的時候還好說,現在已經八歲了,慢慢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思想。

有好幾次,楊過已經提出來,想要繼續往下修煉第四層。

也不是說黃藥師、朱聰他們不願意教,擔心孩子進境過快是一方面,關鍵是楊過的進境過快,同時也給別的孩子造成了無形的壓力。

這裡邊,郭平還要大楊過一歲,為了跟楊過保持進度,已經是暗中下了不少苦功。

而跟楊過同歲的葉風和陸秉,現在才剛剛練到第二層“風過旌起”,十歲能到第三層都算是優秀的存在。

可是,偏偏有小楊過的進境在前,把這兩個同樣出色的孩子,對比得有些懷疑自己。

都是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彼此間的攀比還是有的,隨著年齡的不斷長大,黃藥師這種幸福的“煩惱”卻越來越嚴重。

這才借著一燈大師離開的機會,想讓他把楊過帶走,親自交到郭默的手上。

本來就是那小子的徒弟,放到桃花島幾年了也不管不問的,讓楊過跟自己那同樣逆天的外孫女待在一起,也許就顯不出那麽大的差距了。

“哈哈,好吧,老僧理解你的想法。”

就這樣,黃藥師親自寫了封書信,他還擔心郭默誤會,詳細地介紹了楊過的情況,並附上了自己的判斷。

除了小時候被掠走,楊過還沒有離開過楊鐵心和穆念慈,現在真的要離開了,這二人的心裡還是有些難以割舍。

不過,當黃藥師給他們解釋完之後,二人還是能夠理解的。

“念兒,就讓過兒去找他師傅吧,黃島主是世外高人,他既然認定這樣做對過兒好,我們就不能擋了孩子的前途。”

即便楊鐵心也難舍難離,卻還出言安慰穆念慈。

小楊過聽到後卻是異常興奮,在他幼小的心裡,師傅就是天下第一的存在,問題是總見不到師傅。

現在能夠去找師傅,還有個可以一起玩的小襄兒,楊過高興的一晚上都沒睡好覺。

就這樣,一燈大師、朱子柳和小楊過,三人三匹馬,離開桃花島,慢慢悠悠地趕奔汴梁城。

聽一燈大師介紹完,郭默站起身來,衝著一燈和朱子柳深施了一禮。

“多謝大師和朱兄,一路上對過兒的照顧。我這個做師傅的,確實也太不稱職了,今後過兒就跟著我吧。”

這時,一燈也從懷中拿出了“東邪”黃藥師的書信。

對於楊過的性格和天賦,郭默自認比誰都清楚,即便沒有黃藥師這封信的解釋,他也能想通其中的關節。

只是,讓郭默沒料到的是,楊過才八歲而已,竟然就表現出這麽妖孽了?

不過,他想了想自己的小襄兒,比楊過還小兩歲呢,那小丫頭不是更妖孽?

他可不敢保證,小郭襄到八歲的時候,難道還達不到三流境界嗎?

“過兒,來讓為師查看一下你的功力。”

當著一燈大師的面,郭默將小楊過叫到自己身邊,將右手輕輕搭在楊過的肩膀上。

頓時,楊過就覺得一絲暖流,順著“肩井穴”進入了自己的身體,然後順著自己的十二正經,緩緩地運行了一周。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楊過有一種說不出的舒服,體內的真氣似乎都凝實了很多。

“不錯,看來這兩年你倒是真的用心練功了,‘大漠八法’第三層已經相當穩固,現在的確可以開始修煉第四層了。”

得到師傅的親口肯定,小楊過也高興的很,再聰明也不過是一個八歲的孩子。

“這樣吧,過幾日為師就要回洛陽,到洛陽之後為師就傳你第四層,同時將完整的‘朝陽落日掌’傳給你。”

郭默手中的絕技有很多,但是,只有“大漠八法”和“朝陽落日掌”是自己親自創作或升級的。

就算是其他武功都不學,單單把這兩門功法練上十年,郭默都敢保證能讓楊過達到一流境界。

當然,郭默對楊過的期許遠不止於此,他早就將楊過視為自己真正的衣缽傳人,也許自家那個小丫頭也行。

一燈的到來,還是打亂了郭默的既定行程,好在也沒延誤幾天。

在余玠去大理之時,郭默早已將自己升級改版後的“朝陽落日掌”,送給了一燈大師一份。

這幾天的時間,在一燈大師的全力施為之下,堪堪在郭默手下走了一百五十個回合,一燈就有些頂不住了。

“阿彌陀佛,‘先天之境’果然不是‘絕頂之境’能夠比擬的,以老僧看來,二者之間相差的,不僅僅是功力的增加啊。”

在見到郭默之前,一燈大師還一直以為,只要自己的內力不斷地增長,等增長到一定量時,就會自動突破下一個境界。

之前每一個境界的突破,基本上都是這麽來的。

可是,剛才跟郭默交手才發現,根本就不是內力多少的問題,即便是郭默僅僅調動了一絲先天真氣,自己都需要全力去應對。

量變之後,是怎樣的質變啊?

看著有些迷茫的一燈大師,郭默就把自己在終南山密洞中的經歷講述了一遍。

“阿彌陀佛,也許先天之境,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緣法,老僧也應該去尋找自己的緣法才是。”

別人的經驗,再好也只是別人的,只能用來借鑒,而不能拿來自用。

“一燈大師,在下有一個不成熟的建議,您姑且一聽。”

“佛家講究一個悟字,更講究閉門苦修,然而佛有一種卻有萬相。前不久,在下有幸與道濟禪師有過一晤。”

“大師何不效彷道濟禪師?足跡遍及山山水水,看見人間萬物萬相。靜坐是修行,行走亦是修行。”

“或許泰山的雄偉,能讓您領略生命之外的磅礴,或許黃河的奔流,能讓您感慨歲月的無情。”

“或許戰場上的殺戮,能讓您體會生與死的水乳交融,或許百姓的蠅營狗苟,能讓您頓悟渺小與高尚的真實和虛幻。”

“不是說,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嗎?那您總得先去見見吧?”

是啊,總得先去見一面才行啊。

“阿彌陀佛,是老僧短視了,多謝默賢侄點撥——”

一燈聽完,高頌一聲法號,竟然雙手合十,衝著郭默一禮。

“哈哈,不是在下在點撥大師,而是大師自己想通了。現在,想去看一看的是大師,明日,真正要去看一看的還是大師,於我何乾?”

“不錯,是老衲著相了。不過,臨行之時,老衲尚有一事相求。”

一燈大師居然說出了一個“求”字?

“大師,以你我之間的交情,還用得上一個‘求’字嗎?但有所命,在下無有不從。”

郭默也站了起來,一燈這樣的人物,如此鄭重相托,必然是重要之事。

“哈哈,默賢侄無需如此,說來也是老僧修為不到,自己出家了卻偏要帶著幾位弟子一起。”

“我這個四徒弟,於文於武也都學過幾天,大理國已經沒了,但是他才三十多歲,老僧想將小徒托付給太子殿下。”

“讓他做一幕僚也好,做一縣之長也好,只要能為天下百姓做點兒事情,也算是不辜負這麽多年所學。”

“師傅......”

朱子柳想說些什麽,卻被一燈一揮手給攔住了。

“哈哈,原來是這麽回事,這哪是大師您的請求,分明是給在下送助力來了。”

“朱兄做過大理國的丞相,又豈是區區一個幕僚,或一縣之地能夠施展的開的?”

“這樣吧,金國數州之地剛剛收復,如果朱兄不嫌棄,先到歸德府做一任知府吧?”

“今後的一年時間,主要是與民修養聲息,在下治下所行之策與別處還多有不同,待朱兄完全熟悉之後,想必還有更多的機會得以施展。”

“漁樵耕讀”之中,“書生”朱子柳的武學成就是最高的,更做過大理國的丞相。

大理國再小那也是一個國家啊,比起整個關中平原,或者現在的河南、河北之地,面積還要大上一些。

既然朱子柳能投到自己麾下,早早晚晚最少也是一方經略安撫使的存在,這樣的人,有多少郭默都會照單全收的。

“那在下就多謝太子殿下了——”

這次,郭默沒有再糾正朱子柳的稱呼。

既然朱子柳成為了歸德府的知府,郭默就有義務先帶著他見見今後的同僚。

程珌和耶律楚材就在汴梁城,介紹彼此認識,也就是一頓飯的事情。

同時,郭默又給了杜杲一道手諭,命其盡快給歸德府配齊左官,也好擇日讓朱子柳前去上任。

次日,一燈大師就獨自離開了,紅塵漫漫、佛海無邊,他需要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路。

郭默也要離開了。

來汴梁一趟,原本郭默覺得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不曾想還是耽擱了一個多月,連小襄兒的生日都沒能趕回去。

好在他還是給小丫頭準備了一大車禮物,當然,小襄兒挑剩下來的,也是可以送給郭遙或者郭遜的。

“嶽家軍”駐守在各處,嶽翱親自駐守汴梁城。

跟隨郭默一起來汴梁的兩百“虎賁軍”,在戰場上折損了十幾人,剩下一百八十六人,郭默直接讓他們留在汴梁城,護衛老程珌。

因此,回轉洛陽的,只有四匹馬和一輛大車。

郭默、陸冠英、陸平生和楊過,大車自然是給小襄兒的禮物。

汴梁城到洛陽城,原本也沒多少距離,就算是這幾位沒急於趕路,天黑之前也進了洛陽城。

“哇,師傅,洛陽城好漂亮啊——”

天還沒有黑,洛陽城裡就已經亮起了燈。

興許是在這裡連續住了兩年,郭默更喜歡這座城市,當然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家人也在這裡。

“殿下回來了——”

郭默一進“元帥府”,值守的“錦衣”就沸騰了。

“師傅,您回來怎麽也不提前說一聲?打了這麽大的勝仗,怎麽也得讓眾人到城門口去迎接一下您的。”

正好趕上武南天在當值,他趕忙過來接過郭默的戰馬。

同來的四個人,除了郭默和陸冠英,武南天覺得另外一人好像在哪裡見過?

怎麽還有一個小屁孩啊?

“嘿嘿,二師兄,把我這馬也牽進去唄——”

楊過從馬上跳了下來,嬉皮笑臉道。

“你......你是小師弟?”

三年時間,足以讓楊過長高了一尺,五歲跟八歲的男孩,差別還是有些大的。

“二師兄,您這可就說錯了,我現在不是小師弟了,小師弟是耶律齊那小子,您可以叫我五師弟。”

武南天還真的把耶律齊給暫時忘記了,或者說,叫楊過“小師弟”叫順嘴了。

“南天,戰馬讓別人牽著,你去把馬車趕後院去,那都是給小襄兒帶的禮物,仔細著點兒。”

好吧,眾人都知道郭默是個寵女狂魔,這剛剛進府,就正式上線了。

郭默讓陸冠英帶著陸平生到東跨院去,那裡現在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就叫做“錦衣”。

武南天駕著車,郭默則拉著小楊過的手往裡走。

“爹爹、爹爹,襄兒想你了——”

一道白影從後宅跑過來,人未至、聲先到,郭默卻覺得,這小丫頭的身法,似乎更加迅捷了。

“慢著點兒,別把自己給摔著了——”

郭默趕忙松開了楊過的手,搶前兩步將快速而來的小襄兒抱在懷裡。

“見過爹爹——”

短暫的親昵之後,小丫頭居然自己主動跳了下來,然後有模有樣地給郭默行了個禮。

“哈哈,你這個小丫頭,這是跟誰學的?”

看到小郭襄這樣,一時間郭默還真有些不適應。

“我看龍姐姐都這樣的,娘親說,我也要跟龍姐姐多學學,啊,這個是誰啊?”

小郭襄似乎才發現爹爹身後還跟著一個人。

“襄兒,不認識我了?”

楊過笑嘻嘻的走過來。

每次看到小郭襄,楊過總是很高興,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聰明可愛的小女孩。

即便別人看她那麽的頑皮搗蛋,楊過也會覺得,或許這就是她的與眾不同吧。

“啊,你是楊哥哥?”

從小在桃花島,小襄兒就喜歡各種捉弄人,但是,卻沒有一次能在楊過身上得逞的。

有時候,看到小襄兒“失望”的樣子,小楊過反而會主動“表現”的傻一些。

可惜,那樣一來,小襄兒又覺得沒什麽挑戰性,就索然無味了。

“哇,真的是楊哥哥,又多一個人陪我玩了。”

“走,楊哥哥,我帶你去見龍姐姐去,她是一個非常好看的姐姐,我想你一定會喜歡她的——”

認出了楊過,小襄兒就不管不顧地拉著楊過往裡走,甚至都沒再搭理被冷落在一旁的爹爹。

楊過?

小龍女?

他們這是要見面了嗎?

看著遠去的兩個小身影,郭默突然意識到,又一對時代的寵兒要相見了。

改變了這麽多,他們還會走上老路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