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射雕之劍歸何處》第340章 劍歸何處
“蓉兒,咱們也下山去吧,你要相信默兒的實力,再說方才那人……”

 華山北峰上,其他來看熱鬧的武林人士,一個個都逐漸離去了,嘴裡還不停地評論著今日看到的這幾場比鬥。

 “東邪”、“西毒”、“南僧”、“北丐”、“中頑童”這新“五絕”的名號,也會隨著這些人的離去,逐漸傳遍江湖。

 由於丘處機的“多嘴”,連同金輪法王、郭靖、木道人和黃蓉也被好事者傳頌,並冠以“四賢”的稱號。

 見到黃蓉久久不願離去,“東邪”黃藥師隻好上前勸說道。

 他們有心也跟上去,卻礙於之前的西峰傳音,既然那人言明不讓眾人前往,出於這麽多年的尊重,黃藥師等人也不便真的硬闖。

 更何況,包括老頑童周伯通在內的全真教一脈,此時居然還跪拜在地上。

 他們心中或有不解、或有興奮、或有對往事的追憶和懷念,卻獨有那份虔誠是改變不了的,即便木道人和李志常根本就沒有見過那人。

 “阿彌陀佛,宋皇在朝堂為一代雄主,在江湖卻又是先天宗師,他所走的路不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領略的。”

 “當今‘五絕’?哈哈,不過如是,藥兄、七兄,老僧也告辭了——”

 一燈大師望向遠處的西峰,夜已降臨、皓月當空,有了皓月,繁星自然隱退,不敢與皓月爭輝。

 “我等難得來此一會,大師這是急的去向何處?”

 都是八九十歲的年紀了,此地一別,下次再見又不知何年何月?

 洪七公也好,黃藥師也罷,都有許多不舍,而站在遠處的瑛姑也難得的露出一絲惆悵。

 “呵呵,老僧雲遊天下,何來急與不急?從雲水而來,自然到雲水而去。如果僥幸不死,也許再過四十年,重聚於此、亦未可知也——”

 一燈大師走了,踏著月光而去,直到消失在蒼山夜色之中。

 “好吧,咱們也離開吧,在山下等他三日,三日之後還沒有下山,咱們就回京城去吧——”

 沉默許久的黃蓉終於說話了,做出的決定卻令眾人多有不解,也許其中另有隱情,只是不方便過多的詢問罷了。

 “黃老兄,還記得兄弟否?”

 眾人正想離去,一道尖細的聲音響起,卻是在招呼“東邪”黃藥師的?

 眾人閃目觀瞧,說話之人正是之前跟金輪法王打招呼那個小個子,好像是自稱姓金的。

 “你是?”

 借著月色,黃藥師覺得此人的身形、氣質有些熟悉,可是他的樣貌和聲音,卻是那樣的陌生。

 “哈哈哈,金某早年練功走火入魔,雖然最終保住了性命,卻毀了容貌、啞了嗓子,黃老兄認不出我也在情理之中,這不,連我那女兒都不敢上前相認了。”

 此人雖然是在大笑,說話的聲音卻難掩一份苦楚與淒涼。

 “您是……您是爹爹?——”

 黃藥師還沒有認出來,“南山樵子”南希仁身後的金玉風,卻一聲哭腔跑了過來。

 當年在西夏的“龍門客棧”,黃藥師也不過停留了數日,給金玉風治好了風邪就走了。

 金玉風則不然,父女二人相處了近二十年,自然要比黃藥師熟悉的多。

 其實,這位剛剛現身的時候,金玉風就覺得有些熟悉,可惜,那樣尖細的嗓音,又是一副陌生的面孔,更有一身一流境界的武功。

 金玉風就沒敢往爹爹身上想,畢竟兩人也分開二三十年了,爹爹離開之時也就三流境界的身手,不過輕功卻到了一流,當年響徹西北的“無影客”可不是白叫的。

 “你是金賢弟?”

 聽到小徒弟衝著對面之人叫出了“爹爹”,黃藥師才恍然大悟,是了,這就是當年“龍門客棧”的老掌櫃,“無影客”金昌了。

 這時候,金玉風已經撲到了金昌的懷裡。

 話說金昌這二三十年到哪裡去了?

 原來,在金玉風十八歲生日過了之後,金昌就留書出走了,他心中始終有個執念,想到金玉風的母親夏若雪的家鄉去看一看。

 當年夏若雪受了那麽重的傷,甚至到死她都沒有透露,金玉風的生身之父到底是誰。

 雖然,金昌和夏若雪並沒有結為夫婦,但在金昌的心裡,卻始終難以抹去夏若雪的身影。

 山東夏家,在當地武林也有這麽一號,甚至在濟南城西,還有一處夏家莊,是夏家的祖地所在。

 夏氏一族在此傳承了十幾代,族中文人、武將,行走江湖的遊俠比比皆是,可以算是顯赫一時。

 但是,等金昌千裡迢迢來到濟南府,進到夏家莊的時候,卻發現此地早已被夷為平地了。

 多方打聽之下,金昌才知道,偌大一個夏家,在十幾年前的一天夜裡,來了一夥不明身份的人。

 一夜之間,夏家莊上上下下數百口人,全部被斬盡殺絕、無一幸免。

 夏家莊的大火整整燒了一天兩夜,等當地官府介入時,已經燒得什麽也不剩了。

 金昌推算了一下時間,夏家莊遭屠正是在夏若雪到達西夏之時。

 看來對方可能是衝著夏若雪來的,可惜卻撲了個空,為泄憤,就殺掉了夏家莊的滿門老少。

 事情都過去十幾年了,金昌就算再想弄明白,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卻也無從著手了。

 可是,鑽了牛角尖的金昌,卻不願意就此罷手,就東一頭、西一頭的,像個無頭蒼蠅一般,在齊魯大地上瘋找。

 在他看來,這應當是某個邪道的幫派,或者某處山匪巨盜所為,就這樣,五年時間金昌幾乎將齊魯之地洗了一個遍。

 線索沒有找到,卻也將山東的武林給淨化了不少。

 由於金昌沒有過硬的武功,多是采用取巧或夜襲的方式,滅了那麽多賊寇,也破了不少幫派,卻沒人知道他的名字。

 只是每次在金昌離開之時,就在牆上寫下“雙手拖天分日月,笑看武林第一人”的字樣。

 久而久之,這句話倒是成了金昌的諢號。

 在襲殺泰山腳下一處賊匪時,遇到了幾個扎手的點子,金昌受了重傷,被追的逃進了泰山深處。

 好巧不巧的,傾盆大雨過後,一處地穴坍塌,讓金昌得到了一本無名的武功秘籍,也暴露了他的行藏。

 可惜,金昌身負重傷,更有那幾名賊匪窮追不舍。

 他們已經明白了過來,受傷潛逃之人,就是這些年鬧得紛紛揚揚的,“雙手拖天分日月,笑看武林第一人”。

 最終,一路向東,直到大海,金昌躲到了一艘海船之上。

 等他再次棄船登岸的時候,卻來到了一處完全陌生的地方,東瀛。

 傷勢未愈的金昌,索性就在東瀛覓得一處住了下來。

 先是養好了自己的傷,又將他在泰山地穴中得到的無名秘籍,好好修煉了一番。

 金昌的武學根基本就淺雜,又沒有名師在一旁指點,他哪裡明白這本無名秘籍的厲害之處?

 修行了七八年,也算是小有所成,達到了一流境界。

 但是,在一次大境界的突破時,金昌卻走火入魔,被這無名功法反噬,引發了肌體的異變。

 不僅嗓音變的尖細,就如同宮中皇帝身邊的人一般,整個容貌也發生了變化,不能算是醜,只是看起來有些怪異。

 其實,金昌十年前就回到中土了,等他再次來到“龍門客棧”的時候,金玉風已經離開了。

 多方打聽之下,才知道自己的女兒跟“東邪”黃藥師走了,竟然成為了這位“五絕”中人的關門弟子。

 知道了女兒的去處,金昌也就放心了,索性在整個西域遊歷了起來,西夏、吐蕃、蒙古、西遼……

 也正是在此期間,無意中得到了金輪法王的臂助。

 一飲一琢,莫非前定,蘭因絮果,必有來因。

 懵懂了半輩子,蹉跎了半輩子,如今也七十出頭的人了,料想這次“華山論劍”上能見到女兒,金昌也就來到了華山。

 金昌講述自己這番經歷的時候,眾人已經來到了華山腳下。

 桃花島的人、江南七怪的人,再加上全真教的人,林林總總也有幾十號,黃蓉索性請眾人進了軍營。

 兩百多名“錦衣”的營地,多住進來幾十人完全沒有太大的問題。

 在“東邪”黃藥師和“飛天蝙蝠”柯鎮惡的一致要求下,南希仁和金玉風又雙雙正式拜見了金昌,雖然他不是金玉風的親生父親,卻也有十幾年的養育之恩。

 黃蓉說是等三天,一直過去五天了,華山上依然沒有任何的動靜。

 “好了,咱們回京吧,南天,把‘錦衣’也帶回去,不必留下任何人——”

 眾人或許還有些猜測,黃蓉卻果斷地做了決定。

 就這樣,此次“華山論劍”正式宣告結束。

 會有更多一流境界以下的武林中人,沿著華山山道上到北峰頂,憑著可尋的跡象,去揣摩當日的盛景。

 這些已經跟黃蓉等人,或者說跟這次“華山論劍”無關了。

 ……

 華山,西峰。

 西峰是華山最秀麗險峻的山峰,峰頂有巨石狀如蓮花,故又名蓮花峰。

 此時,西峰頂還沒有後世的“翠雲宮”,只是在後世修建“翠雲宮”的地方,是一塊難得的平地。

 平地的另一旁,有一巨石中間裂開,如被斧劈,名“斧劈石”,這就是傳說中沉香劈山救出三聖母的地方。

 傳說中的事情不足為信,也許確有其事,也許只是世代相傳的一個淒慘的故事罷了。

 但是,這個“斧劈石”卻真實的存在,如果不是人為,那麽真的要感慨天地的鬼斧神工了。

 “爹爹,這裡哪有人嗎?咱們是不是被人騙了?”

 楊過和郭襄轉了一圈,也沒有在西峰找到半個人影,郭襄就禁不住問道。

 這個華山的西峰,後世的郭默還真就來過一次。

 只是期間相隔了數百年,況且他也不敢確保,這兩者是不是同一座華山、同一座西峰?

 至少,現在郭默登上了西峰,再次見到這塊“斧劈石”,卻讓他有一種莫名的壓迫感。

 似乎無形中有一股力量,在內心裡召喚著他?

 郭默靜靜地站在了那裡。

 斧劈石高一丈余,長數丈,攔腰裂為三段,如同斧劈。

 石下與峰頭形成空洞,僅可容一人伏身爬入,進洞仰臥上觀,可見頂端凹凸不平,似一婦人躺臥後留下的痕跡,腹乳壓痕清晰可辨。

 吸引郭默的,不是這歎為觀止的天然盛景,也是那淒美的神話故事,而恰恰是那尺許寬的斧痕。

 似乎,這塊巨石,真的就是被人為劈開的?

 郭默的腦海中,莫名地閃現出這個想法,一旦有了這個念頭,卻如何也揮之不去了。

 “宋皇可是對這‘斧劈石’有感?”

 不知何時,“斧劈石”之上,一左一右出現了兩人。

 郭襄和楊過都被嚇了一跳,他們根本就沒看清楚,這二人是怎麽出現的,難道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或者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哇,是你們兩位啊?好久不見了,今日我終於能比較一下,你們兩個到底是誰的酒葫蘆更大一些了。”

 郭襄僅僅愣了兩個呼吸,就飛身形上了“斧劈石”。

 一左一右,一僧一道,僧是癲僧,道是醉道。

 郭襄還是先找上了那名僧人,這麽多年沒見,郭襄都長成大姑娘了,這位邋遢僧人卻似乎一點兒都沒有變過。

 “郭某已經應約舉行了‘華山論劍’,不知二位前輩感覺如何?”

 再次見到這二位,尤其是同時在這裡見到他們,郭默心中平靜的很,沒有興奮也沒有怨懟。

 “四十年,彈指一揮間,普通人一生卻難有兩個四十年啊,昔日那些老友也真的成‘老’友了——”

 那道人先說話了,眼神中還閃過一絲茫然,不知是否在追憶四十年前的時光?

 可是,如果他真的卷戀那段時光,卻為何要埋名這四十年?

 一眾老友,一眾門人弟子就在遲尺,卻為何又不肯現身相見呢?

 “來,小丫頭,這裡還給你留了一個完整的燒雞,算是報答你當年的款待之情,都餓一天了快趁熱吃吧。”

 邋遢僧人,卻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一個油紙包,順手遞給了上來的郭襄。

 “這還差不多,哇,居然還真是熱的?——”

 郭襄一聲驚呼,拿到了油紙包,也算是跟這二位打過招呼了,知道爹爹跟他們有事要談,就又知趣地從“斧劈石”上飛身而下。

 “楊哥哥,我請你吃燒雞耶——”

 只顧得招呼楊過,倒是也不知道問問她老爹餓不餓?

 “兩位小友也算有緣之人,僧兄給了你們燒雞,貧道也有份小禮物相贈。”

 說完,那道人伸手從背後一抓,拿到手中的卻是兩把寶劍,輕輕地向前一送。

 “你父如今即為我全真掌教,這套‘全真劍法’就贈與了你小子吧。郭小丫頭也學過古墓派的‘玉女劍法’,你二人雙劍合璧,應當能越級挑戰了。”

 這時,楊過和郭襄分別接到了一把寶劍,而楊過的手裡,還多出來一本劍譜。

 劍身烏黑,沒半點光澤,就似一段黑木一般。

 和平常的寶劍不同,這劍既無尖頭,又無劍鋒,圓頭鈍邊,倒有些似一條薄薄的木鞭,但寒氣逼人,而且鋒銳異常。

 兩劍一模一樣,大小長短,全無二致,雙劍的材料完全相同,都具有極強的磁性,如果放的距離較近,雙劍會自動吸在一起。

 “哈哈,沒想到前輩竟然如此康慨?您和林前輩的絕學,再加上這‘君子’、‘淑女’二劍,威力更盛三分。”

 “襄兒、過兒,你們還不過去向前輩拜謝?”

 一看到這兩把寶劍,郭默就是一愣。

 雖然他沒見過,卻也知道這兩把寶劍的來歷,只是不清楚為何會落在這道人的手中?

 “楊過、郭襄,拜謝前輩贈劍之恩——”

 郭默的幾個大一點兒的徒弟,包括郭默自己和他的三位夫人,都有自己專用的寶劍。

 可惜這些年來,郭默再沒有新的“進項”,後來長大的幾個兒子和徒弟,就沒有那個福分了。

 沒想到,在這西峰之上,這道人卻會如此康慨,給楊過和郭襄送了這樣一份大禮。

 “哦,宋皇居然知道貧道的舊事?連這兩把劍的來歷都清楚?著實讓貧道有些吃驚啊,看來貧道和僧兄都沒有找錯人啊。”

 那道人很是不解,為何郭默年紀輕輕的,就能知道如此多的江湖秘辛?

 自己的過往還好說,畢竟這位的家中就有古墓派當今的門主,可是這兩把劍怎麽解釋?

 那個神秘的山谷,自己也是無意中才發現的,跟老谷主交往了數十年,還是因為自己出手救了他兒子一命,對方才將這對寶劍相贈的。

 郭默怎麽會知道?

 “好了,過兒你帶襄兒去金鎖關把守,順帶先練一下前輩賜的劍法,不要讓他人過來相擾。”

 郭默不確定緊接下來會發生什麽事情,如果對方只是一個人,他完全有信心能護住楊過和郭襄。

 可是,對方偏偏是兩個人。

 雖然,此二人的行徑和風評,無論在前世還是這個時空裡,都是有口皆碑的存在。

 但是,郭默卻不願意去賭,或者說把自己徒弟和女兒的安危,寄托在自己不能完全把控的范疇內。

 “哈哈,宋皇果然謹慎,到底是帝王生活鍛造了你,還是你真的生而知之,見識如同我等百歲之人一般?”

 見到楊過和郭襄離開了,一僧一道也從“斧劈石”上跳了下來。

 他們誰也沒有去阻止楊過和郭襄,似乎鄭重其事地把他們兩個叫到西峰來,就是為了送他們一個燒雞,外加兩把寶劍?

 “此處只有我等三人,二位前輩可以告訴在下,為何苦心孤詣地將郭某引到這華山西峰了吧?”

 拋開年齡和輩分,郭默已經有了跟這兩位傳說中的人物,平起平坐或一較高下的實力,索性把話攤開了說。

 “哈哈,小友可覺得這西峰有何奇異之處?”

 時刻離不了酒葫蘆的邋遢僧人,此時竟然將腰間的酒葫蘆解了下來,遠遠地放置在一邊。

 兩隻眼睛盯著郭默,眼神裡哪裡還有往日的酒意和迷離?

 另一旁的道人卻沒說話,默默地解下自己的酒葫蘆,還忘情地飲了一大口,才小心翼翼地將它放置在了遠處。

 “郭某不明白前輩的意思,華山西峰?您是說那個傳說中的故事,還是眼前這個‘斧劈石’?”

 郭默卻是沒明白他們是什麽意思,但是,偌大一個西峰,除了這個“斧劈石”算是怪異了些,其他的似乎都是隨處可見之物。

 “哈哈,宋皇果然慧眼如炬,不過你錯說了一句話,故事是故事,卻未必真的只是傳說——”

 此時,這一僧一道,一左一右地站在郭默的兩邊,面對的正是那個碩大的“斧劈石”。

 只是,郭默看的是“斧劈石”本身,而這一僧一道看的,卻是這“斧劈石”的上空。

 “斧劈石”之上,一月高懸。

 秋風過處,吹散了明月旁邊的雲朵,亦或是,明月自己從雲朵中鑽了出來,卻要將這份功勞記在了秋風的頭上?

 “宋皇如今是什麽境界?”

 “先天境界——”

 “小友的‘先天之境’可曾到大圓滿?”

 “不曾——”

 ……

 沉默。

 “今日‘華山論劍’,決出了當今的新‘五絕’,那麽,我等三人又如何?”

 突然,那道人問了一句。

 “哈哈,道兄,難道你丟了名號,心有不甘?”

 邋遢僧人瞥了那道人一眼,戲謔地問道。

 他們二人相交快一個甲子了,雖然道人年長了幾歲,論功力卻還是邋遢僧人更勝一籌,只是他遊戲人間,少露功夫罷了。

 “呵呵,如果二位前輩有這份興致,咱們在‘五絕’之上,再立一份名號也無不可。”

 郭默算是看出來了,雖然那道人已經是百歲高齡,卻先有之前的西峰傳音,使得當時的北峰幾乎都頂禮膜拜。

 又是以不容置疑的口氣,宣布了新“五絕”的名號,雖然那是事先由黃蓉擬定好的。

 如今親口有此一問,郭默就明白此老的心火依舊很旺盛啊!

 “賢亢儷具是聰慧之人,既然新‘五絕’的名號是當今皇后所定,那麽我等三人的諢號,不如就請宋皇一開尊口了——”

 果然,那道人還真的打蛇順棍上了。

 “阿彌陀佛,不知兩位前輩可有興趣上來一同來喝一杯啊?——”

 突然,那邋遢僧人衝著華山腳下一聲低喝。

 那道人和郭默具是一愣,不明白他為何如此?

 郭默趕忙屏息凝神,微閉雙眼,將自己的意識悉數集中到邋遢僧人面對的那個山腳。

 ……

 似乎有一座酒家,小店殘破,夜靜更深,兩人對飲,自得其樂。

 “大哥,一百多年沒見,今日這酒該怎麽喝?”

 “哈哈,三弟,難道你又想在大哥面前耍賴不成?”

 “嘿嘿,那可不行的,這兩壇十斤裝的酒,三弟我可是千裡迢迢從京城的皇宮裡順出來的,這個品級的‘英雄醉’可稀罕的緊啊。”

 “嗯,這‘英雄醉’確實不錯,默小子別的不說,這釀酒的功夫也算是天下第一了,乾——”

 一僧一俗,二人對飲,卻惹得旁邊伺候的店掌櫃一陣好笑,覺得自己今晚是遇到了兩個瘋子。

 說什麽“一百多年沒見”?

 說什麽“從皇宮裡順酒”?

 您怎麽不說自己能死而複生呢?

 “三弟,你也沒有二弟的消息嗎?”

 那名身材高大的大哥,喝了滿滿的一碗“英雄醉”,倒是微微吃了一驚。

 “英雄醉”他倒也喝過,只是沒有今晚這兩壇如此的勁道罷了。

 僧人三弟搖了搖頭,他可沒敢像大哥那樣,直接就往喉嚨裡灌酒,而是一口一口慢慢地喝著。

 “已經有四十多年了,沒有二哥的半點消息,也許他……”

 “二哥雖然從小出家,卻對二嫂情根深種,自從五十年前二嫂離世之後,他就一直鬱鬱寡歡,如果他知道大哥還在世就好了,可如今……”

 兩人又默默地喝著酒,眼見得第二壇也快見底了。

 “三弟,那小和尚和小道士的話,你有幾分相信?”

 突然,身材高大的大哥問道。

 “如果是別人說這樣的話,三弟一分都不會相信,但是,這兩個小子確實與眾不同。”

 “而且,那個默小子更是離奇的很,研究了一百多年的易經,我卻也看不透他,他是三弟這輩子第二個看不透的人啊——”

 僧人三弟沒來由灌了自己一杯,眼睛卻盯著對面的大哥。

 可惜,身材高大的大哥,沒有繼續追問,自己的三弟看不透的另一個人是誰。

 這時候,華山上傳來了那邋遢僧人的喊聲。

 “大哥,要上去嗎?”

 僧人三弟喝幹了最後一杯酒,話是問出口了,卻沒有半點期冀的意味。

 “不了,能來見三弟一面,大哥也該回去了——”

 身材高大的大哥,也將自己碗裡的酒喝乾,連一滴都沒有剩下。

 “也好,他們畢生好奇和追尋的,在大哥眼裡,也許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了。”

 僧人三弟順手給了店家酒菜錢,哪怕他們喝的酒是自己帶來的,而桌上的四碟小菜,從頭到尾也沒動過快子。

 ……

 “他們,似乎已經離開了?”

 那道人睜開了雙眼,如此看來,道人此時的功力應當跟郭默不相上下。

 “阿彌陀佛,前輩終究是前輩,不是他們的機緣,即便是遇上了,也能視若無物的放手,看來貧僧還得在紅塵裡多喝幾年老酒才行啊。”

 邋遢僧人多少也有些失落,習慣性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腰間,卻摸了一個寂寞。

 郭默也睜開了眼睛,他隱隱約約有些猜測,有些激動,甚至一度想飛奔到華山腳下去。

 但是,最終還是強行忍住了。

 他已經不是初入江湖的毛頭小子,他已經是能夠同這些傳說中的人物,平輩論交的存在。

 “萬事不可強求,機緣自在人心。既然如此,咱們還是繼續剛才的話題,如果兩位前輩不反對的話,您二位的雅號不妨就叫做‘癲僧’和‘醉道’如何?”

 “癲僧”、“醉道”?

 “哈哈,小友此號形容的恰到好處、入木三分啊,貧僧喜歡。”

 “不錯,我和僧兄這些年,除了心中那份執念,就是練武和喝酒,‘醉道’之稱,貧道笑納了,不知宋皇給自己一個怎樣的稱號?”

 那道人先是品評了一番,然後反問郭默道,連邋遢僧人也一並看向郭默。

 “哈哈,‘五絕’之上,我等先天之境,可謂‘三聖’。二位前輩‘癲僧’、‘醉道’在前,晚輩難逃世俗,甘居為末,就用一個‘霸皇’的稱號吧。”

 武林“三聖”,“癲僧”、“醉道”和“霸皇”!

 “好,先讓我們看看‘霸皇’如今的功力如何吧?”

 突然,站在郭默右手邊的道人,毫無征兆地向郭默發動了進攻。

 全真教最霸道的“三花聚頂掌”,郭默也見過太多次了,自己都能像模像樣的使出來。

 卻不曾想到,此掌法在這道人的手中,完全變了一個樣子,或者說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

 “嗯,時辰也差不多了,貧僧也一起來耍耍吧——”

 “癲僧”也是一晃雙掌,居然先躺在了地上,兩眼惺忪、哈欠連天,左掌擊向郭默腰間,右掌纏向郭默的雙腳。

 這是什麽拳法?

 郭默也來不及細想,將自己的“朝陽落日掌”發揮到了極致,他知道,今日之局是不能有任何的保留的。

 郭默之前在天山跟那位交過手,那算是第一次面對先天境界的對手,今夜卻要同時面對兩位。

 三人如走馬燈一般,快的時候根本就看不到人影,只能聽到衣袖的破空之聲。

 可惜,強如“朝陽落日掌”,一百八十個回合,依然不能奏效。

 而此時,那道人的掌法也換了,換了一套郭默從來沒有見過的掌法,似乎有帶著劍法的痕跡。

 難道他是把劍法用雙掌使了出來?

 一想到這裡,郭默鬼使神差地想起了自己那套“歸元劍法”。

 沒有時間讓他多想,自然而然的就使了出來。

 “人之初”三式,一僧一道,聯手化解;

 “地坤絕”三式,一道一僧,勉強應對。

 可惜,“歸元劍法”第三招“天無道”的三式,“天地不仁”、“無雙無對”和“道法自然”。

 到現在為止,郭默依然沒有領略其中的真諦。

 當郭默把前兩招反覆使用了三次之後,一僧一道對視了一眼,二人就明白了,這已經是最強的郭默了。

 “‘霸皇’,你這點兒功力可是不行,還有什麽霸道的招數,盡管使出來吧——”

 那道人大喝一聲,卻用左手貼住了郭默的右手,不是進攻而是將自己的內力度了過去。

 與此同時,那邋遢僧人,也面色沉重地,用自己的右掌貼住了郭默的左掌,同樣將自己的內力度了過去。

 “你們這是?——”

 郭默有些不解,繼而大驚失色。

 但是,一僧一道的內力還是源源不斷而來,一道炙熱、一道清冷,郭默急忙運轉自己的內力,想要將他們輸進來的內力給排出去。

 可惜,對方兩人,一個跟他在伯仲之間,一個甚至還在他之上,兩人聯手豈是他郭默能夠應對的?

 “你們要想我死嗎?——”

 郭默大喝,二人卻依舊無動於衷。

 此時,郭默被夾在中間,好巧不巧的,面對的正是那塊“斧劈石”。

 風過雲盡去,皓月正當頭。

 “天地不仁”?

 既然天地不仁,我輩又何必敬天畏地?

 “無雙無對”?

 既然無雙無對,卻為何有左右這兩個對手存在?

 “道法自然”?

 什麽是道?什麽是自然?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是郭默,我是大宋的皇帝,我是武林中的“霸皇”!

 “開呀——”

 一僧一道內力的持續輸入,郭默的身體仿佛膨脹了起來,此時此刻,郭默的神識有些模湖,隱隱約約仿佛看到了一柄巨斧。

 從天而降,劈向一塊巨大的石頭,似乎連天空都被劈裂了?——

 一股強大的吸力,這是要把自己帶走嗎?

 “噗——”

 “噗——”

 先是左右那一僧一道,先後噴出一口鮮血,紛紛癱坐在地上。

 緊接著,郭默也“噗”的一聲,一大口鮮血噴了出來。

 “霸皇,你……你為何不趁機突破,反而撤功自毀?”

 那道人從地上站了起來,滿臉的怒容,滿臉的失落。

 “哎,功虧一簣啊,不過原來典籍中記載的是真的,哈哈,此處真的是飛升的出口——”

 看著如今有些癲狂的一僧一道,郭默似乎明白了什麽。

 “二位前輩,你們是出家之人,可惜,我郭默還塵緣未了。感謝二位前輩將如此天大的秘密告知郭某,郭某先告辭了——”

 “哈哈,霸皇,你暫時還走不了的,貧道在此處布下了一道陣法,需七日之後才能自解。”

 “方才是貧道失禮了,反正知道了此事為真,來日方長嘛,每年都會有一次機會的。”

 西峰之上,“斧劈石”依舊安靜地躺在那裡,天上皓月高懸,如果不是地上有三灘鮮血,恐怕連郭默自己都不能相信剛才發生的事情。

 ……

 “爹爹,您終於下來了——”

 金鎖關前,等候了七天七夜的楊過和郭襄,終於見到了從西峰上下來的郭默。

 這二人謹遵郭默的指令,一直守在這裡,他們也看到遠處北峰有不少人上來,生怕他們過來打擾西峰這三位,二人索性十二個時辰輪班值守。

 “好了,此間事了,咱們回去吧——”

 七天過去了,郭默受的那點兒傷早就好了,而他的內心裡,已經制定了一套計劃,只是尚未決定用多長時間來完成它。

 三人下了金鎖關,過北峰,雖然那些武林人物看到他們三人,也有些在指手畫腳的,卻始終沒有人敢上前來。

 華山腳下的軍營已經撤走了,郭默就知道黃蓉他們已經回去了。

 事先,郭默就對華山之行就有過預判,甚至連“遺詔”都寫好了。

 年底之前如果他不回去,就會由黃蓉這個當家皇后,會同“內閣”眾大臣一同拆閱,然後扶新君上位。

 ……

 既然不用著急回去,郭默索性帶著楊過和郭襄二人,在華山附近遊蕩,之前直接上了北峰,倒是錯過了不少名勝古跡。

 “爹爹,前邊有座道觀,今晚咱們就在這裡住上一夜吧?”

 經歷了西峰頂上的事情,郭默的心態又一次發生了變化,也有些矛盾了起來,充滿著好奇和不舍。

 “碧落宮”,一座很不起眼的道觀,三人到了門前的時候,天已經徹底黑了。

 “三位居士可是要借宿嗎?”

 正趕上一名小道士出來關大門,看到了郭默三人,就停下來問道。

 “我等來華山遊歷,不想錯過了宿頭,可否在貴觀借宿一晚?明日臨行可多給些香火錢。”

 寺廟道觀,都有與人方便的習慣,只是有錢的多給幾個,沒錢的遇到好心的也會被收留。

 “小觀不大,已經有母子二人在此居住,尚有一間靜室,如若三位不介意的話,請隨小道來吧——”

 郭默三人徒步而來,跟著這小道士就進了“碧落宮”,被領到了靠右的一間靜室。

 “襄兒,你到房裡睡吧,我跟過兒就在外間打坐。”

 三人下午在二十裡外的酒肆用過飯了,此時也不覺得餓,索性就直接休息了。

 “師傅,您這是怎麽了?”

 看到師傅有些走神,盤坐在一旁的楊過輕聲地問道。

 “過兒,你還記得當日那個八歲的小和尚嗎?”

 沒來由的,郭默又想起了金輪法王那個小徒弟,那個叫做“八思巴”的小和尚。

 對方揚言四十年後再來中原,恐怕沒有人會把這句話放在心上,除了郭默。

 四十年後,如果“八思巴”真來中原,當由何人去應對呢?

 “師傅,您是說他是一個武學奇才嗎?”

 師傅一說話,楊過就明白是什麽意思了,不過他卻沒怎麽擔心。

 四十年後,自己也不過六十歲,難道還對付不了那個小和尚嗎?

 看著楊過的表情,郭默也明白他心中的想法,只是四十年後的事情,現在誰能說的清楚呢。

 就在這

 時,旁邊的房間裡,傳來了女子的哭聲。

 “爹爹,好像有人在哭?”

 郭襄也出來了。

 道觀就這麽大,三人又是武功高強之人,聽覺自然比常人要敏銳的多。

 仗著有郭襄這個女子在,三人敲開了隔壁的門。

 一盞昏暗的油燈下,房間裡有母子二人,鄉下人的打扮,那孩子大約有五歲的樣子,眼睛上卻蒙著白布條。

 “打擾各位休息了,小婦人的兒子兩年前眼睛患了異疾,變賣了家財,走訪了很多地方也沒能治好。”

 “聽聞此間的觀主,精通岐黃之術,且兼通道法,小婦人就帶著孩子來了。”

 “可惜,觀主雲遊去了,小婦人等了半個多月,方才看到孩子受痛,不免心生悲涼,就哭出聲來,才驚擾了諸位。”

 那婦人雖是鄉下人打扮,卻口齒清晰,話說的不緊不慢的。

 “這位娘子莫要悲傷,在下也粗通醫術,今日有幸遇到了,可否讓在下先給令郎診斷一下?”

 聽完婦人的哭訴,郭默也動了惻隱之心,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既然遇到了如果能幫一把,郭默是絕對不會推辭的。

 “這個……”

 看著眼前這三人,儀表堂堂,且穿戴都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而一旁的孩子應該是疼得受不了啦。

 雖然沒有出聲叫喊,不斷顫抖的身軀,還是能看出他強忍的難受。

 見那婦人沒有拒絕,郭默就把孩子接了過來,楊過趕忙把油燈撥亮,端到師傅跟前。

 一刻鍾的檢查之後,郭默再次把白布條給那孩子蒙上,面色有些凝重。

 “這個孩子的眼疾在下有辦法醫治,只是有些麻煩,初步消除痛苦三五日即可,要想完全根治,卻要數月之功。”

 “不知這位娘子如何稱呼,你們又是哪裡人氏,要想徹底醫治,恐怕需要同我等一起離去才好。”

 方才郭默給這孩子檢查的時候,卻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正是這件事情,讓他覺得無論多麽棘手,也一定要將這孩子的眼疾治好。

 原來,這個五歲大小的孩子,體內居然有著“先天之氣”?

 這個發現可非同小可啊, 據說除了境界突破到“先天之境”的練武之人,就只有尚在母胎之中的胎兒,體內才會有“先天之氣”。

 】

 “小婦人娘家姓林,夫家姓張,本是遼東人氏,如今只有我母子相依為命了。小兒張通字君實,只要先生能治好小兒的眼疾,您讓小婦人做什麽都可以。”

 那婦人朝著郭默跪了下來。

 聽到這夫婦的介紹,郭默徹底驚呆了,回頭再看了看一旁那瘦弱的孩童,完全不敢相信這眼前的一切。

 “爹爹,您怎麽不說話了?”

 郭襄覺出了爹爹的異樣,從一旁推了推他,輕聲問道。

 “哈哈哈,過兒、襄兒,為父這是高興啊,上天到底卷顧我們中原武林,今日為父就送給你們一個徒弟吧——”

 (全書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