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紅樓從遼東開始》第540章 謀劃遼西
最新網址: 京城。

 樹葉的繁盛,並沒有顯出京城的生機。

 殿內。

 皇帝大怒。

 而滿朝文武商量不出一個計策。

 十余年的時光下來。

 貶斥,下獄,罷職,剩下的要麽能力不足,要麽威望不夠,要麽不願意擔當。

 忠順王還活著的時候,皇帝疑心他,國內諸事不斷,但是皇帝從來沒有動搖。

 突然傳來他死了。

 皇帝這才醒悟,叔叔在他心裡的分量,是他的定海神針。

 可惜。

 悔悟又有什麽用呢。

 正如他叔叔上疏的密疏所言。

 五年前沒有全力應對金江軍,五年後又沒有全力應對賊軍,皆抱有僥幸,必定埋下大患。

 在朝廷還在觀望拉攏平遼侯時,忠順王堅定的要對付平遼侯,與金江鎮割裂,封鎖金江鎮。

 皇帝沒有支持忠順王。

 到了朝廷要全力應對賊軍的時候,又開始忽視平遼侯,忠順王提出要封王平遼侯。

 從道義上拉攏他,讓他從仁義上無法背叛傳朝廷。

 但皇帝還是沒有支持忠順王。

 忠順王臨危受命平叛賊軍,結果皇帝又失言了。

 導致忠順王大軍斷糧。

 皇帝後悔了。

 悔不當初。

 “諸臣誤朕。”

 皇帝冷冷的說道。

 聞言,臣工們面色羞愧。

 吳文華站了出來。

 “臣請皇上允許遷都金陵。”

 遷都還是不遷都。

 一個月前朝廷還在爭論,遼東的平遼侯突然上奏,反對朝廷遷都,讓否定遷都的聲音壓下了支持遷都的聲音。

 否定遷都的主要分子,是京城的勳貴們。

 就連平安鎮節度使也不支持朝廷遷都,隨著地方將領的態度,皇帝不敢一意孤行。

 整整耽擱了一個月。

 亂軍攻入了是山東,形勢更為危機。

 現在遷都,路上充滿了危險。

 誰也不知道會不會被亂軍截住。

 皇帝不願意落入亂軍手中,而他又想不到辦法。

 深深的看了眼吳文華。

 “諸卿呢?”

 “臣複議。”

 有吳文華的牽頭,不少的官員站了出來。

 現在遷都,還有幾分成算,否則再也沒有了機會。

 ……

 “皇上要遷都。”

 ……

 一封急信,由桂勇親自帶出京城,快馬加鞭未下鞍,到了登萊渡船而往金州。

 “等。”

 唐清安力排眾議。

 王子騰在操作金江軍入關平叛,隨便安個名頭,就能讓金江軍獲得大義。

 搶佔登萊,佔據登州,萊州,秦州三府,為金江軍打下先機。

 即可讓金江軍先在國內站穩腳跟,又可防備皇帝南下。

 別小看這個名義。

 有沒有這個名義,對金江軍未來的局勢,有巨大的影響。

 “只怕錯過了時機啊。”

 謝有成擔憂道。

 眾人皺眉深思,想著完全之法。

 “可把水師偽裝成商船,從黃河口進入,呆在黃河河面,如果皇上遷都,就以護駕的名義,在黃河邊上攔住聖駕。”

 “此計不妥。”

 林如海搖了搖頭。

 各地官府又不是傻子。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拿下登萊,不過此時貿然進攻登萊,與造反無異。”

 謝有成反駁道。

 “兩相其害取其輕,只要我們不攻城掠地就不算造反,哪怕官府看見,也無可奈何。”

 在兩人爭辯如何阻止皇帝南遷的時候,賈鑒看著輿圖,突然抬起頭,一臉的嚴肅。

 “諸位是否小覷了流民軍?”

 “遼西,山東。”

 賈鑒指了指輿圖的形勢。

 “遼西軍怎麽辦?是準備拿下遼西,從山海關入關,與流民軍決戰,還是渡海登萊,在山東與流民軍決戰?”

 眾人怔了怔。

 流民軍帶了個流字,很難讓人提起重視,下意識的認為流民軍戰鬥力不強。

 賈鑒重重的說了句。

 “當年有一支紅巾軍,可是轉戰了兩千余裡,從山東攻入遼東,從遼東攻入奴兒乾,從奴兒乾再轉攻入高麗,如果不是元軍的前後夾擊,可就差點覆滅了高麗。”

 “現在的流民軍,戰鬥力可不弱於紅巾軍啊。”

 三大營的精銳,九邊的精銳,流民軍的精銳。

 雖然隻一年的時間。

 流民軍新王的根基還不穩,但是實力的確不弱。

 賈鑒的意思很清楚。

 接下來面對的事物很多,不光是皇帝南遷,其余的事情同樣也重要,不應該隻把目光放在皇帝的身上。

 “要不要允許草原各部台吉?”

 顧應時老話重提。

 賈鑒的話提醒了他。

 如果這般看來,十萬金江軍的規模,顯得有些薄弱。

 “有心的部落,居心撥測,沒心的部落,力有未逮,我看還是保持現狀的好。”

 新合軍中,有高達八九萬的外族士兵。

 草原,奴兒乾,朝鮮,甚至還有琉球國的士兵。

 整個草原和奴兒幹才多少人口,抽調了如此多的青壯,很多台吉心中並不滿意。

 和前番西征林丹汗不同。

 那是草原部落自己的想法,金江軍不過是順應形勢。

 所以按照常理,哪怕將軍改變主意,願意抽調草原騎手,恐怕很多台吉也是反對的。

 而反其道提出願意出兵的,不代表是抱著好心。

 說明了對方有野心。

 當年周廷入朝鮮平二十萬倭軍,老奴不也是主動提出要出兵協助作戰麽。

 朝廷為什麽不同意?

 出兵協助大周是假,擴充地盤和實力才是真。

 真同意了,才是引狼入室。

 又例如前明。

 借用了草原的勢力,導致前明在草原上的布置毀於一旦。

 雖然朵顏衛對前明一直忠心耿耿。

 但是失去了遼河套,前明就無力控制更被的草原,對草原的管控,不可能越過遼河套。

 正如為何羅刹國能不遠萬裡出現在漠北?

 因為草原上的人口,近九成集中在明朝北邊的漠南。

 其余的地方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更加的原始。

 無論大明還是大周,都不能躍過漠南蒙古,去管控千裡無人煙的西伯利亞。

 如果答應了對方的幫助,就要同意對方的要求。

 “目前的形勢,我們在草原的控制力逐步上升,不應該打斷上升的態勢。”

 “有些台吉心裡雖然不滿,面度當下的大勢,又無可奈何。”

 賈鑒最懂蒙古。

 眾人都仔細聽著他的分析。

 蒙古其實只是周人對草原的統稱。

 猶如周人統稱奴兒乾諸部為女真。

 西海女真,野人女真,建州女真等等。

 但是奴兒乾各部,例如庫倫人,自稱自己為庫倫部,而不是把自當當女真人。

 所以老奴征服了各部後,改名為蠻族。

 但是蠻族的稱號,並沒有獲得其余女真部的認可。

 否則也不會有數十年的征服之戰。

 草原也是如此。

 隨著各大汗國的消亡,黃金家族的勢弱,很多部落並不把自己當做蒙古人。

 例如漠北的衛拉特諸部。

 他們與漠南蒙古台吉們的信件中,稱呼自己衛拉特,稱呼漠南台吉們為蒙古。

 漠南蒙古的台吉們,也是如此的回信。

 “如果答應他們的要求,雖然能讓我們獲得一批兵力,但是會影響我們在草原的控制力,長遠來看非常不利。”

 從草原和奴兒乾抽調青壯到第四鎮作戰,和抽調青壯隨金江軍入中原爭天下。

 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前者代表金江鎮有余力,對草原各部仍然保持了優勢,是金江鎮合理合法的管理手段。

 後者不同。

 草原台吉們會認為是金江鎮有求於他們,是他們幫助了金江鎮奪得天下。

 “如果覺得兵力不夠,不如繼續從內部擴軍。”

 賈鑒的話,讓眾人沉默。

 擴軍不是那麽好擴的。

 歷史上。

 中原政權統一之戰,明明自身上千萬乃至數千人的人口,卻只能抽出十幾萬,二十幾萬的兵力。

 例如前明朱元璋最開始的北伐。

 反觀遊牧民族入侵中原,輕易的就能帶領十幾萬,幾十萬的軍隊。

 又例如蠻族老奴。

 自身那麽點人口,卻能帶出十餘萬大軍。

 因為雙方戰爭模式的不同。

 漢人以統一天下為理念,導致的後果就是,十萬大軍需要的後勤,要調用後方數十萬民夫來運轉。

 以自身的物資來供應大軍所需。

 而遊牧民族或者蠻族,他們不需要太多的軍需,靠著劫掠屠戮漢人來獲得軍事補給。

 這就是雙方的區別。

 雖然不是全部的原因,但也是核心原因之一。

 金江軍雖然只有十萬,卻需要動用數十萬的民夫,維持大軍的補給。

 而且金江鎮各地的官倉,幾年來的積蓄,無數的物資錢糧兵甲,源源不斷送入金州。

 為了這些準備,金江鎮忍耐了幾年。

 同樣。

 也是因為這些原因。

 朱元璋北伐,順應天命,離開中原數百年的北方,只要打敗了元軍,就能輕易的重歸漢政權,天下重新一統,沒有什麽叛亂。

 不等眾人開口,賈鑒主動提出想法。

 “北鎮軍有萬余人,值得拉攏,也有把握拉攏過來。”

 “遼西軍還有三萬余人,更值得拉攏,但是成算不高。”

 “因此我有三策。”

 “上策為拉攏兩軍,為我使用,如虎添翼,可從山海關入入關,佔據地利。”

 “中策遼西軍拒絕,北鎮軍同意,就以北鎮軍穩住遼西軍,從登萊入中原。”

 “下策,兩軍皆拒,那我軍只能強攻遼西,一路打過去,哪怕不能拿下山海關,也要讓對方不敢騷擾遼東。”

 “那皇上南遷之事?”

 謝有成擔憂道。

 “讓水師入黃河。”

 賈鑒支持了謝有成最開始的提議。

 投桃報李。

 謝有成認可了賈鑒的計策。

 見眾人達成了一致,唐清安終於一錘定音。

 “告訴朱秀,十萬金江軍交給他。”

 劉承敏有開拓草原之功,武震孟有收復奴兒乾,開拓朝鮮之功,彭大海有收復琉球,征服日本之功。

 幾人的威信威望一時無兩,因此唐清安決定把前期的戰事交給朱秀統帥。

 即是對朱秀才能的信任,也是彌補他幾年來,甘願默默無聞的補償。

 和多年前的十萬大軍不同。

 以前的金江軍,根基是遊擊區出來的隊長為基石。

 現在的金江軍,一部分是原來的隊長,還有一部分,是在金江軍從軍多年,大量提拔起來的軍校生為隊長。

 多年前,唐清安還需要花費大量的心思,拉攏軍隊軍心,維護自身的威望。

 那麽現在,唐清安已經可以穩坐後方,居中調度,把精力投入更多的事情。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才是萬無一失的。

 流民軍一路走來,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但是朱秀。

 同樣是十幾年來,從數百萬遼民中走出來的將帥。

 是非東海堡系將領出身的軍中第一人。

 把十萬大軍的指揮權交給朱秀,唐清安心中妥當,不會擔憂有戰敗的風險。

 如果前線在朱秀的指揮下,金江軍還能戰敗。

 唐清安不認為自己能改變形勢。

 眾人沒有反駁。

 十萬大軍的指揮權雖然歸於朱秀,但是不代表朱秀說的算。

 “告訴劉承敏,讓他和你一起拜訪北鎮。”

 劉承敏的妻子,是錦鄉侯府家的小姐。

 有他出面,就是對錦鄉侯府最大的保障。

 什麽空頭承諾,都比不上劉承敏。

 他是平遼侯的結拜義弟,金江軍第一節製使,這要是還不能說服錦鄉侯府,金江鎮也沒有更好的條件了。

 “我寫幾封親筆信給劉英,趙雍二人,是他們重新面對現實的時候了。”

 當年,忠順王還未抵達遼西。

 遼西軍人心惶惶,不少的將領私下聯系金江鎮,準備投靠金江鎮。

 忠順王抵達遼西沒幾個月,就穩定了人心。

 眾人與金江鎮的聯系,逐漸的中斷,可見忠順王的才能,只可惜。

 唐清安搖了搖頭。

 “讓他們二人看清楚形勢,不要自誤,我也算是半個遼西人,算的上是老鄉,值得信任,不會虧待他們。”

 將軍雖然不是遼東人,但是從遼東發家。

 最開始就是遼西東海堡的百戶。

 所以將軍說自己算半個遼西人,也沒有什麽錯,站得住腳。

 遼人守遼土之前。

 在遼東服役的營軍, 大多數來自於內地的精兵。

 而遼金元時。

 遼東的漢人早已屠戮光。

 現在遼東的漢人,都是前明開始從關內移居此地。

 論祖上的根源,不少人家還保留了家譜,有跡可循。

 真要是攀關系,誰也能繞個彎攀起來。

 唐清安就算沒來過遼西任職,從父族也可以攀起。

 猶如歷史上的毛文龍。

 祖籍山西,現籍浙江,長大後投靠搬遷至沈陽的伯父,從而在遼東落軍籍擔任軍官。

 (本章完)

  https://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